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便秘的十种中成药

合集下载

气虚便秘吃什么中成药

气虚便秘吃什么中成药

气虚便秘吃什么中成药
气虚便秘,当然要注重科学调理了,尽量多吃一些能够改善气虚的食物,而且便秘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不能够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应该多吃一些有助肠道润滑和排便的食物,中药的使用也要注意科学选择,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虚便秘者的几种中成药。

1、开胸顺气丸,服法与用量:水丸和浓缩丸2种,水丸每次6克,浓缩丸每次3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

开胸顺气丸攻下作用猛烈,所以年老、体弱、大便溏薄者不宜服用,孕妇禁服。

该药来源于明《寿世保元》利气丸方加减。

是由木香、香附、陈皮、三棱、莪术、猪牙皂、五灵脂、黄芩、牵牛亍、大黄、滑石所组成的。

方中以木香、香附、陈皮理气宽胸,疏通气机;
2、以三棱、莪术消坚化积,破气导滞,配入五灵脂可行血散瘀止痛;猪牙皂可消凝聚之痰;以黄芩清胃肠之湿热;滑石可通利小便;重用牵牛子攻水遂饮,通二便,大黄泻火导滞,通大便,
二药合用,促使宿食积滞排出,使之积滞清除,气机通畅,因此开胸顺气丸具有顺气宽胸,消积化滞的功效。

3、沉香化滞丸,服法与用量:水丸,每袋18克,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该药来源于明《万病回春》原方加减。

是由沉香、香附、青皮、枳实、枳壳、陈皮、木香、砂仁、三棱、莪术、五灵脂、山楂、牵牛子、大黄所组成。

总结了六种”便秘“的中成药,记得收藏起来,用的时候方便。家庭常备,好用不贵。

总结了六种”便秘“的中成药,记得收藏起来,用的时候方便。家庭常备,好用不贵。

总结了六种”便秘“的中成药,记得收藏起来,用的时候方便。

家庭常备,好用不贵。

(一)中成药:通便宁组成:番泻叶干粉牵牛子砂仁白豆蔻功能: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主治:肠胃实热积滞所致的便秘。

症见大便秘结,腹痛据按,腹胀纳呆,口干苦,小便短赤。

1.方中番泻叶干粉是番泻叶的加工品,性能功效与番泻叶相同,善清实热,泻下导滞。

2.牵牛子写下清热,消积导滞。

3.砂仁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

全方配伍,苦降辛行,共奏宽中行气,泻下通便之功。

(二)中成药:当归龙荟丸组成:龙胆酒大黄芦荟酒黄连酒黄芩盐黄柏栀子青黛酒当归木香人工麝香功能:泻火通便主治:肝胆火旺所致的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两肋疼痛,腕腹胀痛,大便秘结。

1.方中酒龙胆泻肝胆实火,酒大黄善治肠湿热。

2.芦荟善泻火凉肝。

酒黄连清心泻火,酒黄芩善清肺肝大肠火。

3.盐黄柏清下焦火热。

青黛清肝泻火。

4,酒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

木香辛香温痛。

麝香行气活血。

全方配伍,苦寒泻降,共奏泻火通便之功。

(三)中成药:九制大黄丸组成:大黄功能:写下导致主治: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湿热下痢,口渴不休,停食停水,胸热心烦,小便赤黄。

方中大黄善攻积导滞,通肠泄热。

总之,大黄九制后,苦寒泻降力缓,功能泻下导滞。

(四)中成药:麻仁胶囊组成:火麻仁大黄苦杏仁炒白芍姜厚朴主治:肠热精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燥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方中:1麻仁甘平油润,善润肠通便。

大黄苦寒泻降,善通便泄热。

苦杏仁苦温润降,善降气润肠通便。

3.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

4.炒枳实破气消积,姜厚朴行气消积除螨。

全方配伍:甘润苦降,共奏润肠通便之功。

(五)增液口服液组成:玄参生地黄山麦冬功能: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主治:高热后,阴津亏损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兼见口渴咽干,口唇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

