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能源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说明书

合集下载

华西24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华西24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4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HX240/9.82—II2)第一章HX240/9.82—II2锅炉设计规范及结构特点能够完全满足喷水减温的需要。

1.3.2锅炉正常连续排污率1.0%。

(额定工况)1.3.3锅炉给水质量标准:(1)总硬度≤2 μmol/L(2)氧≤7 μg/L(3)铁≤30 μg/L(4)铜≤5 g/L(5)二氧化硅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20μg/kg)(6)油<1.0 mg/L(7)PH值8.8~9.3(8)联氨10~50 μg/L1.4运行条件(1)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可调峰。

(2)物料制备:煤系统采用两级破碎方案。

(3)给水调节:机组配置电动给水泵,给水操作台设主路调节阀,旁路调节阀。

(4)锅炉在投产后的第一年内年等效可用小时数要求大于6500小时,以后每年运行小时数要求大于7500小时。

1.5通风方式1.5.1本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压力平衡点位于炉膛出口(旋风分离器进口)处。

2.锅炉整套布置及系统2.1锅炉整体布置2.1.1本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运转层以上紧身封闭。

2.1.2锅炉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和一个由汽冷包墙包覆的尾部竖井(HRA)三部分组成。

2.1.3炉膛内布置有屏式受热面:四片屏式过热器管屏和四片水冷蒸发屏。

锅炉共设有四台给煤装置并预留有脱硝口,给煤装置全部置于炉前,在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

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制围成的水冷风室,水冷风室后布置风道点火器,风道点火器一共有两台,其中各布置有一个高能点火油燃烧器。

风室底部布置有3根φ219排渣管。

2.1.4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J形”阀回料器。

在尾部竖井中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

过热器系统中设有两级喷水减温器。

2.1.5锅炉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支吊在锅炉钢架上。

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说明书

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说明书

ZK-35/3.82-M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使用说明书20-96-0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二、锅炉首次点火启动应具备的条件三、锅炉对燃煤的要求四、锅炉首次点火启动五、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六、锅炉常见故障处理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煤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煤技术,是对传统的炉排炉和煤粉炉的一个重大革新。

它对各类煤种的燃烧适应性好,可以有效地燃用褐煤、各类烟煤和无烟煤,也可燃用如树皮、木屑、油页岩、石煤和石油焦等劣质燃料,同一台锅炉甚至可以同时燃用多种然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石进行比较简便的炉内脱硫处理,而一般的尾气脱硫技术费用昂贵,难于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为高硫煤的合理燃用提供了途径,由于燃烧温度低,其NO x排放亦低。

流态化,是指两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因相互之间运动速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一种特定运动状态下的体系。

对于煤燃烧系统而言,主要是指固体颗粒和空气。

这种特定的状态,是指固体颗粒群体在气体作用下具有流体的一些特性,就是流态化。

各种流化床燃烧锅炉,差别主要是燃烧系统,尾部对流受热面与常规锅炉没有根本的不同。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主要包括:炉膛、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这三个关键部件。

与鼓泡床相比,循环流化床炉膛截面尺寸较小,燃烧分布在整个炉膛容积内,因此炉膛温度上下均匀;炉膛下部仍有一个密度较高的密相区,但不设置埋管受热面,避免了鼔泡床埋管磨损严重的问题;由于炉膛截面尺寸较小,锅炉启动点火更加容易;炉膛上部四周布置水冷受热面,磨损情况比埋管大为改善;燃烧所需一、二次空气分级供入,强化了炉内物料掺混,物料与空气接触更加强烈、均匀,有利于燃烧,同时可使NO x生成进一步减少;被烟气携带出炉膛的物料被一、二级分离器分离后经返料器进入炉膛,物料如此反复循环反复燃烧,排出锅炉的灰、渣含碳量较低,锅炉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较高、煤耗较低;而由于采用上下基本均匀的流化风速,在降负荷运行时,风速降低的裕度大,负荷变化可超过0.4:1,锅炉负荷调节范围较宽;由于进入炉内的煤只占炉内高温循环物料量的5%左右,煤进入炉内很快着火燃烧,锅炉煤种适应性很广。

