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学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尊重他人、取长补短。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公输》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会有以下特点:
3.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2.以“兼爱”、“非攻”为主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这一思想的感悟。
3.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拓展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输般形象的特点,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兼爱”、“非攻”的思想。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墨家学派“兼爱”、“非攻”的思想,培养关爱他人、珍视和平的情感。
2.了解公输般这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学生对墨家学派的思想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兼爱”、“非攻”的具体内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2.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式,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上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2024年初三人教版下册语文《公输》备课教案

2024年初三人教版下册语文《公输》备课教案

2024年初三人教版下册语文《公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大意,分析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观点。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欣赏古代论辩文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辩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背诵。

文章结构分析,观点领会。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运用。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文章论证方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公输》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墨子及其思想。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墨子吗?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指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学会查找工具书。

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合作讨论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墨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

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墨子的论证方法。

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解释、示范。

5.课堂练习翻译下列句子:“公输盘曰:‘吾闻之,吾不能胜子。

’”解释下列字词:公输、盘、胜、子。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加强文言文的阅读。

7.课后作业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重点字词和句式。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辩论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

3.工具书:《古汉语字典》、《古汉语词典》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公输》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公输》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胡不见( )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 )厘 宋无长( )木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败: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课前阅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解决生字生词。
三、人物语言的机智美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3、朗读课文时,仔细体味下面几个句子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4、不是。一个人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课后反思: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1、对应的双方是: 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公输》学习内容简介《公输》是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记述墨子劝止楚国攻宋的事。

文章宣扬了墨家“非攻”的主张。

这一主张,在战国时代,反对大国侵略小国,是有正义性的。

文章还进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够止楚攻宋,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同时也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

本文先写墨子以理说服公输盘;其次指责楚王攻宋之不智,楚王虽词穷,但攻宋之心仍不死;末写挫败公输盘的进攻,并揭穿其阴谋,告以宋国早有准备,迫使楚王放弃用兵,层次清楚,结构紧密完整。

本文采取类推的说理方法,加之排比、比喻,使文章生动活泼,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

末段写墨子与公输盘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全文通过墨子的言论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授课年级九学科语文主题公输任课教师戚明亮课型问题导读、问题展示解决课时2 授课日期2015-1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学法指导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把握文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通过读、画、写、记、练、思的方式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展示解决——评价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初中语文九下《17公输》word教案 (3)

人教初中语文九下《17公输》word教案 (3)

《公输》学习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归纳写法。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先讨论分析墨子、楚王、公输盘人物形象,再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写法。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公输》这篇古文!(板书课题)(二)新课讲解(三)当堂训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⒈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它的解释。

⑴子墨子九距之。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⑶公输盘诎⒉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公输盘之攻械尽B.吾知子之所以距我C.公输子之意D.已持臣守圉之器⒊翻译下面的文言的句子。

⑴虽杀臣,不能绝也。

⑵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⒋上文表现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节选自《公输》)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愿借子杀之愿:希望B.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C .吾义固不杀人固:坚决D. 然胡不已乎已:停止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攻宋B.子墨子闻之扶苏以数谏故辍耕之垄上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知而不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 课《公输》教教案内容预览:17《公输》教教案设计人:范书颖教课目的: 1、感知文章内容,累积文言知识。

2、掌握文章思路:墨子劝止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能联系人物言行剖析人物形象。

4、领会墨子高明的劝告艺术。

助读资料1.《墨子》及墨子墨子, (约前 468~前 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早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曾为宋国医生。

从前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办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应了小生产者反对吞并战争,要求改良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梦想。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此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此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泉,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实,说理清楚。

语言朴素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据有重要的地位。

2.公输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此刻,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但在建筑业,并且在其余领域也很有建树。

他发了然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了然云梯 (重武器 ),钩钜 (此刻还用 )以及其余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贤人”,别的还有很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鲁班对人类的贡献能够说是前无先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教课方案第一课时一导语(参照)此刻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磨难擢发难数.今日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依靠自己雄辩的口才,奇妙的词锋以及英勇勇毅阻挡了一场不义的战争,他就是墨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郢敝舆短褐犀兕麋鹿鱼鳖鼋鼍雉兔鲋鱼文梓楩楠豫章守圉三再读课文疏导文意(联合文下说明疏导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文中一些复杂句式的分析和翻译。

(3)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进行解释和分析。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复杂句式。

(2)分析并讲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写作等。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创作。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让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复习。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和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理解程度。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1.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

3、能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贯穿全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去研习课文。

先设疑(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与文章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接着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理解记忆并背诵重点,最后是对文章内容的拓展。

教学方法:1、诵读——品析——背诵2、设疑——点拨——释疑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家对于成语“班门弄斧”都很熟悉吧,谁能解释一下?(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班,鲁班,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个顽固、狡诈、阴险的人,通过学习《公输》一文,我们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二、作者简介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学的创始人。

他的政治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谈到墨家学,你还想到那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还有孟子、荀子,分别著有《论语》《孟子》《荀子》一书;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三、研习课文(一)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教师背诵课文,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公输》教案设计2》。

(2)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句。

(3)重点词句释疑:1、实词、虚词。

2、通假字。

3、句子翻译。

(4)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从文中找出答案,了解战争的性质(不义)2、思考:楚王是怎样放弃攻宋的呢?用一句话概括事情的经过和内容。

明确:墨子劝阻楚王攻打宋国(二)品析文章(1)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墨子的话你想怎样劝阻?(如果你遇到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一个弱小者时,你想怎样处理?)(2)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指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分哪三步?从哪两个方面?明确: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
学案-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参考)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他就是墨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郢敝舆短褐犀兕麋鹿鱼鳖鼋鼍雉兔鲋鱼文梓楩楠豫章守圉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吾义固不杀人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吾请无攻宋矣
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

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

思考: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思考: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3、分角色朗读13~16段
思考:墨子最终是怎样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
四、人物分析
墨子:
楚王:
公输:
五、总结升华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六、中考链接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子墨子曰()
⑵愿借子杀之()
⑶吾义固不杀人()
⑷不可谓知类()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B.不可谓知类为与此同类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于是见公输盘胡不见我于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夫子何命焉为?
译:
⑵宋何罪之有?
译:
4.用原文回答:(4分)
⑴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答:
⑵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
5.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4分)
答:
6.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第一课时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1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1~12) (13~16) (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迫使楚王放弃攻宋。

第二课时
二 1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

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
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3 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

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杀心,子墨子预守备。

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四墨子:热爱和平不辞劳苦机智勇敢能言善辩
五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六(三)1.⑴先生,是墨子的弟子们对他的新尊称
⑵对男子的尊称,您
⑶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⑷懂得,明白
2.C
3.⑴你有什么见教?⑵宋国有什么罪?
4.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⑵请献十金。

5.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6.智:聪明;仁:对人亲善、友爱;忠:忠诚;强:坚强;知类:懂得事理。

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