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15 年中考真题

茂名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听力I 。本大题 4 小题,共8 分。

答题提示:第1-4 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答题区的对应题号上;第两遍,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次。

1.听读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秀颀讪笑浮想联翩B.晨曦繁衍温文尔雅

C .斟酌琐屑耿耿于怀D.腼腆拘谨苦心孤诣

2.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11 题读录音只播放一

听读一则说明性文字,回答3-4 题。

3.下列选项与所读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主要介绍了深茂高铁的起点站和终点站以及估算投资等内容。

B .深茂高铁为双线设计分两期建设,首期建设已于去年6月底动工建设。

C .深茂高铁更改设计后,时速调整为250 公里,终点站茂名东站要进行搬迁。

D .深茂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深圳到茂名将减少至不到3小时。

4.对所读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所读材料的说明对象是深茂高铁。

B.材料介绍了深茂高铁的建设对茂名发展的作用。

C.材料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人们对深茂高铁有具体的了解。

D.所读材料的说明结构是递进式结构。

二、语文基础。本大题 2 小题,共 4 分。

5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惘然”的“惘”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M”;“尴尬”的“尴”按音序查字法应查“G”,笔画共有12 画。

B.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句末“。”应改为“?” )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期望春

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D .中国军团在2010 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 枚,位居金牌榜首位。(句中的“囊括”

使用不当)

6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措配不当,应将“枪声”

改为“猎枪” )

B.用这个办法烧开水,由十分钟烧开一锅,变为五分钟烧开一锅,时间缩短了一倍。

(“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

C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把“感受”改为“体会”)

D.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

不理。(删去句中的“不能” ,“不可”)

三、文言立阅读。本大题 4 小题,共8 分。

7.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余闻之也久村中闻有此人

..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湖中人鸟声惧绝.

D.今齐地方.千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2015 年中考真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

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xi 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

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

9.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乃入见见人读数十卷书

..

B .恶之如鸱枭死亦我所恶

..

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人疾之如仇敌

..

D .虽不能察,必以情如此以学自损

..

10.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

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

轻慢同列。”

D .【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

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四、听力Ⅱ与积累运用。本文题 4 小题,共15 分。

11.( 1)听读词语,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田字格里。( 2 分)

( 2)听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相关问题。( 3 分)

①“还有家长呢?”老师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1 分)

②如果你是这垃老师,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样说?( 2 分)

12.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3 分)

(1)描述画面内容( 2 分)

(2)揭示寓意( 1 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汤姆到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参与学习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2015 年中考真题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耳顺②垂髫③而立④不惑

请你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1 分)

座位排序是(只写序号):→→→

( 2)作古诗获报酬。汤姆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被《南方论刊》登载了,稿费是以每字5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请你核算一下他能获得多少稿费,用大写数字写

出金额总数。( 1 分)

汤姆的稿费金额总数是:

( 3)读经书长知识。汤姆想读“四书五经”,因没有借书证,今天就写借据向高凉图书

馆借出“四书五经”中的四本来阅读一个月。但借据不够完整,请你帮他补充。( 2 分)

借据

我从高凉图书馆借《中庸》、《春秋》,《》、《》四本书。

借期为一个月。

此据

借书人:汤姆

①请从“四书五经”里面再选另外两部补写上去。( 1 分)

②借据的格式不完整,请指出并改正过来。( 1 分)

14.根据下面文学名著的材料,完成填空。(3分)

【 A】(人名)在【B】(地方)立了两件大功。一件是参加海战,把邻国的

兵舰全拖过来了,那是很容易的.那海,还不到他胸口深。一件是救火,王宫失火了,他撒

了一泡尿、把火浇灭了。但皇后认为他报不恭,王宫也有尿味,从此再也不住进王宫。以后

国王听信谗言,怀疑他要夺王位,要把他处死,他逃离了这个国家。

这则材料出自英国作家的作品,文中的【A】是,【B】是。

五、古诗交默写与翻译。本大题 2 小题,共 10 分。

15.古诗文默写。(6 分,每个空格 1 分)

(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 3)?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 4)窈窕淑女,。(《关雎》)

(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言在此的名句是“,”。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7 小题,共25 分。

(一)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10 分)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

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

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

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

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

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

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 。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

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

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

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

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

1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采用“总 - 分 - 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B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加点词“嵌”字形

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

好《道德经》。

D.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上。

(二)陪着母亲坐火车(15 分)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

车,想坐一次火车。

王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

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

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

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

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

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

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 ,, ”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

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

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

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

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

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

了你的面包!”

