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惠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uizhou

2017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惠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2018年3月22日2017年,惠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综合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3830.58亿元,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2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59亿元,增长7.6%。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4.8:40.7。
民营经济增加值1684.62亿元,增长7.7%。
2017年,惠州人均GDP为8020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9美元。
图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07亿元,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4.08亿元,增长8.8%。
其中,教育支出106.86亿元,增长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80亿元,增长14.3%;医疗卫生支出96.21亿元,增长20.1%。
税收总收入941.81亿元,增长21.5%。
其中国税收入728.35亿元,增长19.5%;国税中的国内税收收入552.12亿元,增长18.5%;国税中的海关代征税收入176.23亿元,增长23.1%。
地税收入213.46亿元,增长28.9%。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4.2%。
分类别看,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6涨2降”:医疗保健类上涨11.7%,居住类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7%,食品烟酒类上涨0.6%;衣着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
大亚湾基本情况分析

大亚湾基本情况分析经济优势大亚湾集中展现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综合优势,具有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和区域经济中心的优良条件。
主要体现在:地缘优势。
大亚湾位于惠州市南部,西接深圳,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47海里。
港口优势.大亚湾海域宽、航道短、淤积少,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避风良港。
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惠州港。
配套优势。
大亚湾不仅初步形成了比较齐全的港口、主干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而且紧邻惠阳区,距惠州和深圳市区仅40公里左右,有城市依托,生活配套便利。
市场优势。
大亚湾地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对化工产品需求量极大.项目优势。
大亚湾大项目相对集中,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广东LNG惠州电厂、中国海油惠州炼油、比亚迪以及华德石化原油库等一批大项目已先后落户建设.大亚湾港区建设1。
荃湾港区荃湾港区是惠州港的起步港区和主导港区,位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荃湾半岛,荃湾港区现有一座通用码头和两座油气码头.通用码头拥有1万吨级泊位和3.5万吨级泊位各一个,堆场面积10万平方米,设计吞吐能力250万吨,其后方配套油气库区总面积30万平方米,油气储罐22个,储存能力12.3万立方米,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油品、液化气集散地。
2。
东马港区东马港区位于东联以南大亚湾海域内,由马鞭洲原油及成品油装卸区和东联成品油、化工原料和产成品装卸区两部分组成。
目前主要为广石化中转大宗原油。
东马港区马鞭洲原油码头现已建成一个15万吨级泊位,库区总量为30万吨,并将拟建码头岸线259米,大小泊位11个,其中深水泊位7个,年吞吐能力可达2890万吨.这将在大亚湾范围内形成一个接卸大宗原油,化工原料和出口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的石化码头走廊。
3.澳头港区澳头港区是惠州港的传统港区,现有1000吨级泊位一个,500吨级客运泊位一个,设计吞吐能力为货运20万吨。
大亚湾经济布局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于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面积为9。
惠州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惠州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惠州市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挑战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惠州市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惠州市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资源、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惠州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但在产业结构升级、人才引进和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挑战。
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在当前环境下实施这些策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
最终,本报告得出结论:惠州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需要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和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一、引言惠州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惠州市的经济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然而,惠州市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惠州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发展。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惠州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惠州市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资源、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惠州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但在产业结构升级、人才引进和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挑战。
