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发酵生产淀粉酶
淀粉含量对黑曲霉孢子产量质量的影响

淀粉含量对黑曲霉孢子产量质量的影响引言淀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它在食品工业和生物科技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和工业生产中。
在黑曲霉的代谢过程中,淀粉是其主要的碳源,因此淀粉含量对黑曲霉孢子产量质量可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淀粉含量对黑曲霉孢子产量质量的影响,并尝试找出最适宜的淀粉含量条件以提高黑曲霉孢子产量。
一、淀粉在黑曲霉孢子产量中的作用淀粉是一种多聚糖,具有丰富的碳源。
在黑曲霉的生长过程中,淀粉被用作碳源进行新细胞的合成和能量的产生。
黑曲霉可以通过产生淀粉酶、葡萄糖醛酸酶等酶类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等单糖,进而利用这些单糖进行生长和繁殖。
淀粉在黑曲霉孢子产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淀粉含量的多少可能会对黑曲霉的生长和孢子产量产生影响。
二、淀粉含量对黑曲霉孢子产量的影响1. 淀粉含量与黑曲霉生长速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淀粉含量对黑曲霉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淀粉含量可以提供更多的碳源,有利于黑曲霉的生长。
一项研究发现,在不同淀粉含量条件下,黑曲霉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明显差异,较高淀粉含量条件下黑曲霉的生长速率更快。
2. 淀粉含量与黑曲霉孢子产量的关系淀粉含量还可能对黑曲霉的孢子产量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在适宜的淀粉含量条件下,黑曲霉的孢子产量较高;而在淀粉含量过低或过高的条件下,孢子产量则显著下降。
这表明适宜的淀粉含量是维持良好孢子产量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淀粉含量的因素淀粉含量不仅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黑曲霉自身的生理和代谢特性的影响。
以下是可能影响淀粉含量的因素:1. 外部条件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外部条件对黑曲霉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外部条件可能会对黑曲霉的淀粉合成和水解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淀粉含量。
2. 碳源种类除了淀粉外,还有许多其他碳源可供黑曲霉利用,如葡萄糖、果糖、木质素等。
两种曲霉糖化性质的比较

两种曲酶糖化性质的比较研究在国内传统的制酒行业中,由于黑曲霉含有丰富的酶系如液化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自70年代大多都由米曲霉改为黑曲霉作糖化用菌种。
但在日本迄今仍在采用米曲霉做糖化菌,说明其中必有原因。
鉴于此,本实验以黑曲霉和米曲霉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它们的液化酶和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生产性质。
黑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属于半知菌类曲霉属。
黑曲霉对营养要求较低, 只要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及磷、钾、镁、硫等元素即能生长良好。
黑曲霉可以产生许多种酶, 现已成为工业应用常见的菌种之一。
根据bigelis1989年的统计, 25种主要商品酶制剂中就有15种来源于黑曲霉仁, 。
它们分别是α-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葡萄糖酶、糖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半纤维素酶、橙皮昔酶、脂肪酶、果胶酶、蛋白酶、单宁酶。
美国准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酶生产菌种只有黑曲霉、酵母、枯草杆菌等约20种, 其中以黑曲霉所产酶类最多。
我国酶制剂工业生产用菌种中, 黑曲霉占了17种中3种, 即黑曲霉变异株和,它们分别用于糖化酶、果胶酶和酸性蛋白酶的生产[1]。
黑曲霉酶类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 柠檬酸等有机酸的发酵生产、食品及饮料加工以及用于轻化工业、纺织工业、饲料加工和废物的处理等等。