220t h 循环流化床锅炉说明书

220t h 循环流化床锅炉说明书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说明书目录一、锅炉基本特性 (3)1、主要工作参数 (3)2、设计燃料 (3)3、安装和运行条件 (4)4、锅炉基本尺寸 (4)二、锅炉结构简述 (5)1. 炉膛水冷壁 (5)2. 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7)3. 锅筒及锅筒内部设备 (7)4. 燃烧设备 (8)5. 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 (11)6. 省煤器 (11)7. 空气预热器 (12)8. 锅炉范围内管道 (12)9. 吹灰装置 (12)10. 密封装置 (12)11. 炉墙 (13)12. 构架 (13)13.膨胀系统 (14)14.锅炉水压试验 (14)15.锅炉过程监控 (14)三、性能说明 (16)一、锅炉基本特性1、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发量 22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 MPa给水温度 215 ℃锅炉排烟温度 ~140 ℃排污率≤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90.5 %锅炉保证热效率 90%燃料消耗量 41.7 t/h 石灰石消耗量 585 kg/h 一次热风温度 200 ℃二次热风温度210 ℃一、二次风量比 55:45循环倍率 25~30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5时)≥ 70 % 2、设计燃料(1)煤种及煤质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0mm,50%切割粒径d50=2mm,详见附图。

(2)点火及助燃用油锅炉点火用油:甲醇和甲醇油(3)石灰石特性颗粒度0-1mm.d50=0.25mm.3、安装和运行条件地震烈度里氏6度,按7度设防。

锅炉给水满足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

4、锅炉基本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877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6610mm炉膛顶棚管标高 376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 41000mm锅炉最高点标高 45000mm运转层标高 8000mm操作层标高 5400mm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锅炉深度(柱Z1与柱Z4之间距离) 27600mm二、锅炉结构简述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第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及系统流程简述1、概述中原大化集团50万吨甲醇项目动力站三台锅炉是由济南锅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项目热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的17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布置。

运转层标高8.5m,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了多组蛇形管受热面和锅炉包覆管受热面及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左右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咀进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

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炉膛内的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颗粒)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

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

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

因为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烟气中SO2的排放,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NOx的生成。

其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因而它更能适合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要求。

1.1锅炉型号及参数锅炉型号: YG-170/9.8-M2额定蒸发量: 170T/H额定蒸汽压力: 9.81MPa额定给水温度:180℃1.2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锅炉热效率: 90.6%脱硫效率<钙硫比≥2):≥80%燃料消耗量:22854 kg/h燃料颗粒度要求: ≤13mm<其中大于1mm以上颗粒重量比不小于50%)石灰石颗粒度要求:≤2mm排污率: 2%冷风温度:20℃一次风预热温度:150℃二次风预热温度:150℃排烟温度: 140℃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浓度:≤15000mg/Nm3灰与渣的比率: 5.5 :4.5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 99.5%,dc50:80um噪声水平: <85dBA1.3 锅炉设计数据锅炉水阻力: 0.25 MPa锅炉蒸汽阻力: 1.5M锅炉烟气系统阻力: 3255Pa锅炉烟气量<a=1.5 t=140℃): 350000m3/h锅炉一次风阻力: 12960Pa锅炉二次风阻力: 8750Pa锅炉总风量<a=1.25 t=20℃): 188000m3/h一、二次风比为1:1或根据煤种调整为6:4锅炉宽度: 11000 mm锅炉深度: 20000mm锅炉高度: 45637mm锅炉水容积: 110m32、锅炉结构2.1炉膛水冷壁系统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保证了炉膛的严密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手册

第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及系统流程简述1、概述中原大化集团50万吨甲醇项目动力站三台锅炉是由济南锅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的17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布置。

运转层标高8.5m,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了多组蛇形管受热面和锅炉包覆管受热面及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左右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咀进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

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炉膛内的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颗粒)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

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

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

由于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烟气中SO2的排放,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NOx的生成。

其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因而它更能适合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要求。

