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二章平方根和立方根》练习题-附答案(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二章平方根和立方根》练习题-附答案(苏科版)一、选择题1.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 7B. √ 9C. √ 20D. √132. 如果a=1√ 3+2,b=√ 3−2那么a与b的关系是.( )A. a>bB. a=bC. a=1bD. a+b=03. 化去根式1√ 3αb3(a>0,b>0)分母中的根号,分子、分母应同时乘以.( )A. √ 3aB. 1√ 3a C. √ 3ab D. 1√ 3ab4. 计算5√15÷(−√ 5)的结果是( )A. −1B. 1C. −√ 5D. 55. 等式√ a2−a =√ a√ 2−a成立的条件是( )A. a≥0B. 0≤a<2C. a≠2D. a2−a≥0 6.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 (−4)×(−9)=√ (−4)×√ (−9)B. √ 1614=√ 16×√14=4×12=2C. √ 18a2=√ 9a2×√ 2=3√ 2a(a≥0)D. √ 252−242=25−24=17. 下列四个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2√ 3−1=√ 3+1 B. √ 2(√ 2+√ 3)=2+√ 6 C. (1−√ 2)2=3−2√ 2 D. √ (√ 3−2)2=√ 3−28. 化简√15+16的结果是( )A. √ 1130B. 30√ 330 C. √ 33030D. 30√ 119. 已知:a=2−√ 3b=2+√ 3则a与b的关系是( )A. 相等B. 互为相反数C. 互为倒数D. 平方相等10. 有依次排列的一列式子:1+√ 2√ 2+√ 3√ 3+22+√ 5√ 5+√ 6√ 6+√ 7小红对式子进行计算得:第1个式子:1+√ 2=√ 2−1(1+√ 2)×(√ 2−1)=√ 2−1;第2个式子:√ 2+√ 3=√ 3−√ 2(√ 2+√ 3)×(√ 3−√ 2)=√ 3−√ 2......根据小红的观察和计算,她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第8个式子为1√ 8+3;②对第n 个式子进行计算的结果为√ n +1−√ n ; ③前100个式子的和为√ 101−1;④将第n 个式子记为a n ,令b n =1a n ,且9an 2+17a n b n +9bn2=575则正整数n =15. 小红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 将√ 632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其结果是______.12. 化简:1√ 2= ______ .13. 写出一个二次根式,使它与√ 2的积是有理数.这个二次根式是______. 14. 若无理数x 与√ 8的积是一个正整数,则x 的最小值是______. 15. 计算√ 3×√ 12的结果是______.16. 等式√ x√ 1−x =√ x 1−x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17. √ 3−2的倒数是___.18. 当a <0时,化简a √ −2a ⋅√ −8a 的结果是 .19. 如图,在▱ABCD 中,BE 平分∠ABC 交AD 于点E.若∠D =30∘,AB =√ 6则△ABE 的面积为 .20. 若[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A =1−√341+√34+(1−√34)0,则[A]=__________.三、解答题21. 下列等式中,字母应分别符合什么条件?(1)√ a 2=a (2)√ ab =√ a ⋅√ b (3)√ x(x +1)=√ x ⋅√ x +1(4)√ x 2−6x +9=3−x22. (1)写出一个二次根式,使它与√ 2的积是有理数;(2)写出一个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使它与2+√ 3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23. 先化简再求值 (1−1x)÷x2−2x+1x,其中x =√ 2.24. 已知x =2+√ 3y =2−√ 3.(1)求x 2+y 2−xy 的值;(2)若x 的整数部分是a ,y 的小数部分是b ,求5a 2021+(x −b)2−y 的值.25.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设p =12(a +b +c),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S =√ p(p −a)(p −b)(p −c)(海伦−秦九韶公式).当a =4、b =5、c =6时,S 的值.参考答案1、A2、D3、C4、A5、B6、C7、D8、C9、C 10、D 11、3√ 14212、√ 2213、√ 2(答案不唯一) 14、√ 2415、6 16、0≤x <1 17、−2−√ 3 18、−4a 2 19、32 20、−221、解:(1)∵√ a2=a∴a≥0(2)∵√ ab=√ a⋅√ b∴a≥0b≥0(3)∵√ x(x+1)=√ x⋅√ x+1∴x≥0∴x≥0(4)∵√ x2−6x+9=3−x∴3−x≥0∴x≤3.22、解:(1)∵2√ 2×√ 2=4∴这个二次根式可以为:2√ 2(2)∵(2−√ 3)(2+√ 3)=4−3=1∴这个二次根式可以为:2−√ 3.23、解:原式=x−1x×x(x−1)2=1x−1当x=√ 2时,原式=√ 2−1=√ 2+1.24、解:(1)∵x=2+√ 3=√ 3(2+√ 3)(2−√ 3)=2−√ 3y=2−√ 3=√ 3(2−√ 3)(2+√ 3)=2+√ 3∴x2+y2−xy=(x+y)2−3xy=(2−√ 3+2+√ 3)2−3(2−√ 3)(2+√ 3)=16−3=13(2)∵1<√ 3<2∴0<2−√ 3<13<2+√ 3<4∴a=0b=2+√ 3−3=√ 3−1∴5a2021+(x−b)2−y=5×0+(2−√ 3−√ 3+1)2−(2+√ 3)=(3−2√ 3)2−2−√ 3=9−12√ 3−12−2−√ 3=−5−13√ 3.25、解:由题意,得:a=4b=5c=6∴p=12(a+b+c)=152∴S=√ p(p−a)(p−b)(p−c)=√152×(152−4)×(152−5)×(152−6)=√152×72×52×32=154√ 7.故S的值是154√ 7.。