总之, 黑曲霉生产的酶制剂具有用量大、应用范围广、安全性好的特点, 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米曲霉的菌丝由多细胞组成,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菌种:黑曲霉UV-48;米曲霉-41.2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土豆汁培养基;察式培养基);发酵培养基(麸皮培养基;液体深层发酵液)1.3试剂1.33%可溶性淀粉;碘液;0.01MNacl-HAC缓冲液;6NHCL;DNS试剂;葡萄糖标准溶液1.4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K-8D);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2C409035);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LDZX-75KB);恒温培养箱(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DHP060);气浴恒温摇床(太仓市实验设备厂,TCYQ)。
黑曲霉发酵产酶研究进展

黑曲霉发酵产酶研究进展张熙;韩双艳【摘要】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曲霉属真菌中的常见种,它生长旺盛、发酵周期短、不产生毒素,是美国FDA认证安全菌种(GRAS)之一,也是重要的酶制剂生产菌种.综述了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黑曲霉;酶;发酵产酶【作者】张熙;韩双艳【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是丝状真菌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粮食、植物产品和土壤中。
人类运用黑曲霉的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黑曲霉制作酱料、酱油、米酒等。
由于黑曲霉生长旺盛、发酵周期短、不产生毒素,被美国FDA认证为安全菌种(GRAS)。
黑曲霉具有很强的外源基因表达能力及高效的蛋白表达、分泌和修饰能力,同时重组子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源蛋白在黑曲霉成功表达,且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活性,黑曲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酶表达体系,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工业酶制剂生产菌种[1]。
据报道,黑曲霉可生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果胶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多种酶。
作者综述了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碳水化合物,也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因其结构复杂、降解难度大,还未实现有效的转化利用。
纤维素酶由葡聚糖内切酶(EG)、葡聚糖外切酶(CBH)、β-葡萄糖苷酶(β-BG)构成[2],主要用于水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分解成短链糖。
黑曲霉固态发酵酸性α-淀粉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 4 发酵 培养基 的优 化[ : 单 因素实验 的基 础上 进 一步 考察 各 因素对 黑 曲霉 产 a 淀粉 酶 的影 响 , 5在 ] 一 采 用 B x B h k n实验 设计 ( B ) 对 黑 曲霉 产淀粉 酶培养 基进 行优化 , o - en e BD, 实验 因素 水平见 表 1 .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 期
20 0 7年 9月
安
徽
工
程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 . 2 No 3 12 . .
Se p., 0 2 07
J u n lo h i iest fTe h oo ya dS in e o r a fAn u v ri o c n lg n ce c Un y
1 材 料 与 方 法
() 1 菌种 : 曲霉 由安徽工 程科技 学 院生 物化 学工程 系微生 物实验 室保 藏. 黑
() 2 固态 发酵基 础培 养基 :5 麸 皮 ,0 玉米 淀粉 , 豆饼 粉 , 水 比 1: . 8 1 5 料 1
() 3 发酵 培养 条件 :5 2 0mL三 角瓶装 2 0g培养基 ( 料计 ) 接种量 为每瓶 一环 , 酵温度 3 干 , 发 0℃ , 培养
表 1 实 验 因 素 水 平
因 水 平 — — X 玉 米 淀 粉 ) % ( /
5 1 O 1 5
素 X NH C ) % ( 1/
2 4
X 豆饼 ) % ( / 法 : 据 中国食 品工业 标准 QB T1 0 - 9 根 P 8 3 3的测定 方 法 , 6 在 0℃ , H 6 0条 件下 , p .
