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陈光标高调慈善
高调行善的例子

高调行善的例子【最新版】目录1.高调行善的定义和含义2.高调行善的例子3.高调行善的利与弊4.如何正确对待和进行高调行善正文一、高调行善的定义和含义高调行善,顾名思义,就是在行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善举,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赞誉。
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传播正能量,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高调行善的例子1.陈光标:中国著名企业家陈光标在慈善事业方面堪称高调行善的代表。
他曾高调宣布捐款数十亿元,甚至亲自将现金发放给贫困群众,以彰显其慈善之心。
2.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常通过高调行善来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捐款、捐物,甚至将自己的生日变成“公益日”,呼吁更多人参与慈善活动。
三、高调行善的利与弊1.利:高调行善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公益事业,带动社会正能量,传播爱心和关爱。
同时,对于行善者本身,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和赞誉。
2.弊:然而,过于高调行善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于关注个人声誉可能让行善变得功利化,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其次,高调行善可能引发公众对其他未参与慈善事业的人的道德绑架,导致社会氛围紧张。
四、如何正确对待和进行高调行善1.发自内心:行善应源自内心,关注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真正需求,而非追求个人荣誉。
2.量力而行:行善者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捐赠,避免过度行善导致自身负担过重。
3.谦虚低调:在行善过程中,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避免过于张扬,尊重受助者的尊严。
总之,高调行善作为一种传播公益、推动社会正能量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陈光标:高举慈善大旗

捐赠—— 价值 l 0 3 0万元 的款 物,其 中教 学 电脑
7 0台,校服 35万套 ,现金 50万元 。这 些实 0 . 0
物和现金将分别捐赠给青海 、四川 、重庆 、湖南 、 安徽 和江苏等省 市贫 困地 区的希望小 学。6月 1 日,陈光标再次参加江苏省 、南京市慈善总会联 合举 办的 “ 社会关爱、情系孤 儿”慈善活动,并
传。
在 众 多 民营企 业 家 中,陈光 标不 是 “ 中国 首富” ,连 “ 南京首富”都算不上 ,但他无疑是 最 引人注 目的一个 。十多年来 ,他及其所属企业 累计向社会 捐赠款物达 1 亿元之 巨 。在众 多民 4 营企业家中 ,他走出了一条独 特的创业轨迹 ,并 由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被北京大学 、清华大
台助 听器及 1 0万元 人 民 币,捐款 、捐物 共 计 0
一
.
一
9 0万元 。2月 1 日( 历 正 月 初 五 ) 2 农 ,陈光 标 又 到南 京市孤 残儿 童福 利 院看望孤 残 儿童 并捐 款2 0万元 人 民 币。4月 2 9日,江 苏 黄 埔 向江
早在 1 9 96年创 业之初 ,陈光标就投 身于 慈 善捐助 活动之 中。陈光标刚刚创立南京金威利 电
元人 民币。7月 2 0日,陈光标 与长 三角投 资考
了捐赠仪 式,舟 曲县委书记 范武德代表舟 曲人 民 授 予陈光标 “ 曲县荣誉 市民”称号 。 舟
察 团企业家一起 ,在青 海玉树藏族 自治州玉树县 第三完小举行 捐赠仪 式,为玉树州 的教育和卫 生
事业提供 了 2 0万元援助 ,并 捐赠 了 2 0 学习 8 0套
用品。
【 心灵撞击 】
有 人说 数字 是 枯燥 的 ,而以上 这一 串并 不 全面的数据却是人世 间最有感染 力的语 言。陈光 标做 慈善很高调 ,但这高调是实实在在 以 “ 真金 白银 ”体现 出来 的 ,因此他被授予 “ 全国抗震救 灾英雄模范 ”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 中华慈善 奖” “ 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 “ 最具号召力中 国慈善家 ”等称号 ,实至名归 ,当之无愧。陈光 标积极传播和实践慈善理念 ,推 动中国慈善事业
对话陈光标:高调行善 该不该鼓励?

