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首先,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立足于理论知识的普及。
大学是一个理论学科的聚集地,大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理论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对错,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社会公德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和诱惑。
其次,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理论的知识不足以帮助学生们真正成为道德人,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道德教育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提高其对社会的认知和认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们将道德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和谐的一份子。
最后,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是全面、系统的。
道德教育应该涵盖道德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学生们对社会、国家和个人道德不良行为有更全面的认识,对各种道德问题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中得到正确的答案。
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以全面、系统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注重知识的宏观性、深度、广度,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知识的普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性的发掘以及全面、系统性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成为真正有社会价值和人性光辉的有良好眼光和道德品质的人。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诚蓉是最基攀的遭蓉要率,“人‘薏鑫搿不立”。然嚣在麦学 盎群俸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渡髂获失现象,魏:漉假话、浇诿、 考试作弊、抄袭侔救、伪造实验数槲、学术抄袭、撒欠学费、贷款 不矮等。然雨这撩猩大学生跟里{兰经是司空见惯了,有些甚至
霉随嚣捷会主义市场经游戆发震丽衷静是难剩是霉。金 锾主义,这蹙腐朽静惑恕正蕊侵蚀着大学生懿心荧,晷蕊静避 于务实和功{U使大学生谜必自我。另外社会对道德认同感降 低,对道德贬低,对道德缺乏敬畏。如南京的影字案、郑州攀凯 强寨臻一定糕瀣土霹鞋会道德敲气造霾炙蓊影璃,轻会道德 戆歪菇也在~定程度主对大学生鲤蘸整豢鼹造成不建甏璃。 2.3学校教莳方面 从学校到老师,都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券,认为只璎专 建接蕤学努了载磊事夫害,弼忿辗7道德教弯秘壤葬,遂德
宽度:0.OOmm
结果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相互校核计算结果的目的。e
【参考文献】
[I]DL 5022-2008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1.送审稿. [2]GB50051—2002烟囱设计规范(s1. [3]钢筋混凝土烟囱计算软件【M】.安徽电力设计院,2003,8. [4]烟囱结构有限元软件【M1.新疆电力设计院,2012.
1
2道德效失靛嚣嚣分婿
2.I家庭救帮方面
当代大学生中很多属于独生子女,由予独生子女在家臌 皆处于特殊蟪倥。父母过分溺爱,鸯求必磨.酉蒎百颁。造成
了毽餐爵个入主义窝罐张滚舞,遣把8天天为嚣”囊舞理骈当
当代大学黛的道德缺失燕要表现
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冷漠、怕苦怕累酌的毛病。
2.2社会方筒
l,l渡信缺失
【2]付春晓.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U】,南昌教育学院学 报.2010.25. [3]赵秋梅.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U】.科教纵 横,2008.10.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2012年05月第1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当今大学生群体多为80后末、90后或独生子女。
他们有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容易模糊,缺乏集体意识,道德理念淡薄。
本文就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所暴露的一些道德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引导策略。
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主要表现1.1诚信缺失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人无信则不立”。
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如:说假话、谎话、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数据、学术抄袭、拖欠学费、贷款不还等。
然而这些在大学生眼里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有些甚至是无考不作弊,还以“学不在深,作弊则灵”作为学习之道。
1.2自私自利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很多当代大学生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完全不顾及别人。
而且只关注自我,社会责任意识淡化,把个人利益作为行事的准则,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凡事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整体意识淡薄。
如:公交车上不给老人、残疾人让座,甚至把让座的人歧视为另类表现,对不利己的事坚决不予实施。
1.3奢靡浪费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奢靡浪费现象,把家里给的生活费大部分用于打游戏、请吃饭、比排场、讲阔气、追求生活的潮流化和高档化。
这种追求时尚、贪图享乐的思想在大学生中盛行,吃饭非高档不去,衣服非名牌不穿,娱乐方式非新潮不屑,而且是相互攀比,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了不丢面子,不惜借钱摆阔气。
不注重学习,不思进取,缺乏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精神。
2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2.1家庭教育方面当代大学生中很多属于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父母过分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审视与应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及策略探讨

审视与应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及策略探讨第一篇范文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被视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然而,面对快速变革的时代,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事实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进行审视,并探讨相应的策略。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一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道德认知与行为脱节许多大学生虽然对道德规范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行为中却难以践行。
这表现为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形象。
网络道德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道德问题也日益显现。
如网络语言暴力、侵犯他人隐私、传播不良信息等,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探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善道德教育体系构建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道德教育体系,使道德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新道德教育方法结合大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影视、动漫等手段,增强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同时,加大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监管力度,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家庭和社会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
