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内容概述

合集下载

硬件测试内容概述

硬件测试内容概述

对于GSM900MHz频段 1.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若Frequency error<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若40Hz≤Frequency error≤6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 若60Hz≤Frequency error≤9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 若Frequency error>90Hz,则频率误差为不合格。
7.入网测试相关内容简介
•入网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泰尔,EMC,无委, MTnet; •每项测试的重点: 泰尔:高低温测试,跌落测试 EMC:辐射杂散,ESD 无委:辐射杂散 MTnet:高速移动通话 •我们公司已完成及正在送测的项目
8.可靠性测试相关内容简介
•可靠性测试项目 •测试公司完成测试项目 •问题总结
5.生产版本测试内容
5.1校准综测
•校准的意义:
每个无线设备生产厂商都刻意要给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在成本 的压力下,设计人员通常不会选用昂贵的、精度更高的、一致性更好 的元器件作设计,而是走到了相反的方向,这样校准就成为研发生产 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会极大地减少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对元器件的 要求,降低材料成本,最终降低整个无线发射、接收设备的成本。
9.附件确认
我们主要进行的附件确认有电池,充电器(座充,旅充)等,故首先介 绍一下手机的充电过程。 ▪ 充电过程: 手机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就是硬件充电和软件充电两个阶段,当电池 低于3.2V时,这时候DBB软件没法启动,ABB充电部分会检测到充电器 和电池,然后就先按5MA到15ma进行充电,这是硬件充电部分,而当 电池电压超过3.2V时,软件充电启动,这个时候就会有充电图标显示, 而之前的硬件充电部分是没有充电图标的。
每个无线设备生产厂商都刻意要给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在成本的压力下设计人员通常丌会选用昂贵的精度更高的一致性更好的元器件作设计而是走到了相反的方向这样校准就成为研发生产中丌可戒缺的一环它会极大地减少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对元器件的要求降低材料成本最终降低整个无线发射接收设备的成本

硬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精选14篇)

硬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精选14篇)

硬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精选14篇)硬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篇1职责:1、负责公司硬件产品的可靠性、兼容性及稳定性测试;2、负责测试平台搭建、测试执行、测试报告的撰写、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测试问题进行跟踪;3、负责产品的功能性测试或其他软硬件测试;4、根据产品特性,为部分新产品编制测试标准,建立对应的测试能力。

岗位要求:1、大专以上电子技术类专业,电路熟悉者可以放宽至中专。

2、有可靠性测试、质量认证测试经验者优先;3、熟悉技术文档的编写,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制习惯和书写规范;4、能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工具;5、具有较强的分析与动手能力。

硬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篇2职责:PCB电路板测试,问题诊断;根据整机或模块任务完成情况,对产品进行信号、功能、性能等测试;编写测试文档、测试报告等;有一定的产品或项目测试经验,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测试问题的跟踪;严格按照流程完成检测项目,并提交完成的原始记录;任职要求:通信、自动化、电子等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熟悉电子产品测试流程及测试各类文案的撰写(可行性分析、测试用例、测试总结报告等);熟练使用测试仪器(万用表、示波器等);热爱硬件测试工作,可以胜任重复性工作,细致认真,有耐心,责任感强;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好的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性,对待工作踏实认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硬件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篇3职责:1. 负责POS终端产品(偏硬件、整机级别测试)测试的设计和分析,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2. 搭建测试环境,承担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测试,并跟踪解决相关问题;3. 和测试团队一起,研究并不断完善测试相关的技术。

任职要求:1. 计算机、通信、电子类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且英语CET4或以上;2. 三年以上终端类产品开发或测试经验,熟悉测试原理及方法,熟练使用常规测试工具;3. 熟悉嵌入式硬件系统,具有系统、电路分析能力或设计经验的优先;4. 动手能力强,思路清晰,具有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5. 具有POS等金融支付终端开发、测试经验者优先。

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

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

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完整版)硬件测试是确保硬件设备正常运行和符合规格要求的关键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硬件测试方法和实施步骤。

1. 硬件测试方法1.1 逻辑功能测试: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逻辑功能的测试,验证硬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测试过程应覆盖硬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并检查其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1.2 电气性能测试:通过测量硬件设备的电气特性,如电压、电流、频率等,来评估硬件的电气性能。

测试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并与规格要求进行比较。

1.3 可靠性测试: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长时间运行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试,以评估硬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过程中应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并记录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