目前酸 性淀粉 酶 主要采 用液态 深层发 酵生 产 , ] 在液 态发 酵生产 中 , 培养 基 中高浓度 葡 萄糖会 对产 酶
菌种报告-黑曲霉

菌种报告—黑曲霉一、黑曲霉简介①、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
②、培养温度23~28℃,好氧二、使用注意事项①、是四类病原微生物,即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但由于生长快速,极易通过空气扩散污染环境,对产品的生产检验人员与环境构成威胁。
故操作过程要在阳性室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②、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121℃,30min湿热蒸汽灭菌。
实验结束后,用0.1%的新洁尔灭擦拭台面,照紫外消毒。
菌种保存方案—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实验材料:器具:-80℃冰箱,2~8℃冰箱,试管,电动助吸器,锥形瓶,恒温培养摇床,1ml移液管,10ml移液管,冷冻管,振荡器,棉塞,接种环,250ml盐水瓶,500ml 盐水瓶试剂:冻干菌种,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TSA平板,SDA平板,20%甘油,含0.05%(v/v)聚山梨酯80的生理盐水2、实验步骤:2.1 菌种复苏和复壮(改良马丁培养基)2.1.1 将干菌种(0代)按上述步骤转移到装有100ml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复苏(第1代),23~28℃摇床震荡培养5天。
2.1.2 用接种环挑起活化后的孢子悬液,划线到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复壮,接种10支试管(第2代),23~28℃静置培养5~7天。
2.1.3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5ml含0.05%(v/v)聚山梨酯80的生理盐水,反复吹打洗脱孢子。
将孢子悬液全部转移至250ml盐水瓶中,2~8℃冻存备用。
2.2 稀释倍数探索2.2.1 取1ml孢子悬液加入9ml生理盐水中,混匀得10-1管,同法依次稀释至10-6。
2.2.2 取10-3~10-6梯度稀释孢子悬液,1ml涂布SDA平板,各做3个平行。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高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黑曲霉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Op im i t z a io t n o f Fe r me n t a io t n Co n d i i t o n s f o r t h e Pr o d u e i t o n o f Am y l a s e a n d P r o t e a s e b y a S t r a i n o f As pe r g i l l u s n i g e r
现 代 食 品科 技
Mo d e r n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3 , V o 1 . 2 9 , N o . 4
高产 淀粉 酶 和 蛋 白酶 的 黑 曲霉 菌株 的发 酵 条件 优 化
谭海刚 ,李静 ,杨文 浩
培养 4 d ,测得淀粉酶、蛋 白酶酶活分别为 1 2 7 8 U / mL和 9 1 8 U / mL ,淀粉酶和蛋 白酶的酶活分别比优化前提 高了 6 8 . 2 %、4 1 . 2 %。
关键词:黑曲霉;蛋白酶 ;淀粉酶
文章 篇 号 : 1 6 7 3 - 9 0 7 8 ( 2 0 1 3 ) 4 — 8 0 8 - 8 1 1
Ke ywo r d s : A s p e r g i l l u sn i g e r ; p r o t e se a ; m y a l a s e
随着农业产 业化结构 的调整 ,香 蕉深加工产业 迅
速 发展 ,与 此 同时产生 了大量 的香蕉 皮 ( 占果实重 量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材料与仪器
的3 0 %左右 )【 l J 。香蕉 皮中含有大量 的果胶 、低聚糖 、
纤维素 、半纤维素等膳食 纤维 ,具有 很高 的开发价 值
黑曲霉生产糖化酶及酶活测定

的有利条件 ,掌握好 茵种特性 ,合理配制 营养 ,控制好发酵条件 ,便可获得 高酶 活力的高产糖化酶。本 实验还运 用
了几 种 酶 活 力 测 定 方 法 ,以 资进 行 优 劣探 讨 。
关键词:黑曲霉;液体通风发酵 ;糖化 酶;酶 活力
