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程第一讲共42页
大一军事理论课件汇总

大一军事理论课件汇总大一军事理论课件汇总一.中国国防概述(一)军事理论课军事课大纲依据:三部法律保障两个文件规定两个大纲规范三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4.5.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4.28)两个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4.2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1)8号两个大纲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高级中学军事训练大纲》教体艺【2003】1号国防教育的作用:孙武:“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司马穰苴:“国之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二)新时期国家安全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不同程度威胁美近年在我国周围不断加强军事部署:“占领”吉尔吉斯坦空军基地, 战机十分钟抵达新疆在朝周边海域部署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在太平洋“关岛”大兴土木,向关岛长期增派一艘航母编队进驻距台湾岛仅460公里“下地岛”,作为对中国的反潜基地把新加波“樟宜”海军基地作为“干预”中国的平台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专设针对中国的电子测控站美对中:经济上遏制,军事上包围日企图按“中间线”与我国划分东海大陆架南海诸岛:国家岛礁海域面积掠夺资源越南27 20万打井60口菲律宾8 41万打井70口马来西亚9 27万打井110口印尼5万油田29,气田4 文莱1 3千油田9,气田4二.中国周边环境(一)中国周边概况1 / 28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包括邻国安全动态,边界纠纷情况,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特别是有无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等。
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特别是接壤邻国越多就越不利。
军事理论课课件.ppt

第二阶段:1951、6-----1953、7、23(边打边谈,边谈边打)
此阶段时间较长,两军交战的形式也多样。 1951、9、18----10、22,粉碎敌人的“秋季攻势”。
1951、8、15----1952、8我军进行“反绞杀”斗争。
1952、1开始,我军进行了反细菌战的斗争。 1953、7、13----7、27,进行了金城战役,歼敌5.3万人。这是 朝鲜战争中,规模较大的最后一次战役。 (四)国家成立统一的军事领导机构。
第三阶段(1965.5-1976.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尽管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 领导人仍然警觉地注意我国的安全。毛泽东针对林彪“四人邦” 破坏军队的阴谋严肃指出“还我长城”!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 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放松, 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6、10、16,成功发射中程地地导弹 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4、2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第四阶段(1978.12至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根据国际 形势的不断缓和特别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提出了“和平与发 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985、5、23,召开的中央 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 大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彭德怀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作 的《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中,提 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977年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所作《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 报告中,又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军委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针对国内 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 好办”,并强调“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 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 三、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㈠军队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⒈军队体制向精兵、合成、高效迈进。 ⒉军事训练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多样化。 ⒊武器装备日益改善。 ⒋军队干部队伍趋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㈡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成就斐然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近代国防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100多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力日趋衰落,国防每况 愈下,在外国列强弱肉强食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 侵略、欺辱,先后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 抢掠过我国的财物,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有170多万平方千米 的领土被割占。国不成其为国,国防无从防起;家不成其为 家,国破家亡,凄惨哀鸣。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目前世界公认的中立型国家: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瑞士 瑞典 梵蒂冈 新加坡等
瑞士风光和武装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 间接援助;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 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 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 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 护权。
第一章 中国国防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 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 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 一。
一旦国家遭到外来侵略和颠覆,安全受到威胁,国防就必须 履行自己的职能,抵御和挫败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确保国家的 和平、稳定状态;当国内敌对分子勾结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武装 暴乱,危及国家安全时,国防力量就要采取措施,平息暴乱, 保卫国家安全。
第一章 中国国防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 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构 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关系, 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 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行使的对象。 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主权必然要遭到侵犯。国防捍卫国家 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第一章“军事理论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军事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难点: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现代战争中军事理论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军事理论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在实际战争中的具体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中的军事案例,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概述、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次现实中的军事案例,阐述军事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现实中的军事案例,从战略规划、战术指导、指挥控制等方面阐述军事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军事理论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提高学生的军事理论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第一章“军事理论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2010.03.02)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历史简介先秦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唐朝——万国归附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2.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1)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国防服从与政治,服务于政治。
国防的状况从来都是和统治阶级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只有良好的政治才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向我们的对手学习1.善于向比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军事理论教程第一篇中国国防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A:“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A:与战争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自然条件等国防要素。
PS.a.国防的经济要素——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国防经济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b.国防的科技要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A: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一元体——美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与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自主中立型(全民皆兵——瑞士;完全不设防——圣马力诺)。
A.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走质量(人才)建军的道路;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具有威慑左右的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A.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和稳定;保障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
第二章国防法规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有哪些?A.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调整对象的军事(特殊)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我国有哪几种主要国防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
(P27-28)3.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哪些规定和形式?A.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企事业单位按国家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措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国防体系;需要加强信 息化军队的建设;需要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需要加强信息化战争的指挥和控制 能力。
03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中外军事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 强调智谋、诡道、兵不厌 诈等思想。
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培养具备军事素养和 战略思维的人才。
02
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
国防建设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国防的基本概念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 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 面的活动。
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正确的基本目标和职责;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贯彻积极防御的 军事战略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国防现 代化。
03 现代军事理论
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战为代表,强调信息技 术在战争中的应用。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战争的本质、规律、指导规律以 及国防建设等问题。
指导国防建设
为国防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国防建设 的科学性。
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战争历史的研究,揭示战争的本质 和规律。
培养军事人才
信息化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运用
01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信息化战争具有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精确打击 、智能较量等特点,对军事战略的运用提出了新 的挑战和要求。
02 信息化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制定
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情报侦察和信 息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和行动方案。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一、名词解释。
1)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2)军事学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战略学、战争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制学、战争动员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队后勤学,以及军事历史学、军事地理学等学科。
3)军事科学技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把现代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以及军事工程和军事系统工程等众多学科归类为军事技术科学(目测不考)4)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目测不考)5)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亦称为攻势防御,决战防御。
6)消极防御:是单纯为了挡住敌人进攻的防御。
亦称为专守防御、单纯防御。
7)伪装技术:伪装是为了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8)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称为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P163-168各种简单的技术自己看)9)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度。
10)国际战略力量:国际战略力量,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11)国际行为主体,亦称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12)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