第二篇范文在我们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与策略时,不妨换一个全新的视角,采用3W1H (What,Why,Who,How)和BROKE(Background,Reasons,Outcomes,Killer facts,End)模型,以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具操作性的方案。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

人, 不可天下人 负我” 的看法上 , 6 % 的大学生表示 出 有 4 不 同意 的态度 , 是健康 的;2 的大 学生认为人与人 之 这 6% 间的关 系 应 当是 平 等 互 助 的 , 为 是 互 相 利 用 的 占 认 2% , 4 而认为是 不择 手 段 的则没 有 , 为是 其 他 的只 占 认
1% , 明当代大学 生在对 人和 社会 的认识 上是乐 观 4 这表
的; 一半 以上 的大 学生认 为要勇 于竞争 、 勇于 冒险、 于 善
济文化交流 的加快 , 各种 文化 思潮也 打破 国界从 四面八
方 向高等学府 涌来 , 而引发 了 当今 中 国社 会一 系列生 继 活方式 、 思维 方式 的深 刻变化 , 种思想 文化 相互激荡 , 各
[ 中图分类号] 40 [ G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3 80 (0 8 0 — 0 4 0 17 — 04 20 )6 0 9 — 4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 所谓道德人格 。 是指具体个 体的人格 的道德规定性 , 也就是个体通过加入 道德关系 , 参与道德 生活 , 意识 到 自己的道德 责任 和道德 义务 以及 人生 的价值 和意义 , 从而 自觉地选择 自己做人 的范式 、 培 见 老弱病残 和儿 童没有 座位 时 ,0 的大学 生经常 主动 7%
人 主 义 色彩
渝西地 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主流是健 康 、 观 、 乐 积极 向上的。笔者曾对渝西地区部分大学生道德人格 的 现状进行抽样调查 , 结果 表明在 一些表 现社会 公德 的行
为上 , 他们 的表现较 为令人满意 。比如 : 在公共汽车 上看
[ 收稿 日期 ]o 8—0 2o 7—1 O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

缺。而作为这一代大学生的父母的人生阅历也非常丰
富,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理解
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子女,这难免会使子女产生一些消极
果表明, 70'3岛的人把有利于他人及公共利益的行为作为
道德行为的首要标准。善意批评的人际关系已被当代大飞无为的人生观或功利的价值观。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决 学生所认可,认为人与人是平等互助的,持此观点的人占 定了渝西地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务实、功利的特
他们身上很好地被继承了下来,比如近半数的大学生都
希望将来有钱以后报答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但诚实守信、 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等部分优良传统又有所缺失。调查
中发现,有 64 '3毛的人认为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在逐渐
以此为人生观的占 50% ;但在人生观上同时也表现出消 极无为的一面,有 42 '3毛的人认为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过、 奋斗过、追求过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计较得失。相反有 明确信仰的人也有一部分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的享乐
大学生思想上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揭示了他们
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而且充满了
困惑、苦恼和迷茫。
(四)在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注重个性的突出
强,遭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面对新形势、新
事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御不良思想侵蚀能力欠
渝西地区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人际关系的认知
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方面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调查结
在调查对象中,有 36% 的大学生信仰是自由的,这 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吻合;有 34% 的大学生信仰自己,
为上,他们的表现较为令人满意。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看
*收稿日期 ]2008 ← 07
这样的比例在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过,说明渝西地区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1. 社会潜移默化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空前扩大,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易受到外界影响。
一些不良的信息和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灌输给大学生,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模糊和混乱,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主见。
2. 缺乏真实的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单一化和功利化的现象。
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
一些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重视对标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悟和启发。
3. 学生自身认知问题在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开始显现,他们容易对传统的道德教育产生抵制和排斥,认为这是一种束缚和威胁。
4. 缺乏具体的实践环节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缺乏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环节。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而现实中,很多学校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1. 强调教育的个性化要想有效地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
2.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例如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
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启发和感悟,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道德标准。
3. 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受道德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初探

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初探【摘要】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初探,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道德思维特点包括受外部环境影响、自我认知能力强等。
在道德思维中存在着缺乏责任意识、虚无主义等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培养策略,包括强化道德教育、建立榜样机制等。
大学生的道德思维不仅影响个体成长,也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要重视大学生道德思维,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承担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道德教育、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培养策略、社会影响、重要性、发展方向、建设和谐社会、责任与担当。
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初探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道德思维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思维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和选择的心理过程,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心灵中的反映和具体运作。