第十二章生殖习题(带答案)

第十二章生殖一、单项选择1.关于睾酮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雄性器官发育并维持成熟状态B.刺激男性副性征出现C.促进蛋白质合成D.刺激骨髓造血,使红细胞增多E.无水钠潴留作用2.睾酮由睾丸的下列哪种细胞分泌A.间质细胞B.支持细胞C.精原细胞D.精母细胞E.精子3.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酮的激素是A.FSHB.TSHC.ACTHD.LHE. GnRH4.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A.雌二醇B.雌三醇C.孕酮D.雌酮E.己烯雌酚5.健康女性每个月经周期中,两侧卵巢能发育成熟的卵泡通常为A.一个B.两个C.十几个D.二十几个E.三十几个6.排卵一般发生在A.月经来潮之前B.增殖期的第3日C.分泌期的第14日D.月经周期的第28天E.月经周期的第14天7.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A.LHB.FSHC.GnRHD.人绒毛膜生长素E.孕激素和雌激素8.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产生分泌期变化的主要激素是A.促性腺激素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孕激素D.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E.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9.排卵前黄体生成素出现高峰的原因是A.FSH的作用B.少量LH本身的短反馈作用C.血中高水平的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D.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E.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10.引起排卵的关键因素是A.GnRH 的升高B.FSH的升高C.LH峰的出现D.雌激素第一高峰的出现E.雌激素第二高峰的出现11.临床上可用哪种简便的方法来监测排卵A.测定孕激素的高峰B.测定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高峰C.测定雌激素的高峰D.测定基础体温E.测定FSH的高峰12.月经血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是A.雌激素可阻止血凝B.孕激素可阻止血凝C.子宫内有大量的肝素D.子宫内有丰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E.子宫内膜分泌大量的抗凝血酶抑制血凝13.关于月经出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FSH和LH的分泌减少有关B.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C.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脱落D.因为子宫内膜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故月经血不凝固E.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多而引起14.下列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随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变化B.随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而波动C.在排卵前较低D.排卵后升高0.5℃左右E.在黄体期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15.妊娠期内不排卵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A.雌激素B.孕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催乳素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A.在早孕期刺激妊娠黄体的生成B.抑制黄体分泌雌激素C.抑制黄体分泌黄体酮D.抑制母体的排斥反应,维持妊娠E.调节母体与婴儿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17.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A.雌激素B.孕激素C.卵泡雌激素D.黄体生成素E.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8.卵泡期,成熟的卵细胞能分泌大量的A.卵泡雌激素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雌激素D.孕激素E.黄体生成素二、填空题1.可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峰出现,促进排卵。
第十二章_收入费用和利润练习题

第十二章收入费用和利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符合收入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是()。
