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英文Situation Experience-based Teaching的直译,是一种彰显真实感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它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实参与,身临其境,触摸并理解知识的要领。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参与进来,因此更加主动,更有兴趣,更加投入。
2.情感体验深。
学生在情景中通过亲身参与,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知识。
3.实践性强。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实践,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4.创新性强。
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情景模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学习购物的课程中,老师可以模拟一个商店场景,让学生扮演店员和顾客,进行购物对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在实际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2.实地体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体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比如,在学习关于动物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实地参观,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学生会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态,进而更好地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
3.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通过将游戏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
比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如猜单词游戏、记忆游戏等,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情景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故事或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以上为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英语情景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激趣效果

英语情景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激趣效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情景剧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情景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激趣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剧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情景剧的排练和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情景剧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通过情景剧的排练和表演,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水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情景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情景剧的表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信心。
在情景剧的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
通过参与情景剧的表演,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这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建议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剧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1.丰富情景剧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情景剧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情景剧的题材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度。
2.注重角色分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角色分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在情景剧中的角色转换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给予充分的排练时间: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排练时间,以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情景剧的内容和语言。
排练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英语情景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英语情景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究作者:周志娟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04期【摘要】英语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一定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情景剧表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第二课堂。
【关键词】情景剧;英语课堂;应用探究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使学生沉浸在英语交际的氛围中,英语情景剧表演是英语教学重要方法之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英语情景剧是戏剧的一种,集演员艺术、音乐、语言和舞蹈于一体,语言主要以口语为主,通过舞台说明、台词及人物表演来体现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
英语情景剧表演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方式,通过环境布置、教具学具的使用以及多种教学活动的组织等,虚拟英语学习的“情境”,利用同伴间的“协作”和“会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情境刺激和认知引导,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益,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一、英语情景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随着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加,知识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畏惧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仅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对话、复述、背诵、看图说话等;而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教学方式,不断摸索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但都无法阻止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的衰退。
英语情景剧教案

英语情景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英语PEP教材,第三章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吃饭、睡觉、上学等。
学生将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掌握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如eat、drink、sleep、go to school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can进行简单的交流。
3.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情景剧的编写和表演,提高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以及日常活动的表达。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情态动词can进行疑问句和否定句的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情景剧道具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英文歌曲,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引导学生用中文描述自己日常的活动,如吃饭、睡觉、上学等,为英语学习做好铺垫。
2. 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并通过PPT展示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引导学生用情态动词can描述自己的能力,如我会唱歌、我会跳舞等。
3. 讲解与练习(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情态动词can的疑问句和否定句的构造,如Can you sing? No, I can't.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日常活动的情景剧。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表演,鼓励创新和发挥。
5. 表演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依次表演编写的情景剧,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表演进行评价。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情态动词can的疑问句和否定句构造Can you sing?No, I can't.Can you dance?Yes, I ca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关于日常活动的情景剧,要求用情态动词can进行提问和回答。
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大纲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
在中国,小学英语教育被重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情景剧教学法。
情景剧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角色扮演和真实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教授英语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的大纲,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标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通过情景剧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对话,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情景剧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英语对话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情景,如购物、问路、介绍自己等。
下面是一个例子:情景:购物角色:顾客、售货员对话:顾客:Excuse me, how much is this T-shirt?售货员:It's 100 yuan.顾客:OK, I'll take it. Here's the money.售货员:Thank you. Here's your change.顾客:Thank you. Goodbye!售货员:Goodbye!三、教学步骤小学英语情景剧教学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方式引入情景剧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角色分配:根据情景剧的对话内容,分配角色给学生。
每个学生可以扮演一个角色,或者分组进行表演。
3. 对话练习:学生根据对话内容进行练习,可以分小组进行对话练习,也可以全班集体练习。
小学英语情景剧小红帽教学计划

小学英语情景剧小红帽教学计划The Teaching Plan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Situational Drama "Little Red Riding Hood"I. Introduction。
The English situational drama "Little Red Riding Hood" is a classic story that is well-loved by children all over the world. Through this teaching plan,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not only learn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to develop their creativity and confidence through acting. This teaching plan is designed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II. Objectives。
1.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cluding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2.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Little Red Riding Hood" and its moral lessons.3. To develop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creativity through acting and role-playing.4. To foster a love for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III. Teaching Content。
小学英语课本情景剧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课本情景剧教学的必要性小学英语课本情景剧教学的必要性1、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英语课本情景剧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英语兴趣课的开设和利用,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选择“课本情景剧”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全员参与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将综合性学习落在实处。
2、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小学英语课本情景剧教学提供了实践依据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语言的交流实践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交往对语言的获得起决定性的影响”。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表现欲望。
课本情景剧教学源于英语教学单元中所给的单元话题,是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每个单元的话题为情景,目标语言和词汇为基础,自主编演小型话剧,课本剧的参与者(主要指演员)是英语学习者(小学生)和教授者(英语学科教师),他们年龄主要集中于8-11岁。
该年龄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模仿力高,表演欲强的时期。
将所学的知识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符合他们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学生们也易于理解和接受。
课本情景剧是一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3、以教材为本,为小学英语课本剧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小学英语课本情景剧,以教材为本,运用每个单元的目标语言进行编演,不脱离教材,始终围绕教学任务和目标展开。
课本情景剧教学,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深受学生和教师青睐。
正是因为它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思-编-演”,身临其境地运用了所学的英语语言,展现了个体丰富的创造力,确立了学生在英语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达到引领英语教学从枯燥的单词学习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的目的。
小学英语创造情境教案

