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

合集下载

【精品】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96

【精品】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96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是基于布鲁诺鲍威尔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己的能力”两文的论述批判和发展。

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首先向我们略述了布鲁诺鲍威尔的观点——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和获得权利平等权利的要求和获得的方法。

犹太人不应成为“利己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而是寻求一种普遍的解放,那就是关心整个德国的解放,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一方面,从宗教的角度,他提到,犹太人所没有的特权正是“基督教国家只知道的特权”,是基督徒的特权,不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是不可能从在基督教国家中的偏见中解放出来的。

由此他提出在基督教国家中不可能使犹太人得到解放。

之后由对宗教的现实对立的分析转移到了对于犹太人自身的分析和批判。

由此提出了犹太人只有先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别人的结论。

而对于要消除对立的方法,鲍威尔提出要消灭宗教,用科学来代替,使所有人不再因为宗教而具有特性,成为普遍的人,在此前提上去实现政治的解放。

另一方面,鲍威尔还提出了对于国家角度的观点,他通过法国的实例证明了在教权控制下即使通过法律也是无法真正解决犹太人问题,而只是提供了一个假象。

所以他认为要使掌握特权的宗教不存在,他坚决认为“宗教在政治上的废除旧事宗教的完全废除,以宗教为前提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国家。

”在此论述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他的看法,提出了鲍威尔认识此问题的片面性。

马克思指出不仅仅是应该考虑解放的主体和对象,更应该深入寻求解放的正确方式以及解放的本质要求。

批判不仅仅是对宗教的批判更应该是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

鲍威尔的眼光只着眼于基督教国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并且把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混淆起来。

通过犹太人问题的世俗和神学的两重性证明犹太人问题真正的批判应该是从政治角度,由此提出了“放弃宗教”的这种做法的片面性,否认了解决宗教的狭隘是解决政治(世俗)问题的前提,而事实是恰恰相反。

如同马克思的其他著作,马克思并不反对宗教的存在,在此文中他提出了宗教和国家,宗教和人之间的关系,提出宗教并非只是种限制而是获得解放的一个中间环节,从这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宗教的积极扬弃的观点。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犹太人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议题,涉及到宗教、种族、历史等多个方面。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迫害,这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论犹太人问题》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犹太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之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犹太人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犹太人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宗教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种族、文化和历史的综合性问题。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犹太人一直面临着来自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的歧视和迫害。

即使在现代社会,犹太人依然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歧视和排斥。

这种歧视和排斥的根源在于对犹太人的误解和偏见,需要通过深入的交流和了解来解决。

《论犹太人问题》通过对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进行全面的介绍,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犹太人,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

其次,犹太人问题也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犹太人在历史上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犹太人却长期遭受着来自不同文化和宗教的歧视和迫害。

这种歧视和迫害不仅伤害了犹太人自身,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犹太人问题》通过对犹太人在历史上的贡献和遭遇进行深入的分析,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后,犹太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问题。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他们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深入探讨,呼吁全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解决犹太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只有通过全球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犹太人问题,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通过阅读《论犹太人问题》,我对犹太人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的交流和了解,才能够减少对犹太人的歧视和偏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共同努力,解决犹太人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犹太人问题一直是世界上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苦难和迫害,他们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同情。

读完《犹太人问题》,我对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他们的遭遇和困境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愤慨。

《犹太人问题》一书通过对犹太人历史的回顾和对犹太人现状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犹太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作者从犹太人的起源、迁徙、迫害等方面入手,生动地展现了犹太人的历史遭遇和传统文化。

同时,作者也对犹太人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犹太人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全面分析,读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犹太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犹太人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和迫害。

犹太人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他们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的迁徙和流亡,遭受了无数次的迫害和屠杀。

他们的历史是一部悲壮而又令人心碎的历史,他们的遭遇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在现代社会,犹太人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阅读《犹太人问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和迫害,也让我对犹太人的遭遇和困境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愤慨。

除了对犹太人历史和现状的深刻认识外,阅读《犹太人问题》也让我对犹太人的文化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犹太人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和精神一直是世界上的一道风景线。

他们的宗教、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和历史,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通过阅读《犹太人问题》,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犹太人的文化和精神,也更加敬佩和赞美了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阅读《犹太人问题》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