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 B.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 D.罚款收入2.某一般纳税企业经营以旧换新业务,本期销售产品10件,单价为3000元,增值税5100元,单位销售成本为2500元,同时收回10件同类旧商品,每件回收价为200元(不考虑增值税),该企业本期应确认的营业收入是()元A. 35100B.30000C.28000D.25000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2008年11月1日签订合同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设备一台。
合同约定设备售价100000元,甲公司2008年11月10日收到购货方付款117000元,2009年1月20日甲公司按照合同向购货方发货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2009年2月1日购货方收到该设备。
甲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2008年11月1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100000元B.2008年11月10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100000元C.2009年1月20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100000元D.2009年2月1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100000元4.下列各项中,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是()。
A.分期收款销售商品B.委托代销商品C.在同一会计年度开始并完成的劳务D.跨越一个会计年度才能完成的劳务5.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具有融资性质)销售商品时其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是()。
A.签订购销合同时B.发出商品时C.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D.实际收到款项的日期6.按企业销售收入应交的各种税金及附加,除()外,均在“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
A.消费税B.城建税C.教育费附加D.房产税7.在收取手续费的委托代销方式下,委托方确认收入的时点是()。
A、委托方交付商品时B、委托方销售商品时C、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D、委托方收到货款时8.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损失C.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D.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确认该商品销售收入的时点是()。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1.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水污染了,他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完全一样的一个三角形,他的依据是()A.SAS B.ASA C.SSS D.AAS 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 )A.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D.以上均错误3.如图,△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 D.AD∥BC,且AD=BC4.如图,AC是△ABC和△ADC的公共边,要判定△ABC≌△ADC,还需要补充的条件不能是()A.AB=AD,∠1=∠2,B.AB=AD,∠3=∠4C .∠1=∠2,∠3=∠4D .∠1=∠2, ∠B=∠D5.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CE AB 交AD 的延长于点E ,AB=5,AC=7,则AD 的取值可能是( )A .3B .6C .8D .126.如图,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FE ,FC||AB ,AB=5,BD=1,则CF 的长度为( )A .2B .2.5C .4D .57.如图,在△ABC 中,AB=AC ,AB >BC ,点D 在BC 边上,BD=12DC ,∠BED=∠CFD=∠BAC ,若S △ABC =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5B .10C .15D .208.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的中点,△AEF 的边EF 过点C ,且AE=EF ,AB ∥EF ,AD 平分∠BAE ,CE=3,AB=13,则CF=( )A .10B .8C .7D .6二、填空题: 9.如图,在 ACB 中 ACB 90︒∠= , AC BC = 点 C 的坐标为 ()2,0- ,点 A 的坐标为 ()8,3- ,点 B 的坐标是 .10.如图,在ABC 中45ABC ∠=︒,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8AC =cm ,则线段BF 的长度为 .11.如图,D 为Rt △ABC 中斜边BC 上的一点,且BD=AB ,过D 作BC 的垂线,交AC 于E ,若AE=12cm ,则DE 的长为 cm .12.如图,在△ABC 中,点M 、N 是∠ABC 与∠ACB 三等分线的交点,若∠A=60°,则∠BMN 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C =∠D =90°,E 是CD 的中点,AE 平分∠DAB.求证:BE 平分∠ABC.14.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A,B 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取AB 的垂线BF 上的两点C,D,使BC=CD,再画出BF 的垂线DE,使E 与A,C 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 的长就是AB 的长。