1.4 兼容性测试:通过连接硬件设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硬件的兼容性。

测试过程中应检查硬件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是否正常,并确保其能够与不同系统进行良好的配合。

2. 硬件测试实施步骤2.1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硬件设备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内容。

2.2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适合硬件测试的环境,包括测试设备、测试工具和测试样品等。

确保测试环境与实际使用环境相似,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执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的要求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结果。

对于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

2.4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5 编写测试报告:整理测试数据和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简洁明了,便于他人理解和参考。

以上是硬件测试方法与实施的完整版文档。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和实施步骤,可以有效地测试硬件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符合规格要求。

苹果耳机硬件测试工作内容(一)

苹果耳机硬件测试工作内容(一)

苹果耳机硬件测试工作内容(一)苹果耳机硬件测试工作内容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苹果耳机在市场上的推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从事苹果耳机的硬件测试工作是极具挑战性和重要性的。

本文将对苹果耳机硬件测试工作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测试准备在进行苹果耳机硬件测试之前,测试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苹果耳机的相关功能和特性,包括无线连接、噪音消除、音质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熟悉测试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音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测试环境搭建构建适当的测试环境能够有效地模拟用户日常使用苹果耳机的场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人员需要设置合适的音频源,如音乐播放器或音频文件,并确保测试环境的静音程度和稳定性。

功能测试苹果耳机的功能是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其功能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功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连接性测试:测试耳机与设备的连接方式和稳定性,如无线连接是否正常。

•噪音消除测试:测试耳机的噪音消除效果,包括环境噪音和通话中的噪音。

•音质测试:测试耳机的音频输出质量,包括音乐播放和通话中的音质表现。

•功能操作测试:测试耳机的各项功能操作是否正常,如播放/暂停、调节音量等。

兼容性测试苹果耳机的兼容性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至关重要。

兼容性测试需要确保耳机能够与不同类型的设备和操作系统正常配合工作。

测试人员需要测试苹果耳机与苹果设备、Android设备等的兼容性,并关注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和异常情况。

人机交互测试耳机作为用户与设备之间的重要接口,其人机交互体验是评估其使用体验的关键要素。

人机交互测试需要关注以下方面:•操作便捷性:测试耳机的各项操作是否易于使用和控制。

•人声识别测试:测试耳机的麦克风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和捕捉用户的语音指令或通话声音。

•触摸控制测试:测试触摸区域的触摸灵敏度和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结果分析与报告完成测试后,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评估苹果耳机的硬件性能和功能表现。

硬件测试方案

硬件测试方案

硬件测试方案硬件测试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旨在确保硬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个硬件测试方案示例,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流程和测试报告。

一、测试目标1. 确保硬件设备功能正常、性能稳定。

2. 检测硬件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3. 发现硬件设备的潜在问题和缺陷。

4. 提供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评估报告。

二、测试环境1. 硬件设备:测试对象的具体硬件设备(例如,计算机、手机、服务器等)。

2. 测试工具:硬件测试软件(例如,MemTest86、AIDA64等)。

3. 测试设备:连接测试对象的外部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4. 测试平台:硬件测试的实施平台(例如,电脑、服务器、移动设备等)。

5. 测试人员:具备硬件测试经验和知识的测试人员。

三、测试流程1. 硬件设备准备:将测试对象连接到测试平台,并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可靠。

2. 功能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基本功能,例如,开机、关机、进入操作系统等。

3. 兼容性测试:测试硬件设备与不同操作系统、软件和驱动程序的兼容性。

4. 性能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例如,处理速度、响应时间、传输速率等。

5. 安全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安全性,例如,防火墙、加密算法、身份验证等。

6. 压力测试:测试硬件设备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7. 故障测试:测试硬件设备在异常情况下的表现,例如,高温、低温、电压波动等。

8. 可靠性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例如,长时间运行、连续负载运行等。

9. 效能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能效和功耗,例如,能耗分析、节能模式等。

10. 测试报告: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问题发现和解决方案、性能评估等。

四、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对象和环境的描述。

2. 测试目标和测试流程的概述。

3. 各个测试阶段的测试结果和问题发现。

4.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5. 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评估。

6. 测试的总结和建议。

硬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内容10个

硬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内容10个

硬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内容10个工作内容1:产品数据采集及检测工作内容2:1、负责设计并维护产品在研发各阶段的硬件测试方案,测试计划,测试实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审及输出意见2、负责智能硬件产品的相关标准制定及优化3、跟进产品迭代,把控替代料,及配置更迭等硬件质量情况;4、对产线及市场返回的不良品进行分析定位5、与工厂和供应商协作落实质量要求工作内容3:完成电机控制器及公司产品、工装的测试工作能够完成简单的电路板焊接工作工作内容4:1.负责商用显示产品电性能测试。

