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重点

中外美术史重点
中外美术史重点

综合重点(填空选择)

威尼斯画派:乔尔乔尼《入睡的维纳斯》完美体现了灵与肉的统一,《暴风雨》迷恋的自然风光、《田园合奏》;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健康生命的美和诱惑力《酒神节的狂欢》、《花神》

龙山文化(代表:黑陶)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

马家窑代表新石器中晚期文化代表(舞蹈彩陶盆)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希腊建筑柱式-----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希拉神庙典型模式--------围住式

中世纪美术四个发展阶段:1、早期基督美术(以《圣经》为题材“巴西里卡”教堂

2、拜占庭美术最显著的成就是教堂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大《圣马可教堂》

3、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的美术被成为罗马式美术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风格的高峰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和新面貌教堂建筑结构采用罗马时代的拱圆和梁柱结构体系并与蛮族时代的夸张变形相结合着重渲染了宗教精神的崇高与神秘代表建筑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法国《圣塞尔宁教堂》西班牙《圣地亚哥》

4、哥特式美术是指公元12C至13C世纪那些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样式这种样式以教堂建筑上高直、拱圆有肋的圆顶和精致繁琐的装饰为标志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意大利《兰斯主教堂》哥特式最大建筑

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进一步完善了15 C意大利人的探索,是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品中获得了完美统一,是形式与空间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

达芬奇(见下文)

米开朗琪罗作品以力量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他真正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完美的英雄巨像《大卫》

《摩西》《创造亚当》

拉斐尔(见下文)

17、18世纪欧洲总体风格“巴洛克”美术(17C美术的总称。。气势宏大、充满动感,强调戏曲效果和煽情力量大)和“罗可可“美术(18C美术的总称。。它是对巴洛克的反驳,它追求可爱、轻松、纤巧的效果,把愉悦感当做一种目俄罗斯美术:

画坛初日——布留洛夫《庞贝末日》

30、4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巴·安·费多托夫《少校求婚》

19世纪60年代核心领导人物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

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彼罗夫《送葬》;普基谬夫《不相称的婚姻》

19世纪80年代,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巅峰。

苏里柯夫:《禁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

美丽的俄罗斯风光:列维坦《弗拉基米尔道路》、《金色的秋天》、《三月》、《墓地上空》

五代山水:

北方: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

南方:董源《潇湘图》,巨然《秋山向道图》

汉画像石:

以山东的“郭巨祠”“武氏祠’为代表。

青铜器

先秦《司母戊大方鼎》。

北宋山水

李成《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途》《雪景寒村图》郭熙《早春图》

唐书法

楷书;欧阳询“欧体”《梦奠贴》颜真卿“颜体”《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柳体》

草书: 张旭草圣号称”张颠”《古诗四贴》、怀素

的)风格分析见下文

名词解释

外国:1、巴洛克风格:文艺复兴枯萎,失去原有的风采,这种凋残之态我们称之为“巴洛克”。它是变化的艺术,从中感觉到的是情趣的力量,在样式上,追求厚重敦实的形体,在建筑上追求庞大厚重。这些与文艺复兴的优美轻巧成对比。它气势宏大,充满动感,强调戏剧效果和煽情力量。2、罗可可:18世纪罗可可指的是小石子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材料。它是对巴洛克的反驳,它追求可爱、轻快、纤巧的效果,把愉悦感当做一种目的。3、印象主义画派:印象主义属于19世纪60年代,它继承库尔贝等让美术面向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是作品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以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4、后印象主义:是巴洛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视觉的延伸,是文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的极致,它是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各种主义的源头,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应用。5、巴比松画派:与米叶,也与柯罗关系密切的一批风景画家,生活和工作在巴黎东南方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专心描绘平凡的法国乡村风景,这批风景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中国:1、海上画派:指活动在上海和浙江地区的画家群体,属文人画派。他们大多以花鸟、人物为题材,画境纵逸隽雅,风格清新独特。他们的创作受书法碑学影响巨大,作品追求金石趣味。代表画家:“三任”(任熊、任熏、任颐)“三熊”(张熊、朱熊、任熊),张大千、黄宾虹、吴昌颐等。2、吴门画派:明代中期的艺术市场急需一种雅俗共赏的、文静细腻的画风。于是,苏州出现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的画家群,共同致力于明代新画风的探寻。他们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中坚力量,带动了很多文人画家包括职业画家的创作,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画派,成为当时画坛主流,史称“吴门画派”。3、扬州画派:是对清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的一批革新派画家的总称。因其不合于传统,不合于正统,艺术表现形式奇特,所以被目之为“怪”。他们主要靠卖画为生,受市场需要的影响,在花鸟、人物等题材上进行了多种开拓,对写意传统作了大胆的突破。4、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世称元四家。四人绘画具有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征:重意境,重情趣,重自然之理,重书画结合。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荒疏、吴画沉郁湿润。5、清四王:是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四位画家。他们继承董其昌的绘画理论,注重对文人画集古临摹,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代山水画技法,对我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我。但只重临古,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体验,绘画缺少生气和创意,有走程式化的趋势。

作品分析:

外国1、达维特:新古典主义宗师,《马拉之死》在深暗的朴素背景前,马拉僵硬的身体展示在他工作的环境中,宛如受难的基督。作者有意抑制感情宣泄,尽力冷静描绘这一可怕景象,种欲扬先抑的做法,避免了浅薄的夸饰和无益的伤感,强化了悲剧气氛。严谨的造型和构图,赋予它有力的纪念碑效果。