第十二章习题 经济资本

第十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 预期损失是商业银行在特定时期内资产遭受的平均损失。
()2. 已知平均损失值为X,在99%置信度下最大损失值是Y,则非预期损失为X-Y。
()3. 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都与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有关,容忍度越小,相应地非预期损失越大,极端损失越小。
()4. 银行可以将非预期损失计入成本进行风险转移。
()5. 经济资本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用来缓冲资产或业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因此数量上等于非预期损失。
()6. ROE和RAROC都可以用来衡量资本使用效率,测算资本在风险状态下的使用效率。
()7. RAROC指标中使用的经济资本可以细化分解到各个机构、部门或产品,并且直接对应于承担的风险,比传统指标更利于不同机构、部门的绩效比较。
()8. 如果某业务的RAROC低于股东要求的基准回报率,说明该业务对股东价值是损害的,必须收缩经济资本以限制其发展甚至要排除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之外。
()9. 商业银行在不同资产间分配经济资本时应从资产组合的层面来考虑,从组合的角度来看资产的风险状态并进行配置。
()10.商业银行根据RAROC进行经济资本配置时,应以RAROC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
()二、计算题1. 某公司申请一笔金额1亿元的贷款,期限一年,贷款的年利率为6%。
该贷款的资金成本为3%,经营成本(包括人工、设备等)共计100万元。
经测算,该客户的违约率为5%,该类贷款违约后损失率为50%,该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为500万元。
计算该笔贷款的RAROC。
2. 某银行设定的RAROC要求为不低于25%,现有客户申请一笔6000万元的一年期贷款。
银行评估该贷款对应的违约概率为0.8%,违约损失率为35%。
假设银行设定的风险容忍度为2.5%,根据测算出,该贷款在2.5%容忍度下的非预期损失为500万,贷款资金成本为3%,各项经营成本合计需要80万元。
银行应给该贷款定价多少?三、简答题1. 商业银行对付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分别采取什么不同手段?2. 简述经济资本与账面资本、监管资本的关系。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①两个正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一定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③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交于同一点;④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3个B.2个C.1个D.0个2.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ABC,得到ED=AB,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的长(如图),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AS B.ASA C.SSS D.HL3.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点E在线段AD上,AB=AC,EB=EC.则依据SSS可以判定()A.△ABD≌△ACD B.△ABE≌△ACEC.△BED≌△CED D.以上都对4.如图,点P在∠MON的角平分线上,A、B分别在∠MON的边OM、ON上,若OB=3,S△OPB=6,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A.3 B.4 C.5 D.65.如图,∠ACB=900,AC=BC,BE⊥CE,AD⊥CE于D,AD=2.5cm,DE=1.7cm,则BE=()A.1cm B.0.8cm C.4.2cm D.1.5cm6.如图,点P 是∠BAC 的平分线上一点,PB ⊥AB 于B ,且PB=5cm ,AC=12,则△APC 的面积是( )A .30cm 2B .40cm 2C .50cm 2D .60cm 27.如图所示AB AC =,AD AE =和BAC DAE ∠=∠,点B ,D ,E 在一条直线上,若3CE = 5DE = 则BE 的长为( )A .2B .5C .8D .158.如图,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E ≌△BCDB .△BGC ≌△AFC C .△DCG ≌△ECFD .△ADB ≌△CE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9.下列说法中,①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全角形全等;③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10.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已知某些边的长度和某些角的度数,则x= .11.