农产品特点
农作物+特点

农作物特点
1、水稻:水稻性喜温凉的气候,它比较适宜种植在水分条件较好、光热充足的平原上,比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比较适宜种植水稻。
2、小麦:小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它主要可以分为春小麦以及冬小麦,其中春小麦多分布于东北地区,冬小麦则多分布于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3、茶叶:茶树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具有一定湿度、土壤微酸的地方,它在我国适宜被种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土壤中。
4、甘蔗:甘蔗喜欢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在我国则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省、台湾省。
5、油菜:油菜适宜在土肥、地平、光热条件比较好的亚热带地区生长,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6、棉花:棉花喜欢生长于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在我国大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地区、新疆等地方。
7、黄麻:黄麻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
坦的三角洲地带,它的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三角洲。
8、甜菜:甜菜喜欢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生长,在我国则多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等地方。
9、花生:花生在生长期对于热量的要求比较高,在我国花生的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
生鲜农产品的定义和特点

生鲜农产品的定义和特点
生鲜农产品是指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
这些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 新鲜性:生鲜农产品刚从田园、牧场或水域采集,保持了最初的新鲜状态,没有经过加工或者加工程度很低。
2. 易腐性:生鲜农产品大多数无法长期储存,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
保鲜期限较短,通常只有几天或几周的时间。
3. 季节性:不同的生鲜农产品生长周期不同,产地也不尽相同,导致供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4. 周期性: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性。
5. 地域性:生鲜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受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6. 营养价值:生鲜农产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7. 天然性:生鲜农产品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的状态,未添加化学合成的添加剂。
生鲜农产品新鲜营养,但也面临着保鲜、物流、贮藏等诸多挑战。
合
理调控供需平衡、确保食品安全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重中之重。
中国农产品的特点

程国强:首先,我国正在高速发展中,在今后可预见的10年甚至是50年里,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将推动中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但耕地减少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现在每年的粮食生产过了1万亿斤,到2020年,中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将达到790斤,需求总量将至少在11450亿斤。
第二,中国耕地、淡水等农业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增强,种粮比较效益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难度加大。
按照2020年的粮食需求11450亿斤来测算,要保持自给率在95%以上,即总产要达到10878亿斤,每年粮食产量至少要增产72亿斤。
假定播种面积保持不变,要求单产在2007年633斤的基础上,每年提高0.7%以上。
但1998~2007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只有0.6%,单产增幅呈递减趋势,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加大。
第三,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1%,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25%。
目前世界每年的粮食贸易总量2.6亿吨左右,仅相当于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的50%。
我国进口国内消费量的1%,就相当于世界贸易量的2%。
特别是大米,世界年贸易量不到3000万吨,不足国内消费量的20%。
这决定了中国粮食供给的内生性极强、外向性不足的特征,利用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
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不仅靠不住,而且极易受制于人。
第四,中国粮食需求以口粮直接消费为主,占粮食总消费的50%,加工转化不到45%。
而发达国家口粮直接消费只有22%,美国只有10%,因此粮食的弹性很大。
直接消费比例越高,替代性就越差,我国老百姓大多数对粮食价格仍十分敏感,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比较弱。
第五,中国的粮价波动具有较强的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效应。
一种粮食价格上涨,有可能形成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
这对整个粮食稳定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无法预见的。
农产品营销优势劣势

农产品营销优势劣势农产品营销是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满足。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营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
一、农产品营销的优势1、丰富的产品种类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土壤条件多样,这使得农产品的种类极为丰富。
从北方的小麦、玉米到南方的水稻、水果,从东部的海鲜到西部的牛羊肉,丰富的农产品种类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农产品作为天然、绿色、健康的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为农产品的营销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尤其是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高品质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3、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产品营销的政策。
例如,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提供农业补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这些政策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4、电商平台的兴起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发展为农产品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直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
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和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利润。
同时,电商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能够轻松购买到各地的特色农产品。
5、品牌建设的潜力一些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内涵,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等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品牌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还能够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促进农产品的长期销售。
二、农产品营销的劣势1、农产品的季节性和易腐性大多数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产周期相对固定,这导致在特定季节农产品供应过剩,而在其他季节供应短缺。
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及分类