2、安格尔:致力于纯化造型语言的画家,以高傲的态度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坚持捍卫新古典主义的理想。他确信描绘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绘画才是最高的艺术。《大宫女》线条的处理总是那么流畅和谐,富于韵律感。《泉》妩媚而不甜谷,其清纯之境有如古希腊雕像。现实美和古典着相结合的典型。

3、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们》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起点.这幅杰作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打破了传统透视这面镜子,创造了一种异质空间,使从不同视点同时观看对象成为可能。

4、达芬奇:把自然科学知识引美术,他把对客观世界的精确认识与诗意感觉结合在一起,金字塔式的人物组合,人对空气作用的认识,对整体的感觉,以及他富于创造性的明暗过渡,“薄雾法”,使活的终于生活在活的空间中了。

《最后的晚餐》选择了最富戏剧性的一刻来描绘,每一位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都是那么真实生动,充分展示了这一题材的深刻内涵,展示了美与丑的对立。《蒙娜丽莎》这种像现实生活一样复杂丰富、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恰是最伟大的文艺作品特有的品质。

5、米勒(叶):过着真正的生活,把整个心灵和生活同农民融为一体,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终生描绘他们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存中的艰苦、欢乐、希望、劳动,表现那时活生生的真实农民形象。《晚祷》在田地中劳动的年经夫妇静心祈祷,他们的期望、他们的生活体验,似乎都融化在这沉静的场面中;黄昏的暖色调加强了这一动人时刻的感染力,我们似乎体会到洋溢在他心中的万千思绪。《拾麦穗的妇女》在秋天的田地里,三位妇女专注地捡拾着辛勤劳动的果实,他们沐浴在黄昏光线中的身影,组合得错落有致,同时又非常真实,极富说服力。

6、拉斐尔:流畅的线条、优美的人物、形与空间的和谐以及纯净明丽的情调,纯洁,明朗,单纯,自然的情韵,他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量,把感性的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感情。《西斯廷圣母》温柔的圣母就像人间的母亲一样,洋溢着温情的人性,兼有人类保护者的气势。《雅典学派》人物的组合、空间的处理,均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理想,达到高度完善和谐的境界。他的艺术风格是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

中国1、《清明上河图》:①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②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 a,.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b.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白商业贸易活动。C.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③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④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⑤ a.内容的异常丰富改天,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b.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c.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2、《庐山高图》直接呈现了王蒙的体格。这幅作品属于“细沈”一类,其分章布白,与王蒙的大幅山水类似,繁密严谨,图作高山大岭,山峦重叠,有飞泉直下,古松倚壁,云奇雾谲,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山石主要用短披麻皴,干湿互用,层次关系更加分明。山峦没有学生险绝之感,而是增添了几分温雅柔丽,这是沈周个人的特色。

3、《步辇图》专门描绘了唐太宗乘着坐舆召见吐蕃丞相相禄东赞的历史场面。在这幅具有重要艺术和文献价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当时的化夷观念和等级次序。线描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造型中的观念性与“以神写形”的强化和夸张。

4、《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这幅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论述题:

1、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书法篆、隶、行、楷、草诸体无所不工,而以行、楷最精。书写碑刻很多,圆转劲丽,人称“赵体”。赵孟頫是一位绘画全才。山水、人物、鞍马、竹石皆精。受其影响的元代画家很多,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传世书法作品有《洛神赋》等。并有《秋郊饮马图》画作传世。《洛神赋》书风华美圆润,活脱潇洒,笔力深厚扎实,笔势雄健纵放。《秋郊饮马图》写秋郊景色,林木萧疏,色质浓重。一位马官身著红衣,驱使着群马临溪而饮,动态各异。《水村图》旷远的田园风光中,有一处村落景致。平摊汀渚,芦荻丛丛,遥接远山。其开阔的境界,无沉重险奇之感,用笔简练。汀渚也以侧锋淡笔拖出,有萧散荒率的韵致。

2、董其昌:董其昌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以同宋代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王世贞等并提。作为书法绘画上的一代宗师,董其昌首先以书法称雄,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合称“明末四大书家”。他的书风儒雅秀逸,境界空元古淡,极富书卷气息。用笔潇洒随意,轻松自然;结体巧丽灵秀,不拘陈法;章法以疏为则,直可驷马并驰;墨法以淡为宗,富于秀润之气。有“楮墨空元透性灵”之誉,又有“姿致中出古淡”之评。他有不少精作,如《乐毅论》、《储光羲五言诗》。他也是帖学研究的重要人物,刊刻有《戏海棠帖》、《玉烟堂帖》等,对当时书学热潮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董其昌的绘画成就就集中在水墨写意山水上,画风清润灵秀,讲究笔墨韵致,追求写意效果,从以往对造型写实技巧的重视,转移到对笔墨结构的推敲,由山水画追求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化的表现力把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化,以运动的笔势做意象组合,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与实,追求画面含蓄性,笔墨柔和秀润,风格明净秀媚。开创了松江派的独特面貌。代表作有《秋兴八景图册》:在水墨结构上,又采用小青绿的手法,使画面非常明净。《青卞山图》:完全从笔墨形式上把原来充满真实文化内涵的画面,抽象成为一个独特的形式结构,让人体会到笔墨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变现力。影响:扭转了明代浙派和院体风格与士大夫审美观背道而驰,提出了“南北宗论”,其审美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宋代山水:宋代山水为百师之表皆取材于自然更超于自然。中国山水画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山水画中体现得最为纯粹、充分。北宋山水画代表人物:李成、范宽、郭熙。