2.制定电性能测试方案、标准、测试用例。

3.提交、跟踪、回归BUG。

工作内容5:1、完成产品的安装、调试、演示;2、解决用户的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根据用户需求、结合产品功能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法;工作内容6:1、负责物联网硬件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关键器件和模块的评估选型,原理图及PCB绘制;2、负责硬件指标设计验证,单板调试验证,以及整机性能验证;3、参与产品的开发评审以及配合对接制板、贴片等工厂的生产工作;4、对现有已经出货的产品持续跟踪以及维护;5、配合以及协助嵌入式软件部门以及硬件测试等部门,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工作;6、配合以及参与同结构设计人员一起,对硬件产品的结构、外壳、防水、散热、安装方式等方面的选型和设计。

工作内容7:1、与全球运营商对话,组织并参与3GPP等国际会议/论坛,行业标准和协议,以专业技术架起华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桥梁2、负责先进硬件可靠性、5G OTA测试方法和评估理论的研究;负责产品专业实验认证:包括鉴定测试以及全球认证,支撑产品市场发布3、负责硬件产品的高质量看护,包括风险分析、应用场景分析、板级/整机级可靠性分析等;参与客户现网场景分析,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4、负责硬件集成测试交付:包括原理图审查、信号完成性测试、射频指标测试、产品可靠性测试及失效机理评估、数据建模分析等。

工作内容8:1、负责电子产品分析检修、改善处理;2、负责产品功能验证/可靠性试验计划编制及实施试验;3、负责设计、制作简易检测工装,工作内容9:1、仪器仪表现场生产、装配及调试;2、生产相关的工艺文件和管理文件的编制、更改、控制;3、负责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案设计;4、解决现场生产和装配质量问题,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工作内容10:1.负责产品发货前的测试及装配;2.负责显存产品的烧录、调试、测试、老化并输出记录;3.负责生产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件进行维修分析;。

电子硬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电子硬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电子硬件测试知识点总结一、电子硬件测试概述电子硬件测试是指对电子产品进行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电子硬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设备等。

电子产品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丰富,因此对电子硬件测试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电子硬件测试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流程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电子硬件测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测试工具、测试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二、电子硬件测试分类电子硬件测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1. 功能测试2. 性能测试3. 可靠性测试4. 安全性测试这些测试项目可以细分为多个具体的测试项目,下面将对这些测试项目逐一介绍。

三、功能测试1. 电子硬件功能测试电子硬件的功能测试是指对硬件产品的常规功能进行测试。

包括但不限于:开机测试:测试设备的启动时间,从按下电源按钮到完全投入使用时间的测量。

系统设置:测试系统设置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各项设置功能的具体表现。

输入输出测试:包括键盘、触摸屏、摄像头、麦克风、音箱等输入输出设备的测试。

数据传输测试:包括有线网络、Wi-Fi、蓝牙、NFC等网络传输方式的测试。

存储测试:包括内存、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等存储设备的测试。

显示和触摸屏测试:包括显示分辨率、色彩表现、触摸屏灵敏度等方面的测试。

2. 电子硬件接口测试电子硬件接口测试是指测试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接口相关功能。

主要包括:USB接口测试:包括USB 2.0、USB 3.0、USB Type-C等接口的插拔测试、数据传输测试等。

HDMI接口测试:测试HDMI接口的分辨率支持、音频传输、视频传输等方面的功能。

VGA接口测试:测试VGA接口的分辨率支持、显示效果等方面的功能。

3. 电源管理测试电子产品的电源管理测试是指测试产品在不同的电源状态下的表现。

包括:待机模式测试:测试设备在待机模式下的功耗消耗情况。

睡眠模式测试:测试设备在睡眠模式下的功耗消耗情况。

硬件测试面试题

硬件测试面试题

硬件测试面试题1. 介绍硬件测试的重要性硬件测试是确保计算机硬件设备正常运作的关键步骤。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有效减少故障率,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硬件测试也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的必要手段。

2. 硬件测试的分类硬件测试可以分为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两种主要类型。

2.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旨在验证硬件设备是否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气特性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电流、电压等电气特性,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 逻辑功能测试:验证硬件设备在各种输入条件下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 性能测试:测试硬件设备在最大工作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如处理速度、响应时间等。

