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军事理论教程 知识点 完整版20130122 (1)
军事理论重点整理

军事理论重点整理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具有五个特点: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创新性。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夏商西周时期,在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
秦汉时期的军事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大一统的战争观;集中统一的建军观;长治久安的国防观;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
北宋初期,开始了中国战争史上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期。
◆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不仅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置成功的火药配方,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反映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武经七书》:宋神宗时,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武举。
明朝最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二、《孙子兵法》简介孙武生平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时期和吴王夫差时期。
《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计》篇4内容1.本篇开篇阐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
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熟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3.在“兵者,诡道也”这一观点的统帅下,列举了将帅进一步欺敌误敌的12种战法,即“诡道十二法”。
其目的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精品】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精品】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1.战争的定义战争是指两个国家、两个势力之间因利益、领土、信仰等原因导致的一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斗争,通常是以军事手段来解决的。
2.战争的类型依据战争的性质和规模,可将战争分为正规战争和非正规战争、常规战争和非常规战争、对称战争和不对称战争、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等类型。
3.作战原则作战原则包括全局观念、进攻处于优势、整合优势兵力、耐心持久、综合兵种作战、战术多样性、主动作战、突袭、歼敌、扼要点、固守有利地,以及战争执行的法制化原则。
4.兵种作战特点不同兵种有其独特的作战特点。
例如:步兵作战通常为徒步前进,数量多、分散,对地形的适应度高,作战力量一般;装甲部队具备机动性、火力强、防护能力好,擅长迅速攻击,但却行动缓慢等。
5.战斗序列作战中,在一个战斗序列的指挥下,众多的兵种和兵力进行着相互合作与协同的战斗。
战斗序列中包含指挥所、侦察兵、步兵、工兵、狙击手等兵种。
6.战略方针制定战争的战略方针是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
战略方针要根据战事的性质确定,包括目标方向、作战计划、时间表、侦察和信息收集、兵力部署、对外宣传、伤亡和损失控制等。
7.作战政策作战政策是为了取得作战胜利所需要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策略和战术。
8.策略策略包括整体定位和作战中细节的安排,例如在敌方弱点处展开攻击,夹击敌方;在客观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采取某一特定手段;在必要时采取爆发式的进攻等。
9.战术战术是在战争时需要采用的具体作战措施,包括武器的使用、人员的安排、工事的建设等。
10.终极目标在军事行动中,制定明确的终极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终极目标应基于军事行动所面临的以上各个因素,并在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后确定。
这将有助于确保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11.战略规划制定战略规划是为了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可以作出迅速而确切的行动。
战略规划包括分析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分析、明确目标、确定战略、确定执行方法等步骤。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军事理论教程重点知识归纳

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他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则的兴衰。
(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建设和巩固国家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国防受国家性质、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策的国家,有着不同目标和不通特征的国防。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大类。
(三)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在国家只能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其强弱与国家安危、融入和兴衰息息相关。
国防是国家去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是国家独立的基本前提;国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国家安全利益不断扩展,国家发展利益不断延伸。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现代国防力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综合国防力。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家利益的威胁来自诸多方面,除了兵戎相见的“硬对抗”外,还有各种“软伤害”的威胁。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现代国防建设是一个以科技为龙头,以经济为骨干,通过总体性的战略运筹,谋求总和国防效益的有机系统。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国防是只是“军防”,而是关系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和每个公民的共同事业,与整体社会密不可分。
(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发展经济是富国强军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科技进步是国防发展的动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二、国防法规的特征(一)调整对象的军事性(二)司法适用的优先性(三)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三、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四、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国防权利:1、提出建议权2、制止和检举权3、获得补偿权(二)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6、国防勤务第四节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和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坚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考点整理