中图分类号:Q 3 1 文献标识码:B -3
糖化酶是一种糖蛋 白, 通常碳水化合物 占 4 1 %, %.8 这些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半乳糖 、葡萄糖 、葡萄糖胺 和甘
露糖 ,糖化酶残基的排列在其热和酸碱稳定性上有特殊
意义 。
2 .黑 曲霉形态 、生理 、生态特性
( )糖化酶组分多 型性 2
孢子 头呈 暗黑色 , 菌丝体由具横隔的分枝 菌丝构成 ,
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受 葡萄糖 苷酶和蛋 白酶的作用 而成多
型性的酶类 。 ( )糖化酶的热稳性 3
工业 用的糖化 酶都是利用它 的热稳性 ,旺环状糊精 - 可提高糖化 酶的热稳性 ,最适温度 范围一般为 5 ℃ O
6℃。 0
糖化 酶是淀粉酶 ,在系统命名法 中属水解酶类 。
2 .糖化酶的性质 糖 化 酶 (gu a l e)又 名 糖 化 型 淀 粉 酶 lcmya s
菌丝黑褐 色 ,顶囊球形 ,小梗双层 ,分生孢子球形 ,平 滑或粗糙。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其 可育 细胞称足细胞 。 3 .黑 曲霉突变株的形态 、生理 、生态、特征 在查 氏培养基上菌落 曲型为炭黑色,有辐射沟纹 , 从菌落边缘 向中心 ,分化为伸长部位 ,活性部位 ,成熟 部位 ,老化部位几个 区域 即孢子萌发最早 出现于 中心部
2 酶 活力 测定 . 酶 活 力 测 定 方 法 ( )钢 圈法 :5 3 一 ml % 琼 脂 倒 皿 一再加 5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曲霉发酵生产α-淀粉酶前言:α-淀粉酶能随机地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端,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所得产物的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单位碳原子为α构型,同时该酶能使淀粉浆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酶。
耐酸性α-淀粉酶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淀粉的酶类,其最适pH在4.0左右。
自从日本研究者 YasujiMinoda等人用黑曲霉生产耐酸性α-淀粉酶以来,各国都对耐酸性α-淀粉酶进行了研究。
通过黑曲霉发酵生产α-淀粉酶的实验过程,熟悉发酵罐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发酵生产的原理和常规发酵参数的检测方法。
整个实验按照“菌种的培养空消实消接种发酵放罐”的发酵过程进行。
在整个发酵的过程中,每隔6h取一次发酵液样品检测其pH值、酶活、残糖量及生物量四个生理指标。
最后将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得出整个发酵过程各物质的生成和消耗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调整培养条件来提高发酵生产的效率,对大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文:一、实验目的1.了解发酵罐的几大系统组成,即空气系统、蒸汽系统、补料系统、进出料系统、温度系统、在线控制系统。
2.掌握发酵罐空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3.掌握发酵罐进料及实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4.掌握发酵罐各系统的控制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1.蒸汽系统:蒸汽发生器:主要用于灭菌,分为自动加水和手动加水两种方式。
2.温度系统:(1) 夹套升温:蒸汽通入夹套。
(2) 夹套降温:冷水通入夹套,下进水,上出水。
(3) 发酵过程自动控温系统3.空气系统:空气除菌设备:空压机贮气罐油水分离器空气流量计空气过滤器发酵罐4.补料系统:补加培养基、消泡剂、酸碱等。
5.在线控制系统6.进出料系统:进料口(接种口)、出料口(取样口)7.管道:包括水流通管道和气流通管道水流通:冷却用水:水经过进水管道发酵罐夹套出水口保温用水:关闭进出水管道阀门(水注满后)进入夹套气流通: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空气过滤器/发酵罐进入罐内空气:空压机贮气罐油水分离器空气流量计空气过滤器发酵罐三·方法与注意事项㈠原则1.通蒸汽前先关闭所有阀门2.粗过滤器不空消也不实消,要定期处理,所以必须关闭通向粗过滤器的阀门。