直气壮。
记者 : 由于 您 的 高 调 行 善 , 给
一
记 者 : 基 金 会 有 何 看 法 ? 会 对
不会不放 心、 不信 任 ? 您 对 基 金 会 发 展 有 什 么建 议 ?
陈 光标 : 以说 中 国 慈善 事 可
业 总体 上还 处 在 发 展 的初 级 阶段 , 和发 达 国 家 比起 来 , 放 是 不 可 避 粗
记 者 : 承 诺 “ 捐 ” 善 款 托 您 裸 。 给基金会或是亲力 亲为 , 更倾 向 您 选 择 哪 一种 ? 陈 光 标 : 谓 “ 捐 ” 只 是 承 所 裸 , 诺 在 我 的 有 生 之 年 将 社 会 给 予 我 的 巨大 财 富 回报 给 社 会 , 没 有 做 并 出具 体 的安 排 。 从 国外 慈 善 事 业 的发 展 来 看 . 基 金 会 和 各 种 非 营 利 组 织 是 慈 善 公 益 事 业 的 主 体 , 赠 资 源 通 过 基 捐
不 少 人 ; 疑 者 认 为 他 的行 善 有 作 怀
秀 之 嫌 , 善 款 使 用 粗 放 , 有 花 且 没 在刀刃上。 那 么 , 位 行 善 者 到 底 有 着 怎 这 样 的 慈 善 理 念 ? 为 何 选 择 那 样 的 行 善 方 式 ? 最 近 . 记 者 连 线 陈 光
来吗? 陈 光 标 : 对 慈 善 捐 赠 的 承 我
的慈善公 益事业 , 这也是 一个很好
的 方 向。 在 我 国 , 0 4年 颁 布 的 20
新 的 《 金 会 管 理 条 例 》 鼓 励 私 基 也
人 兴 办 基 金 会 , 目前 这 种 被 称 为
比较 认 可哪 一种 ? 的 慈善 观 是 怎 您 作 者 系《 民 日报 》 者 人 记
高考人物素材:陈光标的慈善纷争_描写人物的作文

高考人物素材:陈光标的慈善纷争陈光标的慈善纷争20xx年9月20日,多家媒体相继披露了陈光标公司经营、慈善捐赠存在造假的情况,将“中国首善”陈光标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报道指出,陈光标近年的慈善以数字注水为主,靠倒卖拆迁项目赚钱的同时,骗捐、骗头衔、骗项目。
陈光标自称“中国首善”“世界首善”,荣获包括“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等多个重量级荣誉。
他曾表示,截止到20xx年7月,捐款总额超过了20亿元,帮助特困户逾70万,捐建希望小学、光彩小学、博爱小学52所。
但来自基金会的反馈表明,陈光标的捐赠存在重大造假嫌疑。
多向运用在陈光标刚被公众熟知的那些年里,他被看作“人民慈善家”,但随着他做慈善的方式越来越张扬,尤其是近几年多家媒体起底陈光标的慈善行为后,他的标签变成了“首骗”“作秀者”。
一、从陈光标的角度来看有人说,不管陈光标是否真的捐了20亿,但他毕竟捐了不少,总比不捐的人好。
但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石之一就在于诚信,有一分说一分,有八分不能说十分,陈光标多次认捐之后却不付诸执行,号称捐了千万、几亿,却没有真凭实据。
这不仅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伤害,也是对社会诚信底线的侵犯。
二、从做慈善的方式的角度来看陈光标崇尚“暴力慈善”,喜爱发放现金,乐于制造摆拍,敢于舆论炒作,这些行为本身也造成了对受捐人和慈善本身的伤害。
慈善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即是施与受的平等。
慈善绝不是居高临下的,更不能成为施舍一方炫耀的工具。
三、从法律和监管的角度来看慈善行为需要多方爱心汇聚,更需要加强有关渠道的畅通和监管的健全。
在法治社会下,慈善不接受意图不轨者的违法利用。
公众反感陈光标高调、炒作、作秀,也应关注高调行为之下,那些打着“慈善”名义的捐款去向。
只有真正把每一次慈善行为堂堂正正地晒在阳光底下,真诚地接受民众和法律的监督,虚假行善的人才能被揭开面具,慈善才能回归正轨。
写作示例1.不要让慈善裹上虚伪的外衣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慈善事业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有真正心系天下,真心为慈善之人,他们用自己的号召力为慈善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辩论一辩稿范文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应该提倡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
陈光标式即公开、透明、并且捐助方与受助方面对面的慈善方式。
