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钢的技术要求及主要工艺流程
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盘条一般为低、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和优质合金结构钢,用来冷镦
成型制造各种机械标准件和紧固件。
合格的冷镦钢线材盘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化学成分
对于合金结构钢而言,O、P、S容易造成夹渣物,造成冷顶锻裂纹,所以
应以中下限为宜。
2、表面质量
冷镦钢盘条要求很严,尺寸公差为±0.15mm;不圆度≤0.10mm;表面裂纹、划痕最深≤0.07mm。
3、脱碳
冷镦钢盘条直径≤14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15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0mm;直径16-24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2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2mm;直径27-42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3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5mm。
4、非金属夹杂
冷镦钢盘条要求B类夹杂物距表面2mm之内应不大于15μm。
B类和D类夹杂物一般控制在2级内。
5、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粒状珠光体。
理想的组织是珠光体晶粒大小相近并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6、低倍组织
冷镦钢盘条低倍不应有缩孔、分层、白点、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中心疏松、方框偏析不允许大于2级。
7、晶粒度
10.9级以上螺栓晶粒度在7-8级较佳,保证成品强度外,其余级别冷锻钢线材的晶粒度可控制在5-7级。
8、冷镦性能
冷镦钢盘条的断面收缩率应不小于50%、屈强比应不大于70%,同时冷加工强化系数越低越好,这样不易产生加工硬化。
冷镦技术知识和工艺分析

冷镦技术知识和工艺分析冷镦技术是一种将金属条材或线材通过冷镦机器进行冷变形加工的技术。
它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金属成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建筑等领域。
冷镦技术的工艺分析主要包括材料的选取、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首先,材料的选取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冷镦的材料主要有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在选取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硬化性和切削性能等指标。
一般来说,材料的强度越高,可冷变形的量就越大,但也会增加机器的负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其次,确定工艺参数是冷镦技术的关键。
工艺参数一般包括冷镦机的运转速度、冷镦模具的几何参数和冷镦压力等。
冷镦机的运转速度需要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尺寸确定,一般来说,材料越硬、尺寸越大,运转速度就需要降低。
冷镦模具的几何参数需要根据所需成形的形状确定,一般来说,成形形状越复杂,模具参数也需要相应增加。
冷镦压力需要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尺寸以及成形形状等因素来确定,过大的压力容易导致材料开裂,过小的压力则会影响成形效果。
因此,在确定工艺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成形要求,通过实验和经验总结,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
最后,工艺流程的设计对冷镦技术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
冷镦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制备、锻造、校验和修整几个步骤。
预制备阶段主要是对原料进行切割、去皮和热处理等预处理工作。
锻造阶段是冷镦技术的核心步骤,通过连续多次进行锤击冲击,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并逐步接近所需尺寸和形状。
校验阶段是对成形后的工件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检查,以保证其质量和精度。
修整阶段是对工件进行去毛刺、抛光等表面处理工作。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冷镦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可以高效地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尺寸和形状。
在应用冷镦技术时,需要合理选择材料、确定工艺参数和设计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冷镦成型工艺

冷镦成型工艺1. 概述冷镦成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高精度、高效率的螺栓、螺母、螺钉等金属零件。
冷镦成型通过在常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实现金属材料的进一步加工和形状成型。
2. 工艺流程冷镦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原料准备冷镦成型的原料通常为金属线材,常见的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在进行冷镦成型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层、切割成合适的长度等。
2.2 模具设计冷镦成型需要使用专门的模具进行加工,模具设计的质量对成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模具设计包括模具形状设计、模具材料选择等。
2.3 加热处理在进行冷镦成型之前,有时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2.4 冷镦成型冷镦成型是整个工艺的核心步骤。
在冷镦成型机床上,金属材料通过进给机构进入模具中,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在一系列挤压、拉伸、剪切等力的作用下,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形成螺纹或其他形状。
2.5 后处理冷镦成型后,通常需要进行喷油、清洗、退火等后处理工序,以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硬度和机械性能。
3. 工艺优势冷镦成型工艺相较于其他金属加工工艺,具有以下优势:3.1 高生产效率冷镦成型工艺可以实现快速连续加工,每分钟可加工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零件,生产效率高。
3.2 低能耗冷镦成型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相较于热加工工艺,能耗更低。
3.3 降低废料率冷镦成型工艺采用线材作为原料,减少了废料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3.4 优质成品冷镦成型工艺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
4. 应用领域冷镦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强度螺纹的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
5. 发展趋势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新材料的应用,冷镦成型工艺将越来越广泛应用。
未来,冷镦成型工艺将更加注重工艺参数的优化、模具材料的研发等方面,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冷墩工艺流程

冷墩工艺流程
冷墩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制造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以下是冷墩工艺的基本流程:
1. 备料:根据产品图纸或生产要求,准备合适的原材料,如钢材。
2. 模具设计: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相应的模具。
3. 模具制造: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出精确的模具。
4. 表面处理:对原材料进行抛光、磷化、喷塑等表面处理,以提高成品外观和防腐性能。
5. 切料:使用切割机将原材料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和直径。
6. 墩头成型:将切好的原材料放入冷墩机中,通过墩头冲压成型。
7. 切边:使用切边机将成型的零件边缘切割平滑。
8. 热处理:对成品进行热处理,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9. 抛光:对成品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
10. 检验:对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产品图纸或生产要求。
11. 包装:对成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质量。
以上是冷墩工艺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产品要求和生产设备而有所不同。
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