本报告将提出一系列发展策略,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在当前环境下实施这些策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
二、研究方法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惠州市的经济现状和发展潜力,本报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搜集、实地调研、访谈调查等。
在文献资料搜集方面,本报告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整理,得出了对惠州市经济发展的更为深入的理解。
广东金融运行:现状、问题、对策

广东金融运行:现状、问题、对策黄正新“八五---九五”时期,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从1990年至1999年10年,广东GDP年均增长达到14%以上,主要的经济总量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期2-3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广东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新旧体制转型和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经济疲软、通货紧缩现象交替出现,对广东金融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认真分析认识这些特点,研究问题及对策,对于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广东金融运行的现状与特点1.金融资产实力不断增强,信贷市场已呈现充分竞争格局2000年1-9月,广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累计已达16441.30亿元,占全国同期存款总量20048.33亿元的13.7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额累计已达11270.72亿元,占全国同期贷款总量95995.51亿元的11.74%,二指标均居全国之首。
信贷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银行的贷款种类不断增加。
目前,广东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全面涉足住房、汽车、助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还有个人外汇存单质押人民币消费贷款、个人商销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等多个新品种。
2.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从1991年一1998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达28.6%,1999年出现负增长4.7%,仍达143亿美元,居全国之首。
出口需求1999年比上年增长1.3%,达到776.8亿美元,2000年上半年,出口总值达428.20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居全国出口总量近四成。
目前广东仅珠江三角洲就拥有外资银行的分行、代表处和中外合资银行的网点100多家,成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3.物价走势基本止跌企稳,经济与金融将走出通缩的阴影自1997年10月以来,广东零售物价已经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1999年的物价走势呈轻微的“V”型,2000年价格总水平已基本止跌回稳,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至1%左右,预测今后三、四年内不再会有较大的波动。
惠州市潼湖镇经济发展优势分析及策略研究

惠州市潼湖镇经济发展优势分析及策略研究
蒋 政 李育 儒 中央 民族 大 学 经 济学 院 北 京 1 0 0 0 8 1
摘要 : 惠州市潼 湖镇位 于珠 三 角经 济圈 , 又是深 莞惠一体 化的 中心位 置 , 区位优 势明显 。潼湖镇 发展 面临 巨大发展 机遇 , 同时在发展 的过 程 中也存 在许 多问题和挑 战 。明确 定位 、发挥优 势、制 定发展 策略 , 是潼 湖镇 发展 中必须进
准。
“ 金三角”。横纵交叉 的网格状 道路网路 , 形成 “ 两横 四纵 ”的 城镇 骨干道路 系统 , 使潼湖镇接受周边城市的产业 、市场、信息 辐射提供 了便利, 给潼湖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 二 )资源优势 1 、良好农业资源 。潼湖镇素有 “ 鱼米之乡”的美誉 , 全镇农 业人 口2 . 4 7 i 人, 耕地面积 1 . 4 3 万亩,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 2 6 9 8 亩, 水 产养殖面积9 3 4 3 亩, 果树种植面积7 7 1 0 亩, 山林面积7 . 8 万亩 ( 其 中 生态林面积3 . 1 3 万亩), 是惠州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 、丰富的水资源。潼湖镇水资源丰富, 主要有观洞水库, 东江, 潼湖三大资源 , 其 中观洞水库为于潼湖镇东北部 , 东接惠州市区, 北 于博罗县罗阳镇相连, 总库容为6 4 2 1 万平方米, 水面积为7 8 0 0 亩, 东 江潼湖河段约 l 0 公里 , 发源于江西省邬县桠 簪岭 , 在龙川县流入广 东, 流经龙川、河源、惠州、博罗, 到东莞石龙入珠江三角洲, 至石 龙干流长5 2 0 公里 , 集水面积2 7 0 4 0 平方公里。东江水量主要 由东江 北干流和南支流入狮子洋虎门出海 。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有效的满 足了该地区的生活用水, 也给投资人住企业投资带来 了便利。
惠州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2005-2009年)

一、综合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4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89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535.4亿元,增长14.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9:56.8:36.3调整为6.4:55.8:37.8。
人均GDP 达35819元,按市场平均汇率折算为5244美元。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59.4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440.3亿元,增长12.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1:58.9:34.0调整为7.0:58.9:34.1。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7%。
人均GDP达33077元,按市场平均汇率折算为4725美元。
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105.0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51.3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375.4亿元,增长17.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5:58.5:33.0调整为7.1:58.9:34.0。