李成:李成的画派是承接着荆浩、关仝而来。他的山水画纯于写实,风格清劲,墨法变化微妙,以描写烟林平远之景见胜。《读碑A石图》:图中的几株枯劲的老树,和石碑具有同等的象征意义。

范宽: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和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他在艺术上借鉴前人而有所得,有进一步在思想上起了新的变化。他的山水是外师造化而来。他从当地的真实山水出发,汲取艺术形象,“对景造意”融会贯通,把山水典型化。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艺术形象,雄阔伟美的气格,苍老沉着的笔墨。《溪山行旅途》: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就是一件划时代的杰作。从正面取势的堂堂大山,像一道从天而降的自然屏障,矗立在观众的眼前,显示出造化的神奇伟力。

郭熙:代表作《早春图》是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卷轴画。这幅绢本山水,描绘了初春时分万物的勃勃生机。画家的喜悦心情溢于笔端。

李唐:《万壑松冈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水图卷》夏圭:《溪山清远图》

4、唐代人物画:初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在人物性格上,做了细致的刻画,成为帝王肖像的的重要样板,在单线勾勒的表现手法上已有所突破,主要在刻画不同的帝王个性方面,达到了出色的水平。《步辇图》专门描绘了唐太宗乘着坐舆召见吐蕃丞相禄东赞的历史场面。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当时的华夷观念和等级次序。《职贡图》

中唐:吴道子“画圣”吴道子——不拘题材,“莼菜条”,“吴装”:焦墨薄彩,“吴带当风”。作品《送子天王图》是俗文化的代表,作品观者主要为京城广大百姓用笔造型强健有力,表情十分夸张,充满立体感。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

晚唐:1、张萱:他画的女性形象的特点是以朱色晕染耳根,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他很注意人物与周围环境的描绘,他所塑造的人物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准确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贵妇人宴游生活片断,概括表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骄纵富有,炙手可热的场面。《捣练图》是反映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图景。

2、周舫:《簪花仕女图》晚唐式仕女图画的典型风格。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以屏风画来分割画面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当时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精彩的片断,南唐后主李煜听说他的臣下韩熙载纵情于声色,担心其中或有什么阴谋就派了画家顾闳中选择了夜宴的主题,真实生动地描绘了韩熙载和他周围的人所享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个画卷由和个部分组成,围绕着夜宴表现了奏乐、舞蹈男女应酬等各种活动使画面能不断地充实和深入,以韩宅的室内环境为主,通过几块屏风的分割使相对独立的画面成为一个整体,人物背景处理上完整和谐。

5、19世纪西方美术:

1、新古典主义:(18世纪30、40年代,欧洲进行的大规模古迹挖掘,重新点燃起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浓重兴趣,渴求改变现状的法

国民众,更加反感散发浓重的、没落的贵族气息的罗可可美术,新古典主义风,从欧洲中心刮起来了。)

达维特:法国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拉之死》严谨构图造型,图形传神,质朴、充实、蕴含热情的力量。

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的中坚人物,他一生致力于纯化造型语言的精湛,《大宫女》《泉》中笔人物,致力于纯化造型语言,线条流畅和谐,富于韵律感,精致的笔法。

乌东:雕塑领域的新古典主义者,《伏尔泰坐像》生动写实,性格鲜明

2、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造自由、重视想象和感情的美术,它同崇尚严谨的完美形式、追求理智与情感统一,再现普

遍人性的古典美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戈雅:浪漫主义先驱《1080年5月3日》、《吞食自己孩子的萨图思》

席里柯《美杜萨之筏》

德拉克罗瓦:最大浪漫主义画家《希阿岛上的屠杀》、《但丁之舟》、《自由引导人民》他以充沛的激情,把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象征的形象和具体的人物一起在炮火纷飞的巴黎街头冲向前方,体现革命不可阻挡的气势。那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是法国绘画中最动人的美丽形象之一。

3、写实主义美术:(19世纪,在资本主义的欧洲,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给社会带来巨变化,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提示社会的矛盾和不公,

表现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颂扬他们心灵中的美好东西。)

代表库贝尔《打石工》、《画室》构图自然,色彩稳重

米勒农民画家,质朴无华,单纯朴素《拾麦穗的妇女》《晚祷》

卢梭《巴比松附近的橡树》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扎波罗什人》

苏里柯夫《近红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

4、印象主义美术(始于19世纪60年代,它继承库尔贝等让美术面向现向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是作品进一步摆脱对历史、神话、宗教等

题材的依赖。以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描绘大自然而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

马奈:是杰出的色彩画家,他以洗练的笔法涂抹干净美妙的颜色,捕捉生动的形象。《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少年》

莫奈《日出印象》《睡莲》

雷阿诺《阳光中的裸女》《浴女们》

德加《苦艾酒》

5、后印象主义(被称为后印象主义者的塞沿,凡高和高更,他们是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各种主义在源头,他们对形体结构问题的回归,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运用。