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及分类农产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农作物、畜禽及其副产品。
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日益扩大,其经营特点也日益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特点和分类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农产品市场。
一、农产品市场的特点1.季节性明显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导致市场上某些农产品在特定的季节中才会大量上市。
比如,瓜果、蔬菜多在夏季上市;果树、茶叶多在秋季上市。
因此,农产品的经营者需要根据季节性合理安排进货和销售。
2.属于易腐品农产品属于生鲜易腐品。
而且在采摘、运输、储存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鲜,因此需要尽快进行销售。
市场上的农产品因为易腐性比较强,价格并不是非常稳定。
3.地域性强由于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地点存在很大的区别。
同时,每个地区的市场需求也因地而异。
因此,地域性也是农产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4.价格波动大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大,受到人力、资源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都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二、农产品市场的分类1.品种类别农产品的品种类别非常丰富,按其性质可分为五大类:粮食作物、蔬菜类、水果类、贡品类及速冻食品类。
2.产地类别按照产地可将农产品分为本地产品和外地产品。
一般来说,本地产品的货源更为充足,价格上相对会更具优势。
而外地产品则通常价格较高,因其成本涉及了交通、采购等复杂的环节。
3.经济价值类别根据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可将其分为低价值产品和高价值产品。
通常来说,粮食作物、蔬菜类等比较普遍的农产品价格上相对较低,而水果类、贡品类等则较为高价。
4.销售方式类别按照销售方式可将农产品分为市场销售和网上销售两类。
传统市场销售方式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是网上销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农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农产品的经营者需要加强管理,根据其特点和分类,合理安排进货和销售。
农产品大全了解各类农产品的特点和用途

农产品大全了解各类农产品的特点和用途农产品大全:了解各类农产品的特点和用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农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产品的多样性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各种各样的食物和其他生活所需品。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产品,涵盖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1. 粮食类农产品1.1 水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
它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质。
水稻可以用于制作米饭、面粉、糕点等。
1.2 小麦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
它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B。
小麦粉广泛用于面包、面条和糕点的制作。
1.3 玉米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
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素。
它可以制成玉米面粉、玉米片、玉米油等。
2. 蔬菜类农产品2.1 西红柿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
它可以生食、烹饪,也可以制成番茄酱、番茄汁等。
2.2 萝卜萝卜是一种根茎类蔬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和钾。
它可以生食、煮食,也可以用于制作萝卜干、萝卜丝等。
2.3 菠菜菠菜是一种绿色叶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
它可以生食、烹饪,也可以用于制作菠菜汤、菠菜包等。
3. 水果类农产品3.1 苹果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味道酸甜可口。
苹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对健康有益。
它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于制作苹果派、苹果酱等。
3.2 香蕉香蕉是一种富含能量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和纤维素。
它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作香蕉糕、香蕉冰淇淋等。
3.3 葡萄葡萄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
葡萄可以生食,也可以酿造成酒。
4. 蛋类农产品4.1 鸡蛋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
它可以煮、炒、煎、烘等多种方式食用。
4.2 鹅蛋鹅蛋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蛋类农产品,它的营养价值与鸡蛋相似。
鹅蛋可以煮食,也可以制作蛋糕、蛋挞等糕点类食品。
5. 奶类农产品5.1 牛奶牛奶是一种常见的奶类农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到有害物质、微生物等的侵害,符合人体健康需求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演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那个时期,农产品质量管控相对较为薄弱。
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和标准,许多地区的农业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过量等。
这些质量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同时也加大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高速增长的需求,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渐得到重视。
2002年,中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中国开始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标准制定,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和追溯体系,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管理。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演变中,中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引导和监管作用明显。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行为。
政府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加强市场准入、审核备案、许可审批等管理,强化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和管控。
其次,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国农业科技界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例如,在种植领域,科学家利用遗传改良、遗传工程等技术手段,培育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在加工关键环节,利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食品加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再次,市场呼声和消费者意识提升。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成为市场和政府重视的焦点。
消费者愿意购买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而对质量问题较多的农产品则持谨慎态度或选择其他品牌。
这种市场需求转变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改进和完善。
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及特点