1.方中玄参苦寒甘咸寒,清凉滋润,善清热滋阴,生津润燥,滋肾水以润肠道。

2.生地黄甘苦寒,善清热养阴,山麦冬养肺胃阴津以润肠道。

中医治疗便秘常用的中成药

中医治疗便秘常用的中成药

中医治疗便秘常用的中成药中医治疗便秘常用的中成药有麻仁润肠丸、木香顺气丸、附子理中丸、黄芪精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及六味地黄丸等,分别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便秘患者。

中医认为便秘可以分为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气虚、血虚、阴虚等不同的类型。

1.麻仁润肠丸: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等组成,适合于肠胃积热型便秘,具有清热润肠通便的作用,该类便秘人群的常见症状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口干口臭等。

2.木香顺气丸:由木香、砂仁、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姜厚朴、枳壳,苍术,青皮、生姜等组成,可以顺气通肠,适用于气机郁滞型便秘。

该类便秘人群的常见症状是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腹胀明显,而且在情绪不好时便秘加重,伴随有胸闷,嗳气,经常叹气等。

3.附子理中丸:由附子、人参、干姜等组成,具有温阳散寒,温补脾胃阳气的作用,适用于阴寒积滞型便秘。

该类便秘人群的常见症状是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冰冷,呕吐,打嗝等。

4.黄芪精口服液:由黄芪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型便秘。

该类便秘人群的常见症状是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用力排便,导致气短、气喘,出汗多等。

5.苁蓉通便口服液:由肉苁蓉、何首乌等制成,可补肾养血滋阴通便,适用于血虚型便秘。

该类便秘人群的常见症状是大便干结,饮食减少,食后腹部胀闷不舒,面色萎黄。

6.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等组成,可滋补肾阴,适用于阴虚型便秘。

该类便秘人群的常见症状是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睡觉时出汗多等。

总之,治疗便秘的中成药有多种,但分别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便秘,必须对症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果不能判断自己适合哪种,建议及时就医,找专业的中医医师诊断辨证用药。

老便秘?这10种老便秘中成药,哪个适合你?详解便秘辨证论治

老便秘?这10种老便秘中成药,哪个适合你?详解便秘辨证论治

老便秘?这10种老便秘中成药,哪个适合你?详解便秘辨证论治老便秘,是一种症,而不是一种病老便秘(慢性便秘),是由多种疾病一起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症状就是各种疾病引起的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较硬,至少在半年以上,有研究说年龄大是慢性便秘的高危因素。

西医认为老便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当然服用某些药物也能引起便秘。

而大多数老便秘属于器质性的,包括功能型便秘,西医治疗便秘主要是各种泻药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如西沙比利等。

中医认为,老便秘的原因是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等因素造成,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年老体衰、外邪侵袭等引起,其本质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治疗上虽然不排除泻剂,但相比较于西药而言,还会通过辩证分型,寓泻于补,标本兼顾,而不是简单的一泻了之,这也是中药调理便秘的优势,所以中药尤其是中成药更得到很多老便秘患者的喜欢。

不过在纷乱繁杂的调理老便秘的中成药中,作为一个患者来说,经常不知道根据自己身体的寒热温凉该选哪一种。

今天的科普,就将老便秘按照中医大肠热结证、肠道气滞证、大肠湿热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和津亏血少证几个证型分别介绍适合的中成药,希望能解决老便秘不知道该用哪种中成药的患者,给点帮助。

大肠热结所致老便秘,适合用当归龙荟丸、复方芦荟胶囊大肠热结证老便秘,是最常见患者最多的一种,常表现为大便干结,脘腹胀满或腹痛,伴有口干口臭,或心烦不寐,或小便黄赤。

则主要是肠胃积热后大肠热结所致。

可从清热润肠、泻火通便的方法,常用中成药有当归龙荟丸、复方芦荟胶囊等。

当归龙荟丸在用于调理老便秘的同时,还可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

复方芦荟胶囊常被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大便秘结或者因为好几天不大便引起的腹胀、腹痛等。

