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阅读书目

合集下载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语言文学硕士等专业推荐阅读书目汇总文艺学1.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郝久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4.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系共读书)9.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2.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3.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4.英伽登:《论文学作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刘勰著、周振甫注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

16.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7.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

20.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语法学、语用学研究方向1.叶蜚声、徐通锵 2010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荐 2016 《现代汉语词汇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60篇书目..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60篇书目..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目录60篇:1.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总第26期(1907)。

2.王国维:《人间词话》,《国粹学报》总第47期(1908)。

3.令飞(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2、7期(1908)。

4.迅行(鲁迅):《文化偏至论》,《河南》7期(1908)。

5.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教育世界杂志》70-86号(1919)。

6.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2卷3期(1921)。

7.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11月9日。

8.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1922)。

9.梁启超:《情圣杜甫》,《晨报副镌》1922年5月28-29日。

10.梁宗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镌》1926年3月25-31日。

11.赵景深:《鲁迅与柴霍甫》,《文学周报》11月18日(1926)。

12.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本2分(1930)。

13.方重:《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原载《文哲季刊》2卷1期(1931)。

14.钱钟书:《中国古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

15.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

16.戈宝权:《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1959年第4集。

17.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文学研究集刊》,1964年第1册。

18.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19.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20.冯至:《杜甫与歌德》,《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6辑。

21.乐黛云:《尼采和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2.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著作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著作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著作
现代比较文学研究中,世界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著作展开分析,探讨其研究意义和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

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相互影响和交流。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其共通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揭示出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

在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一些重要的著作对于拓展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大卫·达米罗的《世界文学史》、弗朗索瓦·哈特曼的《比较文学导论》等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具体操作方法上,研究者可以通过选取不同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比如可以选取中国古代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表现形式、意象符号、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特点。

总的来说,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著作在拓展研究领域、提供新思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共同推动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

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

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

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一、引言在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和交融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不同文化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对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从而探索其中的知识宝藏。

二、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理解1. 比较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门跨文化学科。

它既包含了文学之间的类比和对比,也包括文学间的联系和互动。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可以涉及不同文学的作品、风格、流派、题材等方面。

2. 世界文学的多元特征世界文学是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它跨越了国家、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

世界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观念、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展示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三、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是一部集成了丰富知识和深刻思考的学术著作,对于了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涵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及其独特魅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索文学世界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美学意蕴。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的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深入探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内涵和外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文学作品所展现出的多元特征。

这些知识宝藏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也可以为我们打开通往世界文学殿堂的大门。

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考书是一部富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对于推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文学必读书目

比较文学必读书目

比较文学必读书目理论书目: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 /杨周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乐黛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周英雄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一级书目:1、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圣经》(和合本)、《创世纪》、《约翰福音》4、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7、莎士比亚:《亨利四世》朱生豪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哈姆雷特》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8、歌德:《浮士德》,董问樵译,复旦大学1983(2000)9、拜伦:《唐璜》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1、狄更斯:《双城记》,罗稷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2、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1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15、T.S.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16、康拉德《黑暗之心》,智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17、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18、沃吉妮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9、贝克特:《等待戈多》,余中先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20、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译,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21、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22、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23、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24、布吕奈尔等著:《什么是比较文学》,葛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5、叶维廉:《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于比较文学的要读的书籍

关于比较文学的要读的书籍

关于比较文学的要读的书籍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一门学科。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比较文学的经典书籍,供大家参考阅读。

1.《比较文学导论》- 雷蒙德·威廉姆斯这本书是比较文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文学比较研究导论》- 周作人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学者,他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揭示了不同文学之间的异同和互补。

3.《东西方文化比较与批评》- 廖义生这本书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文学作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4.《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范式》- 陈丽娟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和成果。

5.《比较文学研究导论》- 罗志军这本书从比较文学的历史演变、研究范畴和方法论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建立对比较文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6.《比较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 李学勤这本书从比较文学与文化批评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7.《文学比较与文化对话》- 郭宏安这本书通过比较文学的视角,探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8.《比较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 张晓群这本书介绍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个性化。

