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入园前家长应做的准备
幼儿入学前要做的准备

幼儿入学前要做的准备幼儿入学前要做的准备幼儿求学指南是针对幼儿期的孩子学习而提供指导性的资料。
那么,幼儿求学指南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幼儿入学前要做的准备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带孩子提前熟悉校园环境资深幼儿教师、新东方泡泡少儿教育冯振惠老师认为,宝宝入园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准备:首先是生活自理。
在家里事事有人照顾,到了幼儿园,宝宝就要展开独立生活了,这就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收拾物品、摆放碗筷等简单家务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
还要给孩子准备好水杯等用品,并教给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
其次要调整作息。
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活动时间、上床睡觉时间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就是这样环环相扣的。
为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还要提前调整好作息时间。
在开学前两周安排孩子完全按上学时间起床、吃饭和睡觉,特别注意训练孩子的上厕所时间,为适应幼儿课堂教学做准备。
家长要提醒孩子,如果课上想上厕所,要敢于举手请示老师,千万别憋着。
第三是学会学习。
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通过和孩子一起比赛拼图、下棋等游戏来培养;教孩子学会学习自理,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第四是提前熟悉校园生活。
孩子上学前,可带孩子提前参观几次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包括幼儿园的操场、教室、厕所等等。
然后大体给孩子描述一下校园生活,如学习科目、上课形式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是准备好学习用品。
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等,是必需的学习用品,文具不要买太卡通的,防止孩子课上分神。
另外,别忘了教孩子学会整理书包、文具。
最后是学习基本社交礼仪。
为了让孩子能更快地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交礼仪,结交新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以外,还要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能更容易与其进行沟通,和谐相处。
二、入园前报读英语适应更快学英语是很多幼儿园家长关心的问题。
幼儿园要求家长做什么准备呢的解决方案

幼儿园要求家长做什么准备呢幼儿园是许多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这是一个孩子成为自己的一步。
在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需要做一些准备,以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减少孩子可能在幼儿园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详细介绍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来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1.提前介绍幼儿园的生活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些幼儿园的生活,例如幼儿园会有哪些游戏、活动和规则等等。
家长应该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幼儿园的一般生活,以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此外,家长可以试着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公园或类似场所的活动,以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幼儿园生活中,孩子需要有一些独立的能力,例如自己穿衣、自己上厕所和自己吃饭等等。
因此,家长应该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
例如,在家里,可以让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袜子等,这样孩子会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建立良好的日常规律在幼儿园生活中,孩子的日常生活规律十分重要。
因此,在孩子入园之前,家长应建立良好的日常规律,在家中也要有一定的秩序。
例如,建立孩子睡眠习惯,安排好饮食和卫生,这些都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4.和孩子培养感情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因此,家长在孩子即将入园之前,应该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
让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同时也是很受欢迎的。
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可以加深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孩子更愿意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在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要做的准备很多。
不仅要提前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也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建立良好的日常规律,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感情。
这些准备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减少孩子在幼儿园中遇到的问题。
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南

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南第一节:家庭准备在幼儿园入学前,家庭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宝宝能够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首先,家长要和孩子谈论将要去幼儿园的重要性和乐趣,让他们对入学持有积极态度。
其次,家长应当教会孩子一些基础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擦嘴等,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此外,家庭还需要为孩子准备一些入园所需的物品,如儿童书包、水杯、午休被等。
第二节:孩子的心理调适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开始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和挑战。
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有关幼儿园的书籍或观看与幼儿园相关的影片,让孩子对即将面临的环境有所了解。
家长还可以组织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增加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接触,提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第三节:体检和疫苗接种在入园之前,幼儿需要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确保身体健康。
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这些措施不仅能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害,也是符合幼儿园要求的必备条件。
第四节:社交能力培养幼儿园是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参加社区或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互动交流。
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亲子游乐园、室内游乐场等场所,让他们与更多的孩子接触,提高社交能力。
第五节:培养独立性在幼儿园生活中,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需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衣物、饮食等。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可以适时地将一些小事交给孩子自己去做,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简单的自我管理计划,如每天按时洗手、整理玩具等,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六节: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入学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学前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教孩子认字、认数、认图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此外,还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和绘画技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入园需要准备的东西