下面我方将从企业家、公众及社会三方面来论证其应该性:第一,从企业家个人来说,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有助于企业家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又避免非议,减少诈捐,虚假捐款的出现。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身家显赫的企业家,也不缺少好善乐施的好人,缺的是恰恰是既有钱又懂善之士。
从规定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到频频曝出的“诈捐门”,再到担心“劝捐”而拒绝参加慈善晚宴,富人们的“伪慈善”与“假爱心”面目一次次被戳穿,留下的是“吝啬鬼”和“守财奴”的负面性公共形象。
即使有些企业家真的想捐,但又怕高调亮相要遭受各种评说。
陈光标的出现,有着标本意义,至少让社会大众感觉到,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不仅仅存在于外国,中国也有乐于慈善事业的富豪。
第二,从公众来看,公众最在意的往往不是捐助形式,而是捐助物款是否真正到了弱势群体手中,是否真正缓解了困难。
据民政部的调查,大陆75%的慈善组织存在不透明,善款流向总成未知数,很多慈善款沿途大量蒸发。
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使公众明白白的可以看到有多少捐款,流向了何处,便于对善款的监督,同时又保证了受助者可以实实在在拿到捐款,也避免了第三方从中抽取一部分款项,使受助者可以拿到更多捐款。
第三,从社会来看,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对于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及导向作用。
从五百多名企业家纷纷相应其号召为西部贫困地区捐款四千多万,到飞往玉树的一架飞机上,普通民众短短半小时内就捐款56400元,再到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内蒙古等一百多名企业家纷纷表示愿意捐献一部分或全部的财产。
陈光标的号召力及影响力显而易见。
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恰似一剂清醒药,注射在患有“慈善变异症”的社会肌体上,时刻给公众以启迪。
企业家不应只是冷漠的赚钱机器,富豪也不能止于炫耀式烧钱游戏,其真正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够为社会创造多少GDP,更体现在能够承担多少公民责任、履行多少社会义务。
慈善成狂陈光标

撑。 ”陈光 标说 。
陈 光 标 说 ,“ 这 总 比 空 口承 诺 要 但
来 得实 在 。 当你 手指 指 着别 人 的 时候 , 问问 自己做 了哪 些事 。 ” 在 陈光 标 眼 中 ,他 的 高调 行 善本 身
没 有任 何 问题 ,有 问题 的 是社 会 环境 中
以带 动更 多 的人 来 参 与 ,让慈 善行 为 本
20 0 0年的 时候 ,他的 梦想 是要 当 “ 中国 首善 ” ,现 在 ,他 想拿 “ 界首善 ” 比 世 ,“ 尔 ・ 茨可 以到 中国 来 宣扬 美 国 的慈 善 盖 理 念 ,我就 可 以让 世 界 了解 中 国 的慈 善
美国驻华大使馆一位官员告诉 《 中 国经济周刊 》 。陈光标是个十分有意思的
前 进 了几 十 年 。 ”陈 光标 说 ,“ 的慈 善 我
方 式有 我 的独 特 性 。我 认为 拿 到钱 的 人 不 一定 都 是 困难 户 ,一 定 有 一些 不需 要
位 南方 的企业 家想 捐款 给 某 贫 地 区 ,当听说 陈 光标也 来捎 后 ,他打 了退 堂 鼓 ,“ 善 部 来 捐 了, 首 我捐 不捐 都无所 嘣了 ”
高调 做慈 善 。
都来 捐 了,我捐 不捐都 无所谓 了。 ”
尽 管这 个 转变 还 看不 到 希望 ,但 陈 光标说 他会 一直这 样高调 下去 。 采访 中 , 陈 光标 虽 然 显得 很 是谨 慎 ,但 对 于他 的
陈光标高调慈善议论文陈光标高调慈善不值得提倡作文_900字

陈光标高调慈善议论文陈光标高调慈善不值得提倡作文_900字亲爱的主席、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下面先为大家明晰几个概念。
高调慈善是指刻意张扬、肆意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以一种霸道不顾虑他人感受的态度去打着慈善的旗号施舍。
而何为提倡,提倡就是指出事物的优点并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