塞尚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圣维克图瓦山》

高更《布道后的幻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梵高《乡间夜路》《向日葵》《星夜》

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复习重点

美术理论复习重点 1、美术理论参考书目: ①《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北大出版社 ③《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商务印书馆 ④《中外美术交流教程》,袁宝林,浙江摄影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美学》,朱狄,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姚大志,东 方出版社 2、美术理论复习方法及重点: 美术理论试卷的基本题型分为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五类。试卷总分为100分,各类题型所占的分值比例在20XX年有所调整,其中的填空、选择和判断占总分的40%,名词解释20%,问答题40%。 美术理论试卷的命题内容一般涉及中、外艺术发展各个时期的美术理论,侧重点为主要的学说、人物、著述以及相关的概念和范畴。由于美术理论的学科特殊性,应试者应理性地考虑到应试的目的,有针对性的理解试卷的命题和答案。从试题可以看出,近年来的命题范围相对稳定,应试准备的主要参考书应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艺术理论教研室编著的《美术概论》。在此基础上可兼及其它,如适当增加一些较规范的中、外美学史。艺术思想史和艺术思潮的评介性著述。试卷的填空和选择两部分,虽每空仅为1—2分,但往往是同为基础较好的考生拉开彼此分数差距的关键环节,题目要求考生知识的精准性,类如国籍、年代、人名、书名等等细节,构成制胜的微观要素。判断题在20XX年分值增加到20分,显然不容忽视,是非抉择殊需慎重,试卷题目并不偏,但应仔细留意陈述句的前后对应关系。名词解释题目多是重要的概念、范畴,或是思潮和学说,一般情况是一题中又具有若干重要的知识点,如时代、国籍、人物、观点、意义和影响之类,精要与全面是准备名词解释的要点。论述题的题目看来相对简单,但若深入也必须涉及多方面理论素质,论述题一般有能够使应试者充分展示自己知识结构、逻辑功力以及文字水平的更大空间,然而要在看似平实而又分值较高的论述题上脱颖而出,需要考生有更为广泛涉猎,也更有赖于长期的知识储备。 简评:远小近(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理论部讲师)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 *最重要的章节* 上编美术的基本原理 ①第一章本质论 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 ②第二章创作论 第三节创作成果——美术作品 ③第三章接受论(整章都很重要) 下编美术的历史发展 ①第一章发生论(整章都很重要) ②第二章发展论 第二节中国美术形态流变 第三节西方美术流变 只要永不放弃没有什么不可能!!!

浅谈中外美术史的重要性

中外美术史的个人理解 其实对于大四来说,中国美术史来的太晚了,应该早早的把这课程上,这样从一开始就能在我们脑中根深蒂固,对后期的创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艺术创作是需要内容的,是必须具有生命力的,一件艺术品在它的背后总会一个故事,一个内容。这也是能够体现其艺术价值的最重要的部分。 刚上大一的我们或许没有经历太多的故事。所以这时候艺术创作我们可以依靠某一个阶段的传统文化,或某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赋予其生命力。当时我第一件的作品便是以民国时期拆迁为内容而创作的。 可见学习中外美术史可深入领略传统文化内涵,和可以更深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美术史与历史学有密切联系,同时涉及到古迹和文物的考察与鉴定。美术发生史必须以考古材料为基础,这就与考苦学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美术史还与一般文化史、民族学、民俗学有交叉关系,但是它是以美术作品为第一性资料,同时伴有审美判断,这两点可与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史、民族学、民俗学划清界线。美术史需要哲学、美学、美术理论的指导,还涉及美术批评,但它是以具体作品阐明美术历史的发展,又与哲学、美学、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区别开来。 并且初步入学得我们表现手法单一,有些内容在纸上自己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当时都是靠自己不断去阅读有关书籍,大量借鉴前人的手法,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才有后来的创作。 从这些知识上我们都能了解,就是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不仅仅体现在硬性的表现手法上,还有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对描绘对象的深刻剖析的提炼。 所以,在创作者进行创作的时候,并不能单靠个人在艺术领悟方面的天赋,更需要对美术史的了解。 中国的美术史研究早在先秦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已有零星言论。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为最早的美术史文献。中国古代美术史常以画品、书品、画论、书论、画史、书史、书画著录的形式表现出来。南朝齐谢赫的《画品》提出“六法”为品评画家的标准。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第一部较完整的绘画史。为传记体绘画史,这种体例影响到后代千年之久。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邓椿《画继》、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基本属这种类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美术史研究间接地接受西方影响,中间媒介为日本。潘天寿、秦仲文、俞剑华分别著《中国绘画史》,以文献为依据,系统叙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胡蛮的《中国美术史》,第一次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美术。1949年后,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美术史系,成立了美术研究所。美术史著述颇多,王煦、王朝闻、王伯敏、常任侠等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上取得一定成就。中国美术史研究正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西方现存最早的美术史文献始于古希腊人。普林尼的《博物志》以列传体解说名作,与鲍萨尼阿斯的《希腊周游记》被视为美术史的萌芽。文艺复兴时期G.瓦萨里著《艺苑名人传》为早期较完备的美术史著作,作者被视为美术史之父。他将“产生、完成、衰落”循环这一古代概念引入美术史中。近代意义

中外美术史考研重点必备

外国美术史 名词解释 1、拜占庭 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总体特征是威严庄重又豪华富丽,形式上高度提炼和简化,具有程式化手法,赋予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玻璃转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代表:圣菲索亚大教堂。 2、罗马式 “罗马式”一词,原为建筑术语,后扩展为指称11世纪和12世纪欧洲美术的术语。罗马式美术主要是基督教美术,以教堂建设为中心,建筑、绘画、雕塑相互协同。罗马式美术,把早已出现的非再现性美术原则推上了高峰,以一种与古希腊罗马绘画和雕塑截然相反的象征性表现性手法,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绘画和雕塑,在使基督教美术与古希腊罗马美术形成双峰对峙的欧洲美术胜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哥特式(去年)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成就主要表现在教堂建筑及其雕塑装饰方面,哥特式教堂才采用拉丁十字式形制,以巨大的彩色玻璃华创取代墙壁,并普遍采用肋拱框架结构体系,使教堂的内部空间、外部造型、门窗拱券都具有高、尖、直的特点,正门两侧多配置高耸的尖塔,总体感觉高耸挺拔,从满强烈的向上动感。反应出中世纪末期艺术趋向世俗化和现实化的特点。代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 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世界观,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改变人们对自身、上帝、社会、自然界的看法。文艺复兴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它赞美人生、赞美人体、赞美自然,即使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也贯穿现实的世俗精神。 5、佛罗伦萨画派 文艺复兴早起在佛罗伦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佛罗伦萨画派的特点是以人文主义为主导,该派继承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探索在平面上真实地在线立体造型,讲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运用在艺术领域,发展了透视画法、明暗画法和艺术解剖学。将中世纪抽象的神的形象表现为世俗的人,创立了新的艺术风格。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风格。代表人物有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 6、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画派之一。该派是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威尼斯画派的特点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注重视觉效果,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重在用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充满抒情的诗意;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使得

