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共33页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

◆ 图例 门诊配药注射输液单元布局平面示意图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布局图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重点科室布局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重点科室布局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重点科室:门诊输液治
疗室布局__“三区”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洁区(注射配药室)、
半污染区(治疗准备间、注
射室)、污染区(医疗废物分
类回收间)。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现有基础合理布局, 逐步达到两大区域严格 分开的规范要求。
◆ 4、基本医疗服务区布局原则
基本医疗服务区可按门诊部、住院部分区建设;也 可合建为医疗综合楼,但其医疗综合楼中门诊、住院相 关科室必须分区布局 。
4.1、根据科室功能分区要求,门诊部科室应按经济服务区 (门诊大厅处:挂号收费、农合结算、中西药房等),临床诊断 服务区 (门诊各科诊断科室),医技服务区 (放射、检验、心电 图、B超等),治疗服务区 (注射、处置、输液、观察)、物理治 疗服务区 (中医适宜技术等 ) 以及传染病诊治服务区等科室设置 要求布局,同时要求,各类服务区科室应相对集中、合理布局, 形成相对独立的服务区域。既利于医务人员工作流程,更方便于 群众就诊流程。
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一、设置原则县(市、区)制定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以农村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依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行政区划等综合因素设置。
每个建制乡镇设立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
二、机构设置科室设置应坚持精简效能、因地制宜、便于管理的原则。
乡镇卫生院一般可设置以下科室:(一)办公室:负责人员、财务、信息、设备、后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二)门诊部: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康复医疗和建立健康档案,下设急诊(抢救)室,内、外、妇(计生)、儿、中医等诊室(也可根据需要设置综合诊室),慢病门诊、感染性门诊、治疗观察室、换药室、输液室、日间病房、康复治疗室、X光室、检验室、B 超室、心电图室、中西药房、消毒供应室、健康档案室等。
可根据需要设置少量床位。
(三)住院部: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住院治疗。
按照每千服务人口0.6-1.2张标准配备住院床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00张,根据需求及规划设置康复床位。
设置手术室和产房。
设有专用的传染病隔离观察室。
(四)预防保健部:负责公共卫生服务有关工作,设立健康教育室、疾病控制室、接种登记室、免疫接种室、接种留观室、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健康档案室、疫情与卫生应急值班室。
三、基础设施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建筑规模以适度、实用为原则,使用面积不少于1500 M2,建筑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环境温馨,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建筑宜采用砖混或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宜为1—3层,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室内净高应符合:诊查室2.8—3.0 M,病房3.0—3.2 M。
地面平整光洁,儿童保健室、免疫门诊、康复室等采用pvc或板材非刚性材料铺垫,手术间、产房墙面采用易清洗、消毒的材料。
有各类科室分布示意图和醒目的路标,洁污路线清楚,建有规范的废弃物处置场所。
设置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通道,门诊和住院区域设有扶手,厕所设有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的设施和紧急呼叫装置。
绿化面积不少于占地面积的30%。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乡镇卫生院项目决策和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提高投资效益,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需要,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的决策服务,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国家基本标准,是确定和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需求较大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第五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应满足预防保健工作及基本医疗需求,并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当地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第六条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民用建筑的基本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乡镇卫生院按其床位规模,划分为无床卫生院(含10床以下)、10—29床卫生院和30床以上卫生院三种规模类型。
第八条乡镇卫生院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影响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
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最多宜控制在100床以内。
第九条乡镇卫生院床位数的确定宜符合表1规定。
千人口床位、人员指标表1宽裕、温饱、贫困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划分。
2、指标的上下限取值根据当地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定,利用率高的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3、床位数中不含门诊观察床、治疗床。
4、人员数指固定工作人员。
第十条乡镇卫生院人员数,30床以上卫生院按每床1.3~1.5人定员,29床以下(含无床)卫生院按表1计算定员。
{经营管理制度}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询
用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用房
用
房
房
4.1、预防接种用房
预防接种门诊 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合理布局、规范建设。 按照工作流程应设置:预防接种登记室、儿童体检室、预防接种大厅 、观察室、儿童留观活动室、动物咬伤免疫接种室以及冷链室、儿童卫生间
。
◆ 图例 XXX 卫生院接种大厅
布局图
图例 :山东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科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13:4120:13:4120:138/19/2020 8:13:41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8.1920:13:4120:13Aug-2019-Aug-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13:4120:13:4120:13Wednesday, August 19, 2020
◆ 1、 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原则
v
必须根据当地医疗卫生保
健需求,首先制定乡镇卫生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
整体发展规划,並按规划要求
实施分步建设。
l
为保障本院(中心)工
作人员及其家属有一个好
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乡镇卫生院院内工作区和
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
职工生活区 工作区
◆ 3、工作区布局原则
布局图
图例 :住院部手术室外科病区(护士站)平面示意图
※ 内儿科病区护理单元布局图例
重点科室布局
图例 :住院部内儿科病区(护士站)布局平面示意图布局图来自■ 住院部重点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v
手术室 __ "二区三通道"; "三通道"即:
卫生院的建设标准