幼儿园入园需要准备的东西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第一步,对他们来说,入园是一次重要的转变和新的开始。
为了确保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的舒适和顺利,家长们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东西。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入园所需的准备物品,帮助家长们做好入园准备。
一、衣物与配饰1. 校服:根据幼儿园的要求,购买相应的校服,确保幼儿在校园内能穿着整齐统一。
校服种类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等,建议购买两套备用。
2. 内衣裤:准备足够的舒适内衣和内裤,以备孩子需要更换时使用。
3. 外套:根据季节选择适当的外套,如夹克、外衣或外套等,以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
4. 帽子与围巾: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头部和脖子,准备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以应对寒冷的天气。
5. 雨具:购买一把适合幼儿使用的雨伞和一件雨衣,以应对下雨天气。
6. 鞋子袜子:购买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和适量的袜子,以保持孩子们的脚部清洁和舒适。
二、洗漱用品1. 毛巾:准备两块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一块用于洗脸,一块用于擦干身体。
2. 牙膏牙刷: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牙膏和软毛牙刷,教会孩子正确刷牙的方法。
3. 洗发用品:购买适合幼儿头发类型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保持孩子们头发的清洁与健康。
4. 手帕纸巾:准备一盒柔软的纸巾或湿巾,以备孩子擦拭手部或清洁面部。
5. 露宝宝锁骨低敏洗衣液:选择专为幼儿设计的洗衣液,避免过敏和刺激。
三、午餐及食品1. 餐盒:购买一款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餐盒,便于携带幼儿的午餐。
2. 水杯:选择一款容量适中的水杯,方便孩子随时喝水。
3. 食品:根据幼儿园所规定的饮食要求,准备好幼儿的午餐和零食。
注意食品的营养搭配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健康、方便携带的食品。
四、文具和书籍1. 书包: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书包,注意背部支撑和物品存放的合理性。
2. 文具盒:购买一个小巧方便的文具盒,并准备好铅笔、橡皮、尺子、剪刀等基本文具。
3. 绘画材料:如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等,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4. 图书: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书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准备

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幼儿入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有很大的挑战。
下面是几点关于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准备的建议:1. 提前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事先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安排、作息时间、家长的参与等。
这将有助于家长和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2.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幼儿园中,孩子需要自己完成许多日常活动,如上厕所、吃饭、换衣服等。
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入园前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包括自理、整理书包、穿脱衣物等。
3. 和孩子讨论入园的事情:在入园前,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入园相关的讨论。
可以告诉他们将会遇到新的朋友,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减轻孩子的紧张感,并增加他们对入园的期待。
4. 和其他家长建立联系: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可以尝试和其他即将入园的家长建立联系,这样可以共同交流经验,并为自己和孩子的入园做好准备。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家长会等途径与其他家长建立联系。
5. 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准备好相关物品:在入园前,家长需要准备一些孩子入园所需的物品,如文具、备用衣物、午睡用品等。
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园的要求来准备这些物品,以确保孩子的入园顺利进行。
6. 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幼儿园通常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个时间表,家长可以在入园前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使其能够适应早晨的起床时间和午休时间。
7. 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孩子刚刚入园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和不安。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总之,幼儿入园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有很大的挑战。
但是,只要家长做好准备,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关爱,相信孩子能够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幼儿入园准备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孩子能够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入园前如何做好准备

幼儿园入园前如何做好准备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和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心理准备1、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期待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论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比如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有好玩的玩具、有亲切的老师等。
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故事,或者一起看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绘本、动画片,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向往。
2、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在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转转,让孩子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如果有机会,可以带孩子进入幼儿园参观,让孩子看看教室、操场、游乐设施等,减少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如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等。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样在幼儿园里能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4、缓解分离焦虑很多孩子在刚入园时会出现分离焦虑,家长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在送孩子入园时,不要表现得过于不舍或焦虑,要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在放学时来接他,让孩子感到安心。
二、生活准备1、调整作息时间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通常比较规律,家长要提前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午睡、吃饭、活动等,让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在幼儿园需要自己独立吃饭,所以要提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让孩子学会用勺子、筷子等餐具,不挑食、不偏食,能够安静地坐在餐桌前吃完饭。
3、学会自己上厕所教会孩子自己脱裤子、提裤子、擦屁股等上厕所的技能。
如果孩子还不能完全掌握,可以给孩子准备容易穿脱的裤子。
4、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和鞋子,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在幼儿园减少等待老师帮助的时间。
三、物品准备1、准备合适的衣物根据季节为孩子准备合适的衣物,要选择舒适、方便活动的衣服和鞋子。
幼儿园新生宝宝家长们要准备哪些事