肠道气滞证老便秘,适用于四磨汤口服液、六味安消胶囊肠道气滞证老便秘,多表现为想拉却拉不下来,或大便总觉得不爽,常伴有胸胁肋痛、疼痛,或肚子经常咕噜咕噜叫。

中成药治便秘

中成药治便秘

中成药—治疗便秘牛黄解毒片(丸)(组成)牛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雄黄、冰片、大黄。

(作用)清凉、解毒、消炎、通便。

(用法)每天服1-2次,每次服两片。

(注意事项)牛黄解毒片药性甚寒,只适用于既有口腔炎症,又有大便秘结的情况。

如依赖牛黄解毒片解决习惯性便秘,势必进一步损害胃肠功能。

麻仁丸(又称脾约麻仁丸)(组成)大黄、厚朴、火麻仁、白芍、枳实、杏仁、蜂蜜。

(作用)润肠通便,亦适用于老年人便秘(用法)每晚临睡前服9克一般次日早晨及可解大便。

更衣片(组成)芦荟、朱砂(作用)润肠通便,适用于病后津液不足,肝火内炽,便秘腹胀。

(用法)每天服1-2次,每次服1。

5-3克(注意事项)更衣片通便作用比较强,有时会发生腹痛,由于芦荟能引起盆腔内器官充血,故孕妇及月经期忌服。

半硫丸(组成)硫磺、半夏(作用)温肾通便,老年人的阳虚怕冷便秘。

(用法)每次1。

5-3克,每日1-2次(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或慎用凉膈散(组成)大黄、芒硝、黄苓、连翘、山桅、薄荷、生甘草。

(作用)泻火通便、治疗咽痛、口疮、热结便秘。

(用法)每次服9颗,每日两次(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或慎用清润丸(组成)大黄、黄苓、桂皮、硼砂、冰片、丁香、青果、儿茶、薄荷脑、甘草。

(作用)清热、润肠、利便、导滞作用,适用于热秘。

(用法)每次1。

5-3克,每日1-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或慎用调胃承气片(组成)芒硝、大黄、甘草(作用)调胃通便,是用于热秘。

(用法)每次6-8颗,每日2-3次(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或慎用通便灵(组成)芦荟、琥珀等(作用)清热润肠、调肝益肾,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用法)每次1-2粒,每日1-2次。

另则三方:一、艾叶治便秘具体做法是:把干艾叶洗净放入茶杯,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如怕苦可适当放点糖,一天冲泡数次。

连续喝半月后,排便不畅的症状逐渐消失了。

经向医生请教,艾叶作为一味温药,确有治痢除便秘的功效。

除泡水喝外,还可以煮水、艾灸、热敷、烟熏等。

润肠通便中成药有哪些

润肠通便中成药有哪些

润肠通便中成药有哪些这几天有朋友对我诉苦,说自己被便秘折磨的不轻,然后问我润肠通便中成药有哪些,因为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感觉再吃我推荐给他的那些水果蔬菜已经属于饮鸩止渴了,而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不吃了还是容易继续便秘着,只好向我请教了,那么,润肠通便中成药有哪些呢?火麻仁又称麻仁、大麻仁,是桑科植物的种仁。

含有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1和B2、胆碱、挥发油、卵磷脂、甾醇、葡萄糖醛酸等,具有润燥滑肠、补益虚劳的作用。

1.麻仁丸(蜜丸或胶囊)成分包括火麻仁、大黄、枳实、厚朴、苦杏仁、炒白芍。

用于肠燥便秘、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和痔疮便秘。

口服,蜜丸为一次9克,一日1—2次;胶囊为一次3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麻仁润肠丸含火麻仁、大黄、杏仁、白芍、木香、陈皮。