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及特点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和传统工艺特点的农产品。
它们通常是某个特定地区代表性的农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口感和营养成分。
以下是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及特点的详细介绍:一、特色农产品的概念:特色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农产品,其种植和生产工艺具有独特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传统工艺特色。
它们往往与特定的地方文化、历史和传统习俗紧密相关。
特色农产品代表了某个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产优势,也是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特色农产品的特点:1.地域特征明显:特色农产品通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生长条件和土壤质量与特定地区密切相关。
这些农产品通常只能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生长,无法在其他地区复制。
2.生产工艺独特:特色农产品通常需要特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如种植、养殖、加工和制作等过程。
这些工艺在地域上有着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是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品质独特优良:特色农产品通常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远远超过一般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这些农产品在营养成分、味道和口感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4.文化内涵深厚:特色农产品往往与地方文化、历史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它们是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和代表。
这些农产品透露着地方人民的智慧、劳动和精神,对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生态环保: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往往较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壤质量的改善。
由于特色农产品通常是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因此不需要过多化肥和农药的施加,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
6.农民收入增加:发展特色农产品不仅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农民的收入增加。
特色农产品的独特性和口碑可以带来高额的利润,使得农民可以通过专业化和品牌化的生产销售获得更高的收入。
7.旅游包装推广:特色农产品往往是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可以通过旅游包装和推广来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控制采收后果蔬的呼吸作用,已成为果蔬贮藏技术的中心问题
呼吸作用的研究也成为果蔬贮藏技术的一个基本理论研究领域
二、呼吸强度
1、呼吸强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O2的量。
2、作用
3、贮藏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其它要素
贮藏三要素
第四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一、采后损失原因:自然损耗(呼吸、失水、形态、衰老、其它)、微生物引起的损失、人为因素引起的损失(采后处理不当、贮藏环境不当)
二、主要内容
1、果品蔬菜的采收:采收成熟度;采收方法(与果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有密切关系)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质量评价体系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HACCP体系
ISO9000体系
GMP、GAP含义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标志:农药残留不超标
基本要求:卫生方面三;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个不超标;安全、优质、卫生;认证办理机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GMP
在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方面的系统的、规范化的规程
目的
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
三、质量构成因素
1、卫生质量2、感官质量3、营养质量4、商品化处理质量
第一章质量与质量评价
一、质量标准级别及代号
国际标准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区域标准欧州标准CEN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农业标准NY
地方标准江苏地方标准DB32
企业标准Q
二、质量评价
1、感官质量评价2、理化分析3、农药残留检验
耐贮;普宁山坡种植的柑桔,耐藏。
5)土质:土质影响果蔬的成分和结构如轻砂土大大加强西瓜果皮的坚固性,使西瓜的贮藏性和耐运输能力增强;土壤中含S高,栽培的洋葱香精油含量高,耐藏(因挥发物杀菌性强,提高抗病和耐腐力)
6)风
(2)农业技术措施:1)品种选育2)灌溉3)施肥4)喷药5)合理修剪6)保花保果、疏花疏果
采后处理方式:一是贮藏保鲜;二是加工。但两者的目的相同,均延长了果蔬产品的供应期,提高其附加值。
质量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先后三次给其定义反映质量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ISO8402:1986《质量术语》)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1)呼吸强度是评价呼吸强弱常用的生理指标
(2)是评价果蔬新陈代谢快慢的重要指标之一
(3)根据呼吸强度可估计果蔬的贮藏潜力
3、产品的贮藏寿命与呼吸强度成反比
三、呼吸热
1、概念: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为贮备能,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这种释放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四、呼吸跃变