9.《比较文学批评导论》- 刘建勇这本书从比较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比较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第一学年阅读书目欧美经典作家作品荷马《荷马史诗》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莫里哀《伪君子》卢梭《忏悔录》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拜伦《唐璜》麦尔维尔《白鲸》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欧耶妮葛朗台》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勃朗特姐妹《简爱》、《呼啸山庄》萨克雷《名利场》狄更斯《远大前程》、《艰难时世》、《双城记》哈代《苔丝》、《无名的裘德》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与卡列尼娜》、《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易卜生《玩偶之家》左拉《萌芽》王尔德《道莲格雷的画像》日本文学紫氏部《源氏物语》夏目漱石《我是猫》川端康成《雪国》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西方文论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朱立元主编《西方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三联书店1984年。

中国文论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比较文学书目钱锺书《七缀集》,三联书店2007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师大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师大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师大参考书目》是一本关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领域的权威参考书目,旨在为学者、研究者和学生提供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材料和文献。

通过对这本书目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内涵、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一、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概念及关系我们需要明确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区别。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体裁、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学作品之间异同的学科,而世界文学则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所有文学作品的总和。

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

比较文学借助世界文学的视野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而世界文学也离不开比较文学的理论框架来展现其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们可以说,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师大参考书目》内容概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师大参考书目》一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领域的众多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

其中包括了对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与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不同文学流派与传统的交叉影响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前沿和学术动态。

三、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主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价值。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推动文学跨国界的传播与发展。

而世界文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宽广的文学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拓展视野,增进理解,更能促进世界文学的多元发展和繁荣。

在总结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师大参考书目》的内容概述,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之后,我们对这一主题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硕士阅读书目A(理论部分)
一、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1、哈洛尔德.纳.孚尔勒:《古希腊文学史》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3、王忠祥、聂珍钊:《外国文学史》
4、聂珍钊:《20世纪西方文学》
5、布罗茨基主编:《俄国文学史》(上、中、下)
6、冯至等:《德国文学简史》
7、阿里克斯特:《英国文学简史》
8、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
9、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英国文学史》(三卷)
10、季莫菲耶夫:《苏联文学史》(上下卷)
11、金克木:《梵语文学史》
12、M.雅洪托娃等:《法国文学简史》
13、刘若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
14、威勒德.索普:《二十世纪美国文学》
15、凯瑟琳.休斯:《当代美国剧作家》
16、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上、下)
17、《柏拉图文艺对话录》
18、亚里士多德:《诗学》
19、莱辛:《拉奥孔》
2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21、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
22、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23、韦勒克、沃克:《文学理论》
24、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佛克玛、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
26、《“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7、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
28、《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9、《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
30、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
32、《苏俄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3、《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
34、《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5、容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
36、弗莱:《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7、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8、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9、《读者反应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40、卡勒:《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1、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42、《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3、《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4、《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5、《小说面面观》,英国,爱.摩.福斯特
46、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

47、约翰.盖利肖:《小说写作二十讲》,梁淼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48、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
49、万.梅特尔.阿米斯《小说美学》
50、P. D. Roberts,: How Poetry Works: The Elements of English Poetry, Penguin Books, 1986
51、English Poetry, edited by Charles W. Eliot, Grolier Enterprises Corp
52、佛马克、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53、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
54、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
55、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
56、陈洪文、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
57、瞿世镜选编:《意识流小说理论》
58、弗吉尼亚.沃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
59、托里斯.里奥塞科:《拉丁美州文学简史》
60、基霍米洛夫:《现代主义诸流派分析》
61、比格斯贝:《达达和超现实主义》
62、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
63、多米尼克.塞克里坦:《古典主义》
64、R. S. 弗内斯:《表现主义》
65、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
66、黄晋凯等:《象征主义.意象派》
67、利里安.弗斯特:《浪漫主义》
68、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
69、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
70、王恩衷:《艾略特诗学文集》
阅读书目一(古希腊至17世纪)
阅读书目二(18世纪至19世纪初)
阅读书目三(19世纪)
阅读书目四(20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