军事理论考点整理第一篇:军事理论考点整理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名词解释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
3、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4、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5、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6、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
7、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简称人防。
二、简答题1、国防的四大要素(一)国防的主体即国家。
(二)国防的对象即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国防的目的即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即军事行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_P.1-2 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北约)、中立型(瑞士)3、我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_P.8-9(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_P.13 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5、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形式_P.13(一)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二)按军官待遇入伍(三)作为士官应征入伍6、全民国防教育日时间及主题_P.14-15 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今年是9月17日是第1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将围绕“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这一主题7、公民履行兵役的主要形式_P.18 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_P17-19 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力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9、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_P.21-23(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0、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内容_P.23-24(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11、我国武装力量的三大构成_P.25(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三)民兵12、解放军四大军兵种成立的时间_P.25-31 陆军1927.8.1 海军1949.4.23 空军1949.11.11 第二炮兵 1966.7.113、我国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_P.31(一)人民武装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四)交通备战动员(五)政治动员14、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一)军事理论课(二)军事训练(三)其他各种国防教育活动15、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_P.39 走:适时地组织人员疏散藏:及时进入人防工事隐蔽消:及时的消除空袭或灾害造成的后果16、防空警报的识别方法_P.39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军事理论重点内容知识点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二次大战结束时非洲仅有四个独立国家,即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南非。
利比亚在战后初期独立。
非洲其他地区是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
在战后初期,英国在黄金海岸和尼日利亚等地推行分阶段非殖民化,50年代初建立由当地人领导的自治政府,使其获得自治领地位。
法国将法兰西帝国改为法兰西联邦,大多数殖民地被称为海外领地,并被视为法国的一部分。
这是为了同化非洲当地人,排除自治的可能性。
葡萄牙与法国类似,将殖民地改为海外省。
比利时也反对殖民地独立。
非洲的非殖民化是从北非开始的。
突尼斯和摩洛哥是法国的保护国,战后强烈要求独立,局势动荡。
1954年印支问题日内瓦协定签字后不久,法国首先允许突自治。
11月1 日,位于突、摩两国之间的阿尔及利亚发生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反法武装起义。
阿是法国海外领地,二战时是法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对法国具有特殊意义。
法国立即对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并在1956年3 月承认摩、突两国独立。
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愈演愈烈。
到1958年,法国投入50万军队,财政窘迫,政局动荡。
5 月13日阿尔及利亚殖民集团和部分军队在阿尔及尔发动军事暴乱,导致第四共和国覆亡,戴高乐重新执政,并同意阿四年后自决。
1962年3 月法阿达成协议,实现停火。
4 月法国公民投票批准协议。
7 月1日阿尔及利亚全民投票赞成独立。
法国随即承认阿独立。
阿尔及利亚反法斗争以及万隆会议和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促进了非洲独立运动。
1957年3 月6 日黄金海岸独立,改称加纳,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首先获得独立的国家。
加纳独立运动领袖恩克鲁玛(1909-1972).因此在非洲享有很高声誉。
多数英国殖民地在1964年以前通过谈判获得独立。
戴高乐执政后主张成立法兰西共同体,海外领地自行决定是否参加。
1958年9 月28日全民投票通过第五共和国宪法时,仅几内亚反对参加共同体,并随即独立。
其他海外领地都赞成留在共同体内并享有一定自治权利。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有哪些因素构成?①、国防的概念: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②、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经济过对国防建设具有制约作用1 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3 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捂着基础。
三、国防的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2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
3 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
4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国防的自然要素五、国防的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①、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②、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4.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按内涵可分为: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1.保卫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又是提供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名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我国领土总面积=1040+300=1340平方千米]3.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发展(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4、中国的国防历史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新编大学军事理论

第3部分
军事理论的目的意义
军事理论的目的意义
军事理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 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学生可以了解国家安全形势、 战争史和战略战术,增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责 任感 此外,学习军事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军事科技和国 防建设的发展趋势,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国家安全 建设做出贡献
新编大学军事理论
-1 引言Fra bibliotek目录CONTENTS
2 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3 军事理论的目的意义
4 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
5 教学方法
2
第1部分
引言
引言
军事理论课程是高校国防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大学生 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02
本篇将对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目的意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进行简要介绍
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 以有效地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 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爱国主义精
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
谢谢观看
XXXXX
XXXXX
01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内 安全形势的日益复杂,加强大学 生军事理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03
第2部分
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军事理论是指对军事科学和战争 实践的研究和总结,是关于战争、
军队和国防的基本理论
它通过对战争的性质、特点、规 律和战略战术的研究,为战争和 国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第4部分
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
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
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军事理论教程》知识点
20130122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
4.中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
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
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9.国防建设的概念。
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国防政策的概念。
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11.武装力量的概念。
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13.国防动员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步骤。
14.人民防空的概念及其基本手段。
15.防空袭的方式方法。
防空警报的分类及其音响特征。
16.新“三打三防”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的含义及其内容。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性的军事著作。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
4.《武经七书》。
5.《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内容。
6.《战争论》、《战争艺术概论》、《海权论》、《总体战》、《制空权》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8.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9.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0.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
11.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
12.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内
容体系。
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1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6.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
17.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
述的主要内容。
18.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三个
时期”、“三个战略关系”和“两个不相适应”。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1.战略的含义。
2.军事战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3.国际战略环境的概念。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特
点。
4.国际战略格局的概念。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
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5.冷战后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
6.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
国的安全战略。
7.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8.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
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9.我国陆地边界线长度,海岸线长度。
直接接壤
邻国个数。
海上邻国个数。
国土总面积(陆地+海域)。
10.南海周边最早向我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
名称。
抢占我岛礁最多的国家名称。
11.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12.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
胁主要表现。
13.南海问题的由来。
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主要措
施。
14.国际社会公认的“三股恶势力”。
15.中国安全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
16.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1.军事高技术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作战
的影响。
2.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3.导弹基本组成及其分类。
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
的主要区别。
4.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及其对现代作战的
影响。
5.侦察监视技术的定义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现代侦察监视系统主要组成。
6.雷达侦察的优缺点。
7.“声纳”一词的含义及其主要用途。
8.伪装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9.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10.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手段和应用领
域。
11.航天技术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其军事应用。
12.军用卫星的分类。
13.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C4ISR的含
义。
14.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15.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的主要
类型。
16.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特点。
17.非致命武器的定义。
第五章现代战争
1.现代战争的含义及其特点。
2.历经数次军事变革,四次较大战争形态的演变
过程。
3.现代战争起因复杂的主要表现。
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5.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6.非军事战争行动的主要表现形态。
7.信息化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8.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主导型战争
形态。
9.海湾战争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10.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11.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