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

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

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

行千里母担忧’ ,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

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 ”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

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

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作者:张玉兰)20.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陪乘火车→【 A】→中年男子偷吃→【B】→掏钱资助→【 C】→母亲欣慰。21.这篇小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4分)

2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4 分)

23.对本文的理解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的母亲“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中的“执意”,写出母亲坚持己见,勇

于尝试新事物的性格。

B.文章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如叫卖声中断男人的说话与下文的诉说遭遇,这样使

小说行文自然,结构严谨。

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中年男子故意编造了“一路好得很”的

谎言,表现他对父母的孝心。

D.小说描述中年男子的道歉和诉说,意在引出中年男子是为了博得陆总的同情与资助,更

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E.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依顺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有孝心,做人守诫信有良知也

是对父母的一种尽孝。

七、作文。本大题 1 小题,共 5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享受快乐。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趣,快乐处处有。品美味佳肴

快乐,博览群书也快乐;觥筹交错快乐,月下独酌也快乐;霓虹灯下,唱歌跳舞是一种快乐,漫步山野,感受自然也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解他人之困是可贵的快乐;攻克难题,战胜

自我得到难以言喻的快乐;“乐其乐”更是闪耀人性光芒的快乐。回味生活点滴,快乐与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

600 字以上的文章。

请以“这样很快乐”为题写一篇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卷面整洁,书写清楚;

2015 年中考真题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和校名。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本大题 4 小题,共8 分。

1. 2 分B

2. 2 分D

3. 2 分C

4. 2 分 D

二、本大题 2 小题,共 4 分。

5. 2 分 D

6. 2 分C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8 分。

7. 2 分C

8. 2 分 D

9. 2 分 B

10. 2 分A

四、本大题 4 小题,共15 分。

11. 5 分( 1)( 2 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评分意见:一个成语 1 分,错 1 字该成语0 分,书写潦草的扣 1 分。)

( 2)(3 分)答案示例:①老师想让学生也向家长问好。( 1 分)②看来我

的不够严密的表达让家长误解了,现在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向家长问好

吧!(2 分)(评分意见:意思相近即可)

12. 3 分(1)内容(2分),示例:一群专家学者围着一位管理者,带着期盼的神情望着管理者,并向他递上计划、方案、发明、建议,管理者拿着望远

镜向远处望,不理睬身边围着的人。

(或者:许多专家、学者拿着计划、方案,建议、发明向管理者提交,

而管理者不理不睬身边的人,只是拿着望远镜向远处望。)

( 2)寓意( 1 分),示例:管理者不重视身边的人才:或讽刺管理者不识

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评分意见:意思相近即可)

13. 4 分( 1)①④③②(评分意见:全对给 1 分,否则0 分)

( 2)贰佰圆(元)或贰佰圆(元)整。(评分意见:错一字该空为0 分。)

(3)①《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或:

《诗》《书》《礼》《易》)(评分意见:每空 0.5 分)

②没有日期(借据没写时间);改正:借书人下方要写上“2015 年 6 月

16日”(其它答案不给分)。(评分意见:指出错误0. 5 分,改正0. 5 分)

14. 3 分乔纳森·斯威夫特(或:乔纳森;或:斯威夫特也可以)【A】格列佛【 B】小人国(评分意见:一空 1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共10 分。

15. 6 分(1)独怆然而涕下(2)长河落日圆(3)俗子胸襟谁识我( 4)君子好逑(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评分意见:每个空格 1 分,错、漏、多一字该空格0 分。)

16. 4 分(1)那些吃肉的大官们(当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 2)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习。

(评分意见:(1)“肉食者”和“鄙”字 1 分,句意准确 1 分;( 2)“如此”

和“以”字 1 分,句意准确 1 分。)