1.1锅炉型号及参数锅炉型号: YG-170/9.8-M2额定蒸发量: 170T/H额定蒸汽压力: 9.81MPa额定给水温度: 180℃1.2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锅炉热效率: 90.6%脱硫效率(钙硫比≥2): ≥80%燃料消耗量: 22854 kg/h燃料颗粒度要求: ≤13mm(其中大于1mm以上颗粒重量比不小于50%)石灰石颗粒度要求: ≤2mm排污率: 2%冷风温度: 20℃一次风预热温度: 150℃二次风预热温度: 150℃排烟温度: 140℃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浓度: ≤15000mg/Nm3灰与渣的比率: 5.5 :4.5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 99.5%,dc50:80um噪声水平: <85dBA1.3 锅炉设计数据锅炉水阻力: 0.25 MPa锅炉蒸汽阻力: 1.5 M锅炉烟气系统阻力: 3255Pa锅炉烟气量(a=1.5 t=140℃): 350000 m3/h锅炉一次风阻力: 12960Pa锅炉二次风阻力: 8750Pa锅炉总风量(a=1.25 t=20℃): 188000 m3/h一、二次风比为1:1或根据煤种调整为6:4锅炉宽度: 11000 mm锅炉深度: 20000 mm锅炉高度: 45637 mm锅炉水容积: 110 m32、锅炉结构2.1炉膛水冷壁系统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保证了炉膛的严密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2358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启动前的检查1、锅炉点火前必须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安全附件应经过校验,不合格严禁投入运行。

2、确认炉内无人工作。

3、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完好,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4、防爆门完整严密,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

5、水膜除尘进、出口主烟道在开启位置。

6、水系统各阀门、管道、法兰、接头无漏水现象。

7、锅炉各运行设施完好,人孔、检查孔应关闭严闭、风门、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8、锅炉启动前要严格做好给水水压试验。

9、进水结束后,将锅筒与省煤器集箱间在循环阀门开启。

以便通过省煤器形成水循环,以保护省煤器。

二、锅炉的点火1、点火前要首先启动引风机通风5-10分钟。

2、锅炉点火速度应缓慢,从冷炉生火至运行状态,不得少于1小时,从热炉压火至运行状态,不得少于半小时。

循环流化床锅炉部件结构说明书

循环流化床锅炉部件结构说明书

目录一、前言二、锅炉各部件炉墙结构说明2.1点火风道、风室2.1.1 点火风道,风室不同部位炉墙结构2.1.2热烟气发生器内炉墙2.2布风板、炉膛密相区2.3炉膛内水冷屏、过热屏受热面2.4炉膛出口烟道2.5分离器处炉墙2.5.1绝热旋风分离器炉墙2.5.2水冷旋风分离器炉墙2.6出口烟道2.7回料系统2.7.1采用耐磨耐火浇注料结构2.7.2采用耐磨耐火砖结构2.8给煤口、回料口及二次风口处炉墙2.9膨胀节处炉墙2.10敷管炉墙2.10.1膜式水冷壁炉墙2.10.2包墙管炉墙2.10.3角部炉墙2.10.4刚性梁处炉墙2.10.5顶棚炉墙2.10.6门孔炉墙2.11轻型炉墙2.11.1直墙结构及砌筑2.11.2省煤器管穿墙结构及砌筑2.11.3尾部门孔炉墙2.11.4迷宫式密封装置炉墙2.12炉顶密封2.13空预器、烟风道保温结构2.14汽包典型保温2.15管道和集箱保温三、炉墙材料及其理化指标3.1耐磨耐火浇注料3.2耐磨耐火可塑料3.3耐磨耐火砖3.4轻质保温浇注料3.5低水泥耐火浇注料(耐火浇注料)3.6高强度漂珠轻质砖3.7珍珠岩保温砖3.8粘土耐火砖3.9高温微膨胀可塑料3.10硅酸铝耐火纤维毡3.11硅酸铝纤维棉3.12高温胶泥3.13保温胶泥3.14抹面3.15沥青油膏3.16各种耐热混凝土配比(重量比)3.17各种保温混凝土配比(重量比)3.18高温玻璃棉毡(板)3.19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四、炉墙的养护和烘炉4.1炉墙的养护4.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烘炉五、锅炉炉墙砌筑技术说明5.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5.2炉墙砌筑的技术要求六、附图(共17页)一、前言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的特点,为了实现改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本炉设置有分离器将大部分飞灰分离下来,经过循环装置送入到循环床底部燃烧室内,形成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飞灰浓度高、飞灰粒度范围宽等特点。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合理选择和安装炉衬材料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可靠安全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手册