已知:如图,△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DE=EF ,DB=3,CF=5,则AB= .12.如图,在△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且AB =3 cm ,则△DEB 的周长为 cm.13.如图ABE ADC ABC ≌≌,若1150∠=︒,则α∠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5题,共45分)14.如图,在Rt △ABC 中,∠A =90°,点D 为斜边BC 上一点,且BD =BA ,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AC 于点E .求证:点E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15.如图,线段AD 上有两点E ,B ,且AE =DB ,分别以AB ,DE 为直角边在线段AD 同侧作Rt △ABC 和Rt △DEF ,∠A =∠D =90°,BC =EF .求证:∠AEG =∠DBG .16.已知:BE ⊥CD ,BE=DE ,BC=DA求证:①△BEC ≌△DEA ;②DF ⊥BC .17.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DA ⊥x 轴于点A ,CB ⊥x 轴于点B ,∠COD =90°,CO 平分∠BCD ,CD 交y 轴于点E .(1)求证:DO 平分∠ADC .(2)若点A 的坐标是()30-,,求点B 的坐标.18.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B ∠,DE AB ⊥于点E .(1)若40ABC ∠=︒,70ACB ∠=︒求BDC ∠的度数;(2)若4DE =,9BC =求BCD 的面积.参考答案:1.C 2.B 3.D 4.A 5.B 6.A 7.C 8.D9.①②③10.60°11.812.313.60°14.证明:连接BE ,∵ED ⊥BC∴∠BDE =∠A =90°.在Rt △ABE 和Rt △DBE 中∵{BE =BE BA =BD∴Rt △ABE ≌Rt △DBE (HL ).∴∠ABE =∠DBE .∴点E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15.证明:∵AE=DB∴AE+EB=DB+EB ,即AB=DE∵∠A=∠D=90°在Rt △ABC 和Rt △DEF 中AB DE BC EF =⎧⎨=⎩∴Rt △ABC ≌Rt △DEF(HL)∴∠ABC=∠DEF∴∠AEG=∠DBG16.证明:∵BE ⊥CD ,BE=DE ,BC=DA∴△BEC ≌△DEA (HL );∵△BEC ≌△DEA∴∠B=∠D .∵∠D+∠DAE=90°,∠DAE=∠BAF∴∠BAF+∠B=90°.即DF ⊥BC .17.(1)证明:DA x ⊥轴,CB x ⊥轴∴//DA CB∴180ADC BCD ∠+∠=︒CO 平分BCD ∠∴2BCD OCD ∠=∠∴2180ADC OCD ∠+∠=︒90COD∠=︒∴90ODC OCD∠+∠=︒∴18022(90)2ADC OCD OCD ODC∠=︒-∠=︒-∠=∠∴DO平分ADC∠.(2)解:作OF CD⊥于F(30)A-,∴3OA=.DO平分ADC∠OA DA⊥OF DC⊥∴3OF OA==.CO平分BCD∠OB BC⊥,OF CD⊥∴3OB OF==∴(30)B,.18.(1)解:∵BD平分ABC∠,CD平分ACB∠∴12DBC ABC∠=∠12DCB ACB∠=∠∵40ABC∠=︒70ACB∠=︒∴140202DBC∠=⨯︒=︒170352DCB∠=⨯︒=︒∴在BCD中1802035125BDC∠=︒-︒-︒=︒(2)解:过点D作DF BC⊥于点F∵BD平分ABC∠DE AB⊥DF BC⊥∴DE DF=∵4DE=,∴4DF=∵9BC=,∴11S941822BCDBC DF=⨯⨯=⨯⨯=。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习题与答案

答案:√
8.环境标志是一种只标在产品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
答案:×
9.Ⅲ型环境标志则是企业可根据公众最感兴趣的内容,公布产品全部环境信息。
答案:×
10.环境标志培养了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强化了消费者对有利于环境的产品的选择。
答案: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向环境的排放
7.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指根据一定的_________方法,确定不同环境影响类型的相对严重性程度,对标准化后的环境影响进行_________。
答案:加权修正
8.为保护环境,需要改变的不仅是_________,还要包括_________和商贸模式。
答案:生产模式消费模式
A.批准印记型B.个人印记型C.自我声明型D.单项性能认证型
参考答案:B
判断题
1.产品生态设计应注意使产品易于清洁、维护和维修,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答案:√
2.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使得新技术将迅速淘汰已有落后产品。
答案:×
3.产品生态识别是指对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内的相关生态环境干扰进行定性识别。
答案:×
C.产品生态定义→产品生态诊断→产品生态识别→生态产品评价
D.产品生态定义→产品生态识别→产品生态诊断→生态产品评价
参考答案:A
5.________环境管理体系是产品生态管理的重要标准。
A.IS014000B.IS014001C.IS014002D.IS014003
参考答案:A
6.飞机这样的大型交通工具的生产,从产品生态管理方面实施的管理措施正确的是______。