中外美术史 考点整理

中外美术史考点整理 中国美术史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名词解释 p25 p27 “曹衣出水"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吴带当风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吴道子突破了前人绘画柔劲连绵,圆润挺拔的游丝描线条模式,结合书法用笔的特征,强化了在绘画作品中用笔舒卷自如,轻重间生的运笔模式。吴道子在意衣带须发的飞扬气势。将笔力劲怒与满壁风动结合起来是吴道子最重要的绘画风格。力健与风动缺一不可,画史称之为“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曹衣出水"又称“曹家样”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图画见闻志》说曹仲达的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因之命名。 梁楷减笔画p48 南宋梁楷的减笔人物画作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把真实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画面,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典型代表,草草数笔,神韵迥出。 黄徐异体名词解释 p56 p60 五代花鸟画的两大阵营,即“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五代西蜀黄筌为宫廷画家,多写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痕,故有“黄家富贵”之称。 五代南唐徐熙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有“徐熙野逸”之称。“黄徐异体”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绘画风格问题,开创了绘画艺术风格评论的先河。 “黄徐异体”是两宋花鸟画的源头和发展倾向,别无旁支。 黄筌黄筌的花鸟画绢本横卷,采用细线勾勒,填以重彩,具有一种富丽堂皇的贵族气息。徐熙徐熙则用“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徐熙认为一幅画的形和神,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这体现了徐熙在笔墨上的大胆革新。《玊堂富贵图》《雪竹图》 *备注:名词解释要求说明白是谁时期风格特点

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

中外美术史 ⒈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2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胡夫金字塔,它建于古王国时期。 3 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荷马时期、古典时期、古风时期古希腊时期四个阶段。 4 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哥特式和罗马式。 5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美术大师是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 6 《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委拉斯贵滋。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戈雅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7 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克创作的《希阿岛的屠杀》,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8 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莫奈、马奈、德加;此后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它的主要代表画家是修拉。 9、古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10、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 11、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波留克列特斯,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持矛者》中。 12、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殿。 13、罗马式教堂是以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14、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逃亡埃及》等。 15、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16、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团体肖像画,其代表画家是弗兰斯,哈尔斯和伦勃朗 17、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表现下层人民的肖像。 18、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_ 、布歇、弗拉戈纳尔。 19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最高的木结构阁楼式塔是应县木塔。 20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 21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各种器物。 22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罗丹。 23黄公望的代表作是《富春山居图》。 24油画《梅杜萨之筏》的作者是泰奥多尔·籍里柯。 25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26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的。 27《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顾闳中。 27《格尔尼卡》是现代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 29.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30.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31.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220年。 32.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33.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 34.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 35.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兰亭集序。 36.唐代宗教美术的一个显著变化,便是其现实性因素的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世俗化。 37.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昭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18分) 1.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B )时代美术最典型的代表。 A.旧石器 B.新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 2. 18.哈夫拉金字塔前的(A )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A.狮身人面像 B.老村长像 C.书吏凯伊 D.拉荷切普王子像 3.(A )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A.巴底农 B.雅典娜 C.阿波罗 D.宙斯 4.万神殿是古罗马(C )建筑的杰出代表。 A.柱式 B.环形 C.拱券 D.十字 5.哥特式艺术开始于(B ),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A.绘画 B.建筑 C.雕刻 D.音乐 6.乔托是(A )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 A.佛罗伦萨 B.威尼斯 C.尼德兰 D.凤丹白露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中外美术史10套)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一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2、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器,器和器。 3、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4、画像石是用于构筑、、或的建筑石材。 5、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 6、“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的墓址。 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画山水序》的作者是,《叙画》的作者是。 8、唐代画家的,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提出的。 10、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为代表,南方以、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11、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12、“元四家”指的是、、、。 13、“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的《》中。 14、清初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的画家是。 15、清初“四僧”中的,提出“一画论”。 16、“金陵八家”龚贤的画风有与之分。 17、清代木板年画中,年画,年画,年画被称为三大年画产地。 18、“海上三任”是活跃在上海画坛的、、。 19、近代画家即“弘一法师”,从日本回国后,致力于艺术教学。 20、民国时期“岭南三杰”指的是、、。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 A、洛阳永宁寺 B、登封嵩岳寺塔 C、慈恩寺塔 D、五台山佛光寺 3、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是() A、韩伯通 B、宋法智 C、吴智敏 D、杨惠之 4、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5、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A、赵昌 B、易元吉 C、韩若拙 D、崔白 6、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 A、鹊华秋色图 B、浮玉山居图 C、富春山居图 D、春山欲雨图 7、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势最大艺术性最高的是() A、天坛 B、地坛 C、日坛 D、月坛 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苑囿建筑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拙政园 9、清代以画《鬼趣图》讽刺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A、黄慎 B、华€€ C、金农 D、罗聘 10、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A、张熊 B、胡远 C、虚谷 D、吴昌硕 三、名词解释(15分) 1、青铜器 2、瓦当 3、米氏云山 四、简答题(20分) 1、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 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 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是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民族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 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 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

