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三化学知识点之铝及其化合物.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考重点知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重点知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铝、镁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性质⑴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⑵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①4Al +3O 2=====△2Al 2O 3 ;②2Al +Fe 2O 32Fe +Al 2O 3③2Al +6H +===2Al 3++3H 2↑④2Al +2OH -+2H 2O===2AlO -2+3H 2↑⑷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⑸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铝"镁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Cl 2、O 2氧化 2Mg +O 22MgO 3Mg +N 2Mg 3N 2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能与沸水反应 Mg +2H 2OMg(OH)2+H 2↑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 2O 3、MnO 2、Cr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CO 2中燃烧:2Mg +CO 22MgO +C2.铝与酸或碱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2Al +6HCl===2AlCl 3+3H 2↑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1)等质量的铝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①产生H 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消耗H +、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H +)∶n (OH -)=3∶1。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NaOH 反应:①消耗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②生成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V HCl H 2V NaOHH 2<1,则必定 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HCl 不足;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 过量。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铝单质——Al(两性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
铝合金特点:①密度小①强度高①塑性好①制造工艺简单①成本低①抗腐蚀力强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没有铝单质(1)与非金属:4Al + 3O2 == 2Al2O3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2)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 6H+ == 2Al3+ + 3H2↑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保护铝。
(3)与碱的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 2Al + 2OH− + 6H2O == 2[Al(OH)4]− +3H2↑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5)铝热反应:高温下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Fe、Cr、Mn、V的氧化物)2Al + Fe2O3Al2O3 + 2Fe。
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混合物)。
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①),常作为耐火材料和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2、与碱的反应: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三)氢氧化铝——Al(OH)3(两性氢氧化物)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加热易分解。
铝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文/ 林云佳(天津市胸科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指导老师】关欣(天津市胸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其次为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其他较少见的病因为先天性畸形。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前后叶交界区的黏连,其次为瓣下腱索融合、缩短以及瓣叶增厚,在病程晚期,瓣膜发生钙化可进一步限制瓣膜的运动。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改变较为鲜明,瓣叶增厚和钙化主要发生在瓣叶尖部;而老年性退行性变二尖瓣狭窄的瓣叶增厚和钙化则以瓣叶根部为主,因此病因诊断并不困难。
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分级,可用二维超声直接勾画法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这是评估二尖瓣狭窄的特征性指标,同时需要232020.10 No.29图1 二尖瓣瓣口面积图2 平均压差图 6~7 连续方程法图 6 左室流出道内径 图 7 VTI 左室流出道图3图4图5在二尖瓣短轴瓣尖切面直接勾画,得到二尖瓣瓣口面积0.715cm 2。
两个不同心动周期最大压差不同,分别为49mmHg及55mmHg,但平均压差均为24mmHg。
下降支斜率存在转折(图3箭头所指处),因此测量下降支斜率时既不应该测整个下降支(图4的ac段,测值为1.00cm 2),也不应该测量舒张早期下降支斜率(图4的ab段,测值为1.86cm 2),而应测量舒张晚期的斜率(图5的bc段,测值为0.78cm 2,与二维超声直接勾画的测值最接近)。
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瓣下1cm处测量左室流出道内径(Zoom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左室流程道速度时间积分(VTI 左室流出道)亦在主动脉瓣下同样位置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连同图2测量的二尖瓣瓣口速度时间积分,机器自动计算出二尖瓣瓣口面积为0.67cm 2。
■(发稿编辑:邱华艳)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二维超声心动,压力降半时间测量,平均压力差24mmHg。
所测值均达到二尖瓣重。
高三化学知识点铝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知识点铝及其化合物
下面整理了高三化学知识点铝及其化合物,希望大家能把觉得有用的知识点摘抄下来,在空余时间进行复习。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3O22Al2O3
2.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uarr;
2Al+6H+=2Al3++3H2uarr;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uarr;
2Al+2OH-+2H2O=2AlO2-+3H2uarr;
4.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
2Al+Fe2O32Fe+Al2O3
(引发条件、反应现象?)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CO22MgO+C(现象?)