2.2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旨在评估硬件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寿命测试:通过连续运行硬件设备一段时间,观察其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工作,并评估其使用寿命。

- 环境适应性测试: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测试硬件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 故障恢复测试:测试硬件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能否自动恢复,以及恢复的时间和效果。

3. 硬件测试的方法和工具硬件测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 黑盒测试:通过模拟用户操作,测试硬件设备是否按照预期运行。

这种方法不需要了解硬件内部结构和原理。

- 白盒测试:深入了解硬件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原理,以验证其逻辑功能和性能。

- 自动化测试工具: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

4. 硬件测试面试题示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硬件测试面试题示例,以帮助候选人了解硬件测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4.1 请解释什么是硬件测试,并描述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4.2 请简要概述硬件测试的分类和主要方法。

4.3 你如何进行一个逻辑功能测试?请描述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4.4 如何测试一台服务器的性能?4.5 请解释什么是可靠性测试,并描述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4.2
4.1
4
充电器端电流(mA)
3.9
3.8
电池端电流(mA)
3.7
3.6
电池电压(V)
3.5
3.4
3.3
3.2
▪ 电池的确认
▪ 充电器的确认
以上两种附件的确认方法参考《鼎为手机电池及充 电器确认方法》
电池知识介绍:
▪ 充电过程:控制芯片UI使得脚1,脚3输出高电平,则两个二 极管导通,整个一个回路形成就可以进行充电了。
▪ 电池经常出现的保护现象: a.过充时,当电池电压高于4.35±0.05V时,控制芯片就控制 脚1,脚3输出低电平,那么两个二极管都处于不导通的状态, 这种情况就无法继续充电,此时若断开充电,那么控制芯片就 会自动调节输出。 b.过放时,当电池的电芯电压低于2.4V±0.2V时,控制芯片还 是控制脚1,脚3输出低电平,使得电路开路,那么此时测量 电池的输出,会是“0”V。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 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 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误差是GSM 中用来表示调制精确度的参数之一。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 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 。它通过相应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 频率误差(因为ω=θ/t)相位误差峰值是离该回归线最远的值。 频率误差表示频率合成器或锁相环的性能不够好。
GSM900:
注:
• Power Class 1、2、3主要 针对车载台。
• Power Class 4、5主要针对 移动台。
• 通常GSM移动 台属于Power Class 4。
DCS1800:
注:Power Class 1主要针对 移动台。
4.2 Tx调制质量测量(频率误差,相位误差测量):
对于GSM900MHz频段 1.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若Frequency error<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若40Hz≤Frequency error≤6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 若60Hz≤Frequency error≤9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 若Frequency error>90Hz,则频率误差为不合格。
▪ 上述两种测试方法的缺点 a.易受时间段的影响—当网络交互频繁的时候待机电 流的测试结果就比较大; b.测试方法a中仅提供一个一段时间内的待机电流的 平均值,不能反应出手机在待机状态下的详细电流变 化;
▪ 在待机状态下手机的工作内容 a.手机在待机时,必须每30秒刷新一下周围临近小区 的状态; b.手机必须每N个复帧去接受寻呼消息,否则有可能 不能及时响应寻呼,导致接不到电话。
3.常规Burst:这是一种长Burst,用于除上述 几种情况之外的所有其他场合。
4.GSM测试基础
4.1GSM系统划分PCL等级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手机信号的情况,决定是否让手机改变其
PCL。手机和基站都是通过SACCH来进行PCL情况交互的。
•基站和手机关于发射功率大小的命令及汇报都是基于PCL的,故要 求手机必须能准确的根据PCL所定义的功率进行发射; •测试手机在不同PCL下的发射功率,以确认其功率在允许范围内, 是测试手机Tx发射功率的目的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 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 敏度为优; 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 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 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7.入网测试相关内容简介
•入网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泰尔,EMC,无委, MTnet; •每项测试的重点: 泰尔:高低温测试,跌落测试 EMC:辐射杂散,ESD 无委:辐射杂散 MTnet:高速移动通话 •我们公司已完成及正在送测的项目