通过这本书,我对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犹太人的遭遇和困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应该更加关注和关爱那些处于困境中的民族。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心得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心得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心得
犹太人问题是一个悠久而复杂的历史话题,其影响触及到了全球各地的多个国家和社会,它恰恰是一个有挑战性的概念,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议题。

最近,我受到一本问书的邀请,让我读这本书并写一篇书评。

本文对该书做出一些评论,同时梳理出我关于犹太人问题的看法。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犹太人问题,书中论述了犹太人问题源于哪些历史事件,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得以存在。

它还讨论了犹太人问题如何影响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以及犹太人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处境。

书中还对欧洲犹太人的历史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地位进行了讨论,以及古代以色列人的历史及其在今天的形象和作用。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比较文化、比较宗教、比较政治等范围,使读者有机会更进一步了解犹太人问题。

此外,书中也对犹太人问题带来的伦理道德和宗教责任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犹太人问题的社会反应,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书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对犹太人问题如何影响当今世界,以及今天的犹太人如何适应这一问题这一段,其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总的来说,《论犹太人问题》是一本非常精彩而又引人入胜的作品,从其中,我学到了有关犹太人问题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同时,本书也使我意识
到,犹太人问题曾经受到了很多负面评价,但是仔细研究和考虑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

读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有感

读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有感

读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有感作者:董朝晖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为探究对象,对鲍威尔的观点和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进行了总结概括,对马克思论证中的合理性表示肯定,并对其论证的局限性进行探讨。

马克思在犹太人解放问题上突破了鲍威尔有关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二者在实质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时,马克思的对犹太人及其本质的认识仍不够全面,仅仅是对掌握大量资本的犹太资本家进行了批判,忽略了犹太民族中也存在小手工业者、无产阶级等其他力量,因此他在论证过程中对犹太人本质的论证是较为偏激的。

另外,马克思虽然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政治构想,但并未提及实现途径。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论证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得出要合理运用思想家观点的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观点布鲁诺·鲍威尔是德国哲学家,是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

他于1843年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主要观点为,犹太人若要解放自己,就必须先放弃犹太教,在基督教国家中是永远无法获得解放的。

犹太人获得解放的唯一方式就是国家废除宗教信仰,消除基督徒和犹太人的信仰差别,这样才能使犹太人获得解放。

马克思对鲍威尔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他认为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不可以混为一谈,犹太人在不放弃信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解放。

在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中,政治解放也可以实现。

另外,马克思还探讨了犹太人的本质,认为犹太人只有摆脱其狭隘性,才能获得解放。

1鲍威尔的观点鲍威尔认为,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对立最鲜明的表现是宗教对立。

“你们的宗教是国教的死敌”,信仰不同是导致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差别和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鲍威尔认为,如果基督教国家同意解放犹太人,那么基督教国家就必须放弃偏见,但犹太人并没有权力要求基督教放弃宗教偏见,就像基督教国家不能使犹太人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一样。

他认为,基督教国家和犹太人的冲突是不能化解的,因为二者是相伴而成的,如果一方得不到解放,那么另一方也无法得到解放。

《论犹太人问题》感悟

《论犹太人问题》感悟

《论犹太人问题》感悟《论犹太人问题》是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著的一本书,该书探讨了犹太人在欧洲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对犹太人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感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尼采的观点并不代表我的观点,我只是就这本书进行分析和探讨。

尼采在书中认为,犹太人在欧洲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以商业和金融为主要手段获取权力和财富,从而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尼采认为,犹太人的特殊地位和行为方式是导致犹太人问题的原因之一。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到,尼采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犹太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信仰、文化和背景。

将所有犹太人都归为一个团体,并对他们进行一概而论是不公平的。

此外,尼采对犹太人的批判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这需要我们保持客观和批判的态度来对待。

在讨论犹太人问题时,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犹太人作为一个群体在欧洲社会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商业、金融、科学、文化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犹太人问题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对于犹太人问题,我们应该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