我方认为陈光标这种高调慈善的方式不值得提倡有以下几点原因: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为善而不欲人知”的崇高美德。
高调慈善这种倚仗自己小小财富就不顾他人尊严、他人感受而纯粹为着一己私欲,为着自我一种高高在上的虚荣心而对贫苦人民实施的暴力慈善行为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美好优良文化传统的不尊重和藐视。
陈光标在日本福岛灾区看望伤员时自称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被网友嘲讽为搞摄影展,他笑容灿烂的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拍摄的被手握高举过头的一摞摞百元大钞的灾民簇拥着的照片更是招致了排山倒海的批评。
这种作秀、演戏、不恤民众尊严的行为已然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违背,难道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公民,我们不应该怀着谦卑痛惜的态度面对受灾民众吗?真正来自内心的慈善,敢于像雷锋一样不留虚名,敢于把一颗赤诚抛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而不是把慈善当作一种秀个人的工具渠道。
2.这种方式的慈善不只本身是不好的行为,同时也给社会、给公众造成了道德上坏的影响,对舆论导向有消极的作用。
而这种消极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更不用说可以因为陈光标所捐献的实质性的一点物质上的钱财而直接忽视他这种暴力慈善所带来的对传统美德的忽视、对公民价值观错误导向的影响。
高调慈善这种方式不适应中国人现今的价值观,无法让慈善成为社会风尚。
以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我们更能接受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帮助他人的方式。
而这种高调慈善的方式,引起的更多的是大众的反感和质疑,无法达到呼吁大众一起作慈善帮助他人的效应。
陈光标式的慈善是最原始也是最野蛮的。
他作为一个行善者在现如今中国慈善机构遭遇严重信用危机时无疑就是对我国援助机构不完善的极大讽刺。
慈善“狂徒”陈光标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 一 一 年 五月
世纪人物7
. All Rights Reserved.
3月16日,陈光标从日本飞回上海后转机到昆
明,带着15万元现金连夜坐车赶到盈江向灾民发放
现金。
照片上,他和灾民们手拿钞票,高高举起。
有
灾民紧锁眉心,有灾民表情麻木,但被簇拥在中间的
陈光标则一脸灿烂笑容,眼睛正对摄像机。
还有一张被广为转载的照片上,他站在地势较高
处,一手拿着钱,一手做出了“V”字手势。
同样,
他身边不少灾民却面容严肃,眼神焦虑。
据报道,陈
光标当日“派钱”场面“相当热闹”,甚至灾区的志
愿者也被他捐助了100元至200元不等。
陈光标玉树抗震救灾
二 一 一 年 五月 9
陈光标
二 一 一 年 五月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调慈善曝光度高,社会各界都给予高度的关注,所以其透明度高,在发生了郭美美事件后,中国急需要一种高透明度的行善方式
2、中国的富裕阶层一直都远离行善的大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很有必要将其拉入其中。
陈光标的高调行善作为该阶层的领头羊和代表人物,能够有力的起到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中国富豪投身慈善事业中来
如佛教徒大发宏远,普救众生,玄奘明誓取经,得高昌王、突厥汗力助终能西达天竺,为戒日王设坛讲法,名扬天竺,方能最终获得大量经书。
海空禅师宏愿平息岷江水,乐山大佛乃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高调方能激众,众人拾柴火焰高。
投身慈善一直以来,杨澜的名字和慈善事业是挂钩的。
参与慈善活动,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杨澜:我认为能够自由选择热爱的事业,走想走的道路,勇敢地做自己,这就是我认为能够自由选择热爱的事业,走想走的道路,勇敢地做自己我认为能够自由选择热爱的事业一种成功。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是把做自己放在第二位,把取得社会的承认放在第一位,于是渐渐地我们就忘了自己最开始想要些什么。