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冷镦钢线材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紧固件和工具等领域。
下面是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
1. 材料选择:冷镦钢线材所使用的材料通常为低碳或中碳钢。
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能,适用于制造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中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制造要求较高的紧固件。
2. 热处理:冷镦钢线材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热处理,以使材料具有合适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晶界碳化物,改善加工性能;正火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淬火可以使材料达到最大硬度并增加强度;回火可消除淬火后的材料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
3. 冷拉:冷拉是冷镦钢线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
通过冷拉可以使材料的直径变细,并在拉伸过程中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力学性能。
冷拉操作时需要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以确保拉伸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均匀和不产生裂纹。
4. 弯曲:冷镦钢线材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弯曲操作,以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
弯曲工艺需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确定适当的弯曲半径和角度,以避免材料的破裂或变形。
5. 加工精度控制:冷镦钢线材的加工精度对于零件的装配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每个环节的加工尺寸和几何形状,以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6. 表面处理:冷镦钢线材在制造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酸洗、电镀、镀锌和涂装等。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
7. 检测和质量控制:冷镦钢线材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合格。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等。
综上所述,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包括材料选择、热处理、冷拉、弯曲、加工精度控制、表面处理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等。
这些要点在冷镦钢线材的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冷镦工艺介绍

冷镦工艺介绍
冷镦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其中包括多种工艺,能够
使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同时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相
对较少,所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铁路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冷镦工艺的具体介绍:
第一步:获取材料
在通过冷镦工艺加工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要加工的材料。
冷镦工艺
通常适用于直径小于20mm、长度小于200mm的材料,通常使用的材料
有碳素钢、不锈钢、铜、铝等。
第二步:削料和成型
一般来说,冷镦加工需要先将材料进行削料,以便更好地进行成型。
削料时需要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削料速度,切削之后就可以进入成型阶段。
具体成型的方式包括挤压、拉伸、扭
曲等多种方法,在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硬度来调整冷镦机的
参数。
第三步:热处理
经过冷镦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但其塑性和韧性可能会
有所降低,因此需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的方式通常有淬火、回火、
正火等,具体的处理方式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酌情选择。
第四步:表面处理
加工完成后的产品,其表面可能会存在氧化或氢化等问题,会对后续
的使用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防止发生生
锈等现象。
综上所述,冷镦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可以对金属材
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改善,并能够生产出高强度、高韧性的金属制品,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冷镦知识和工艺讲解

冷镦知识和工艺讲解1. 引言冷镦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本文将介绍冷镦的基本知识和工艺讲解,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材料要求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2. 冷镦的基本概念冷镦是一种通过将金属坯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在冷态下进行镦制的金属加工方法。
它能够通过变形加工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大小。
冷镦的工艺非常灵活,可以生产各种形状的零部件,如螺栓、螺母、螺柱等。
3. 冷镦的工艺流程冷镦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金属坯料,一般使用钢材或铜材制作。
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来确定,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
3.2 加热处理金属坯料需要进行加热处理,以提高其可塑性和变形能力。
常用的加热方法包括电阻加热、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等。
3.3 冷镦成型加热后的金属坯料送入冷镦机进行成型。
冷镦机是一种特殊的加工设备,通过压力和模具的作用,将金属坯料逐渐变形为所需形状。
3.4 后处理成型后的零件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清洗、去毛刺、抛光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3.5 检验和包装最后,对零件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合格的零件经过包装后,可以进行销售或者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4. 冷镦的设备冷镦机是冷镦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它通常由下列部分组成:•送料装置:用于将金属坯料送入冷镦机,保持均匀的进料速度。
•压力机构:通过压力使金属坯料变形,完成冷镦过程。
•模具:冷镦模具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冷却装置:用于冷却金属零件,防止变形和表面质量不良。
5. 冷镦材料的要求冷镦的材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可镦性金属材料的可镦性是指其在冷态下的变形能力。
优秀的可镦性意味着材料容易变形,而不容易断裂。
一般来说,钢材的可镦性比较好,常用于冷镦加工。
5.2 易切削性金属材料的易切削性是指其在冷镦过程中,容易切断和形成所需形状。
易切削性好的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减少切削力和模具磨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冷镦件工艺