衣纹阴线。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中唐以且有所发展。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②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但③以张躁为主的呈派,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以重视墨法巧变、 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 唐代雕塑艺术特点: ①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 ②世俗性强,突破了佛教的禁欲主义,造型丰满、美丽,以现实美好理想为出发点。 ③技法写实,简单朴素,动态优美,生动。质感表现强,构图和谐,手法与立意,突破性的创造,是在大自然中与人的思维中,能拓展其艺术境界。 唐代美术总结:(关于佛教造像) 1、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佛权哲学渗进。政治和伦理道德。举君臣父孝之义-------,使好空者恶杀,义勇者殉国。 佛本生故事悲惨场景,消退让位于对极乐世界的追求向往。2、(幻想美丽的天国等) 于是壁画中,举目便是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歌,佛坐莲花中,环绕圣仙,座前乐队钟鼓齐鸣,座后彩云缭绕,飞天散花到处是华贵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 中西绘画比较 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 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 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 ③ 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 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 ⑤ 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 ⑥ 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 与西方美术重体面, 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 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 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 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 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统一完整,薄衣贴身, 衣纹阴线。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 ① 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 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 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 既体又一派。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 以张躁为主的呈派, 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 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 唐代雕塑艺术特点: ① 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② 世俗性强,突破了佛教的禁欲主义,造型丰满、美丽,以现实美好理想为出发点。③ 技法写实,简单朴素,动态优美,生动。质感表现强,构图和谐,手法与立意,突破性的创造,是在大自然中与人的思维中,能拓展其艺术境界。 唐代美术总结:(关于佛教造像) 1、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佛权哲学渗进。政治和伦理道德。举君臣父孝之义 -------, 使好空者恶杀,义勇者殉国。 2、佛本生故事悲惨场景,消退让位于对极乐世界的追求向往。(幻想美丽的天国等) 于是壁画中,举目便是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歌,佛坐莲花中, 环绕圣仙,座前乐队钟鼓齐鸣,座后彩云缭绕,飞天散花到处是华贵绚烂的色彩, 圆润流畅的律条,丰溢柔和,亲切动人,美丽善良的人物造型,这一切代替了魏晋时代壁画的悲苦场面,瘦削的人物造型,强烈的动感节奏。此时代求得心灵的安慰和期求,一个时代对欢乐幸福和幻想,以取得心灵的满足。时

中外美术史各高校考研资料真题.doc

中外美术史考研核心考点笔记及试题 “中外美术史226;考研核心考点笔记”及试题 中外美术史试题一、填空(每空1 分,共15 分) 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_陶器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2.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__黄河_________流域。 3.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 年,止于公元_____366_____年。 4.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_白马寺___________。 5.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___________年。 6.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_顾闳中_________。 7.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__兰亭集序_________ 8.唐代宗教美术的一个显著变化,便是其现实性因素的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___________化。 9.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____昭_______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10.《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南唐画家_____阎立本______ 11.宋代风俗画家中以善画婴戏而著称的是_______苏汉臣____,其传世作品有《秋庭戏婴》12. 等。宋代山水画家__王希孟_________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元, 13.代学米氏云山而自成一家的少数民族画家___________。 14.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___________等。 15.清初,江西画家___罗牧________开创了江西派。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于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人物画“墨骨”画法,由()所创。 A.宋代李公麟B.明代李公麟C.宋代曾鲸D.明代曾鲸 2.元代永乐宫的壁画,其规模宏伟壮丽为世所罕见。永乐宫地处我国()。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河南省 3.我国近代最早建立图画手工科的是()。 A.两江师范学堂B.中西美术学校C.上海图画美术院D.中华美术学校 4.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 A.苏绣B.湘绣C.顾绣D.蜀绣 5.五台山佛光寺正殿,是()重要的建筑实物。 A.汉代B.北魏C.唐代D.宋代 6.莫高窟至今尚存()洞窟。 A.292 个B.392 个C.492 个D.592 个 7.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 A.阎立本B.尉迟乙僧C.韩滉D.韩干 8.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 A.风俗画B.历史故事画C.山水画D.人物画

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上课讲义

<中国美术简史>的笔记... 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1)青绿山水画派: <1>展子虔(隋): 《游春图》: 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 <2> “大小李将军”(唐): 李思训: 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 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李昭道: 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2)水墨山水: <1>王维: 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 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以辋川为题材。 <2>张璪: 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 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2.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荆浩: 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 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力倡山水形象要“气质俱盛”,达到形神兼备:传世作品:《匡庐图》: 表现巍峨山峰及山脚下幽居的景象。 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技巧较唐代有明显提高。 (2)关仝: 多描绘关陕一带山水,擅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 写景绘形更为概括,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予人以深刻印象。 表现北方山川峻伟荒寒的景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关家山水”。 传世作品:《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董源: 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更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