幼儿园新生宝宝家长们要准备哪些事幼儿园新生宝宝家长们要准备哪些事1和宝宝一起做好充分准备宝宝上幼儿园习惯不习惯,他喜欢不喜欢幼儿园,最关键的就在于有没有给宝宝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准备包括心理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也包括作息时间方面的准备,做好这些方面的准备,一般宝宝就能顺利过渡到幼儿园生活。
2这些事情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心理准备:一.带孩子到附近的幼儿园参观一下。
带宝宝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玩耍,告诉宝宝,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
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他对一切都熟悉的话,就不会太焦虑,也更容易进入幼儿园生活。
二.带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
这些亲子游戏最好是宝宝即将进入的幼儿园所要做的亲子游戏,带宝宝一起做这些游戏能够让宝宝对幼儿园快速熟悉起来,也能让宝宝和老师产生亲切感,因为妈妈会玩的游戏,老师也会玩。
三.在家里多讲讲幼儿园好的地方。
比如,幼儿园的玩具是很多的,幼儿园的老师会唱歌跳舞还会画画,幼儿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四.让孩子知道,送他上幼儿园并不是不要他了。
很多宝宝恐惧上幼儿园就是因为觉得爸爸妈妈把他送到幼儿园就是不要他,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应该不厌其烦地向宝宝传达一个信息,就是爸爸妈妈要上班,而宝宝要上学,爸爸妈妈会在下午来接你回家。
切记,对宝宝一定要说话算话,特别是在宝宝上幼儿园的初期。
生活能力准备:一.给孩子一个专门的餐桌,让孩子自己吃饭。
一般在家里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喂孩子吃饭,可是到了幼儿园,一般都要求孩子自己吃饭,这就需要爸爸妈妈提前做好准备了。
这可能需要爸爸妈妈多花一点精力,毕竟让孩子改变习惯不是轻松的事情。
二.最好别让孩子挑食。
在家里,家人可以根据宝宝的口味给宝宝准备吃的,或者说是宝宝爱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
可是幼儿园并非如此,每天中午吃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宝宝不爱吃也得吃。
幼儿园新生家长须知

