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作业本

合集下载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1、D2、C3、C4、C5、C6、D7、A8、C9、B 10、A 11、B 12、D 13、D14、(1)非 (2)热带雨林 (3)波斯 (4)苏伊士红15、(1)0o,20o W(纬度0度,西经20度) (2)东北 (3)亚洲北美洲欧洲(4)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16、(1)东南亚太平印度 (2)波斯日本 (3)苏伊士非17.春游日记(1)工厂画在白云镇东南部乡村路与公路交汇处附近即可(2分)(2)西北高,东南低(2分)(3)夏季(2分)(4)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意思准确即可)(2分)18、(1)A(2)100 正北(或北)(3)0.51A 2B 3B 4C 5C 6A 7D 8B9俄罗斯、印度10D 11C 12C13北京、上海14A15(1)⑧珠江⑥京九线(2)⑤广州、深圳 (3)澳门、1016C 17A 18D 19D 20A 21A 22C 23B 24C 25B26(1)塔里木、柴达木 (2)准噶尔、黄土、华北 (3)春 (4)荒漠27A 28C 29B 30A 31B 32B33(1)A、B (2)海洋陆地 (3)远、山脉 (4)A 夏34、A35(1)m渭河、n汾河(2)A龙羊峡、B三门峡、C小浪底 (3)河口、孟津 (4)黄土高原36D 37C 38D39、(1)见下图 (2)上、三峡 (3)减小、增大、砍伐森林和围湖造田(4)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防洪水平降低40(1)大兴安岭、400 (2)昆仑、一 (3)减少、距海远近不同 (4)畜牧草场荒漠化41(1)降水(2)①干旱、②寒旱(3)秦岭——淮河(4)③42 A 43(1)丙甲 (2)甲、丁乙、丙(3)C (4)B44(1)西气东输 (2)三山夹两盆(写山地与盆地为主也可) (3)少,海陆 (4)D(5)南京、缓解了该地区能源不足问题;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合理即可)45(1)A (2)D (3)B 46B 47B48、西部开发、山川、资源、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资源、*经济49、交流、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资金、人才、信息50 海陆兼备、农业生产、海洋事业、亚欧、中亚、西亚、欧洲、巨大的空间、雄厚的物质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一)城市聚落【基础巩固】1、乡村聚落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3 - 6 B C C D【拓展提升】1、B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 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基础巩固】1、等高线分层设色2、等高等高距3、平缓陡峻4、1000 1500 海拔5 - 8 D C C D9 - 12 A A C B13、(1)C A 因为这里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和。

(2)自西向东。

(3)库区选择在包括C、E、F在内的河流上游区域。

因为这里地处河流上游,地势开阔,便于拦河筑坝,不会占用大量农田。

14、略【拓展提升】1、等深2、8999.433、D4、D5、(1)略(2)山谷山脊(3)③处错误。

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略(5)东北西南(6)c,这里处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三)地形多样【基础巩固】1、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2、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3、南美巴西4 - 6 B D A7、(1)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2)海拔地形特征平原小于200米地表平坦或起伏很小高原大于500米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峻丘陵200~500米地表有起伏,坡度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山地大于500米地表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拓展提升】1 - 4 B A B C5、平原:耕地;高原:草地;丘陵、山地:森林、矿产等:盆地:耕地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习题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习题答案(一)在社区中生活【基础巩固】1、B2、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管理功能3 - 7 D D A B A8、(1)健身器械的购置体现了社区的文化功能;义务联防队和爱心捐款箱的设置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功能。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
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做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习题一定要认真,马虎一点就容易出错。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一)
城市聚落
【基础巩固】
1、乡村聚落
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
3 - 6 B C C D
【拓展提升】
1、B
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 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二)
众多的河湖答
【基础巩固】
1、里海北美
2、尼罗河印度太平
3、防洪发电
4 - 6 D A A
【拓展提升】
1 - 3 D A C
4、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充沛,而尼罗河流域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降水明显比亚马孙河少得多。

5、略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三)
风光迥异
【基础巩固】
1、地形气候
2 - 4 B C A
5、近地面大气的气温会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大约6℃。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较高,山顶气温常年处于O℃以下,能保持积雪不融化。

