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护理学 鼻饲法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护理部新版)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您好,您是6床张明吗?请让我核对您的床尾卡。
遵医嘱要给您留置一根胃管,请您配合。
您是否大小便,请让我检查一下鼻腔。
鼻腔通畅,周围环境安静整洁。
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
3、物品准备:治疗盘内盛:一次性胃管、润滑剂、治疗巾、压舌板、弯盘、治疗碗内(放纱布3块、镊子1把)、棉签、胶布、别针、手电筒、听诊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快速手消毒剂、污物容器。
用物准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1号选手ⅩⅩⅩ,今天参赛的项目是鼻饲操作技术,现各项用物已准备完毕,请问老师是否开始?评委老师:开始。
(开始计时)二、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与治疗单。
2、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2床李明,请让我核对您的腕带。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卧位或半坐位、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弯盘置于口角处。
准备胶布。
4、用棉签清洁鼻孔,检查一次性胃管,测量插胃管的长度(病人发际至剑突或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成人45一55㎝、婴幼儿14一18㎝)并标记。
5、将少量润滑剂倒于纱布上,滑润胃管前端,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动作轻柔,插入10一15㎝时,清醒患者让其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插入所测量的长度;若插入困难检查口腔。
口述(为昏迷患者插胃管,插入10一15㎝时,操作者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炳,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将胃管顺利插入胃内)。
用胶布固定于鼻翼。
6、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用(20ml)注射器抽出胃液。
口述(2)注射器注入20ml 空气听胃部有气过水声。
(3)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7、固定:(证明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面颊部。
注明插管时间。
8、(用50ml注射器)先注入10~20ml温开水,以一手折起胃管末端,另一手用注射器抽吸50~60ml液体食物,(食物温度38℃-40℃左右)接胃管缓缓推入胃中(每次量少于200ml、间隔至少2小时)。
鼻饲护理操作方法

鼻饲护理操作方法
鼻饲是指将营养物质通过鼻管直接送入胃部,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必要营养。
下面是鼻饲护理操作的步骤:
1. 准备工作: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2. 提前准备好鼻饲装置:鼻饲管、注射器、营养液、鼻贴、纱布等。
3. 让患者保持安静并坐直或半坐位,头稍向后仰。
4. 患者或护理人员用外消毒棉球擦拭鼻孔周围皮肤。
5. 测量鼻饲管长度:从鼻尖到耳垂下缘再到胸骨剑突下缘,并在鼻饲管上作标记。
6. 用适量润滑剂涂抹鼻饲管,握住患者的鼻翼,并将鼻饲管缓慢插入一侧的鼻孔中,推进到标记处,然后用胶布固定鼻饲管。
7. 确保鼻饲管的固定,并用透明胶带将管子轻松固定在患者的面颊上。
8. 注射营养液:使用注射器将营养液注入鼻饲管中,按医嘱或患者需要调整注射速度。
注意避免过快注射引起胀气或呕吐。
9. 检查鼻饲管位置:每天检查鼻饲管位置是否正确,如果发现脱出或异位,应及时复位或更换。
10. 完成后,患者需要保持坐位或半坐位的姿势,以免引起胃液反流。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饲料温度应适中,过热或过冷都可能引起患者不适。
- 营养液注射速度要适中,过快会引起胃不适。
- 患者需定期更换鼻饲管并清洗鼻腔,以预防感染。
- 如有不适,如呼吸困难、胸闷等,应立即停止鼻饲并咨询医生。
基础护理学之鼻饲法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看!
