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童话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文学形式,它以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传递道德、价值观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童话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到现代,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以及童话对儿童心理和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童话的起源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统故事。
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人们通过口头传递故事,将智慧、道德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这些故事通常以动物、神话人物或超自然现象为主角,以幻想和奇幻的元素为特色。
这些故事不仅娱乐儿童,还教育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童话的发展1. 古代童话:古代童话主要流传于欧洲和亚洲的各个国家,如《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
这些童话以奇幻的情节和教育性的道德故事著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
2. 现代童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童话逐渐融入了现实生活和科幻元素。
现代童话更加注重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发展,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和《魔戒》等作品成为了现代童话的代表。
三、不同文化下的童话1. 中国童话:中国有着悠久的童话传统,如《红楼梦》和《水浒传》等。
这些童话以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为主,强调家庭、友谊和忠诚等价值观。
2. 印度童话:印度的童话通常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背景,如《罗摩衍那》和《马哈巴拉塔》等。
这些童话以英雄主义和道德观念为主题,向儿童传递文化和宗教的价值观。
3. 非洲童话:非洲的童话以动物和自然为主题,如《金瓶梅》和《斑羚羊和狮子》等。
这些童话通过动物形象和幻想情节,向儿童传递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四、童话对儿童心理和教育的影响1.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童话故事中的奇幻情节和角色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开阔思维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2.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塑造:童话故事通常以道德教育为主题,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向儿童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童话是一种古老而广泛流传的文学形式,它以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智慧、道德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童话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它对儿童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性。
一、童话的起源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口头传统故事。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故事和知识传递给后代。
这些故事中包含了关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智慧和教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故事逐渐被记录下来,形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童话。
二、童话的发展1. 古代童话古代童话主要以神话、传说和寓言的形式存在。
这些故事往往涉及神灵、英雄和动物,以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主题。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描述了众神和英雄的冒险和成就,而阿伊索斯的寓言则通过动物角色传递了道德和生活智慧。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童话在文艺复兴时期,童话开始被记录下来并广泛流传。
意大利作家佛罗伦萨的吉安·巴蒂斯塔·巴萨莱(Gian Battista Basile)被认为是童话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彼特鲁伽拉》(Pentamerone)中收录了许多著名的童话故事,如《灰姑娘》和《睡美人》。
3. 安徒生和格林童话19世纪是童话发展的重要时期。
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被誉为现代童话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包含了许多经典故事,如《小人鱼》和《丑小鸭》。
与此同时,德国的雅各布和威廉·格林兄弟也采集、整理并出版了许多民间故事,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
三、童话的影响和重要性1. 娱乐和教育童话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为他们提供有趣的故事和角色。
通过阅读童话,儿童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同时从中获得乐趣和快乐。
此外,童话还能够教育儿童。
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可以传递道德观念、价值观和智慧。
例如,童话中往往强调诚实、勇敢、友善和努力等美德,这些价值观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2. 文化传承和多样性童话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部份。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想象力的文学形式,以儿童为主要受众,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道德教育和生活智慧。
本文将探讨童话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从不同地区到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一、童话的起源1. 古代童话: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许多古代文化中都存在着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故事和传说。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伊索寓言,以及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都可以看做是童话的雏形。
2. 宗教故事:宗教文化也对童话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例如,基督教中的《圣经》中有许多以儿童为主角的故事,如《大洪水》和《耶稣的比喻》等,这些故事在基督教文化中被广泛传播,成为了童话的一部份。