⑧环境标志及声明的制定过程应是开放的,有相关方参与。在此过程中应作出必要的努力以求得共识;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和失业一、思考题1.怎样从需求、供给和结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2.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3.简述西方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
4.简述西方学者对失业种类与原因的论述。
5.简述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粘性的论述。
6.试述停滞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7.谈谈对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论述的看法,结合我国改革实践有哪些可参考与借鉴?二、计算题1.某国1999年的CPI为166.6%,2000年的CPI为172.2%,计算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
2.有一国家,1992年GDP是63000亿美元,失业率是7.4%,自然失业率是6.0%,假如奥肯指数为2,求1992年潜在GDP与由于失业经济损失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从需求的角度看,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大大超过总供给,由于商品供不应求而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称需求型通货膨胀。
关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的论述,强调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实际因素;二是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论述,强调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货币因素。
从供给角度看,社会供给方面商品与劳务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称供给型通货膨胀、卖方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费用论,根据构成生产成本总额的各部分在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有两种情况: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指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进一步发展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式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指垄断商品市场的大企业为追求更多利润,利用超过生产成本提高幅度的办法,来提高商品价格,而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在开放经济中,从进出口的变化,影响国内生产成本的不同,引起国内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可分为进口性通货膨胀和出口性通货膨胀。
所谓进口性通货膨胀是指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使用进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ABC D ( B D AC ) ( A B C D)( B D AC ) AB D AC ABC BC D AC B D AC D B D( A C 1) AC (1 B D) B D AC
这是最简“与或”表达式,用“与非”门实现电路见题解图 12-2-1,其表达式为:
00
01 1 1 1 1 (4)-1
11
10
00
01
11 1 1 1 1
10 1 1 1 1
F2 A BC D BC D F1 C D AB BD BC 经过重新对卡诺图化简,这样实现的电路如图(4)所示,该电路要比不经过重新化简 的电路而言来说,要简单的多。对于多输出电路的化简,一定要考虑如何共享门电路,使门 电路的个数最少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化简时要特别注意。
F AB AC BC AD B D
AB
AC
BC
(3)
AD
BD
由于(4)是双输出函数,为了使得两个输出函数尽可能共享部分项,F 1 我们不用最简 式,而是尽可能和F 2 相同的项化简,故将(4)-1 的卡诺图重新化简,如图(4)-1 附所示:
AB CD 00 01 11 10 1 AB CD 00 1 1 1 1 01 11 10 1 (4)-2 1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十二章参考答案
第2页
F F ≥1
&
≥1
&
&
≥1
≥1
B
D
A
C
B
D
A
C
题解图 12-2-1
题解图 12-2-2
F ≥1 & & & &
F
&
&
&
&
&
1
1
1
A
B
C D
B D
A C
A 题图 12-3BC Nhomakorabea题图 12-2
习题 12-2 电路图
习题 12-3 电路图
12-3 组合逻辑电路如题图 12-3 所示。分析电路功能,写出函数 F 的逻辑表达式。将 A B C F 分析的结果,列成真值表的形式。 0 0 0 1 解:对于图 12-3 电路可以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为:
F AC ABC BC AC ABC BC ABC ABC