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7.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2(SO4)3+6NH3 H2O=2Al(OH)3darr;+3(NH4)2SO4
Al3++3NH3 H2O=Al(OH)3darr;+3NH4+
8.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NaOH(6)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9.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酸
NaAlO2+H2O+HCl=Al(OH)3darr;+NaCl
AlO2-+H++H2O=Al(OH)3darr;
NaAlO2+CO2+2H2O=Al(OH)3darr;+NaHCO3(CO2足量)。
高三化学知识点之铝及其化合物.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1. 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2. 掌握铝及其化合物有关的应用与计算。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 占 八、、一、考纲要求二、知识梳理(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1) 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3)化学性质:4AI+3O2- ■点J 2ALO常温下,在空气中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①跟O及其它非金属反应:2AI+3S-亠Al 2S3②跟某些氧化物:2AI+Fe2O』4Fe+Al2O (铝热反应)③跟水反应:2AI+6H 2O f 2AI(OH )3+3H f (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④跟酸的反应: + 3+2AI+6H f 3AI + 3H 2f (常温下,在浓 HSQ 、浓HNO 中钝化)⑤跟强碱溶液反应:2AI+2NaOH+2H) f 2NaAIO 2+3H f2、Al 20(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 (1)跟酸反应:AI 2Q +6H f 2AI 3++3HO (2)跟碱反应:AI 2O+2OF H AIO 2—+2H03、AI(0H )3 (两性氢氧化物)AI(OH) 3 的两性:AI(OH) 3 + 3H + f AI 3++ 3H 2O AI(OH) 3 + OH 一 f AIO 2- + 2H 2O(1) 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难溶于水(2) 受热分解:2AI(OH )3土也 AI 2O+3HO(3) AI(OH )3实验室制法:3++① 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I +3NH ・H 2C f AI(OH )3 J +3NH ② 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弱酸:AIO 2—+ H 2CO +fC f AI(OH) 3 J + HC03+③ 3AIO 2- +AI +6HO f 4AI(OH )3j4、铝盐(1) AI 3+与碱溶液反应:AI 3++3OF f AI(OH )3;(碱不足)AI 3++4OF f AIQ7+2HO (碱过量)(2) AI 3+水解:AI 3++3hl^^LJ AI(OH) 3+3H I (3)明矶:Kal(SO 4)2?12fO 是一种复盐AI(OH) 3显两性的内在本质是:HO + H + + AIO2 3++ 3OH常用作净水剂:因其水解AI3++3HH」AI(OH)3 (胶体)+3H,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从而使水净化,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高三化学铝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化学铝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铝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它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反应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铝的性质铝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耐蚀性的金属,它的电导率和导热率都很高,因此在工业上有很广泛的应用。
此外,铝还具有低密度和良好的可塑性,常见的铝制品有铝箔、铝合金等。
二、铝的制取与加工1. 铝的制取铝的制取主要通过金属铝的电解法进行。
即将铝矾石与氢氧化钠在高温下熔融,再加入炭质阳极进行电解,最终得到金属铝。
2. 铝的加工铝及铝合金可以通过挤压、拉伸等加工方法来制造各种产品。
其中,铝挤压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通过使金属通过模具的挤压,可制造出形状各异的铝型材。
三、铝与非金属的反应1.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反应方程式为:4Al + 3O2 → 2Al2O3此反应是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典型反应,常见的铝制品在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2. 铝与酸的反应铝与酸反应可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3. 铝与碱的反应铝与碱反应可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四、铝的应用1. 铝的应用领域铝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
例如,铝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的结构部件,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轻量化程度。
2. 铝的日常应用铝的日常应用包括铝箔、铝制容器等。
铝箔广泛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由于铝的高耐蚀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保护食品的新鲜和营养。
五、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根据不同的元素掺杂和处理方法,可以制备出很多种不同性质的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铝是一种轻巧、耐腐蚀、可回收的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铝的性质和用途: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它的密度相对较低,比重约为2.7g/cm³。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因为铝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能够有效地防止进一步的氧化。
这使得铝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建筑、包装等领域,如飞机、汽车、建筑材料、饮料罐等。
2.铝和氧化铝:铝能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氧化铝常用于制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电子元件等。
3.铝的产出:铝是地壳中丰富的金属之一,其含量约为8%。
然而,铝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因此需要经过冶炼过程提取铝金属。
常用的铝冶炼方法包括电解法(Hall-Héroult法)和金属热还原法。
电解法是目前主要的铝生产方法,它利用电解质熔体(如氟化铝)将氧化铝还原成铝金属。
4.铝的合金:铝可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以提高其性能。