【拓展提升】
1、①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
② 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
③ 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④ 冰原带——冰原气候
2、海陆位置(南半球的该纬度是海洋)。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认真做七年级历史作业本习题。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自主学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制造和使用工具。

2、云南省。

二、北京人1、70 202、中国。

三、山顶洞人1、北京2、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会人工取火,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等。

3、血缘。

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 - 5 B B C A C6 - 9 C C D C【能力提升】10、(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都能使用火。

(2)山顶洞人以氏族的形式聚居,他们能够人工取火,能够用骨针缝制衣服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二)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7000 水稻2、干栏式房屋。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五六千粟2、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

3、半地穴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陶器有了黑陶和白陶。

2、私有财产贫富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 - 5 D C C D C6 - 9 C B C C【能力提升】10、(1)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了水稻。

(2)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温暖湿润的地理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三)华夏之祖【自主学习】一、炎黄战蚩尤1、炎帝和黄帝。

2、涿鹿。

二、黄帝——“人文初祖”1、养蚕缫丝文字乐谱2、黄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舜禹禅让制2、禹。

3、夏朝的建立。

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 - 5 C B A C C6 - 9 C D A A【能力提升】10、(1)传说中黄帝造车造船,教人们挖井,制造衣服,建造宫室,妻子嫘祖发明养蚕,仓颉制造文字,伶伦制造音律。

(2)黄帝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形成华夏族主体,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初一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岳麓版【三篇】

初一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岳麓版【三篇】

精心整理初一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岳麓版【三篇】第二单元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学法大视野答案3、答案:略。

课堂探究探究点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天下为公”原始社会的状况;材料二描述了阶级社会产生后“天下为家”和王位世袭的社会现象。

(2)禅让制。

(2)盘庚迁殷。

(3)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夏朝广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东到海滨,西到陕西西部。

课后训练第10题答案(1)疏导的办法。

因为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把河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他为“大禹”。

(2)如: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了洪水等。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抗争搏斗的,⑩嫡长子继承制;⑪771;⑫犬戎⑬周幽王;⑭770;⑮周平王课前预习问题导学答案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①周厉王贪财好利,用严刑镇压人民,引起平民暴劫,西周走向衰落。

②周幽王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导致亡国。

同姓诸侯国的封地多在富庶和战略要地,异姓诸侯国的封地集中在边远地区。

(2)多为姬姓诸侯国(同姓诸侯国)。

(3)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4)不仅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而且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学法大视野答案(2)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3)司母戊三字是铸刻在鼎腹内的文字,称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答案(1)图1:甲骨文;朝代;商朝。

图2金文(或钟鼎文);朝代;上、周。

(2)图1的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意义: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图2的文字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的青铜器。

图2: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3)它们的发现说明了我国商朝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一)人类的栖息地【基础巩固】1、71 292、大陆岛屿3、亚非巴拿马运河4 - 9 C A B C A C10 - 15 D C D A C A16、略【拓展提升】1、北美洲欧洲2、水球3 - 5 B B B6、略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二)人口与人种【基础巩固】1、702、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3、大范围小范围4 - 7 D C A C8、人口稠蜜地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东部,因为这些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且地势平坦;人口稀疏地区多在沙漠、雨林、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生存。

【拓展提升】(1)人口(亿)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年)反映的规律10~20100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20~303030~401540~501250~601260~7012(2)出生率死亡率减少(下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三)气象万千【基础巩固】1、大气2、气温降水3、地理位置地形4 - 9 B A C D C A10、(1)A 400(2)E(3)B(4)D(5)C 50(6)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拓展提升】1、C2、(1)随季节更替,盛行风向不同的风。