六、本大题7 小题,共25 分。

(一)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10 分)

17. 3 分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回答“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

因”也可)。

18. 4 分事例论证(或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列举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非常

必要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2015 年中考真题

(评分意见:答对一个空格

19. 3 分 C

2 分,二个 4 分。)

(二)陪着母亲坐火车(15 分)

20. 3 分【A】偶遇中年男子(车上遇到中年男子、与中年男子交谈);【B】中年男子诉说(遭遇);【 C】结清工钱(结清拖欠款)

(评分意见:答对一点 1 分,共 3 分。意思相近即可。)

21. 4 分①与文章开头“想坐一次火车”“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照应,有首尾呼应之妙;②最后点明母亲坐车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找回诚信和良知,

画龙点睛,篇末揭示小说的主旨;③突出文章的主题,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④塑造了一个用心良苦,教育巧妙,

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评分意见:答对一点2分,二点 3 分,三点 4 分。意思相近即可。)

22. 4 分依顺母亲,陪乘火车表现有孝心:②想帮男子卖盒饭,掏钱资助表现

有动人之心,同情心(写爱心也可);③结清拖欠工钱打发红包表现能幡

然醒悟,知错就改,有良知;④有了火车上的一段经历遭遇后才结清拖

欠工钱说明陆总也曾经是个不守诚信的人。

评分意见:共 4 分,答对一点 2 分(文本内容 1 分,性格特点 1 分)。

总体上只写性格特点,没有文本内容只得 2 分;或只有文本内容,没有

写性格特点也只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23. 4 分 A D(只答对 1 项给 2 分,答 2 项只对 1 项给 2 分)(A.母亲坐火车的目的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D.陆总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说明男子并非为获得资助。)

七、本大题 1 小题,共50 分。

24.

【课外文言文翻译】: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

他就像对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附读音材料:

茂名市 2015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听力部分

一、本大题 4 小题,共8 分。

答题提示:第1-4 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答题区的对应题号上;第11 题读

两遍,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

音只播放一次。

1.听读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秀颀讪笑浮想联翩B.晨曦

C .斟酌琐屑耿耿于怀D.腼腆繁衍

拘谨

温文尔雅

苦心孤诣

2.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恭候您的到来。”

B.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可以说“请您留步”。

C.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高寿?”

D.老朋友两人分别十多年相遇,见面时都说:“久仰久仰。” 听

读一则说明性文字,回答 3-4 题。

新建的深茂高铁东起深圳北站,途经深圳、东莞、广州(南沙)、中山、江门、阳江、茂

名等7 个市,终点在茂名东站。深茂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综合运输网络和沿海铁路通道

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茂高铁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茂名市通而不畅,通而不快的交通现状,并

进一步提升茂名区位优势。

据介绍深茂高铁为双线设计,全长390.1 公里,估算投资达593.4 亿元。项目分两期建

设,首期建设江门至茂名段,长265 公里,总投资290.4亿元;深茂高铁江门至茂名段已

2015 年中考真题

去年 6 月底动工建设,计划2018 年建成通车。

茂名段从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进入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途经望夫、马踏、观珠、霞洞、林兴、坡心、羊角以及茂南开发区8 个镇(开发区),终点为茂名东站,全长54. 86 公里,投

资约 54.5 亿元。沿途设有茂名港北、电白东、电白站三个站。

深茂高铁原设计时速为200 公里,现更改设计,将时速调整为250 公里,连接的终点站茂名东站要进行改建。据深茂高铁最新消息透露,未来三至四年,广东将形成以广州南站为

中心,辐射覆盖整个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快速铁路网络,从粤东西北到珠三角,将可建成一个 3 小时通达的经济圈。据时速与距离估算,深茂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深圳到茂名将由现在约 6 至 9 小时减少至不到 3 小时。交通现状的改变,特会促进茂名全方位的发展。

四、本大题 4 小题,共15 分。

11.( 1)听读词语,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田字格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2)听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相关问题。

有一天,学校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听课。一上课,学生们全体起立,齐声喊道:“老师好!”

老师认为学生也应向在场的家长问好,便提醒道:“还有家长呢?”学生们还没反应过来。家长们一齐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