附件3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的管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满足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依照《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制定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第二条中心乡镇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乡村医生培训等;协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第三条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中心乡镇卫生院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条本指导意见所称建设项目,是指经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局审定列入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的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第五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除执行本指导意见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建设原则第六条中央支持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必须为政府举办。
要统筹规划中心乡镇卫生院布局,以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选择居民集中、覆盖人口多、距离县城较远的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建设。
县城周边的乡镇不安排建设项目。
第七条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有关建筑技术规范,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努力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装备适宜、经济合理。
第八条本次建设要加强急诊、产科等功能,完善给排水、厕所、供电、采暖和通风、污水污物处理、垃圾处理、院区环境等辅助设施。
第九条建设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等应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

宁波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试行)一、组织管理(5分)1、所在街道(乡镇)设立公共卫生管理员,所辖社区(村)设立公共卫生联络员,协调组织开展相关社区卫生工作。
2、中心有专职分管领导,成立社区卫生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日常事务,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专题会议。
3、制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计划,有年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与总结,并组织实施。
4、建立健全各项组织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上墙资料规范齐全(附后)。
二、基本设施和科室设置(5分)1、设有预防保健部、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和办公室,配备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标识,整体环境简洁明快,布局合理,路标醒目。
2、公共卫生用房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设置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和妇女儿童保健门诊,有相应的康复、健康教育、信息管理等工作用房,设施设备配置合理。
3、免疫规划接种门诊有预诊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等,达到规范化接种门诊要求;妇女保健门诊设早孕建册室、接诊室、检查室和侯诊区,达到规范化妇保门诊要求;儿童保健门诊设接诊室、检查室,临近设候诊区,达到规范化儿保门诊要求。
4、诊疗科室设置一般以临床一级科室为主,开设全科诊疗科、急诊科。
5、门诊大厅设立总服务台,输液室有空调和电教装置。
三、人员配备和培养(10分)1、每万服务人口配备全科医生至少3-5人,护士和医生比例1:2—1:1,每万服务人口配备预防保健人员不少于3人。
2、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卫技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达50%以上。
3、医护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中接受过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全科医学系列培训率达到70%以上。
4、每年有不少于5%的卫技人员到上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接受实践进修。
四、服务内容(30分)1、掌握社区基本情况1.1、掌握社区概况(人口数量、构成比、疾病谱)、死亡和疾病动态资料,熟知社区健康需求和社区主要健康问题。
1.2、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达到80%以上,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 33页)

务项目增多、任务加重、工作量加大,因此人力建设、基本条件、 服务设施、群众需求都必须尽快适应。
l
同时,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对象大多为儿童、老人、孕产
妇等,其服务人群都是健康人群或亚健康人群,也可说是易感人群
,根据卫生学及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这部分人群不宜在病人、甚
至是传染病患者出入的门诊部、住院部接受基本公卫服务。
品合格率100%。
v
消毒供应室- 布局流程及室内设施:
v
⑴ 回收清洗间 (回收分类台、五个清洗池、清洗消毒物品储备柜)
v
⑵ 整理打包间 (打包台、储备柜)
v
⑶ 消毒灭菌间 (消毒锅、干燥箱、整理台、传递窗、水池)
v
⑷ 缓冲间
(更衣柜)
v
⑸ 无菌物品储备间 (无菌器械存放柜、 无菌包存放柜)
v
⑹ 无菌物品发放间 (发放窗、发放台)
重点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l
重点科室:门诊输液治
疗室布局__“三区”即:
l
清洁区(注射配药室)、
半污染区(治疗准备间、注
射室)、污染区(医疗废物分
类回收间)。
◆ 图例 门诊配药注射输液单元布局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重点科室布局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 图例 门诊部注射输液单元布局平面示意图
◆ 4.2、门诊部布局原则
4.2、应尽量突出本院专科特色,如中医科有特色,可将中医科﹙骨伤 科﹚诊断室、中医康复理疗室(针灸艾灸、推拿按摩、三维牵引、中药熏 蒸、物理治疗等)集中布局一个区域,以突出中医特色和本院的亮点。
◆ 图例 中医科﹙国医堂﹚
为什么要突出中医特色
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注民生、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盐发〔2014〕25号)、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办发〔2015〕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规划引领、全面覆盖”,大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健康需求,为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2015~2017年,在全县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卫技人员业务能力,提升镇村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省定标准化建设要求。
其中:改造镇(街道、区,下同)(中心,下同)卫生院6个,新建(调整置换,下同)村(居、社区,下同)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103个,改扩建村卫生室97个。
2015年完成新建村卫生室54个,改扩建村卫生室49个;2016年完成改造镇卫生院3个,新建村卫生室49个,改扩建村卫生室48个;2017年改造镇卫生院3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备率达100%,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全面实现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
三、主要内容(一)合理规划设置。
完善全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科学布点,方便群众,提高效能。
每个建制镇建好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好1所村卫生室,新建新型农村社区根据需要配套建设1所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