(2)冬季风多偏北风,势力强,寒冷干燥:夏季风多偏南风,势力弱,温暖湿润。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练习题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练习题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练习题答案(一)地形多样【基础巩固】1、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2、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3、南美巴西4 - 6 B D A7、(1)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2)海拔地形特征平原小于200米地表平坦或起伏很小高原大于500米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峻丘陵200~500米地表有起伏,坡度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山地大于500米地表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拓展提升】1 - 4 B A B C5、平原:耕地;高原:草地;丘陵、山地:森林、矿产等:盆地:耕地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6)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6)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章:远古社会选择题1.随着人类的进化,最早出现的社会形态是(A) A.原始公社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雪山岩画是远古人类用来记录生活场景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C) A.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 B.古代人类的居住环境 C.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 D.古代人类的宗教信仰3.原始公社时期,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B) A.奴隶劳动 B.采集和狩猎C.农业D.手工业填空题1.方便人们日益复杂的社会交往。

2.控制天灾和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

3.采集和打猎,过着以小团体为单位的游牧生活。

解答题1.远古人类时期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有哪些差异?在远古人类时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过着以小团体为单位的游牧生活。

与现代人类相比,远古人类的生活更为简单和原始,缺乏现代社会的各种便利设施和技术。

2.为什么说原始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原始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原始公社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是人类从采集、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业生产方式过渡的阶段;–原始公社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社会分工,人与人之间进行了一定的合作;–原始公社奠定了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基础,形成了部落、氏族等血缘关系的组织形式。

第二章:古代社会选择题1.我国古代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D) A.新石器时代 B.商代 C.周朝 D.夏朝2.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时期出现了哪种最早的文明形态?(C) A.文字 B.农业 C.城市 D.青铜器3.周朝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采用了什么制度来保持统治者的权力?(B) A.奴隶制 B.封建制 C.官僚制 D.民主制填空题1.都城、国都2.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3.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解答题1.商朝和周朝有何不同?商朝和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它们之间存在以下不同点:–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而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商朝以商代的都城为中心,周朝以周文王的都城洛邑为中心;–商朝的统治制度主要是王权和宗法制度,而周朝则采用了封建制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2020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2020

七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2020一、1.D 2.A 3.D 4.B 5.D6.C7.A8.B9.C 10.C二、11.错误。

供嫘祖选择的衣料有麻布、葛布、丝绸。

12.错误。

涿鹿。

三、1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4.①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会制造骨针。

②渔猎、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

③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15.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杆栏式的房子。

四、16.答案要点:思路一:可按山顶洞人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

思路二:可按山顶洞人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17.(1)黄帝。

人文初祖。

(2)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叛乱。

18.(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或人口增多,食物不足)(2)原始农业生产。

19.对人面鱼纹的解释众说纷纭,但绝大部分专家认为它具有图腾崇拜的意义,有“寓人于鱼”之意。

人面鱼纹用大胆夸张的手法结构。

人面为图形,头顶的三角形是束起来的发结头饰。

五官部分都高度图案化。

嘴部两端各衔一鱼,表现了人与鱼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

双耳也各绘一鱼。

图腾的低级阶段能够是纯动物图案,高级阶段则是人格化。

人面鱼纹说明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已经到了人格化的高级阶段。

至少这个图案能够说明,捕鱼仍是半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另外这个彩陶盆也不可辩驳地说明,制造陶器的技术在这个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答案只要贴近题意即可)20.提示:读后感围绕神农氏勇于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写。

五、21.提示: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如女娲补天、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八国联军侵华:
①侵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头目:先后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统领
2、写出1900年八国联军的进犯路线并能借助图示作简要说明。

3、说说八国联军在中国所犯下的罪恶。

4、《辛丑条约》①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什么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6、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名称签订国家割占土地赔款数目其他条款影响《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合作探究(20分钟的合作与探究,定会让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1、你能说出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2、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前后中国革命任务侧重点有何不同?
3、近代以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能为因落后而日益衰弱的中国提出怎样较为理想的方案?
五、达标检测(5分钟的时间试试你能闯几关?)
单项选择
1、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
A、山东
B、山西
C、北京
D、天津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和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3、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时,联军统帅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华尔
D、伊藤博文
4、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内容的有:()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表现在:()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③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④帝国主义列强形成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之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
②他们此次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联军”是什么时候攻入北京的?
③“联军”侵略中国遭到什么力量的反抗?“联军”侵略中国的最后结果如
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