在你的价值观中,你从事慈善事业的原始动机是什么? 杨澜:我认为慈善和公益是不论动机不论动机的,甚至可以出于一个自私的动机。
比如说某不论动机人的家人得了重病,他希望通过资助对这个疾病的研究来治愈更多像他家人这样的人。
这其中的动机可能更多是出于对小家庭的爱,但同样值得尊敬。
所以我觉得其实人类的这种自私本性有的时候也可以为公益和慈善做出贡献。
又比如有的人可能人生中犯过一些错误,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甚至赎罪而去做慈善,像一些监狱服刑人员出来以后会去做公益做志愿者,这又有何不可呢?所以我认为慈善和公益应该我认为慈善和公益应该吸引所有人的参与。
高调慈善不是做秀
苏州日报 2011年05月06日 10:16:07
2011年4月23日,《中国经营报》刊文《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称陈光标高调做慈善是借捐款之名行揽项目之实。
报道引起舆论关注。
央视逐笔核实陈光标少捐多报事件,结论是绝大部分捐赠属实。
(昨日中国网络电视台)
枪打出头鸟,自然越高调越容易受人关注,可以说,陷入“诈捐”风波的那些名人,他们之所以被公众拿来锱铢必较或吹毛求疵,多少也确实与他们高调有关,但是高调也有高调的好处,这对激起社会的慈善激情是有利的,社会也需要通过
名人的这种高调所产生的带动效应来营造一种慈善的氛围,所以高调不是错,不要一看到高调,就把其与做秀或为图名利联系在一起。
再说了,即便现阶段我们的慈善确实带有了一定的功利性,实际为名也好,为利也好,慈善者是实实在在地拿出了一些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无论如何,聊胜于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种慈善动机不能被全盘否定。
政府的力量有限,社会的力量可以无限,对于中国的慈善事业来说,如何激励更多的人愿意、乐于去表达一颗慈善之心,这是最关键的,正如一些明星的微博所言——“社会确实生病了,高调低调不是重点,金额若干好多不是重点,是辅佐别人的那颗心”、“高调慈善怎么了?谁规定必须低调呀?捐少了说你抠门,捐多了说你显摆做秀!”……做慈善结果被搞出这么多的是非争议,无疑这种结果是对其积极性的一种打击。
央视逐笔核实陈光标少捐多报事件,得出的结论是绝大部分捐赠属实,算是还了陈光标的大部分清白。
某种意义上,比起不诚心诚意的慈善之心,不透明的体制、不适宜的方式可能是让那些名人背负慈善造假骂名的更主要原因,所以,对于明星或名人捐款,公众更应该多一些宽容,不要让“多做多错”的错觉伤到了慈善的热情。
在当前,过于苛刻的舆论环境对做大我们的慈善事业无益。
杨澜"诈捐门"后畅谈慈善:高调做慈善没什么不好
半岛晨报 2011年07月05日 14:15
我们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是把做自己放在第二位,把取得社会的承认放在第一位,于是渐渐地我们就忘了自己最开始想要些什么。
——杨澜
作为知性女人的代表,著名主持人杨澜一向给人端庄、典雅、贤淑的印象,同时也因为她的高端路线而被业内外评价为女强人。
然而连日来,就在她到欧洲与姚明共同参加世界特奥会的同时,杨澜却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涉嫌诈捐、虚假代言这样的字眼加在杨澜身上,让人怀疑她似乎被蓄意抹黑。
作为公众人物,杨澜深知说清楚事实的重要性,她及其先生吴征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对一系列事进行了澄清,却引来大批“水军”的跟帖谩骂与骚扰。
这类事件在杨澜这样高端人物身上时有发生,作为杨澜本人,她感觉每次回应之后,都会有新的话题出来,所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尽量避免作正面声明。
反而对她一贯坚持的慈善工作,杨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投身慈善
高调低调没有优劣之分
记者:一直以来,杨澜的名字和慈善事业是挂钩的。
参与慈善活动,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杨澜:我认为能够自由选择热爱的事业,走想走的道路,勇敢地做自己,这就是一种成功。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是把做自己放在第二位,把取得社会的承认放在第一位,于是渐渐地我们就忘了自己最开始想要些什么。
记者:在你的价值观中,你从事慈善事业的原始动机是什么?