3. 口头传承: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童话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父辈们将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们又将这些故事传给下一代,从而使童话得以保存和传承。
二、童话的发展1. 文字记录:随着文字的浮现和发展,童话开始被记录下来,成为了文字文化的一部份。
这使得童话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保存,再也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传承。
2. 文学作品:随着文学的发展,童话开始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
许多著名的作家,如安徒生、格林兄弟等,通过创作童话作品,丰富了童话的内容和形式。
3. 动画电影: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童话开始被搬上银幕,成为了动画电影的重要题材。
迪士尼公司等制作了许多经典的童话动画电影,如《白雪公主》和《小美人鱼》等,使童话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4. 现代童话: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现代童话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一方面,现代童话注重反映当代社会的问题和价值观,如《小王子》等;另一方面,现代童话也融入了科幻、奇幻等元素,如《哈利·波特》系列等。
三、童话的发展趋势1. 多样化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的需求变化,童话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道德教育和生活智慧,童话还开始关注环保、友情、坚持梦想等主题。
2. 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童话也开始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融合。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童话是一种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叙事形式,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幻想的情节和寓教于乐的特点而备受喜爱。
本文将探讨童话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民间故事到现代童话文学的演变,以及童话对儿童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一、童话的起源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故事。
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年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故事传递给后代。
这些故事通常以奇幻的情节、神秘的人物和动物为特点,旨在娱乐和教育儿童。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如《伊索寓言》和《奥德赛》,都可以被视为童话的雏形。
另一个童话起源的重要来源是民间传说和传统故事。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通过口头传承将神话、传说和故事传递给后代。
这些故事通常与特定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相关联,反映了当时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例如,格林童话集中的故事就是从德国民间传说中汲取灵感,经过整理和改编而成。
二、童话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童话逐渐从口头传承转变为文字记录。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童话开始被收集和整理,并以书籍的形式出版。
意大利作家佩罗(Giambattista Basile)的《一千零一夜》和法国作家拉伯雷(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故事》是早期童话文学的代表作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童话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的阶段。
丹麦作家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寓意,开创了现代童话文学的先河。
他的作品《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被广泛翻译和传播,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童话创作。
此后,童话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家。
例如,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Astrid Lindgren)的《皮皮鲁传奇》等作品都成为了经典的童话文学。
三、童话对儿童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童话在儿童教育和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述童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简述童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童话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它们承载着许多美妙的故事和神秘的奇迹。
从古代到现代,童话一直是儿童与成年人都喜爱的文学形式。
然而,童话的起源和发展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让我们一起来简述童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一、童话的起源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口头传统。
在古老的部落社区和农村地区,成人通常通过讲述故事和寓言来传授智慧和价值观给孩子们。
这些故事往往包含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神话传说、神秘事件和生活经验的描绘。
逐渐地,这些故事形成了第一批童话的雏形。
二、童话的发展过程1. 口头传统时期:在古代,童话主要以口头形式传承,通过长辈讲述给孩子听。
这些故事传达了道德、行为规范和人生哲学等方面的价值观。
2. 口耳相传的书写时期:随着文字的发展和传播,一些童话故事开始被书写下来。
这使得童话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保存。
在中国,最早的童话故事集《童谣》于唐代出现。
3. 文学化时期:随着文学的发展,童话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欧洲,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如《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享誉世界。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探讨生活、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注脚。
4. 现代童话的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童话开始涵盖更广泛的主题和体裁。
从经典的神话传说到现实生活的幻想故事,从神秘的奇幻世界到现实主义的描绘,现代童话呈现出多样的风貌。
三、童话的观点与理解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不仅仅是儿童的乐园,也是成年人的精神寄托。