3.活蒸汽,灭过头,即尾汽不能关死,要保证有活蒸汽放出,但不能太大,以免分压。
4.罐体排汽口排汽,并保持罐内正压。
5.空气过滤系统只空消,不实消,以免罐中物料冲入过滤器内。
但空消一结束,即要通入无菌空气吹干管路并保压,避免染菌。
6.进蒸汽时顺着蒸汽管路开阀门,结束时逆着进路关阀门,先开尾阀后开主阀,结束时先关主阀后关尾阀。
8.蒸汽一停,即由无菌空气充入保持罐内正压。
㈡空消先开启蒸汽发生器,自有蒸汽产生并排掉管路中冷凝水后,按以下步骤进行:1.先关闭所有阀门,检查处是否关紧密封,打开罐上方排气口。
2.蒸汽先进空气系统,蒸汽→蒸汽过滤器→分过滤器,无论蒸汽走到哪一路得先放尾阀,放出冷凝水,排掉冷空气,待有蒸汽冲出后调小,打开主阀。
3.再进罐体:由主路进罐,然后通入取料管路,再入补料系统(两边)。
4.罐压升至所需温度(121℃)时开始计时,保温保压30min。
保压方式:(1)调节主汽路进汽阀门控制进汽量;(2)调节排气口排气量大小或尾阀放汽量。
5.结束空消:(1)逆着蒸汽进路关,先关近罐阀。
(2)同时准备好压缩空气确保蒸汽一停即充入无菌压缩空气以维持空气系统及罐内的正压。
近罐空气阀的尾阀要一直微开启。
注意:空消前应检查夹套中是否残留了冷水,若有,影响罐体升温,须自夹套出水口将水放出。
㈢种子制备:接种黑曲霉于PDA液体培养基中,液体摇瓶培养。
㈣培养基配制、实消发酵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200 g,柠檬酸氢二铵100 g,KH2PO4 15 g,CaCl2 0.5 g,FeSO4.7H2O 0.05 g,MgSO4.7H2O 0.5 g,加水定容至5 L,pH5.0,消泡剂(植物油)5 mL。
关闭气路入罐阀,主汽路进汽→补料口进汽(方法同空消)→罐压升至0.12Mpa(121℃),保压、保温30分钟→实消结束。
㈤冷却接种与发酵待培养基冷却至28℃左右时,在加料口周围放一圈酒精棉球,点燃,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进料口,迅速接种。
将温度、搅拌转速、通气量等参数设定好后,进行发酵。
㈥参数监测每隔6 h取一次样,检测其pH、生物量、酶活及残糖含量等指标。
Ⅰ. pH的测定:标准液校准pH计后,测定样品pH值。
Ⅱ.生物量的测定:每次取20-30mL的发酵液,先用大离心机(5000 rpm, 3-5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用来测酶活,沉淀用水清洗几次后再离心,然后将所得沉淀放入100℃烘箱中,烘干(2 h左右),然后测其干重,取平均值。
Ⅲ. 酶活:试剂:(1)碘液:称取0.5g I2 和5.0gKI 研磨溶解于少量蒸馏水,定容至100ml,于褐色试剂瓶内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2)稀碘液:取原碘液1ml稀释100倍。
此溶液现配现用(3)0.5%淀粉液:称取干燥过的可溶性淀粉0.5克,加5ml缓冲液,搅拌混和,再徐徐倾入70毫升煮沸的缓冲液中。
继续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定容至100mL。
此溶液需要当天配制(4) 磷酸缓冲液(pH 6.0):0.2 mol/L K2HPO4 (12.3mL)+0.2 mol/L KH2PO4(87.7mL)方法:取5ml 0.5% 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在40℃水浴中预热10 min,然后加入适当稀释(6.0的磷酸盐稀释缓冲液)的酶液0.5ml,反应5min后,用5ml 0.1mol/L H2SO4终止反应。
取0.5 ml 反应液与5 ml 碘液显色,在620 nm处测光密度。
以0.5 ml水代替0.5 ml反应液为空白,以不加酶液(加同样体积的缓冲液)的管为对照(即取5ml 0.5% 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在40℃水浴中预热10 min,然后加入6.0的磷酸盐稀释缓冲液0.5ml,反应5min后,用5ml 0.1mol/L H2SO4终止反应。
取0.5 ml 反应液与5 ml 碘液显色)。
酶活力根据下式计算:酶活力(u/ml)=(R0-R)/R0×50×D,式中R0,R分别表示对照和反应液的光密度,D为酶的稀释倍数。
调整D使(R0-R)/R0在0.2-0.7之间。
确定在40℃、5 min 内水解1 mg淀粉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Ⅳ. 残糖量的测定:硫酸-蒽酮法测残糖含量(1)原理糖类与浓硫酸脱水生成糖醛或其衍生物,可与蒽酮试剂缩合产生颜色物质,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于620 nm 处有最大吸收,显色与多糖含量有线性关系。
(2)试剂①蒽酮试剂。
溶解0.2 g 蒽酮于浓硫酸(A. R. 95.5 %)100 ml 中,当日配制试用。