杨澜:我认为慈善和公益是不论动机的,甚至可以出于一个自私的动机。
比如说某人的家人得了重病,他希望通过资助对这个疾病的研究来治愈更多像他家人这样的人。
这其中的动机可能更多是出于对小家庭的爱,但同样值得尊敬。
所以我觉得其实人类的这种自私本性有的时候也可以为公益和慈善做出贡献。
又比如有的人可能人生中犯过一些错误,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甚至赎罪而去做慈善,像一些监狱服刑人员出来以后会去做公益做志愿者,这又有何不可呢?所以我认为慈善和公益应该吸引所有人的参与。
记者:姚明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认为公益应当平淡地做,每天持之以恒地做。
但也有一种论调是“高调做慈善”。
你认为哪种形式更可取呢?
杨澜:我认为这个没有优劣之分。
有的人高调做慈善,但因为他的高调使得更多人关注到某一项慈善事业,这也是有好处的,只是他可能需要付出更多个人的代价。
有的人低调地做慈善,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点,让涓涓细流汇入大海,也有它坚韧不拔的价值在里面。
对我来说,我认为做慈善的方式只是一个方面,做慈善的结果才更应该引起大家的探讨。
比如刚刚说到做慈善的动机,在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下,人们好像习惯探讨这个动机多于探讨结果。
但动机真的那么重要吗?他只要能够来做善事、能够帮助到其他人,就应该值得肯定。
慈善也遭质疑,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更有人表示力挺陈光标。
这其中就有著名导演冯小刚。
在2011年陈光标深陷争议之时冯小刚连发6条微博,说的都是关于陈光标做慈善招致诸多争议的事情:“行善的人,接二连三被肆意攻击,被审查被逼着晒发票,捐了钱却像是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真是比窦娥还冤。
”在冯小刚看来,陈光标高调做慈善并没有错,“高调慈善怎么了?谁规定必须低调呀?做慈善又不是做贼见不得人?有人愿意站街上发钱有什么不好?”同时,冯小刚还大叹人心不古:“原来文艺界一说捐款一呼百应,现在谁也不抻头,都怕捐了钱还挨骂。
捐少了说你抠门,捐多了说你显摆作秀。
”冯小刚的微博发出后,不少明星也纷纷站出来声援。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也认同陈光标高调行善,称他的行为具有倡导性和带动作用。
李立国表示,高调行善和低调行善都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只要有利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只要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都可以认同,都可以提倡。
当然在
慈善事业中,有必要对救助对象、扶助对象的尊严予以妥当考虑。
陈光标赴台行善引发“低调高调”的问题,马英九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中华文化告诉大家,默默行善是一种美德,不过,表扬好事也是一种美德,这能为社会树立一种典范。
行善方式并无孰是孰非,只是要注意到受赠对象的尊严。
“行善可不高调,扬善不可低调。
”台当局“监察院长”王建煊也支持陈光标,他说当别人在做好事的时候,还要挑来挑去,“那你做不做呢?”他表示,如果大家都借行善来宣传,受益者会更多。
此外,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澄教授也坦言捐款是不应该受到非议的。
他认为,陈光标高调行善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投入慈善事业中去。
即使是做营销、宣传自己也无可厚非。
他做营销,社会要给他回报。
给他什么回报?就是美誉度。
陈光标作为中国首善,这就是社会给他最好的回报,社会必须对慈善予以正面的引导。
截至2010年累计捐献款物约26.39亿元人民币,帮助特困户逾70万。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陈光标躺在自己的证书上留影。
他的公司有一间荣誉室,里面收藏着两万多面锦旗、4100多本证书和三万多条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