幼儿园新生家长须知幼儿园新生家长须知一、入园前准备1.办理入园手续新生入园前需到所在幼儿园办理入园手续,包括填写入园申请表、提供有关证件、体检证明等。
2.了解园方规定家长在入园前需了解所在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规定,包括作息时间、食品安全、幼儿园守则等,以便更好地配合园方的工作。
3.准备学习用品新生入园后需要用到文具、书包、衣物等学习用品,家长需提前准备好,以便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二、适应期准备1.学习幼儿园作息时间幼儿园作息时间通常与小学不同,家长需提前准备好孩子的作息规律,从而顺利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2.了解幼儿园的饮食规律幼儿园的饮食规律与家庭有所不同,家长需了解幼儿园的饮食规律,为孩子带来适合幼儿园的饮食。
3.确保孩子的睡眠质量良好孩子睡眠的质量对于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家长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孩子睡眠的质量。
三、园方要求1.服从园方管理在幼儿园,孩子需要服从园方的管理,包括遵守幼儿园守则、保持园内的卫生等。
家长应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的合作关系,配合园方的教育管理。
2.回答园方提问园方需要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长应给予积极配合,并回答园方可能提出的问题。
3.正确填写孩子的健康档案在入园时,家长需正式提交孩子的健康档案,并确保档案的内容准确无误。
如果有任何不适,需及时告知园方,以保证孩子的健康。
四、注意事项1.保护孩子免受侵害幼儿园的环境相对开放,家长需注意保护孩子免受侵害。
如发现任何问题,需及时向园方反馈。
2.定期与园方交流家长需定期与园方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
3.保持好的家园合作关系相比小学、中学等教育阶段,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更为重要,家长应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年度论文
题目:浅谈幼儿入园前家长应做的准备
系部教育系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班级11级二班
姓名赵杰
学号20110384
指导教师许晓芳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浅谈幼儿入园前家长应做的准备文章摘要:
入园前的焦虑,不止未经处世的孩子会有,深爱孩子的家长同样会有。
甚至有极大部分家长在最初送孩子入园的时候还会和孩子一起哭哭啼啼,一步三回头,到幼儿园门口仍然不舍离去,留在教室外面陪同孩子上课。
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做好各方面的调适,才能与孩子顺利渡过入园关。
本文就幼儿入园前家长应做哪些准备从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入园准备;家长;幼儿
一、心理暗示消顾虑
首先,相信孩子。
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好处。
作为家长必须坚信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告诉自己“我的宝宝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话,相信宝宝。
其次,相信老师。
相信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他们非常了解幼儿的心理,更懂得幼儿的需要,是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
家长的尊重、信任和配合对老师会是很好的激励。
家长要相信老师比自己更专业,同老师一起合作,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的成长,更好的发展。
第三,不要做消极的心理暗示,多对孩子进行鼓励。
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
“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让老师好好收拾你。
”“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把你关起来。
”“唉,到幼儿园你就没有这么开心(自由)了。
”诸如此类的话,甚至会让孩子认为幼儿园黑黑暗,老师很严厉,从而对幼儿园产生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
因此,家长要注意多给孩子对幼儿园积极的理解,避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对幼儿园的认知,以至于孩子提前产生厌学情绪。
为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入园前,带孩子去看看他的班级活动室、小床、洗手间等,带孩子到院子里看看花草、大型玩具等,使孩子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
但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张幼儿园生活的美好,以免给孩子造成错觉。
二、生活习惯早养成
1、教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孩子无法独立吃饭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家长没能放手让孩子去尝试造成的。
家长不要过分的担心孩子吃得到处都是而嫌麻烦或者不卫生,您可以事先做些“防御”准备,例如在地上铺报纸、用摔不破的碗、穿小围兜等等。
刚刚开始训练时可以由家长端着碗,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当孩子初步学会以后,家长就只在一旁引导,教会孩子要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等,并及时给孩子鼓励。
2、教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
孩子在家里上厕所一般都是坐式,而幼儿园则大多是蹲式,孩子对此会很不习惯,所以幼儿入园后入厕的问题最多。
家长首先要解除孩子的心理紧张,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蹲厕比坐厕要干净、方便,扶着小把杆很安全,并可帮助孩子做一些模拟练习。
此外,家长还必须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大小便规律,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3、教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不要仅仅考虑美观等因素。
2-3岁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出想自己做的愿望,家长要及时抓住机会,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如火车钻山洞)教孩子穿袖子,扣扣子等,同时还要对孩子积极的动作加以赞扬或者加上一些亲昵的动作,这样孩子在情感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4、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
幼儿园日常作息制度中的午睡,是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是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
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来安排和逐步调整孩子的午睡时间。
如早睡早起,适当加大户外活动量等。
5、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的建立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规律、游戏中的规则以及家长对待孩子的奖惩原则等,都能使孩子从中学习和发展规则意识。
家长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因此家长的行为非常重要。
三、幼儿园是小社会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学习同伴的长处,与同伴分享玩具和食品,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可以帮孩子认识小伙伴。
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应帮助孩子认识同一个班级的
伙伴(一两个即可),这样能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让孩子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四、安全防御不能少
1、替换的衣物,裤子要多准备一些。
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后,因为紧张或兴奋,常常会大小便失禁。
另外,进餐的时候,孩子也容易把汤汁弄在衣服上,所以要多准备一些替换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最好不要给男孩子穿前门襟装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
2、便于穿脱的轻便软底防滑鞋。
幼儿9月份入园,天气比较热,孩子平常穿的大多是凉鞋。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运动量会有所加大,活动场所也各式各样,所以要准备合适的鞋子,便于孩子运动,防止发生意外。
3、准备小毛巾。
孩子玩耍时出汗较多,可以用小毛巾垫在背后替换,以免衣服湿透,这样便于孩子保持清洁也可预防感冒。
毛巾可以由孩子亲手挑选,买三四条轮换使用,最好花样相似,以便识别。
也可以绣上名字等标志。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只要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老师,做好以上细节,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同孩子一起顺利渡过入园关。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
[2]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