通过童话,人们可以体验到纯真、想象和奇迹的力量。
童话也通过比喻、寓言和象征等手法,给我们传递了深沉的思考和启示。
在童话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普世的主题,比如勇气、友爱、正义、善良等。
这些主题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得以展现,引导着读者思考和探索人生的真谛。
总结回顾:从古至今,童话一直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统,而后经历了大量文学化的发展过程。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童话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文学形式,它以幻想和奇幻的故事情节为特征,通常是为了教育和娱乐儿童而创作的。
本文将探讨童话的起源和发展,并介绍童话的特征、类型以及对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童话的起源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统故事。
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人们通过口头传递故事来传播知识和价值观念。
这些故事经过多代人的口述传承,逐渐演变成为了童话。
古代的童话往往包含了丰富的象征和寓意,旨在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二、童话的发展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发明,童话开始被记录下来并广泛传播。
在欧洲,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作家对童话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创作,使得童话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这些经典的童话作品,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等,至今仍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童话的特征1. 幻想和奇幻:童话中常常出现奇幻的人物、地点和情节,如巫婆、精灵、魔法等,这些元素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简单明了:童话故事通常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洁易懂,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
3. 道德教育:童话往往通过故事情节传达道德价值观念,如勇敢、诚实、友爱等,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4. 快乐和乐观:童话通常以快乐和乐观的情绪为主题,通过故事情节给予儿童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
四、童话的类型童话可以根据题材和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神话、寓言、神奇故事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能够满足不同孩子的阅读需求。
1. 神话:神话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的解释,常常包含了众神和超自然力量的故事情节。
神话故事丰富多彩,能够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2. 寓言:寓言是通过动物或其他虚构的角色来传达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故事。
寓言故事往往以简单明了的情节和形象来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3. 神奇故事:神奇故事常常包含了魔法、巫婆、精灵等奇幻元素,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奇迹和幻想的力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童话是一种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文学形式,它以幻想的故事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寓意深远的教育意义而著称。
本文将探讨童话的起源和发展,并介绍童话在不同文化中的特点和影响。
一、童话的起源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统故事。
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将故事传递给后代。
这些故事往往带有神奇的色采,涉及到人类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探索。
随着文字的浮现,人们开始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并逐渐形成为了童话的雏形。
在欧洲,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中的神祇和英雄经历了各种冒险和考验,展现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童话中的神话元素逐渐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故事。
二、童话的发展1. 文字记录和印刷术的发明随着文字的记录和印刷术的发明,童话得以广泛传播。
最早的童话集之一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弗拉佐的《斯特里卡琼尼斯卡》(Straparola)和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童话集》(Contes de ma mère l'Oye)。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的传播,使童话得以流传至今。
2. 著名童话作家的贡献在18世纪和19世纪,一些著名的童话作家开始创作并改编童话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幻想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他的童话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深受全球读者的爱慕。
此外,格林兄弟也对童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采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并将其整理成《格林童话》。
这些故事中充满了奇幻的元素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后来童话创作的重要参考。
3. 童话在不同文化中的特点童话在不同文化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在亚洲,如中国和日本,童话往往与传统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相结合。
中国的童话故事中,往往浮现仙人、妖怪和神兽等神奇元素,寓意着人们对夸姣生活的憧憬和对道德准则的追求。
日本的童话则以幻想的故事情节和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为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儿童文学在我国成为独立的文学门类始于五四以 后,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 草人》。 30年代儿童文学代表作家是张天翼,其长篇童话 《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40年代 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 等。
❖ 《鹅妈妈的故事》共十一篇,主要篇章为《林中 睡美人》《小红帽》《穿靴子的猫》《仙女》 《灰姑娘》《生角的吕盖》《小拇指》《蓝胡子》 《驴皮》等。