( C)
3、长期鼻饲者,护理不正确的是
A、鼻饲温度为38℃ B、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C、每 天口腔护理 D、每天更换胃管 E、每次量不超过200ml
( D)
思考题
4、检查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
A、抽胃液 B、注射器接胃管注入10ml温开水畅通 C、注入空气,有气过水声
D、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 E、以上均是
(三)鼻饲法的禁忌症
1.食道静脉曲张患者 2.食道梗阻
(四)鼻饲法操作要点
1. 动作要轻(三个狭窄处)。
2.插管长度:45-55cm 。
1)从前额发际 剑突 2)从鼻尖到耳垂 剑突。 3.插管至10-15厘米时: 1).清醒病人嘱咐做吞咽动作。 2).昏迷的病人将头抬起,使下颌抵 住胸骨柄,扩大咽后壁的弧度。 4.每次注食前证实胃管在胃内: 1).抽胃液。 2).听气过水声。 3).看胃管末端有无气泡溢出。
(五)鼻饲法操作步骤:1、插鼻胃管
病人评估
核对,解释操作目的 病情评估
计划
准备
实施插管
整理评价
个人准备: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鼻胃管、流质等实物 病人准备:仰卧-围巾—清洁并选
择一侧鼻腔 插管:润滑胃管—测量插管长度—插管至
10-15cm时,嘱清醒病人做吞咽动作,
昏迷病人使下颌抵住胸骨柄
验证:证实胃管在胃内
(六)安全事项
1、做好解释工作,进行有效的沟通。 2、动作要轻,态度要诚恳。 3、鼻饲前检查胃管,每次量不超过 200ml 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药物要研碎 5、长期鼻饲者,应每日口腔护理,每周更换一次
胃管。 6. 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
四、学生回试与检查 五、教师评价与总结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液或药物输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需要长期卧床或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正确的鼻饲操作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药物治疗,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常见的器材包括鼻饲管、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器、生理盐水、吸引器等。
在准备器材时,要确保其清洁无菌,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洗手液、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步骤。
(1)洗手。
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操作人员首先要进行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然后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安全。
(2)准备鼻饲管。
取出所需长度的鼻饲管,用生理盐水冲洗鼻饲管,以确保其通畅无阻。
然后将鼻饲管与注射器连接好,注射器中装入营养液或药物。
(3)准备患者。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微仰起,以便进行鼻饲操作。
在操作前,要向患者说明鼻饲的目的和操作过程,让患者配合并放松身体。
(4)插入鼻饲管。
操作人员戴上手套,用手指沾取少许润滑剂,涂抹在鼻孔内,然后将鼻饲管从一侧的鼻孔插入,缓慢而均匀地推进,直至鼻饲管到达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造成患者不适或损伤鼻腔。
(5)注入营养液或药物。
确认鼻饲管已经到达胃部后,可以开始缓慢地注入营养液或药物。
在注入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入,并及时调整鼻饲管的位置。
(6)拔出鼻饲管。
待营养液或药物注入完毕后,可以缓慢地将鼻饲管拔出。
在拔出过程中,要避免过快或过用力,以免刺激患者的鼻腔或引起不适。
3.清理工作。
鼻饲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材,确保其干净无菌。
另外,还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报告医生。
总结。
鼻饲法是一项需要细心操作的护理技术,正确的操作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药物治疗。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操作人员要保持专注和耐心,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鼻饲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
评估:询问身体状况→了解有无插管经历→鼻腔有无肿胀→炎症等
用物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齐用物→携物至床旁。
病员准备:查对、解释→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插胃管:测量胃管长度标记,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嘱做吞咽动
作,随后迅速插入,昏迷者插管前将头后仰,插至咽喉处(14—
16cm)时,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再插胃管。
观察处理:有无恶心、→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或误入气管
检查胃管:有胃液抽出→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放置水中,呼气时无气泡溢出。
固定:固定胃管于一侧鼻翼及面颊部。
鼻饲:一手折胃管末端固定,另一手吸流食缓慢注入→鼻饲后温开水20—50ml冲净胃管→末端盖好盖、妥善固定。
操作后:拔管方法正确→协助病员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
→记录。