1、呼吸跃变的概念:在果实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走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八、控制果蔬产品失水的方法
1.降低温度:采后迅速降温
2、提高湿度:根据果蔬的要求在适宜的温度下贮藏
3、减少机械损伤
4、控制空气流动:空气在果蔬表面流动越快,失水速率越大;控制冷库风速(0.3-3m/s的风速对产品水分蒸发的影响不大;缩短风机开动时间;除霜:冷库通常以吹冷风的形式降温、通风,冷凝管外常有结霜现象,风速越大,结霜越多(一方面影响致冷,一方面加大果蔬水分蒸发)
(2)种类、品种、成熟度:表面覆盖层(蜡质)厚薄,形状,性质等(角质层);有些果蔬,表皮有蜡被覆盖,蜡被有阻碍水分蒸发的作用。
(叶菜类(芹菜、生菜)失水迅速;而甜瓜、苹果、和南瓜由于比表面较小,不易失水
(3)机械损伤:组织受伤后,伤口破坏了表面的保护层,使皮下组织暴露在空气中,因而容易失水;在组织生长和发育早期,伤口处可形成木栓化组织,使伤口愈合,但是产品的愈伤能力随着器官的成熟而减小,所以收获和采后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损伤;表面组织遭到虫害和病害时也会造成伤口,增加水分的损失。
完熟:指果实达到成熟以后,进行的后期的生理生化变化
衰老:果实完熟后发生的一系列劣变,最后才直至衰亡的过程。
2、呼吸作用
水分、矿物质及有机物的输入均已停止
果蔬褪绿
缺少光线
果蔬采收后生理活动
光合作用停止
缺少光线
生命活动仍在继续
3、呼吸作用是采后果蔬最基本的生理过程
果蔬通过呼吸作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过强,会使贮藏的有机物过多地被消耗,品质下降;同时过强的呼吸作用,加速果蔬的衰老,缩短寿命
五、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1、果蔬本身的因素:(1)种类与品种(2)发育年龄和成熟度:幼龄时期(3)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
(不同大小蕉柑及果实不同部位的呼吸强度[CO2mg/(kg.h),20℃])
六、水分的损失对果蔬有什么影响?1、失重、失鲜、影响外观和品质2、破坏正常的代谢过程
七、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
1、内因(1)表面积比(也称比表面):比表面一般指单位重量的果蔬组织所具有的表面积,单位是cm2/g。比表面大,相同重量的产品所具有的蒸发面积就大,因而失水多。
2、区域性强(1)农产品的生产受生态影响极大,不同地区,适宜生长的品种不同,优质产品有其适宜的产区同一种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生产,其生产时期、收获时期、收获量、品质、以及生产价格往往不同
二、同其他产品相比,农产品(果蔬)有何特点?
1、鲜嫩易腐;
2、种类多样;
3、不均一性
4、用途的两面性:有些直接进入流通;有果蔬采后生理
成熟、完熟、衰老等几个概念;呼吸作用、呼吸强度、呼吸热、呼吸跃变;水分代谢;乙烯代谢
一、1、成熟:对某些果实:生理成熟即可食用阶段(苹果、梨、柑橘、荔枝)
对某些果实:生理成熟但不可食用阶段(香蕉、菠萝、番茄)
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并积累养分,完成发育达到生理成熟。
采收的“六字基本要求”:适时;适熟;无伤
四、确定采收期的依据
1、采后用途:就地销售,成熟度可稍高;需要贮藏、运输的:成熟度应低一点;加工原料:根据情况而定;青梅加工成话梅,成熟度应高些加工成糖青梅,则不能太成熟;特例:南瓜越老越耐藏
2、果蔬生理动态:以幼嫩部分作食用的蔬菜,不能在完熟期采收。而甜瓜、冬瓜、花椰菜等必须在成熟度较高时采收;用于罐头加工的菠萝合适成熟度:约八成,成品具有浓郁的菠萝香味,果肉尚有一定的脆度;成熟度过高:罐头成品风味太甜,果肉较软烂;成熟度过低,成品风味较淡
4)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包括:纬度、地形地势、海拔高度;地理条件与温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空气温度密切关联;地理条件通过影响果蔬的生长发育对果蔬质量及贮藏性产生影响(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作物种类、品种不同;同一种类的果蔬,不同的生长环境品质和耐贮性不同)
一般生长在纬度低的南方果蔬不如生长在纬度高的北方果蔬耐贮;海拔高的地区由于日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因此,利于果蔬内含物的积累,不但风味好而且较耐藏;北方栽培的大葱可露地冻藏,经缓冻后可恢复新鲜状态;而南方栽培的大葱,运至北方露地冻藏,都不能恢复新鲜状态。潮州平原地带种植的柑桔,含水高,不
保证药品生产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
GAP
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分别制定和执行各自的操作规范,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和药品的使用;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
知识点小结(果蔬产品的质量与质量评价)
果蔬产品的质量:卫生质量;感官质量;质量定义质量构成要素;营养质量
缺点: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不能长期雇用采收工人,在采收季节雇用劳力的成本很高,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部门规定了一些雇工条例,更加提高了人工采收的花费
3)若果蔬温度高于冷库温度,果蔬就会失水;温差越大,越容易失水;
4)当果温与库温一致时,库内相对湿度是影响果蔬水分蒸腾速度的决定因素;
5)根据温度对水分蒸发的影响,果蔬分为三大类:温度下降,蒸发量急剧下降(马铃薯、番薯、洋葱、椰菜、胡萝卜、西瓜、柿子);温度下降,蒸发量下降(番茄、花椰菜、西瓜、枇杷);与温度关系不大,蒸发明显(芹菜、菠菜、茄子、黄瓜、蘑菇、芦笋、草莓)
2、采后处理
三、采收:采收是果蔬生产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是果蔬贮藏加工开始的第一个环节
过早采收:营养累积不足,风味不佳,且影响产量
过迟采收:风味佳,适宜立即鲜食,但不耐贮藏和运输
确定采收期的基本原则:夏季气温高,果实含水量大,不耐贮藏,可在七至八成饱满度时采收;冬季气温低,果实瘦小,可至八至九成饱满度时采收;短期内就近供应市场的,可适当推迟采收;需长期贮藏和运输的,则应适当提前采收
3、市场行情、市场需求: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时,可适当提早采收
五、成熟度判断指标:生长期;成熟特征;颜色;风味;果实的形态;比重;硬度质地‘呼吸强度;果梗脱离的难易度
1、人工采收(续)
优点:田间生长的果蔬成熟度往往不均匀一致,人工采收可以任意挑选,精确地掌握成熟度和分次采收;人工采收可以减少机械损伤;只要增加人工,就可增加采收速度,投资也较少;另外,作为鲜销和长期贮藏的果蔬都有一定的采收要求。如苹果和梨都要求带果柄采收,失掉了果柄,产品就得降低等级,造成经济损失
三、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