=(AB)⊙C 真值表如右图所示,由真值表可以看出,该电路是实现 AB 与 C 的“同或” ,及当 AB 与 C 的值相同时,电路输出为“1” ,否则输出为“0” 。 12-4 在有原变量输入、又有反变量输入的条件下,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逻辑函 数的组合逻辑电路: (1)F(A,B,C,D)=∑m(0,2,6,7,10,12,13,14,15) (2)F(A,B,C,D)=∑m(0,1,3,4,6,7,10,12,13,14,15) (3)F(A,B,C,D)=∑m(0,2,3,4,5,6,7,12,14,15)
AB C 0 1 0 (1) 00 01 11 0 0 10 AB CD 00 01 0 0 0 (2) 11 10
00
01
11 0 0
10 0 0 0
F AB BC A B B C A B BC
F AC BC D A B D
A C B C D A B D
由表 12.12 写出各函数的与或表达式,用于非门实现,化简后转换为与非表达式,为:
Y1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11 1 1 1 1
10
1 1 1 (1)
1 1 1
10
1
F C D AB BC AB D
F &
F AB BC AC D ABD AC D
F &
& C
&
& B (1) B C
&
& A B
& B C
&
&
&
D
A
ABC
AC D A B D ACD
(2)
F AB CD 00 01 11 10 1 1 00 1 01 1 1 1 1 (3) 1 1 & & & & & 11 1 10 &
A1 B1 A1 A0 B0 A0 B1 B0 A1 B1 A1 A0 B0 A0 B1 B0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十二章参考答案
第7页
逻辑图如图 12.29 所示。
&
A1
1 & & & & Y1
A0
1 & & & Y2
B1
1 & &
B0
1
& &
&
Y3
图 12.29
习题 12-14 的逻辑图
F B D AC
(3)若用“或非”门实现电路见题解图 12-2-2,其表达式为:
F B D AC B D AC
由图可见,对于同一逻辑函数采用不同的门电路实现,所使用的门电路的个数不同, 组合电路的速度也有差异,因此,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应根据具体不同情况,选用不同 的门电路可使电路的复杂程度不同。
F &
&
&
&
&
&
&
&
1
1
1
1
1
1
A
B (1)
C
A
B (2)
C
D
12-7 试设计一个 8421BCD 码校验电路。要求当输入量 DCBA≤2,或≥7 时,电路输出 F 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用“与非”门设计实现该电路,写出 F 表达式。 解:根据题意可得真值表如表 12.8。
表 12.8 习题 12-7 解 真值表 D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C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A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F 1 1 1 0 0 0 0 1 1 1 无 关 项
Y2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B1 A1 A0 B1 A0 B1 B0 A1 B1 A1 A0 B1 A0 B1 B0
Y3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A1 A0 B1 B0
F ≥1
根据以上化简的函数用“或非”门实现,其电路如下:
F ≥1
≥1
≥1
≥1
≥1
≥1
AB
(1)
BC
AC
BC D ABD
(2)
12-6 在只有原变量输入、没有反变量输入的条件下,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逻辑 函数的组合逻辑电路: (1) F A B AC D AC BC (2)F(A,B,C,D)=∑m(1,5,6,7,12,13,14) 解:根据题意要求,输入变量只有原变量而没有反变量,且用“与非”门来实现。故 对原逻辑函数化简。 (1) 将逻辑函数填入卡诺图,对卡诺图进行化简 (2) 将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填入卡诺图,并对卡诺图进行化简
表 12.12 A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A0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B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B0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习题 12-14 的真值表 比较结果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Y1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Y2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1 0 Y3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1
F1 ( A, B, C , D) (4) F2 ( A, B, C , D)
m(2,4,5,6,7,10,13,14,15) m(2,5,8,9,10,11,12,13,14,15)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十二章参考答案
第8页
解:其真值表见下表,根据真值表画出其卡诺图如右下图所示,每个卡诺图得到一个逻 辑函数,对逻辑函数整理可的设计电路图。
A1A0 B1B0 00 00 0 0 0 0 01 1 0 0 0 11 1 1 0 1 10 1 1 0 0
A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十二章参考答案
第4页
F1 AB CD 00 01 11 10 1 00 01 1 1 1 1 (4)-1 附 1 1 1 1 & & & 11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