大学生道德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道德思维的初探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思维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揭示大学生道德思维的特点、问题及培养策略,并探讨大学生道德思维对社会的影响,以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思维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2. 正文2.1 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意义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素质和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娇惯因素,社会环境影响,以及自身的道德意识等因素,存在一些道德缺失。
本文根据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探索有效的理想教育方法,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现状;根源;道德教育
当今大学生群体多为80后末、90后或独生子女。
他们有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容易模糊,缺乏集体意识,道德理念淡薄。
本文就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所暴露的一些道德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引导策略。
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主要表现
1.1诚信缺失
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人无信则不立”。
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如:说假话、谎话、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数据、学术抄袭、拖欠学费、贷款不还等。
然而这些在大学生眼里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有些甚至是无考不作弊,还以“学不在深,作弊则灵”作为学习之道。
1.2自私自利
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很多当代大学生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完全不顾及别人。
而且只关注自我,社会责任意识淡化,把个人利益作为行事的准则,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凡事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整体意识淡薄。
如:公交车上不给老人、残疾人让座,甚至把让座的人歧视为另类表现,对不利己的事坚决不予实施。
1.3奢靡浪费
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奢靡浪费现象,把家里给的生活费大部分用于打游戏、请吃饭、比排场、讲阔气、追求生活的潮流化和高档化。
这种追求时尚、贪图享乐的思想在大学生中盛行,吃饭非高档不去,衣服非名牌不穿,娱乐方式非新潮不屑,而且是相互攀比,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了不丢面子,不惜借钱摆阔气。
不注重学习,不思进取,缺乏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精神。
2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方面
当代大学生中很多属于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父母过分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造成了他们的个人主义和铺张浪费,也把“人人为我”视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冷漠、怕苦怕累的的毛病。
2.2社会方面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来的是唯利是图,金钱主义,这些腐朽的思想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思想的过于务实和功利使大学生迷失自我。
另外社会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对道德贬低,对道德缺乏敬畏。
如南京的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从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道德风气造成负面影响,社会道德的歪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
2.3学校教育方面
从学校到老师,都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认为只要专业技能学好了就万事大吉,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培养,道德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不起作用,道德的理念没能很好的走进学生的心里。
长期以来,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的作风就形成了。
2.4大学生自身方面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90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但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充满激情,追求时尚,追求异类,但是他们在追求新事物的过程中容易迷失价值方向,缺乏对道德的认知感,容易走向“功利主义”的极端。
3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对策
3.1加强道德教育课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高校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课程。
高校要注重加强这门课的实效性。
首先,在课堂引入焦点人物和时事热点,及时抓住某些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时事热点,主动引入课堂进行分析探讨,能够廓清大学生心中的迷雾,活跃课堂。
其次,教学时设置讨论话题,让学生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上课兴趣。
如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杀人案、“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肇事撞人案,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由教师予以点评。
而不是老师照本宣科的读课文,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住他们树立正确道德观。
3.2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不仅仅靠知识的灌输与传授,更在于情感的体验与认同,好的教育应该抵达学生的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形成深入持久的情感体验。
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重心,对社会接触不多,社会责任感不强,注重娱乐、时尚和消费,忽视责任、义务和担当。
在课堂之外可以开展课外教学,如“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农村,感受贫困山区人们的疾苦;发动他们在养老院、孤儿院、残疾儿童学校做义工,培养仁爱心理;组织他们参加义卖、募捐等公益活动。
3.3完善社会道德规范制度
树立道德权威,努力完善道的制度,我们可以加强对道德表现的重视,比如可将学生平时失德的表现记录在案,并且与其以后就业、信贷挂钩,这样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另外,在学生出现失德行为时,辅导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
3.4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关注某些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及时给与引导。
老师应该走进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让学生与老师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学生心里的道德困惑就会在老师那里得到解决。
如:老师可以经常参与到学生的各种班级活动中,走到他们之中,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另外可以深入宿舍与他们交流,在交谈中探查。
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给予引导。
【后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很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很大问题,据悉其原因,高校的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对症下药”,为祖国的未来培育德智双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南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J].湘潮,2010(3):35.
[2]付春晓.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25.
[3]赵秋梅.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科教纵横,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