最常见的铝合金是铝和铜、锌、镁、硅等元素的合金。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并且在制造飞机、汽车、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
5.铝化合物:除了氧化铝,铝还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一些常见的铝化合物包括氯化铝(AlCl3)、硫酸铝(Al2(SO4)3)和碳酸铝(Al2(CO3)3)。
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硫酸铝广泛用于水处理、纸浆和皮革工业中的凝结剂。
碳酸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常用于制备其他铝化合物或作为中和剂和酸性土壤改良剂。
总之,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
铝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铝及其化合物

202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铝及其化合物1500字铝(Al)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上。
它的原子结构包含13个质子和13个电子。
铝是地壳中的第三大元素,大约占地壳总质量的8%,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铝(Al2O3)的形式存在。
铝是一种轻便而又耐腐蚀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些特性使得铝在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和包装等。
铝也是可回收利用的金属,所以在环保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铝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铝化合物:1. 氧化铝(Al2O3):氧化铝是铝最常见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无机物,也被称为刚玉或红宝石。
氧化铝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因此在炼钢、陶瓷和磨料的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沉淀物,常常出现在铝与水反应的产物中。
它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可以用作制造铝盐、消化剂和防酸剂。
3. 硫酸铝(Al2(SO4)3):硫酸铝是一种无机盐,常见的形式是无色结晶体。
硫酸铝可以用作石油和纸浆工业中的催化剂,也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剂。
4. 氯化铝(AlCl3):氯化铝是一种无机物,常见的形式是白色结晶体。
它可以用作催化剂、阻燃剂和制药工业中的原料。
5. 碳酸铝(Al2(CO3)3):碳酸铝是一种稀有的铝化合物,常见的形式是无色结晶体。
它可以用作陶瓷和玻璃工业中的原料。
除了上述化合物,铝还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配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化学工业、医药领域和农药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需要了解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
同时,还需要掌握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等基础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讲义编号 2014秋季12HX01一、考纲要求二、知识梳理(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1)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3)化学性质:①跟O 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常温下,在空气中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
4Al+3O 2O 3 2S 3 ②跟某些氧化物:2Al+Fe 2O 2O 3 (铝热反应)③跟水反应:2Al+6H2O → 2Al(OH)3+3H2↑ (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④跟酸的反应:2Al+6H+→ 3Al3+ + 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⑤跟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2、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1)跟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2)跟碱反应:Al2O3+2OH-→AlO2—+2H2O 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Al(OH)3的两性: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Al(OH)3显两性的内在本质是:H2O + H+ + AlO23+ + 3OH-(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难溶于水(2)受热分解:2Al(OH)2O3+3H2O(3)Al(OH)3实验室制法:①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②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弱酸:AlO2—+ H2CO3 +H2O→ Al(OH)3↓+ HCO3—③ 3AlO2- +Al3++6H2O →4Al(OH)3↓4、铝盐(1)Al3+与碱溶液反应:Al3++3OH-→Al(OH)3↓(碱不足)Al3++4OH-→AlO2-↓+2H2O(碱过量)+(2)Al3+水解:Al3++3H(3)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
常用作净水剂:因其水解Al 3++3H 23(胶体)+3H +,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从而使水净化,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5、偏铝酸钠(1)与强酸反应:AlO 2-+H ++H 2O → Al(OH)3↓(酸不足) AlO 2-+4H +→ Al 3++2H 2O (酸过量) (2)与弱酸反应:AlO 2-+ CO 2 +2H 2O → Al(OH)3↓+ HCO 3- AlO 2-+ CO 2 +3H 2O → Al(OH)3↓+ CO 32-(二)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三)试剂的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不同的反应 (1)NaOH 和AlCl 3: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 Al 3++3OH -→Al(OH)3↓ Al(OH)3+OH -→AlO 2-+2H 2O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 3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Al 3++4OH -→ AlO 2-+2H 2O Al 3++3AlO 2-+6H 2O →4Al(OH)3↓(2)NaAlO2和盐酸: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NaAlO2+HCl+H2O→ Al(OH)3↓+NaCl Al(OH)3+3H+→Al3++3H2O向盐酸中滴加NaAlO2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4HCl+NaAlO2→ NaCl+AlCl3+2H2O 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3)Na2CO3和盐酸: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向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立即产生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4)铝的氢氧化物沉淀的图象:氢氧化铝沉淀量图象大致可以分为如图六类。