8.可靠性测试相关内容简介
•可靠性测试项目 •测试公司完成测试项目 •问题总结
有关寻呼间隔N,由网络根据用户数量确定,通过广播通知手机。一个复 帧的长度为51×4.625MS=235.875MS。如寻呼间隔为5,则 5×235.875=1179.375MS,即手机每1.2秒左右会唤醒一次。
关于TDMA帧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 26帧的复帧---它包括26个TDMA帧,持续时长 120ms, 51个这样的复帧组成一个超帧。这种复帧用 于携带TCH(和SACCH加FACCH)。
9.附件确认
我们主要进行的附件确认有电池,充电器(座充,旅充)等,故首先介 绍一下手机的充电过程。 ▪ 充电过程: 手机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就是硬件充电和软件充电两个阶段,当电池 低于3.2V时,这时候DBB软件没法启动,ABB充电部分会检测到充电器 和电池,然后就先按5MA到15ma进行充电,这是硬件充电部分,而当 电池电压超过3.2V时,软件充电启动,这个时候就会有充电图标显示, 而之前的硬件充电部分是没有充电图标的。
16:54 17:10 17:27 17:47 18:00 18:26 18:30 18:34 18:45 18:54 19:05 19:18 19:30 19:41 20:04 20:19
下图是V1100手机的充电曲线图: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相位误差峰值Peak phase error 若Peak phase error<7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优; 若7deg≤Peak phase error≤l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良好; 若10deg≤Peak phase error≤2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一般; 若Peak phase error>20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我们公司内部的测试时间一般是10min。
▪ 待机电流的测试方法 a.使用直流电源供电,将手机与万用表串连在一起,而后插入 移动/联通测试卡,开机,等待手机进入慢时钟后开始测量, 连接如下图所示:
注:这种测试方法只能提供一个平均值。
b.使用相应的程序,再加上直流电源,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采 样电源输出的电流,可以基本反应手机在慢时钟状态下的电流 变化。该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 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 -105dBm,则接收 灵敏度为优; 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 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 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 电池保护电路板电路图:
谢谢大家!
•GSM采用GMSK的调制方式
•GMSK调制方式的特点:
▪GMSK是一种特殊的数字FM调制方式。给RF载波 频率加上或者减去67.708KHz表示1和0 ▪在GSM中,数据速率选为270.833Kb/s,正好是 RF频率偏移的4倍 ▪比特率正好是频率偏移4倍的FSK调制称作MSK( 最小频移键控) ▪GSM无线系统需要使用数字滤波器和I/Q或数字 FM调制器精确地生成正确的相位轨迹
4.4功率斜坡(Power Ramp测量)时域的表达
发射机只能在规定的时隙中发射,而不能将能量泄漏到相邻的时隙。
4.5频谱测量
本信道的信号不能影响相邻信道 •调制频谱测量(Spectrum to modulation)
▪ 瞬态频谱测量(Spectrum to switching) 手机在打开、关闭发射功率时产生的瞬态频谱与发射有用数据时产生的 GMSK的调制频谱时不同的,故分开进行测试
3.相位误差有效值RMS phase error 若RMS phase error<2.5deg,则相位误差 有效值为优; 若2.5deg≤RMS phase error≤4deg,则相 位误差有效值为良好; 若4deg≤RMS phase error≤5deg,则相位误 差有效值为一般; 若RMS phase error>5deg,则这项指标为不 合格。
3.GSM的空中接口
GSM中定义了几种Burst格式:
1.接入Burst:用于MS建立与BTS的首次连接, 此时MS与BTS之间的时延尚未确定。这种情 况出现在上行方向的RACH上,是一种短 Burst。
2.F Burst和S Burst:分别用于FCCH和SCH, 用于描述小同步信息,供MS接入使用。
对于GSM1800MHz频段 1.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若Frequency error<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若40Hz≤Frequency error≤6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 若60Hz≤Frequency error≤9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 若Frequency error>90Hz,则频率误差为不合格。
•校准的内容
•综测的内容
•校准综测实际的使用方法请参考Alex所著《生产线测试站架设及工位 操作说明》
•5.2功率开关谱及待机电流漏电流
6.电流
•电流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待机电流的测试和使用电流的测试; •这两项测试的意义;
6.1待机电流
▪ 所谓待机电流就是13M或是26M主频停止工作,而是由32K的 晶振工作,手机中的大部分芯片都处于睡眠状态时在一段时间 内手机消耗的平均电流。
硬件测试相关内容概述
内容概述
•GSM手机基本框架; •GSM手机的一些关键技术; •GSM空中接口; •常用射频参数测试; •生产版本测试内容; •电流相关测试内容; •入网相关内容; •可靠性测试; •附件确认;
1.GSM手机的基本框架
2.GSM手机的一些关键技术
2.1话音编码
2.2 GSM调制与解调
2.相位误差峰值Peak phase error同GSM900频段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