具体实验过程中,应视样品分数多少来准备蒽酮试剂的配置量。
比如实测样品有50份,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安排个份样品试验重复数为3。
因为每个试验点实测需要4 ml 蒽酮试剂,所以至少应配置的体积为4×3×50=600 ml 。
此时还应考虑预实验和实验差错所消耗蒽酮试剂量。
②标准糖试剂。
葡萄糖溶液(可加数滴甲苯防腐) (3)操作及其注意事项分别取0.1 g/l 的葡萄糖溶液0.05,0.10,0.20,0.30,0.40,0.60,0.80 ml ,用蒸馏水补到1.00 ml ,分别加入4.00 ml 蒽酮试剂,迅速进入冰水浴中冷却,各管加完后一起浸入沸水浴中,管口加盖玻璃球,以防蒸发。
自水浴重新煮沸开始计时,准确煮沸10 min ,冷却后进行比色。
以光密度为纵坐标,糖的含量微克数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或使用计算器进行一元回归得出计算式,以便于计算使用。
(4)样品含量测定取糖浓度为50μg/ml 左右的样品溶液1.00ml ,一式3份分别置于不同试管中,对照加入1.0ml 蒸馏水,然后给各管加入蒽酮试剂,以标准曲线方法进行比色定。
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浓度计算含量。
色氨酸含量较高的蛋白质对显色反应有一定的干扰。
此外,试管在加入蒽酮试剂过程中,㈦数据处理㈧罐体清洗四:残糖含量变化:Ph值;实验结果分析:1、a-淀粉酶的活力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在发酵初期,由于菌种的代谢慢,总量少,所以0-36h内酶活测定数值比较小,上升幅度也较小,此后,由于菌种达到对数期和稳定期黑曲霉的产酶能力加强,酶活不断升高,且上升幅度也大大提高,;从总体上看酶活值的变化是越来越大,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酶活值的变化幅度不大,这是因为刚开始黑曲霉接种到发酵罐里,有一段时间的延滞期,尽管时间不长;而且刚开始黑曲霉的数量相对于发酵罐中的培养基的量而言毕竟是少的,因此导致曲线开始阶段变化较缓慢,以后的时间里黑曲霉大量增殖,数量增加以后产生的酶量便不断增加。
2、残糖的变化理论上应该是越来越小,但是实验中残糖的波动比较大,归结原因可能如下:①试验中所使用的蒽酮和淀粉溶液虽是现配现用,但是由于操作不是很娴熟,淀粉溶液时间稍长就会出现沉淀,这是结果波动性变化大的最主要的原因;②操作不规范,稀释倍数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数据波动性较大3、pH值大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但变动的幅度不大,这可能是接入的的黑曲霉量较少,以致黑曲霉在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CO2及酸性物质对培养基的影响较小。
0-12h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上维持在5.1左右,此时是由于黑曲霉在发酵罐中的延迟效应,菌种代谢不旺盛,故pH 的变化不大,随后随着菌种的活化,菌种新陈代谢的旺盛,CO2的释放以及糖浓度的降低使得发酵液的pH值逐渐下降,发酵后期,菌种的活力下降,溶液的各理化性质趋于稳定pH保持在4.5左右。
4、生物量变化理论上其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的,但由于取样后实验操作的失误导致结果的波动性很大。
实验感受:通过本次试验我们直观地观察了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并有较大的收获,因为这些操作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在一组合作的同学之间要相互合作,认真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并且相互帮助。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要严格自己的操作,实验测量的数据要保持真实性。
通过本次实验再次熟悉了分光光度计,ph计,分析天平,烘箱,移液枪,移液管等基础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并且实验过程中不同组的同学之间的数据不一样,同一组的同学测量数据也有差别,所以在这样一个综合性实验中每一个同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次实验充实了自己,也是我们有了更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