人均GDP达2894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781美元。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GDP)933.2亿元,增长1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8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46.13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308.19亿元,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3:57.1:33.6调整为8.5:58.5:33.0。
人均GDP达2499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124美元。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803.94亿元,增长1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17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60.7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1亿元,增长17.2%。
惠州市情况介绍

惠州市情况介绍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广州、东莞、深圳、香港。
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
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全市陆地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
一、惠州自然风光秀丽惠州集山、湖、江、海、泉、瀑、林、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称,是珠三角东部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15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有4个。
南有大亚湾、巽寮湾海滨风光,建于明代的平海古城,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中有惠州西湖,被喻为“岭南第一山”的道教名山罗浮山;北有被喻为“北回归线上绿洲”的国家森林公园南昆山,清新怡人的龙门温泉,构成了由南到北的百里生态旅游长廊,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东江、西枝江横贯境内,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地的主要水源。
拥有海域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的海洋大市之一。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
2007年在广东省城市环保责任考核中名列第一。
城市饮用水和城镇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二、惠州历史文化悠久惠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惠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东江客属民俗文化、东樵宗教文化、东坡寓惠文化、东江革命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北宋杰出文学家苏轼寓居惠州3年,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东江纵队指挥部所在地。
现代涌现了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
众多的名人寓惠或履惠,留下了100多处遗址、2100多件文物和大量的文学佳作。
惠州居民以客家人为主,流行普通话,同时客家话、广州话、潮汕话也占有一席之地。
惠州人勤劳、俭补、热情、包容,形成了“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城市品格。
广东现代渔业经济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广东现代渔业经济的现状及困境分析吴锦辉(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摘要:广东是我国的渔业产业大省,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均居全国前列,为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广东渔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现代渔业发展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等制约因素。
本文根据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渔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广东现代渔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要做强广东水产苗种,提高种业竞争力;完善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政策;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集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科技兴渔,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发掘产业价值,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发展现代渔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经济;水产品;现代渔业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广东是海洋渔业大省,也是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广东省政府“渔业强省”的战略规划引导下,广东渔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制定和完善符合实情的现代渔业政策,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加快渔业生产现代化。
2019年广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3623.94亿元)位居全国第2,仅次于山东;水产品总产量(866.4万t)位居全国第1,为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广东渔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现代渔业发展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如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等,渔业产业发展中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
1广东渔业发展现状广东省海洋面积广阔,海岸线绵长,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渔业经济大省。