❖ 以《小红帽》为例谈贝洛童话的道德意含。并对 比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及西方女性主义的童 话《小白帽》兼谈古典童话改编问题。
创作童话
❖安徒生:
❖ 生平:(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 1875)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 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 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 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 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 根。
❖ 解放后至文革前 代表作:《小布头奇遇记》 解放后的儿童文学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 1966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 如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贺宜的童话 《小公鸡历险记》,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 猫》,金近的童话《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 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 奇遇记》,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等。 文革10年中,儿童文学备受摧残,呈现一片凋零 景象。
童话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 起源:民间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 ❖ 发展:民间童话阶段
创作童话阶段 安徒生
欧洲
中国
外国民间口头创作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一、童话的概念: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
“童话”英语为fantasy tale,即“幻想故事”(金山词霸为fairy tale)台湾《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童话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
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
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当作人来看待,让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朋友,让好的愿望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情都能发生。
”二、童话的起源:童话源远流长,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与传播。
童话与神话传说有着渊源关系,都以幻想为主要特征。
神话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远古时期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当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还无法解释给自己带来巨大危害、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的时候,他们就幻想在这强大的自然力背后,有一个能掌握和驱使自然的人,那就是神。
人们凭借幻想去描述神的行为和生活,就产生了神话。
随着社会发展,神话的表现内容不断扩大,发展到对宇宙的起源、生命的产生及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希腊神话中,地母盖娅生天父乌位诺斯,普罗米修斯用黄土造成了血肉之躯,智慧女神雅典娜给人以灵魂等;我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攒黄土造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在对神的故事的叙述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自己,萌发了要描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意志的愿望,同时又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一样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意愿。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人们就幻想在另一个世界里去实现这一切,以此来排遣自己的渴望。
由幻想造成的这种变异故事就是童话。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童话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方式。
创造神话与童话的幻想,都是以现实为依据的。
神话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神,但不管千变万化,这些神都是按照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特征设计的,只不过形象是怪异的,力量是超人的;神话中的神化世界、鬼怪世界、天堂、地狱,都是按照当时社会来描摹的;神话中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异的体现。
童话中的万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童话中展示的神奇世界也都是源于生活而生成的。
童话与神话根本的不同,是两者表现内容不同。
神话描写神的故事,童话表现人的生活。
童话有时也写神,但童话中的神仙鬼怪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人的化身,是某种理想、希望、意志的化身。
传说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具有较强的历史性的故事。
传说也是在神话流传演变基础上产生的,最古老的传说在内容与形式上和神话接近,既可以称为神话,也可以称为传说。
如“大禹治水”的故事。
随着民间创作的发展,它们的界限愈来愈分明。
神话以超自然的神的形象作为叙述的中心,传说则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著名人物、特别是具有奇才异能神勇的超人和英雄作为赞颂对象,虽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却总是包含着实在的历史因素,以自觉的艺术方式,从不同角度来叙述历史的面貌,评述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记录评价中,人们出于对英雄们的敬仰和热爱,用幻想夸张了他们的本领和业绩,使传说中的人物事件加上了神化色彩,如“鲁班的故事”等。
这种自觉性的幻想的创造为童话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神话和传说都是远古时代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脱胎于神话传说的童话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永远与时代同步发展,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的幻想存在,童话就必然存在。
三、童话的发展:(一)贝洛、格林兄弟与民间童话民间童话是指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口头上流传的童话。
民间童话在各地区、各民族之中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人们依据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断加以补充和改造。