鼻饲法操作评分标准
时间:科室:姓名:成绩:。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指通过鼻孔将营养液或药物经过食管直接输送到胃部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者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鼻饲操作中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护士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首先要确认医嘱的内容和要求。
2. 身体准备:为了确保鼻饲操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先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其同意。
同时,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如鼻饲管、注射器、营养液等。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让患者坐起或半卧位,嘱其将头稍微向后仰,用纸巾或湿纱布擦拭鼻孔和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2. 测量鼻饲管长度:取一根鼻饲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至耳垂下方,然后再加上5-10cm的长度,标记在鼻饲管上,并用剪刀剪断。
3. 润滑鼻饲管:将润滑剂涂抹在鼻饲管的前端,以便更容易插入。
4. 插入鼻饲管:请患者稍微向前低头,用一只手握住鼻饲管的前端,将其缓慢插入患者的鼻孔中,同时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5. 确认位置:将鼻饲管插入到预定长度后,用一根标记好的胶带或纸条固定在患者的鼻梁上,并记录插入长度和固定方法。
然后,用听诊器或胃酸试纸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听到胃部气体或通过试纸检测到胃酸,即可确定位置正确。
6. 连接营养液: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液或药物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确保连接处密封无漏。
7. 调节输液速度:根据医嘱要求,将输液泵或滴漏器设置在适当的速度,开始输液。
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如出现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输液并向医生报告。
8. 完成操作:输液结束后,及时关闭输液装置,拔出鼻饲管,并用消毒纸巾擦拭患者的鼻孔和周围皮肤,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饮食要求。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仔细核对医嘱,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 操作前后要注意手卫生,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或者药物输送到胃肠道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者需要额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以下是护士鼻饲操作的详细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医嘱,确保该患者需要鼻饲,并了解饲料类型和剂量。
b. 患者准备: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鼻饲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允许。
确保患者没有过敏史或者其他禁忌症。
c.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鼻饲管、饲料、注射器、生理盐水、胶带等。
2. 洗手和戴手套a. 洗手:按照规范的洗手程序进行洗手,确保手部清洁。
b. 戴手套: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 准备鼻饲管a. 选择合适的鼻饲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鼻饲管。
b. 润滑鼻饲管:将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者润滑剂涂抹在鼻饲管的末端,以方便插入。
4. 插入鼻饲管a. 选择鼻孔:选择较为通畅的鼻孔,通常是患者自己感觉较为舒适的鼻孔。
b. 插入鼻饲管:将润滑好的鼻饲管缓慢、轻轻地插入鼻孔,同时向下和后方倾斜鼻饲管,直到达到预定的深度。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不适感,并及时住手插入。
5. 确认位置a. 吸吮胃液:通过连接注射器,吸取一小部份胃液,以确保鼻饲管的位置正确。
b. 测量长度:将鼻饲管从鼻孔到耳垂再到胸骨下缘的距离进行测量,以确保鼻饲管的位置正确。
6. 固定鼻饲管a. 使用胶带固定:使用透明胶带将鼻饲管固定在鼻孔上方,确保鼻饲管不会意外脱落。
b. 确保舒适性:确保鼻饲管固定坚固,但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7. 进行饲料输注a. 连接饲料袋:将饲料袋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并确保连接密切。
b. 调节流速:根据医嘱,调节饲料的流速,通常使用滴定器或者泵控制。
c. 监测患者反应:在饲料输注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是否有不适感。
8. 完成操作a. 清洗和消毒:将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无菌性。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一、评估与核对核对医嘱:确保鼻饲医嘱的准确性,与医生确认患者病情及鼻饲的目的。
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口腔及鼻腔情况,确认有无鼻饲禁忌症。