外美术史复习提纲 1、欧洲原始美术的主要遗存有哪些? 3、金字塔的艺术性是什么?举出几个正方锥体金字塔的名称。 5、古埃及圆雕、浮雕和绘画三千年基本不变的程式是什么? 6、两河流域遗存有哪些著名雕刻作品? 7、古希腊美术高度发展的原因。 8、古希腊成就了哪三种建筑柱式体系?各有什么特征?各有哪些建筑遗存? 9、古希腊各个时期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雕刻家和雕刻作品? 10、古希腊绘画的成就。 11、古希腊瓶画有哪几种风格? 13、古罗马主要肖像雕塑作品有哪些? 14、卡塔康堡艺术、巴西里加建筑、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教堂建筑的造型特征和装饰特征各是什么?主要代表建筑各有哪些? 15、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家有那些?复兴的标志有哪些? 16、简述“三杰”及波提切利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18、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画家及作品。 19、作品分析:米氏《大卫》、达芬奇《蒙娜丽莎》。 20、样式主义美术的特征和代表人物有哪些? 21、17世纪佛兰德斯画派的艺术特点。 22、分析鲁本斯《掠夺吕西普的女儿》。 23、17世纪意大利产生了哪些画派?各派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人物。 25、委拉斯凯支的绘画特点,分析其代表作品《纺织女》。 26、17世纪荷兰社会变革对绘画的影响有那些? 27、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极其重要作品有那些? 28、从《夜巡》分析伦勃郎的绘画特点。 29、18世纪法国罗可可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30、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画家有哪些? 31、19世纪欧洲各流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2、古典主义艺术、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派的特征是什么? 33、试对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以分析评述。

中外美术史考试大纲(1)总结

《中外美术史》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编写日期: 2011年 9月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 设置本课程,目的是使考生获得系统的美术史基础知识,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做到: 1、顺利、准确、系统地掌握本课程大纲的理论知识。 2、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分析与判断能力。 二、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上,采取主卷和平时成绩相结合。主卷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有课堂提问、课外作业、点名等的综合成绩。 (一)平时成绩满分100分 (二)主卷成绩满分100分 1、考试方法: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成绩=主卷成绩成绩×80%+平时成绩×20%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及分数比例 填空(10%)、名词解释(24%)、简答(36%)、论述(30%) (二)试题难易及分数比例 较易40% 难度50% 较难10% 四、课程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重点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考试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 中国美术史部分 第一章导论、原始美术 【本章重点】 1、美术史与文化史的关系:美术史是文化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史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展现 2、美术史的特点:既是图像的、视觉的;同时也是抽象的、文字的。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原始美术 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 ①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 ②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 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1.早期: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鱼纹盆》 2.中期:庙底沟类型: 3.晚期: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 3. 玉器刻纹在形式上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左右对称 刻线圆转流畅 构图匀称 形象具有威慑力 4. 陶器的发明具有怎样的意义 陶器的发明,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到文明社会的标志,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它表明,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 5.中国古代建筑的萌生时期,是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6、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大型公用建筑,被认为是后代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的开端。 第二章.先秦美术 1.三代青铜器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武器和生产工具 2.生活用品 3.乐器 2.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3.青铜纹饰的造型特点 首先,纹饰依形而饰,形状与器形完美统一。 其次,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最后,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4.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1.初期:相当于殷商前期:还明显具有陶器的某些特点,器形幼稚古朴,简率凝重,尚未脱离原始的风味,有的器表全为素面,无纹饰,大型铜器则以单层凸起饕餮纹和弦纹为主,无底纹。 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 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 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气象代表作品:《立鹤方壶》、《宴乐攻战铜壶》 第三章秦汉美术 1.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军容严整,以宏伟浩大的气魄体现了秦始皇率领军队统一中国的辉

中外艺术史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中外艺术史》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一、考试要点与相关能力要求 1.考查考生对中外艺术发展历史的系统了解,主要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设计史、外国设计史等内容。 2.考查考生对中外美术历史、中外设计历史的熟悉程度、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 二、考试题型 本门课程考试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题目形式可参考推荐书目各章后的思考题。 三、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中外美术史 一、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旧石器时代美术 美术的起源、美术的早期形态 二、新石器时代雕塑 陶塑、泥塑、石雕、玉雕、骨牙雕 三、新石器时代绘画 彩陶装饰画、壁画与地画、岩画 四、新石器时代工艺 陶器、石器与玉器、其他工艺 五、新石器时代建筑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 一、青铜器 先秦、二里头文化青铜器、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春秋战国青铜器 二、雕塑 青铜雕塑、石雕、玉雕、陶塑、漆木雕 三、绘画 壁画、帛画、漆画 四、书法

陶器、玉器、漆器、其他工艺 六、建筑 第三章秦汉美术 一、雕塑 陶塑、石雕、玉雕、青铜雕塑、木雕 二、绘画 帛画、宫殿壁画、墓室壁画、装饰画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砖 四、书法 秦代书法、汉代书法 五、工艺 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织绣、金银器 六、建筑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一、绘画 墓室壁画、石窟壁画、漆画、画家与传世作品、画史画论 二、雕塑 陵墓雕塑、石窟雕塑、寺院雕塑 三、画像砖与画像石 画像砖、画像石 四、书法 三国西晋书法、东晋书法、南北朝书法 五、工艺 瓷器、织绣、其他工艺品 六、建筑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 一、绘画 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寺观壁画、版画、画家与传世作品、画史画论 二、雕塑 陵墓雕塑、石窟雕塑、寺观雕塑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隋代画像石、唐代画像石、五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四、书法 隋代书法、唐代书法、五代书法 五、工艺 陶瓷器、金银器、织绣、其他工艺 六、建筑 第六章宋辽金元美术