犹太人在欧洲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形成是历史和社会背景的结果。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受到了很多限制和歧视,他们被迫从事金融和商业活动,并且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一历史背景对于理解犹太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犹太人问题还涉及到宗教、民族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犹太教作为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对于犹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犹太人的民族和文化传统也是他们在欧洲社会中保持独特身份和特殊地位的重要因素。

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差异,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个人。

只有通过对话和理解,我们才能够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包容的社会。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第一篇:《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来一些。

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说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的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述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的说明自己的观点。

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自由,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

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

在此,引出宗教解放问题。

在这里,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

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

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道: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力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

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

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有感

《论犹太人问题》有感

《论犹太人问题》有感作者:熊艳邓楚江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4期摘要:2017年10月9号阅读了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来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第一部分通过对犹太人问题不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的论述感悟到,探讨看问题要跳出时空的局限性;第二部分阐述宗教与国家是相互独立的,体会到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是不冲突,感悟到分析问题可以从其他类似的方面来分析问题。

关键词:宗教;政治解放;国家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采用了批评的手法,先给出鲍威尔的观点,然后在提出疑问,再给出自己的观点。

我主要选取了马克思的三个观点得出总结。

主要通过分析犹太教,宗教,宗教国家,国家,政治五种概念的不同以及他们的关系来完成这篇读后感。

一、犹太人问题不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如果犹太人想从基督教国家解放出来,他就要求基督教国家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

而他,犹太人,会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吗,就是说,他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放弃宗教呢”鲍威尔这样说。

鲍威尔的这句话表明犹太人的解放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

他把犹太人的问题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了。

这里没有分清犹太教与宗教的关系,或者说这种关系受到了作者的地域限制。

在马克思看来,鲍威尔在看待犹太人的问题时受到了地域区间的阻碍。

马克思提到“犹太人问题的依据犹太人居住的国家而有所不同的表述,在德国,不存在政治国家,不存在作为国家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就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国家中,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的问题,是政治解放不彻底的问题……只有在北部分美的自由州——至少在其中一部分——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美国既没有国教,又没有大多数公认的宗教,也是没有一种礼拜对另一种礼拜的优势。

”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的问题依据国家本身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鲍威尔在论述犹太人问题是片面的,从中我们得知犹太人问题不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读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
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以前学习政治总是在课本上学到很多关于他的理论问题。

那是因为单纯的为应付高考,老师也只是让我们机械的背诵一些需要强制记忆的理论原文,尽管当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背了,因为要考试原因。

现在回过头来仔细读一下他的一些文章,便会觉得好多原来学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他本来的思想,现在觉得有些慢慢地读懂他的思想的线索了。

读完这边论犹太人问题的文章之后,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

先说一下我自己对这边文章的理解,虽然可能不是完全正确。

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解放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世俗社会的问题。

首先关于第一个解放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地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释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了,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解放,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

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在此引出宗教解放的问题。

在此,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进而指出这不是仅仅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的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

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和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

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后来还是出现了。

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到: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利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

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

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的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

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应该是国家从这些宗教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国家不再信奉任何宗教时,才以自己的形式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然后提出人的解放是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来完成的,国家是人以及人的自由中间的中介者。

接着作者讨论了关于私有财产的问题这个部分和上面部分到底有着如何紧密的联系,我至今还是不大清楚,所以此部分掠过不提。

然后提到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等,谈到“公人”和“私人”的问题,公民身份和私有财产维护等问题,说明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矛盾的存在。

指出宗教信徒和公民的差别就是个人和公民身份的人的差别,是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问题。

然后提出无神论国家,民主制国家等进行比较。

后来他指出所谓基督教国家就是不完善的国家,而且基督教就是它的不完善性的补充和神圣化。

因此宗教对于基督教国家来说必然成为手段。

民主制国家,真正的国家则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充实自己。

确切地说,它可以撇开宗教,因为它已经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

在民主制国家就出现这种情形。

这种国家的基础不是基督教,而是基督教的人的基础。

然后再文中作者又提到了很多关于人权公民权的例子和想法观点,在此也不一一表述了。

我们直接跳到后面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关于世俗社会中犹太人的信仰问题。

他们对待钱的态度的问题。

他们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

他们的世俗礼拜是做生意。

他们的世俗的神便是金钱。

然后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这一世俗的态度,并指出他认为这种实际本质
是毫无价值的,若犹太人从这种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便可以真正的得到人的解放,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视金钱如一切的人类,具有普遍的意义。