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等症。

口服,成人一次1丸,一日1—2次。

月经期慎用,年轻体壮者不宜使用,严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排便困难等忌服。

3.麻仁滋脾丸含火麻仁、大黄、枳实、厚朴、苦杏仁、白芍、当归、郁李仁。

有健胃消食、理气行滞之效。

用于热结肠燥的胸腹胀满、肠液枯燥、大便不通、饮食无味、烦躁不宁等。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宫廷名药大黄治疗癌症良药从临床上来看,对于肠燥积滞、大便秘结、习惯性便秘等症,火麻仁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药效较温和,可推荐老年人使用。

妇女产后便秘也可以使用此类药物。

但药典记载,火麻仁有一定毒性,食入过量可致中毒。

多在食后1—2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哭闹、抽搐昏迷等。

所以服用含火麻仁的中成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此外,含有火麻仁的药物具有以下共同的禁忌,如孕妇忌服,习惯性流产、体虚者不宜。

火麻仁是通过促进肠胃蠕动,起通下排便的作用,因此脾胃虚弱滑肠者禁用。

此外,服用时,应忌辛辣、生冷和油腻的食物。

吃药治疗便秘始终具有负面影响,建议习惯性便秘者应保持精神舒畅,加强身体锻炼,注意饮食调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能有利于便秘的治疗。

健脾通便的中成药

健脾通便的中成药

健脾通便的中成药脾虚便秘者需要服用具有健脾通便作用的中成药进行调理,其中首选药物为黄芪丸。

如果是由于脾血虚二出现便秘症状,就可以选择服用润肠丸,脾阳虚者可服用济川丸。

除此之外,还可口服麻仁润肠丸和麻仁滋脾丸类药物。

脾虚往往可引起便秘,这时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和大便干结的症状,故需要及时服用药物进行调理,否则长时间下去就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危害。

而此时需要以健脾养脾和润肠通便为原则治疗,患者可服用中成药。

那么健脾通便的中成药主要有哪些呢?1、黄芪丸黄芪丸主要含有黄芪、火麻仁、白蜜以及陈皮等药物。

其中的黄芪可以大补脾胃之气,脾气升则大便通。

所以在因为脾气虚弱而出现便秘症状时,就可以服用黄芪丸一类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还可改善出现的面色蛋白以及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

2、润肠丸如果便秘患者具体表现为大便干结,虽有便意却难以解出,且伴随有头晕心慌和口唇苍白的反应,就可判断时脾血虚而引起的便秘。

此时患者就可以服用润肠丸进行治疗,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有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等,可起到养血润燥以及滋阴通便的作用。

3、济川丸济川丸主要是可用于治疗脾阳虚导致的便秘,其药物成分有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等,可起到温阳通便的作用。

对于尿频、腰膝酸软等以及阳气虚衰均有调理效果,故患者可选择服用。

4、麻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含火麻仁、大黄、杏仁、白芍、木香、陈皮等多味中草药,可用于肠胃积热以及脾气不足所致的大便秘结等症,能够起到健脾通便的作用。

5、麻仁滋脾丸麻仁滋脾丸的药物功效为健脾健胃以及通便理气等,所使用的中药材有火麻仁、大黄、枳实、厚朴、苦杏仁、白芍、当归和郁李仁。

患者只要按疗程服用就可以改善由热结肠燥而引起的胸腹胀满和肠液枯燥等病症。

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便秘,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然而,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形式习惯等等的原因,导致年轻人的身体也会出现各种便秘的现象。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有时候也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便秘发生率越来越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便秘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如使用手指协助排便)。

   市面所售通便类中成药多为非处方药,琳琅满目,推荐前来有些茫然。

   一药医百人是不可取的,通便类中成药还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用,总的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润之。