后来某些人为着某种目的对民间童话进行搜集、整理或加工,又经过不断的发展,一些作家掌握了童话的创作规律,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进行构思创作,童话便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民族的《天方夜谭》中,都收入了经过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
17世纪法国的贝洛是欧洲第一个把民间童话加工成文学童话的作家。
1697年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训的故事》收入了8篇散文童话,再版时又补充了三篇童话诗。
贝洛基本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情节,但却用自己的创作思想表现这些故事,他挖掘和改进了民间童话所包蕴的寄托之意。
他说:“我的这些童话都是有创作宗旨的,它们首先在启人诚实,有忍耐心,有远见,要勤恳,在各种灾难迫使人偏离这些良好品质时,仍要保持这些品质。
”贝洛童话融入了作者自己在生活中观察所得,引进了民间口头创作所欠缺的新的形象和现实生活图景的描写。
贝洛开辟了创编民间童话的道路,尽管贝洛撰写童话的目的并非专为儿童,但由于其故事生动有趣,“令孩子开心”“使孩子迷恋”“让孩子大开眼界”(屠格涅夫语)而大受欢迎。
大量地搜集整理民间童话的是19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
他们以《儿童和家庭故事集》为名发表的二百多篇童话,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民间童话集。
对民间童话记叙上采用了忠实的笔调,保留了这些民间童话最原始的内容和风格。
格林童话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童话丰富的人民性,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正、健康、优美的思想和品质,包含着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格林童话在艺术表现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与建树。
在题材上有所拓展,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特别是儿童故事,开辟了民间童话许多新的表现领域。
在表现形式上,差不多囊括了民间童话所有的类型,如魔物宝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红帽”型等。
其中奇人奇事型的故事主要以夸张手法构成幻想意境,标志了童话表现艺术的新发展。
这种夸张的手法到了文学童话发展阶段,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再如“小红帽”型等表现儿童生活、儿童心灵的故事,准确反映了儿童思维的逻辑,完全写出了儿童的幻想,这是对世界童话的一个重大贡献。
在结构上,初步形成了三反复的形式,为以后的童话创作提供了借鉴。
格林童话多数都写得生动有趣,富有儿童趣味,又浅显易懂,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这种儿童化的特点为以后的童话搜集与创作指出了方向。
(二)安徒生与文学童话19世纪丹麦的安徒生第一个把作家个性化的诗的创作带进了童话,他善于用饱蘸作家感情的笔触描写童话环境和童话人物。
文学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安徒生这里走向成熟。
安徒生是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家,是第一个对于童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的作家。
儿童那充满生命、充满幻想、充满神秘的美妙的内心世界,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得到了最集中最精确的表现。
他使童话的幻想带上了儿童幻想的特点,他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表现孩子们的生活,他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儿童特色。
这一切标志着真正属于儿童的童话的诞生。
安徒生第一次勇敢地把现实生活引进了童话创作,他运用作家的理性思考,从现实出发处理民间童话素材,使之翻出新意,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完全取材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将普通人平凡的日常生活引进童话。
安徒生发现了童话诗的性质,揭示了童话的内在美。
抒情童话的出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多方位、多层次地探索童话的本质开辟出了新路。
安徒生是以往童话所创造的幻想意境与幻想手法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创造了新的幻想手法,创造了许多新的幻想意境、新的幻想形象。
在体裁上安徒生创造了抒情童话、诗体童话、长篇童话和系列童话,扩大了童话的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
安徒生之后,人们差不多都是按照他开辟的童话道路继续前进。
(三)叶圣陶与中国童话叶圣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
这部童话集,既“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也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明确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1)叶圣陶的童话都是以儿童为宗旨的。
在他的童话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发挥和表现,展示了文学童话的特殊魅力。
叶圣陶的创作继承发扬了西方童话的优良传统,使我国文学童话创作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2)因为童话被叶圣陶看做是“儿童小说”,所以现实主义色彩赋予他的童话幻想以更多写实的内容,在童话的幻想世界里,一切形象都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稻草人》的创作,为幻想地表现现实找到了新的途径,形成了中国童话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适合中国儿童听读心理和习惯的极强的故事性;简洁朴素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口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几代童话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到了新时期,童话创作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创作实践中,作家们开始了对传统童话观念的突破性思考,树立新的童话观念,强调童话的文学性,重视儿童思维特点和美感熏陶作用。
思想解放带来了童话创作的繁荣局面,出现了不同的创作倾向,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构成了新时期童话的多元化的艺术格局:(1)富于喜剧效果的热闹派风格。
以情节的奇幻怪诞、曲折热闹和人物的夸张、变形等为特色,采用幽默、讽刺、漫画和喜剧乃至闹剧的表现形式,展现异乎寻常的想象力;(2)追求纯净幽美的抒情风格。
着意突出因奇异幻化而产生的浓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诗情和哲理的交融;(3)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发挥童话讥讽时弊、教育儿童的作用,但同时追求趣味性和快节奏。
总之,新时期的童话创作更着重于追求强化童话的审美意识、冲破自然法则的约束、充分发挥童话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观念变化,使孩子们从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