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手册

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手册第一章循环流化床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流态化过程第二节循环流化床的基本原理第三节流化床燃烧的原理系统及组成第二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一节炉膛的结构第二节布风装置的结构及原理第三节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四节返料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五节燃料粒度与燃料制备系统第六节静电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三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第一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第二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第三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区域第四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份额和一、二次风配比第五节循环流化床锅炉对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第六节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因素第四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启动和运行第一节点火启动方式,原理及系统组成第二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启动过程第三节锅炉升压第四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第五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监视和调整第五章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分析第一节运行经验及体会第二节运行中的问题分析第六章锅炉的停止运行第一节正常停炉第二节锅炉停炉后检查项目及措施第七章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事故处理方法第一节事故及故障停炉第二节锅炉满水第三节锅炉缺水第四节汽包水位计的损坏第五节水冷壁管损坏第六节省煤器管损坏第七节过热器管损坏第八节炉膛超温结焦第九节返料器结焦第十节锅炉灭火第十一节骤减负荷第十二节厂用电中断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及前景展望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我国是产煤大国,也是用煤大国,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能源消费已达到12 亿吨标准煤,90 年代末,我国能源需求量为17-20 亿吨标准煤,而实际供应量大约只能达到14 亿吨标准煤,从1993 年开始我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经济能够持续性发展,国家《节约能源暂行条例》、《节能政策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与《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以及《小火电机组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均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烧发电,并且明确规定必须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从80 年代中期,我国酸雨面积不断扩大,酸雨降雨频率逐年增加,据环保部门统计,当前多数城市大气污染物中S02的87%、N02的67%、CO的79%烟尘的71%均来自燃煤,从保护环境质量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质量标准》等法规,明确提倡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减少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说明书型号:HX160/9.81-Ⅱ1图号:26ES-SM工号:012320/21/22用户:鄂尔多斯市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额定蒸发量:160 t/h 过热蒸汽压力:9.81 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给水温度:205 ℃锅炉效率:≥90 % 锅炉类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种类:煤构架地震设防级别:7度前言HX160/9.81-Ⅱ1型锅炉是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鄂尔多斯市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16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为了帮助用户获得对本锅炉最满意的使用效果,特编写本锅炉说明书。

本说明书重点介绍了锅炉的结构特点。

安装公司及电厂在编制各自的技术文件时,本锅炉说明书可作为一份指导性资料以供参考。

但在使用本锅炉说明书时应注意,锅炉运行的最终结果除与设备本身的设计、制造质量有关外,还取决于运行人员对主、辅机设备,尤其是对控制系统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各种运行工况综合判断的能力水平,锅炉说明书作为锅炉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在指导操作运行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

故我公司为用户提供的产品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安装公司及电厂本身所积累的成熟经验。

此外,锅炉本体仅是整个发电厂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要使整个电厂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必须各主、辅机均能一致良好地运行。

因此,说明书中对几个关键系统,如给煤、烟风等系统作了简单阐述,但这些都只能理解为锅炉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不能作为电厂系统的唯一设计准则。

操作人员如何获取运行经验、良好地协调机组特性和正确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本说明书的内容是根据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研究、制造中所获得的知识及经验编写而成的,当应用于预运行、运行、维护和安全时,现场操作应按现行的最新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本厂不对任何操作失误而引起的事故承担责任。