小学英语创造情境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英语问候语进行日常交流。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英语问候语: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ello, good-bye等。
2. 日常用语: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等。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例如:“你好,我叫张三,我今年10岁,我来自中国。
”然后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2. 引入主题(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的人物正在进行日常交流,例如问候、介绍自己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中人物在说什么。
3. 学习新知识(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英语问候语和日常用语,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表达方式的用法。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段对话:“-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 Good morni ng, I'm fine, thank you.”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并模仿对话。
4. 情境模拟(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情境一是在学校的门口,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问候和自我介绍;情境二是去朋友家做客,学生需要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关于天气、身体状况等问题。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并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在情境模拟中正确使用所学的英语问候语和日常用语。
3.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城北小学于立艳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是一种生活场面。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2]而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实物、体态语、电教、表演等多种活动和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场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生动的语言环境,从而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现实、自然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感受英语教学的真实性,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在国内外外语教学中正逐步得到重视和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1、直观教学原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人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
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直观教学原理,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情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让学生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减少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缩短认知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思维相似原理
英语情境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许多活动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向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相似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3、情知对称原理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即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统一。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通过给学生创设多个形象逼真的教学场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近乎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并深刻体验生活情境,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认知和情感二者的统一。
4、寓教于乐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具有两极性,它总是趋向于热爱和肯定的事物而避开厌恶和否定的事物。
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引导学生“乐学”,通过情境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促使学生以学为乐,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二、情境教学的现实需要和实践意义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的现实需要
1、从小学生的心理考虑
小学3~6年级的学生处在9~12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
他们对陌生的英语具有好奇心,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
[7]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不同方式创设丰富、有趣、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并获取知识。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心理优势,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从新课标的要求考虑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
[9]把情境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就构成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达到新课标知情统一的要求。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意义
1、降低教学难度,便于解决问题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鲜明、具体的角色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琢磨、提议案,并尝试去发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拓宽了教学空间,增强了实践感悟,便于学生对教材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
如教师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扮演课文对话,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原对话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日常生活对话。
这样,在活动过程中既使学生亲身体验角色,又使学生有尝试创造的机会。
2、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创设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能力。
如教六年级学生“What do you have for dinner today? I have…….”这对句型时,教师巧设去超市买菜准备晚餐的生活情境,把刚学过的几个事物单词作为超市的食物列单。
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在超市里选好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共同“煮”出一道菜,用上“I have__,__.”的句型说出这道菜式的原材料。
最后还要从各小组中竞选出“healthy meals”、“best dishes”、“new dishes”这三类,分别给予相应奖励。
由于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与生活情境极为相似,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有趣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积极参与,改善师生关系
我们常说,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的束缚中逃脱出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营造出乐学、好学、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
例如,在教授“Is this your……?Yes, it is./No,it isn’t.”这组句型时,教师随意抽取了一列小组的文具,随后用新句型与学生进行一问一答,让这一小组的学生逐一认领出自己的文具。
学生觉得这种方式新鲜、有趣,在这种师生共同营造的乐学、好学的互动氛围下,很快就记住新句型了。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情引趣,带入情境
1、以歌引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上课之前,组织学生唱英文歌曲,这是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活泼的形式,将唱歌这种形式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能使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乐于求知。
2、语言描述,激起学习兴趣
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可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作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例如:叫《PEP小学英语3A》的动物单词时,教师可以一边用幻灯片打出动物园的图片,一边播放轻快的音乐。
然后绘声绘色地说:“Today,we will go to a zoo.In the zoo,you can see many animals.Look!There is a monkey in the tree…….”教师边说边附以动作或一些动物的叫声作为提示,每讲一处,让学生猜出所描述的动物。
让学生完全陶醉于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学生自然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有趣的动物名称。
语言环境的创设往往是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关键。
(二)形象直观,运用情境
1、实物演示情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向学习者展示实物,其识别时间只需0.4秒。
由此可见,教学所展示的形象愈是鲜明,愈是具体,就愈能缩短感知的时间,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0]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通过呈现实物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记忆新单词,形成具体形象与抽象符号的联结。
如,教师在教授《PEP小学英语4A》Recycle1中的一个新词组“curly hair”时,灵机一动,指着自己的卷发告诉学生“I have curly hair.”学生马上就能理解并记住了“curly hair”的意思。
2、动作暗示情境
教师形象逼真的动作,附上生动传神的表情,往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
通过演示动作来描述事物,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训练其思维能力。
如在复习“music、sports、science、painting”这几个单词时,教师可以演示拉小提琴、跑步、做实验等动作,学生根据这些特定情境,很快就能猜出所学单词。
3、给予及时的课堂表扬
学习英语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刚开始接触外语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学生每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建立起自信心,去努力地学好它。
如对于课堂上回答较完整的同学,及时给予他所在的小组加分,学生便会从中明白自己的进步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表扬,还能给小组增添荣誉,为了争取获得这种奖励,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比平时更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