进而指出犹太人的解放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得到解放。

然后作者关于他们对金钱的态度问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他们是实名就是要比自己的邻居富有。

在北美,作者指出,这种犹太精神对基督教世界的实际统治已经达到明确的,正常的表现。

在多数人眼中神职只是一个赚钱的行业。

犹太人的神也被世俗化了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神了。

在此作者大加批判之辞。

然后指出由于这种精神的指引,在犹太宗教中,自然界虽然存在,却也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他们想象中的民族是商人的民族。

犹太人的焦化手段就是自私自利的世界对统治者它的法律之间的关系。

然后又说基督教太高尚了,其实骨子里却又实际需要的粗陋性,所以要维持表面的光鲜,就要压抑甚至消灭犹太教。

最后作者指出,社会一旦消除了犹太精神的经验本质,犹太人就不可能存在。

最后也就是说, “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获得解放”。

以上就是我对这片文章的自己的浅显的一些理解,可能会有差错,但这却是我自己感觉得到,总的来说感觉这篇文章说的道理很深奥,也不是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慢慢品读的话还是会有一些发现的。

关于这篇文章很多人也曾发表过对它的一些评论,各人都有各人自己的看法。

在此,我我也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相法,首先关于这个人的解放问题,我感觉无论是政治解放宗教解放还是人自身的解放,要想真正的得到解放是不大可能的,至少现在这个社会是不大可能的。

人是社会性的,要与别人在一起生活,才有了不同的国家,但由于人有需要自己单独的生存空间,所以个人的一些利益也是必须的,这是矛盾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又不能只作为社会人而存在,人性骨子里面每个人的想法价值观什么的由于多种原因也不是一样的,所以难免发生冲突,所以才产生了法律之类的进行对人的约束。

人的解放,在我的理解之中就是人作为单独的个体从世界中单独出来,从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从一切制约人的解放的宗教,法律形式或国家制度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当你做一件事不需要考虑任何后果时,这才是真正的解放。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存在。

国家解放和宗教解放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和一个宗教。

最后关于这个犹太精神的问题,其实现代这个社会就拿中国的现在的社会来说,确实如马克思所说,已经把钱作为神供了起来,在中国因为有着宗教信仰自由,大部分还是不信教的人,所以大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寄托便落在了钱身上,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钱几乎可以满足你任何外在的需求。

现在这个时代许多内在需要已经很难满足,人们便寻求外在的补偿,而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钱。

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有钱能时鬼推磨”甚至也有人说“有钱能使磨推鬼”,虽然后者有些夸张,可也正说明了现在人对金钱的态度。

人性是贪婪的,我很赞同这点,人有着太多欲望要实现,生活条件越好,人的欲望变得越多。

当欲望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人就会感叹“要是有钱该多好啊”“有钱我就会幸福了”。

什么是幸福?有的人说是一种感觉态度,但真正想象,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幸福?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或许有钱了我就幸福了,因为没钱是我唯一感到不幸福的因素,至少现在我是这样想的。

可以后有了钱又会真正得到幸福吗?我不知道,没准到时我会说长命百岁才是最幸福的,谁知道呢?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很多事,始终搞不清楚活着是为了什么,现在也不想了,既然要让你活着,可能有它的道理吧,谁知道呢,反正活着就是了。

可是怎么活?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么个人在乎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人都是不自由的,没有解放的。

回到金钱这个问题上,因为有需要才会交换,因为交换才出现了钱,因为钱人们才变得自私自利,因为自私自利才会和别人产生冲突,因为产生冲突才有了国家各种形式的约束,因为有了约束才说人变得不再自由,所以人才要求自由和解放。

所以要想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山人海的世界,就要变得无所求,但是又不可能变得无所求,因为活着就要吃穿住行,所以说人彻底的解放现在是完全不可能的。

或许,以后,遥远的以后可能还有,
谁知道呢?期盼那一天的快点到来吧。

可是又想问,如果那一天人变得无所求,人还是人吗?那探讨人的解放问题又从何说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