   该类药物一般分四大类,必须掌握其特点、功效、使用注意才能正确荐药。

★   一、行气导滞类   此类药物适用于气滞型便秘。

本型便秘可见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

   或便而不爽,注意兼有肠鸣矢气,小腹作胀等气滞不畅的表现。

治法为顺气解郁。

★   ①六味安消胶囊   组成:土木香、大黄、山奈、诃子、寒水石等。

每次3~6粒,每日3次。

服药不宜超过1周。

   注意:此药通便力量较大,体弱者用量宜小,孕妇忌服。

★   ②四磨汤口服液   组成:木香、枳壳、乌药、槟榔。

每次2支,每日3次。

疗程1周。

   注意:此药适于久病卧床者或以腹胀较重者,泻下力量缓和,可用于体虚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
且干结时称为便秘,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可能与饮食过于精细,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嗜食辛辣,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反射减弱,缺少运动,精神紧张、情绪不良,过度疲劳等
有关。

便秘患者治疗首先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便秘,然后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证型,采
用综合治疗,便秘患者应重视生活治疗,纠正不正常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如增加膳食纤
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习惯晨起排便、有便意及时排便,同时应增加活动。

中药治疗需辨证论治,根据证候可分为肠道实热型、肠道气滞型,气虚便秘型、血虚便秘型、肾气亏虚型、津亏血少型。

肠道实热型
主证: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舌红苔黄,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
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

治宜清热泻火,常见的中成药有三黄片、牛黄至宝丸、泻热合剂、
大黄通便颗粒、黄连上清片、当归龙荟丸等,注意此类中成药脾胃虚寒者慎用。

1、三黄片:由大黄、黄连素、黄芩组成。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
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2、黄连上清片:由黄连、大黄、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苓、荆芥穗、栀子、防风、石膏、桔梗、黄柏、蔓荆子(炒)、白芷。

甘草、川芎、菊花组成。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用于内热
火盛引起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
小便色黄。

肠道气滞型
主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甚至腹中作痛、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纳食减少,舌苔薄腻。

治宜顺气导滞,常见的中成药有木香顺气、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越鞠保和丸、四磨汤等。

便秘通软膏外用于肚脐有通便消涨、顺气导滞作用。

3、枳实导滞丸:由枳实(炒),大黄,黄连(姜汁炒),黄芩,六神曲(炒),白术(炒),茯苓,泽泻组成。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用于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

4、木香槟榔丸:由木香、槟榔、枳壳(炒)、陈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三棱(醋制)、黄连、黄柏(酒炒)、大黄等味组成。

行气导滞,泻热通便。

用于湿热内停,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5、越鞠保和丸:由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醋香附、川芎、苍术、木香、槟榔组成。

舒肝解郁,开胃消食。

用于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倒饱嘈杂、纳呆食少、大便不调;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气虚便秘型
主证:虽有便意,大便不干硬,但挣扎乏力,难于排出。

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
四肢乏力、神疲懒言、食欲不振等。

治宜益气健脾,常见的中成药有芪蓉润肠口服液、黄芪
颗粒、四君子丸等。

6、芪蓉润肠口服液:黄芪(炙)、肉苁蓉、白术、太子参、地黄、玄参、麦冬、当归、黄
精(制)、桑椹、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壳(麸炒)、蜂蜜组成。

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

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症便秘。

血虚便秘型
主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色淡白,脉细。

治宜养血润燥,常见的中成药有麻仁润肠丸、麻仁软胶囊、润肠通秘茶、当归养血丸等。

7、麻仁润肠丸:由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组成。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

肾气亏虚型
主证:大便坚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

治宜温阳通便,常见的中成药有便秘通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等。

8、便秘通口服液:由白术、肉苁蓉、枳壳组成。

适用于虚性便秘,尤其是脾虚及脾肾两虚型便秘患者。

症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腹胀、神疲气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9、苁蓉通便口服液:由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麸炒)、蜂蜜组成。

润肠通便。

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津亏血少型
主证:大便干结,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舌红
苔少。

治宜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常见的中成药有润肠丸。

10、润肠丸:桃仁、羌活、大黄、当归、火麻仁。

润肠通便。

用于实热津亏便秘。

虚寒性便
秘患者不宜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