冷镦件工艺冷镦件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各种螺栓、螺钉和销轴等紧固件。
本文将介绍冷镦件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冷镦件工艺的原理冷镦件工艺是通过在常温下将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使其截面积减小,从而实现材料的延长和变细。
在冷镦件过程中,材料受到压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使得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如碳钢、合金钢等,并进行切割和清洗处理。
2. 镦头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合适的镦头形状和尺寸。
3. 镦头加工:使用加工设备对镦头进行加工,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的精度。
4. 材料供给:将准备好的材料送入冷镦机的供给系统中。
5. 冷镦加工:通过冷镦机的压力和剪切力作用下,将材料进行冷镦加工。
6. 修整工艺:对冷镦件进行修整,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毛刺和表面不平整。
7. 表面处理: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镀锌、喷涂等表面处理。
三、冷镦件工艺的优势1. 节约原材料:冷镦件工艺可以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减少废料产生。
2. 提高生产效率:冷镦件工艺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 优化产品性能:冷镦件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硬度。
4. 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于热镦件工艺,冷镦件工艺不需要加热和冷却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冷镦件工艺的应用冷镦件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紧固件生产。
螺栓、螺钉和销轴等冷镦件产品在这些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连接和固定各种零部件。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冷镦件工艺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在汽车制造中,冷镦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结构等部位。
螺栓和螺母是汽车中最常见的冷镦件产品,用于连接和固定各种零部件。
冷镦件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的高精度和高强度,满足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性要求。
在机械制造中,冷镦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组装和维修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盘条一般为低、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
标准件对原材料尺寸精度要求比较严格,热轧钢材规格有限,尺寸精度也很难满足要求,所以标准件几乎全部采用冷拉钢丝作为原料,合格的冷镦钢丝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化学成分要求:O,P,S等元素对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及数量、大小有决定性影响,所以要求控制其含量;对合金钢而言,硅、铝、锰等元素控制在中下限为宜,避免造成冷顶锻裂纹。
(2)表面品质:标准件厂统计表明,冷镦开裂的80%是由钢丝表面缺陷造成的,如折迭、划伤、密集的发纹、局部微裂纹、结疤。
因此对线材表面品质要求很严,尺寸公差±0.20mm,不圆度<0.30mm,表面裂纹、划伤最深<0.07mm。
(3)脱碳:表面脱碳造成螺栓表面强度降低,疲劳寿命大幅下降。
(4)非金属夹杂物: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高、尺寸大是造成标准件冷镦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非金属夹杂中B类和D类脆性夹杂,距钢丝表面愈近危害性越大,所以要求B类夹杂物距表层2mm之内应不大于15μm。
(5)金相组织:冷镦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粒状珠光体,珠光体的晶粒尺寸和分布也是影响冷镦性能的因素,理想的组织是珠光体晶粒大小相近并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珠光体不同显微组织冷镦性能从好到坏的排列次序为粒状珠光体、索氏体、细片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
(6)低倍组织:冷镦钢丝对钢的低倍组织要求比较严,低倍检查不应有缩孔、分层、白点、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中心疏松、方框偏析、中心增碳等缺陷,不同钢种都有明确的级别规定。
(7)晶粒度:冷镦钢丝内部组织不同于其它钢丝,晶粒度不是越细越好。
晶粒度太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升高,变形抗力增大,对冷镦成型很不利。
除10.9级以上螺栓晶粒细、保证成品强度外,冷镦钢丝的晶粒度应控制在5~7级。
(8)冷镦性能:冷镦性能好是指钢丝具有较低的变形抗力,能经受很大程度的变形而不产生裂纹。
一般认为以断面收缩率和屈强比作为衡量冷镦性能指标比较可靠。
合金钢的断面收缩率应不小于50%。
冷镦钢丝的屈强比小,冷镦性能相对要好,合金钢的屈强比应不大于0.70。
从冷镦性能角度考虑,钢丝的冷加工强化系数越低越好,即不易产生加工硬化。
高档次标准件对原料的品质要求:盘条具有较高的塑性指标、断面收缩率及延伸率;在冷塑性变形中,材料的变形抗力小,加工硬化率低,材料的屈强比小,盘条硬度适中,不要过高;盘条具有良好的表面品质,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不允许有折迭、裂纹等表面缺陷;钢的组织致密,无内部缺陷。
2、冷镦钢主要生产工艺
冶炼冷镦钢的关键是要提高钢水的纯凈度,降低钢水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
钢水终点碳含量稳定在规定范围内是降低钢水氧化程度和减少钢水非金属夹杂的主要措施。
冷镦钢盘条生产的工艺流程:
铁水→转炉→精炼炉→连铸→加热→高速线材轧制→高线控制冷却→成品检验→入库。
合金冷镦钢线材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碳素钢线材基本相同,但合金冷镦钢丝变形抗力较大。
为保证冷镦成型,球化退火是必不可少的,可获得比较理想的组织。
常用工艺路线:
线材→冷拉→球化退火;线材→再结晶退火→冷拉→球化退火。
对冶炼工艺的要求:(1)新炉前20炉、补炉前3炉及新包第1炉不得冶炼冷镦钢;(2)出钢温度为1630~1660℃;(3)脱氧合金化,终脱氧加入硅铝钙钡合金;(4)钢包清洁无冷钢,钢包进行吹氩。
LF精炼时间不少于35min,白渣保持时间不低于15min。
出钢温度:开浇(1585±5)℃,连浇(1567±5)℃。
出钢时喂CaSi线,并进行弱搅拌。
同时方坯表面不得有脱方、裂纹、重接、分层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