[图中纵坐标均为Al(OH)3沉淀量,横坐标为加入试剂的体积](1)图为向AlCl3溶液中滴人NaOH溶液(2)图为向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3)图为向盐酸酸化了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4)图为向盐酸中加入NaAlO2溶液(5)图为向NaAlO2溶液中加入盐酸(6)图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四)离子共存问题:Al3+与OH-、S2-、HS-、AlO2-、CO32-、HCO3-因双水解反应或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AlO2-与H+、NH4+、Al3+、Fe3+等不能大量共存。
(五)两性物质与物质的两性两性物质指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如Al2O3、ZnO、Zn(OH)2、Al(OH)3、氨基酸、蛋白质等。
物质的两性,如强碱弱酸盐(NaHCO3、KHS、Na2HPO4等)、弱酸弱碱盐(CH3COONH4、NH4HS)等,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作用,但只能说这种物质的性质有两性,不能将它们称为两性物质,因为这些化合物不是由本身直接电离出的H+和OH-参加反应,并且生成物不全是盐和水。
Al既能与酸作用,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属于两性物质,也不能说它具有两性,因为Al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两式相加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以上反应可知:Al 不直接与NaOH溶液反应,Al仍然为金属元素。
【归纳】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①金属单质:Al;②两性氧化物:Al2O3;③两性氢氧化物Al(OH)3;④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H4HCO3等;⑤弱酸铵盐:(NH4)2CO3、(NH4)2S等。
三、典型例题【例1】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mol/L HCl B.4mol/L HNO3 C.8mol/L NaOH D.18mol/L H2SO4【解析】通过比较镁、铝分别与酸碱作用的性质及其定量关系求解.令镁、铝各为l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5)molH2;与硝酸、浓硫酸反应均不生成H:;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l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1.5molH2.答案:A.【归纳】这类题只要通过比较镁、铝性质的异同及其定量关系,便可迅速求解.注意记住两个定量关系:①Mg~2H+~H2;②AI~3 H+~OH-~1.5 H2.【例2】今用铝、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实验室制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铝.分别采用如下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两种方法:①2A1+3 H2SO4→A12(SO4)3+ H2↑ A12(SO4)3+6NaOH→2Al(OH)3↓+3Na2SO4。
②2A1+2NaOH+2H2O→2NaAlO2+3 H2↑ 2 NaAlO2+ H2SO4+2H2O→2Al(OH)3↓+ Na2SO4(1)请问上述哪一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提示:试从每生产2molAl(OH)3所耗费的试剂用量予以说明。
)(2)原料相同,请设计一种更为节约试剂的方法(以方程式表示,并说明其可以最节约试剂的根据).【解析】(1)根据题给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直接判断第②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2)根据第①种方法生成的A12(SO4)3水解显酸性,第②种方法生成的NaAlO2水解显碱性,让这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就可以减少碱和酸的用量,从而设计出第③种方法.答案: (1)第②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从化学方程式看出,同样是制备2mol的AI(OH)3,方法①所需原料为:2molAl,3molH2S04,6molNaOH;而方法②所需为:2molAl,l mol H2SO4,2molNaOH.(2)①2A1+3 H2SO4→A12(SO4)3+ H2↑②2A1+2NaOH+2 H2O→2 NaAlO2+3 H2↑③A12(SO4)3+6 NaAlO2+12 H2O→8Al(OH)3↓+3 Na2SO4由方程式看出,制备8mol的AI(OH)3,所需原料为:8molAl,3mol H2SO4,6molNaOH.相当于制备2molAl(OH)3,所需量为:2molAl,3/4mol H2SO4,3/2molNaOH,其用量为最少.【归纳】解这类Al(OH)3沉淀量题(包括因滴加顺序不同引起的不同现象),要注意应用以下“铝三角”定量转化关系:【例3】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KOH和A12(SO4)3 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解析】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两种物质的溶液,若无法从溶液颜色上来鉴别,一般就考虑用不同的试剂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的方法来鉴别.A组:若将KOH逐渐滴人A12(SO4)3溶液中,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若将A12(SO4)3逐渐滴人KOH溶液中,则先无沉淀,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B组无论何种滴加顺序,均立即产生气泡.C、D组无论何种滴加顺序,均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且始终不溶解.答案:A.【归纳】不用任何试剂,只须利用不同的试剂滴加顺序就能鉴别的两种一组的无色溶液还有:①铝盐溶液和KOH(或NaOH);②偏铝酸盐和强酸溶液;③碳酸盐和较强酸溶液;④亚硫酸盐和硫酸(或盐酸);⑤亚硫酸(或磷酸)和Ca(OH)2[或Ba(OH)2];⑥AgNO3和氨水.【例4】要使Ba2+、A13+、Cu2+、Mg2+、Ag+五种离子从溶液中逐一沉淀析出,选用的试剂和加入的顺序是( ).A.H2SO4→HCl→K2S→NaOH→CO2B.NaCl→Na2SO4→Na2S→NH3·H2O→HClC.NaCl→Na2SO4→H2S→NaOH→CO2D.Na2S→Na2SO4→NaCl→NaOH→HCl【解析】逐项分析每种试剂(包括过量时)只能沉淀一种离子的选项.A组:H2SO4能沉淀Ba2+、Ag+两种离子;B组:加入Na2S时,能沉淀Al3+、Cu2+两种离子;C组:能先后分别沉淀Ag+、Ba2+、Cu2+、Mg2+、A13+;D组:加人Na2S时,能沉淀A13+、Cu2+、Ag+三种离子.答案:C.【归纳】解这类题要采用符合“逐一沉淀”的筛选方法.要注意:在加入强碱溶液时,A13+转化为AlO2-,最后通人CO2,再把AlO2-转化为Al(OH)3沉淀.【例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稀盐酸(各含nmolHCl)的甲、乙两个烧杯,调节天平达平衡,然后分别投入a mol Mg、b mol A1,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1)若天平两边酸均过量,则甲、乙两边净增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