沟通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鼻饲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其配合。
物品核对:确保所使用的鼻饲管、注射器等物品在有效期内且无破损。
二、准备用物鼻饲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鼻饲管,确保无破损、无异味。
注射器: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用于抽取鼻饲液。
鼻饲液:准备足够的鼻饲液,确保新鲜、无污染。
其他:手套、纱布、胶带等辅助物品。
三、操作步骤洗手、戴手套:清洁双手,必要时戴手套。
确定鼻饲管位置:测量鼻饲管插入长度,标记并润滑管路。
插入鼻饲管:轻柔地将鼻饲管插入鼻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动作轻柔。
验证鼻饲管位置:确认鼻饲管是否在胃内,可回抽胃液或者用听诊器听气过水声。
固定鼻饲管:用胶带将鼻饲管固定在面颊部,防止滑脱。
四、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住手操作。
每次鼻饲前,确认鼻饲管位置是否正确,保证无移位、脱落。
注意控制鼻饲液的温度和速度,避免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刺激。
保持鼻腔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对于长期鼻饲的患者,定期检查管道有无老化、破损现象。
五、护理要点定时记录:记录每次鼻饲的时间、量及患者反应。
保持营养均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鼻饲液的营养成份,确保摄入充足。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鼻饲的适应性。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鼻饲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注意观察并发症:如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六、异常情况处理管路阻塞:如发现鼻饲管阻塞,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胃肠道反应:如有胃肠道不适反应,调整鼻饲液的成份或者减少鼻饲量。
误吸:如发生误吸,即将住手鼻饲,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吸入性肺炎。
管路脱落或者移位:如发现管路脱落或者移位,应即将住手操作并通知医生处理。
其他不适:如遇其他不适或者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2页 下一页
重点难点
nasal feeding
4. 用注射器抽吸胃液,或将胃管开口端置 于水中,无气体逸出。
5. 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 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音。
6. 记录鼻饲时间、饮食量、种类、病人有 无不良反应。
第2页 共2页 上一页
注意事项
nasal feeding
1. 插管动作要轻稳,特别在食管的三个狭 窄处:环状软骨水平处、气管分叉处、食 管通过膈肌处。每次喂食前必须检查胃管 确定在胃内方可喂食。
思考题
nasal feeding
1. 简述鼻饲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简述管喂饮食的配制原则及保存方法 。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教所操重 注 思
学需作点 要用流难
意 事
考
求物程点 项 题
教学要求
nasal feeding
1. 掌握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2. 掌握鼻饲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 熟悉鼻饲饮食的配制和保存。
所需用物
nasal feeding
插管盘:鼻饲包(内含治疗巾、 胃管镊子、压舌板、治疗碗、纱布、 20~50ml注射器),棉签,石蜡油, 胶布,橡胶圈,安全别针,听诊器, 口杯两个(一个盛鼻饲饮食,一个盛 温开水),弯盘,记录单及笔,手电 筒。
注意事项
nasal feeding
3. 鼻饲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不宜翻身, 以免液体返流,导致窒息、咳嗽等现象。 拔管时须捏紧管口,防止管内液体滴入气 管。饮食要新鲜配制,并贮藏于冰箱中, 用时仔细检查有无腐败变质。鼻饲量每次
不超200ml,温度38~40℃,间隔时间不
少于2小时 。
第3页 共3页 上一页ng
重点难点
nasal feeding
1. 检查胃管有无破损,是否通畅。 2. 插管的深度,方法是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一般成年人45~55cm,婴幼儿14~18cm。
3. 约插入约15cm处时,嘱病人做吞咽动 作,深呼吸,将胃管乘势送入所需的长度。
第1页 共3页 下一页
注意事项
nasal feeding
2. 鼻饲病人喂药时,应将药片碾碎,溶解 后方可注入,然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腔, 使药物尽量全部注入胃中,相隔半小时后 才进行喂食,对胃黏膜刺激性的药物应于 鼻饲后执行。鼻饲病人应每天进行口腔护 理,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更换一次胃管。
第2页 共3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护理学 鼻饲法
nasal feeding
鼻饲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人获得营养的方 法,它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 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它适用于不能由口进 食的病人,如昏迷、口腔疾病及口腔手术后或不能 张口、吞咽困难者,拒绝进食的病人、早产儿和病 情危重的婴幼儿等。
nasal f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