本锅炉说明书所涉及技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与本工程无关的单位不得擅自复制。

目录一. 结构部分 (6)1.1设计条件 (6)1.1.1 锅炉规范: (6)1.1.2 锅炉主要尺寸: (6)1.1.3 燃料特性 (6)1.1.4 石灰资料 (8)1.1.5煤泥分析数据: (10)1.1.6 点火方式: (10)1.1.8 锅炉给水品质 (10)1.1.9 自然条件 (10)1.1.10 运行条件 (11)1.1.12通风方式 (12)1.2锅炉概述 (12)1.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12)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的工艺流程 (13)1.3锅炉整体布置 (14)1.3.1 HX160/9.81-Ⅱ1型锅炉整体布置 (14)1.3.2 汽水流程 (15)1.3.3 烟风系统 (15)1.3.4 物料循环过程 (16)1.3.5 物料循环过程 (17)1.3.6.膨胀系统 (17)1.4锅炉主要部件 (18)1.4.1 省煤器 (18)1.4.2 锅筒和锅筒内部设备 (18)1.4.3 炉膛 (20)1.4.4 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 (20)1.4.5 旋风分离器 (21)1.4.6 尾部受热面 (21)1.4.7 低温过热器 (22)1.4.8 一级减温器 (22)1.4.9 屏式过热器 (22)1.4.10 水冷蒸发屏 (22)1.4.11 二级减温器 (22)1.4.12 高温过热器 (22)1.4.13 空气预热器 (23)1.4.14 “J”阀回料器 (23)1.4.15排渣口 (23)1.4.16 气力播煤装置 (24)1.4.17 点火燃烧器 (24)1.4.18 耐火耐磨材料 (24)1.4.19 锅炉构架 (25)1.5 锅炉主要性能指标 (25)1.6主要部件水容积 (26)二.附图 (27)附图一:锅炉主视图 (27)附图二:锅炉俯视图 (30)附图三:锅炉汽水系统图 (31)附图四:烟风系统图 (32)附图五:锅筒内部设备 (33)附表一:锅炉热力计算汇总表 (34)一. 结构部分1.1 设计条件1.1.1 锅炉规范:额定蒸发量160t/h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1MPa(g)给水温度205℃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20℃1.1.2 锅炉主要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管子中心线间距离) 8915.4 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4724.4 mm 锅筒中心线标高38200 mm 锅炉顶板标高43625 mm 锅炉宽度(B1至B4) 19000 m m 锅炉深度(K1至K4) 23360 mm1.1.3 燃料特性煤质资料如下表(设计煤种):注:该项目仅1#、2#炉参烧驰放气,其流量按2500m/h考虑。

煤的粒度分布图:*注:我厂推荐采用的燃料粒度是严格基于固体粒子程序以及排放程序计算的结果,采用这种燃料粒度可以得到最佳的炭粒子的燃烧效率以及合理的排放:燃料粒度的合理选取可以确定合理的流化速度,而密相区的速度决定了炉膛的几何尺寸,因而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数据,因此在本工程中,我公司之所以对燃料的粒度提出要求是为了获得一个最佳的锅炉性能。

1.1.4 石灰资料石灰石的粒度分布图见下表:*注:粉状的石灰石被送入炉膛之后,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发生化学反应,除去SO2,为了维持锅炉有效、经济运行,采用适当大小的石灰石粒子是关键所在。

如采用的石灰石粒子比我厂推荐的粗大或细小,将对循环流程产生不利影响,过粗的石灰石粒子将导致:石灰石耗量的增加,床温低于正常温度,锅炉的效率降低,底灰超过设计值等;如石灰石粒子过细,其在主回路中停留的时间达不到要求,导致石灰石耗量的增加;另一个负面影响是使飞灰系统超负荷,由于存在未反应的石灰石粒子,将出现排灰的难题,当石灰石与湿卸料系统中的水混合之后,过量的石灰石将产生大量的热。

1.1.5煤泥分析数据:1.1.6 点火方式:以轻柴油作燃料、床下油枪点火。

1.1.8 锅炉给水品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12145-2008)中高压水质规定,同时满足锅炉喷水减温要求。

1.1.9 自然条件气象条件:杭锦旗属大陆性沙漠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少雨且风沙大。

大气压值为0.087MPa.A海波高度1089.5 米年平均气温为 5.5~8.0℃一月平均气温-12.6℃极端最低气温为-32.1℃七月平均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达38.7℃平均降水为144.6~366 mm 年蒸发量为2100~2955 mm相对湿度45~52%无霜期为122~144 d作物生长期1573.8~1921.5 h全年多盛行西风及北偏西风,年平均风速为 4.4 m/s,最大风速24 m/s,最大风速的风压0.6kN/m2,基本风压0.55 kN/m2。