《中外美术史》总复习题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 A 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 红山文化 2、1982年10月,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 A、岩画 B、壁画 C、地画 D、帛画 3、2万8千年前的的石墨装饰品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工艺装饰品:() A、山西朔阳峙峪人 B、河南渑池仰韶人 C、陕西蓝田人 D、山西芮城西侯度人 4、《鹳鱼石斧图彩陶盆》是:() A、庙底沟类型 B、半坡类型 C、石岭下类型 D、马家窑类型 5、仰韶文化彩陶包括:() A、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B、半坡类型和石岭下类型 C、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 D、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 6、内蒙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碧玉龙(玉龙)是:() A、红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龙山文化 7、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发现于() A、1954-1956年 B、1964-1966年 C、1974-1976年 D、1984-1986年 8、霍去病墓石雕时代是: () A、战国 B 、秦 C 、西汉 D、东汉 9、画像砖主要分布在:() A、河南、四川 B 、山东、河南 C 、上冻、四川 D、山西、河南 10、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11、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12、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是() A、韩伯通 B、宋法智 C、吴智敏 D、杨惠之 13、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1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15、隋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家有: ()。 A、李思训 B、李昭道 C、展子虔 D、王维 16、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 A. 阎立本 B. 尉迟乙僧 C. 韩滉 D. 韩幹 17、被称为“文人画的鼻祖”的是: A. 阎立本 B. 李思训 C. 韩滉 D.王维 18、《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为: ()。 A、南唐画家 B、西蜀画家 C、北宋画家 D、唐代画家 19、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 A. 风俗画 B. 历史故事画 C. 山水画 D. 人物画 20、《林泉高致》一书的作者是 A. 阎立本 B. 李思训 C、郭煕 D、郭思 21、首创了中国山水画中独特的“禅境”,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推为中国水墨山水画之祖和文人画的先驱是 A. 阎立本 B. 徐熙 C. 巨然 D.王维 22、“南宋四家”是指 A. 李唐、刘松年、马远、李成 B. 李唐、刘松年、马远、范宽 C. 李唐、刘松年、范宽、李成 D.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中外美术史重点

综合重点(填空选择) 威尼斯画派:乔尔乔尼《入睡的维纳斯》完美体现了灵与肉的统一,《暴风雨》迷恋的自然风光、《田园合奏》;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健康生命的美和诱惑力《酒神节的狂欢》、《花神》 龙山文化(代表:黑陶)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 马家窑代表新石器中晚期文化代表(舞蹈彩陶盆)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希腊建筑柱式-----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希拉神庙典型模式--------围住式 中世纪美术四个发展阶段:1、早期基督美术(以《圣经》为题材“巴西里卡”教堂 2、拜占庭美术最显著的成就是教堂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大《圣马可教堂》 3、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的美术被成为罗马式美术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风格的高峰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和新面貌教堂建筑结构采用罗马时代的拱圆和梁柱结构体系并与蛮族时代的夸张变形相结合着重渲染了宗教精神的崇高与神秘代表建筑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法国《圣塞尔宁教堂》西班牙《圣地亚哥》 4、哥特式美术是指公元12C至13C世纪那些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样式这种样式以教堂建筑上高直、拱圆有肋的圆顶和精致繁琐的装饰为标志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意大利《兰斯主教堂》哥特式最大建筑 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进一步完善了15 C意大利人的探索,是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品中获得了完美统一,是形式与空间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 达芬奇(见下文) 米开朗琪罗作品以力量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他真正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完美的英雄巨像《大卫》 《摩西》《创造亚当》 拉斐尔(见下文) 17、18世纪欧洲总体风格“巴洛克”美术(17C美术的总称。。气势宏大、充满动感,强调戏曲效果和煽情力量大)和“罗可可“美术(18C美术的总称。。它是对巴洛克的反驳,它追求可爱、轻松、纤巧的效果,把愉悦感当做一种目俄罗斯美术: 画坛初日——布留洛夫《庞贝末日》 30、4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巴·安·费多托夫《少校求婚》 19世纪60年代核心领导人物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 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彼罗夫《送葬》;普基谬夫《不相称的婚姻》 19世纪80年代,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巅峰。 苏里柯夫:《禁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 美丽的俄罗斯风光:列维坦《弗拉基米尔道路》、《金色的秋天》、《三月》、《墓地上空》 五代山水: 北方: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 南方:董源《潇湘图》,巨然《秋山向道图》 汉画像石: 以山东的“郭巨祠”“武氏祠’为代表。 青铜器 先秦《司母戊大方鼎》。 北宋山水 李成《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途》《雪景寒村图》郭熙《早春图》 唐书法 楷书;欧阳询“欧体”《梦奠贴》颜真卿“颜体”《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柳体》 草书: 张旭草圣号称”张颠”《古诗四贴》、怀素 的)风格分析见下文

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 画家传记及作品。 (3)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4)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 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 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5)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只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5.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张择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擅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 (2)《清明上河图》: <1>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 <2>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 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 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 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 <3>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如:漕船,骆驼队,毛驴队等都被有条有理又真实自然的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中。 <4>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 <5>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 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 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6.五代花鸟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1)黄筌: <1>西蜀宫廷画家,擅长花竹翎毛,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 <2>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条相融,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画中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 <3>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细腻明丽的风格。 (2)徐熙: <1>南唐士大夫,终身不仕,自命高雅,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 <2>注重“落墨”,信笔抒写,略加色彩,突破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有所创造,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3>也为宫廷画过赋色浓丽并带有装饰趣味的“装堂花”“铺殿花”。 (3)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宋人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7.宋代花鸟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不仅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而且表现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德相联系1)宫廷花鸟画: <1>黄居寀: 北宋前期画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表现宁静平和,细致艳丽的“黄家富贵”之风,成为宫廷花鸟画的标准。 传世作品:《山鹧棘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