根据2016—2020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渔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渔业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通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大幅度扩大,各项指标保持增长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保持了财政约束,如果外部冲 击加剧,我们有充分的空间使用财政政策为主要 手段加以应对。 2009-2010年,中国及时采取了大规模刺激措施, 有效地支持了国内增长,使本国免于遭受危机的 最严重冲击,并通过加强世界需求而促进了全球 复苏。 然而,主要以信贷为支持的刺激措施所产生的副 作用目前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刺激措施高度依 赖投资,产能过剩已加剧,导致今后不良贷款风 险增加,也导致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健 康状况的担忧。 这突出表明,今后采取的任何刺激都必须以预算 内财政措施为主要手段。这种措施应着眼于促进 消费以及支持中国增长模式转型的中期目标。比 如,对消费提供直接补贴,鼓励减少污染和能耗, 以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欧元区的震荡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国封闭的资本账户将提供一些保护,减轻中国 受到的金融溢出影响。外国银行对中国国内银行 的债权不到国内银行负债的1%,而国内银行的国 外资产(包括主权债务)仅占其总资产的2%。此 外,鉴于存款基础庞大,中国的银行不依赖批发 融资,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也 很低。不过,欧洲和其他先进经济体股票市场的 急剧下跌会影响市场情绪,影响中国的股票市场, 另外还可能导致贸易信贷中断。 中国将因贸易联系面临高度风险。欧洲和美国合 起来占中国总出口的近一半。因此,全球需求下 滑将对企业和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利影 响——外需下降影响贸易部门企业的表现(该部 门已存在过剩产能),导致不良贷款比率上升, 并可能促使银行启动去杠杆化过程。这会进一步 降低投资、就业和经济增长。
2012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688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5.6%,增速同比下降17.6%。 在今后外部不利影响可能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房 地产投资的无序下滑可能对中国的增长和全球经 济造成显著影响。 如果市场收缩幅度过大,中国有空间加快实施保 障性住房计划,并有选择地放松抑制住房需求的 某些限制措施,特别是那些影响首次购房者、自 住房和低收入群体的限制措施。 但要减轻中国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内在倾向,必须 解决根本的结构性问题。这包括,通过深化本地 金融市场和最终放开资本账户为居民储蓄提供更 多出路,逐渐从结构上提高实际利率,实行具有 宽税基的物业税从而提高房地产的持有成本。
二、国内环境
(一)房地产风险来自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四分 之一。 如果房地产投资下降,很多部门的活动将下滑, 这是因为房地产行业与国内其他行业(如耐用消 费品、建筑业、轻工业、电力)存在着广泛的前 向和后向联系。 国内需求减弱将抑制中国的进口,进而影响贸易 伙伴的生产、就业和国内需求。作为(第二轮) 结果,中国的出口将减弱。 随着经济下行,消费将减弱。总工业增加值和产 出将下降。总体下滑反映在股市和就业状况上。
(三)银行资产质量风险 上次的刺激措施对经济产生的副作用仍然存在。 银行资产质量存在恶化风险,在经济增长放慢的 情况下尤为如此。 2011年底开展的压力测试显示,银行资产负债表 总体健康,大型银行的总贷款拨备率为2.5%-3% (覆盖所公布的不良贷款的近三倍)。此外,即 使对处理更多不良贷款的最终财政成本做出保守 假设,财政状况也是可持续的。 不过,如果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将会产生银行与 各级政府之间分摊负担这样一个可能很棘手的问 题。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危机管理框架, 以便能让薄弱或倒闭金融机构有序退出市场,并 明确界定国家在提供财政支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重要的还包括建立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
全球GDP增长(百分比;季度同比,折年率)
据IMF最新预测显示,全球经济 2012 年将 减速至 3.5%(2010、2011分别为5.3% 、 3.9% ,目前预计欧元区经济在 2012 年将 收缩 0.3%(2010、2011分别为1.9% 、 1.5% ) 。 先进经济体的增长将放慢到1.4% 的速度 (2010、2011分别为3.2% 、1.6% ),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计也将放慢 到5.6% 的速度(2010、2011分别为7.5% 、 6.2% 。
(二)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地方政府负有提供社会服务的直接责任,因此在 向全社会分配经济增长好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地方政府缺乏充足的自有收入来源,并且 不准许在预算内借款(除了在少数省份的有限试 点)。 许多地方政府依赖于通过预算外融资工具借款为 投资项目提供资金。这影响到社会服务的提供、 房地产市场(因为地方政府利用出售土地作为融 资来源)、银行体系(通过对地方政府的贷款) 以及公共债务动态。 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问题应是一项重要任务,需包 括以下要素:明确支出责任;确保收入来源足以 履行这些责任;建立有关体系,以密切监测和控 制与地方实体(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款 有关的风险。
当前惠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主讲:黄忠平
一、国际环境 二、国内环境 三、2012年惠州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四、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五、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举措
一、国际环境
当前,全球复苏正受到欧元区压力加剧的威胁, 金融状况恶化,增长前景黯淡,下行风险加剧。 世界经济一季度较好,二季度较差。 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上升至3.6%。这部分是由 于临时性因素的作用,包括由于欧洲中央银行的 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带来的宽松金融环境和 信心恢复。 但二季度的形势比较差,压力来自希腊的政治和 金融不确定性上升,西班牙银行部门出现问题, 还有市场对这些国家政府开展财政调整和改革的 能力以及对伙伴国愿意提供帮助的程度持怀疑态 度。与此相关,就业机会创造受到影响,许多先 进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6月欧元区11.3%, 美国8.2%),尤其对于欧元区外围经济体的年轻 人。
(四)经济结构失衡风险 中国的对外失衡情况已大幅度减轻。 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2007年的10.1%急剧下降至去年的2.8%, 主要原因是货物贸易顺差减少。 这一下降反映了各种因素,包括:由于中 国在许多市场不再是价格接受者,贸易条 件发生了恶化;外国需求周期性疲软,导 致出口下降;国内投资旺盛,导致进口上 升,特别是初级商品进口上升;实际汇率 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