地震烈度7 度地震加速度0.15g公用工程条件:循环冷却水:循环水温差为10℃。

供水水压:0.45MPa(G)(入界区线);回水水压:≮0.25MPa(G)(出界区线);供水水温:t= 30℃;回水水温:t=40℃;污垢系数:3.44×10-4m2K/W;电:厂区使用低压:380/220V 50Hz氮气:氮气压力:0.45MPa(G)温度:常温仪表空气:正常压力0.45 MPa(G)露点温度<-50℃(常压)压缩空气:压力:0.45MPa(G) 温度:常温1.1.10 运行条件a. 锅炉机组采用紧身封闭布置,热工控制采用DCS独立集中控制。

电气、仪表及锅炉的重要元件应做好防雨、防潮、防风沙的措施。

b. 锅炉机组的实际噪声水平,控制在锅炉间及作业场所小于85dB。

c. 锅炉带基本负荷,也可以用于调峰;锅炉采用定压运行,也可滑压运行。

d. 锅炉燃用设计煤种并进行脱硫,负荷为最大连续蒸发量,无助燃油,环境温为20℃时,锅炉保证热效率≥90%(按燃煤低位发热值,预热器入口风温20℃)。

Ca/S 为 2.2 时,脱硫效率≥80%e. 锅炉设置单独的石灰石粉进口。

f. 锅炉预留掺烧煤泥的给料口。

煤泥掺烧干法湿法兼顾,并且煤种变化在规定范围内锅炉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

最大掺烧量按30%考虑。

g. 锅炉尾部受热面吹灰采用声波吹灰方式。

h.1#、2#炉参烧甲醇驰放气,该驰放气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按国家标准须在释放源附件划定防爆区域,阀门、风门等不能布置在防爆区域内,具体防爆区域范围参考图纸26ES742-0。

1.1.12通风方式本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压力平衡点位于炉膛出口(旋风分离器进口)处。

1.2 锅炉概述1.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的发展原动力在于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循环流化床技术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其特殊的燃烧方式大大的减少了作为世界主要大气污染源--燃煤电站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即从根本上解决了酸雨问题。

同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好、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因此作为世界上能源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该技术在全世界得到迅猛发展。

流化是由气流以一定速度穿过布风装置上的物料,使物料颗粒通过与气流的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的状态。

流化床类别主要取决于床内气流的空床截面速度,随着气流速度的提高,气流对床内物料颗粒产生的曳力与作用在颗粒上的重力和浮力逐渐达到平衡,床内物料则由固定床状态经过鼓泡(沸腾)、节涌和湍流床状态达到快速流化床状态。

循环燃烧技术是在鼓泡流化床燃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燃烧方式与鼓泡床燃烧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固体物料能在流化床内实现多次循环燃烧。

鼓泡流化床是在气流空床截面速度低于2~3m/s的情况下运行的,此时床层具有明显的分界面。

当气流速度增加并超过鼓泡速度后,床层开始膨胀,大量固体颗粒被抛入床层上方的悬浮空间,床层表面趋于弥散,此时已没有明显的分界面,但沿着燃烧室高度的增加物料浓度越来越低。

循环流化床内气流速度一般在3.5~6m/s,床内物料混合强烈,流化稳定。

床内物料被高速气流带出炉膛,在“气-固”分离装置中被捕集下来,然后由回料系统送入流化床内循环再燃。

固体燃料经多次循环,燃烧效率高,高浓度含尘气流强化了传热;同时,通过床压、一二次风配比等手段来控制床温,实现850~950℃左右的低温燃烧,再通过向床内添加石灰石等脱硫剂以及分级布风形式的采用,有效地控制了SO2和NO X等有害气体的生成量,使锅炉排放物达到环保标准。

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的工艺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组成部份如下:●固体粒子循环主回路包括炉膛、旋风分离器以及回料器●尾部竖井(包括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以及空气预热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流程中燃烧及脱硫发生在由大量灰粒子所组成的温度相对较低接近850℃的床层内,该温度的选取同时兼顾提高燃烧效率及脱硫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