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关会计科目的区别
小企业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

小企业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小企业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摘要】2011年11月,财政部公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本文重点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归纳总结了两个会计准则的差异。
这对促使企业依法执行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异同《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经过几年的运行,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过渡,已经被上市公司等为主的企业群体接受,但在我国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所有477万户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资产总额占41.97%,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但《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小企业企业的会计规范几乎没了音信,如何解决为数众多的小企业的会计规范问题已成了当务之急。
指导我国众多小企业会计业务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1月出台了,使这个重要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共同形成了我国企业会计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完成的基本标志,它意味着我国的总体会计改革已经完成了从会计制度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向以会计准则为核心规范体系的重大转变。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一)制定模式上的“量体裁衣”目前,国际上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一体法模式和分立法模式。
一体法是指在一个会计准则框架下考虑和处理小企业问题并且在准则中提供报告豁免条款的方法。
即对小企业不再制定一套会计准则,而是在同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中进行规范,执行成本较高,而分立法是指单独制定一个准则,把其他准则中阐述的所有与小企业有关的问题都集中在这个准则上。
2007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科目对比

2007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科目对比第一篇:2007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科目对比2007年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区别2010-12-09 22:28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对比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会计科目适用范围说明顺序号编号名称一、资产类一、资产类1001 库存现金1 1001 现金不变 2 1002 银行存款2 1002 银行存款不变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新增 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新增1012 其他货币资金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不变4 1101 短期投资分拆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新增 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 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10 1121 应收票据6 1111 应收票据不变 11 1122 应收账款9 1131 应收账款不变 12 1123 预付账款12 1151 预付账款不变 13 1131 应收股利7 1121 应收股利不变 14 1132 应收利息8 1122 应收利息不变 15 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新增 16 121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 17 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 18 1221 其他应收款10 1133 其他应收款不变 19 1231 坏账准备11 1141 坏账准备不变 13 1161 应收补贴款取消130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新增 21 1302 拆出资金新增1303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1304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 24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新增 25 1321 代理业务资产新增1401 材料采购14 1201 物资采购更名 27 1402 在途物资新增1403 原材料15 1211 原材料不变1404 材料成本差异18 1232 材料成本差异不变 30 1405 库存商品20 1243 库存商品不变 31 1406 发出商品新增1407 商品进销差价2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不变 33 1408 委托加工物资22 1251 委托加工物资不变 34 1411 周转材料新增包装物16 1221 包装物不变低值易耗品17 1231 低值易耗品不变19 1241 自制半成品取消1261 委托代销商品取消1271 受托代销商品取消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36 1431 贵金属银行专用新增 37 1441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38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新增39 1461 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新增 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25 1281 存货跌价准备不变 26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取消 27 1301 待摊费用取消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新增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1511 长期股权投资28 1401 长期股权投资不变 29 1402 长期债权投资更名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变1431 委托贷款取消1521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1531 长期应收款新增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新增 50 1601 固定资产32 1501 固定资产不变 51 1602 累计折旧33 1502 累计折旧不变 52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变1604 在建工程36 1603 在建工程不变 54 1605 工程物资35 1601 工程物资不变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7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606 固定资产清理38 1701 固定资产清理不变1611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新增 5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新增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60 1631 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 61 1632 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 62 1701 无形资产39 1801 无形资产不变 63 1702 累计摊销新增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变1711 商誉新增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1801 长期待摊费用42 1901 长期待摊费用不变 67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182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新增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43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变二、负债类二、负债类2001 短期借款44 2101 短期借款不变 71 2002 存入保证金2003 拆入资金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2011 吸收存款2012 同业存放2021 贴现负债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201 应付票据45 211180 2202 应付账款46 21212203 预收账款47 21312141 代销商品款2211 应付职工薪酬49 21512153 应付福利费2221 应交税费52 21712176 其他应交款2231 应付利息2232 应付股利51 21612241 其他应付款54 21812251 应付保单红利2261 应付分保账款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增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增2314 代理业务负债2401 递延收益2191 预提费用2201 待转资产价值2501 长期借款58 23012502 应付债券59 231126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602 保险责任准备金2611 保户储金金融共用新增金融共用新增银行专用新增银行专用新增银行专用新增银行专用新增新增金融共用新增应付票据不变应付账款不变预收账款不变取消应付工资合并合并应交税金合并合并新增应付股利不变其他应付款不变保险专用新增保险专用新增证券专用新增证券和银行共用新证券和银行共用新新增新增取消取消长期借款不变应付债券不变保险专用新增保险专用新增保险专用新增2621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新增 100 2701 长期应付款60 2321 长期应付款不变 101 2702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2711 专项应付款61 2331 专项应付款不变 103 2801 预计负债57 2211 预计负债不变 104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62 2341 递延税款更名三、共同类3001 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新增 106 3002 货币兑换3101 衍生工具3201 套期工具3202 被套期项目四、所有者权益类4001 实收资本63 3101变3103 已归还投资4002 资本公积65 31114101 盈余公积66 31214102 一般风险准备4103 本年利润67 31314104 利润分配68 31414201 库存股新增五、成本类四、成本类5001 生产成本69 4101118 5101 制造费用70 4105119 5201 劳务成本71 41075301 研发支出5401 工程施工5402 工程结算5403 机械作业六、损益类6001 主营业务收入72125 6011 利息收入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031 保费收入6041 租赁收入6051 其他业务收入73130 6061 汇兑损益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11 投资收益74 5201 金融共用新增新增新增新增三、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或股本)不取消资本公积不变盈余公积不变金融共用新增本年利润不变利润分配不变生产成本不变制造费用不变劳务成本不变新增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五、损益类5101 主营业务收入不变金融共用新增金融共用新增保险专用新增租赁专用新增 5102 其他业务收入不变金融专用新增新增投资收益不变5203 补贴收入取消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6202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135 6203 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 136 6301 营业外收入76 5301 营业外收入不变 13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77 5401 主营业务成本不变138 6402 其他业务支出79 5405 其他业务支出不变 13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78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更名6411 利息支出金融共用新增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金融共用新增 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6511 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45 6521 保户红利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146 6531 退保金保险专用新增 147 6541 分出保费保险专用新增 148 6542 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 149 6601 销售费用80 5501 营业费用更名 151 6602 管理费用81 5502 管理费用不变 157 6603 财务费用82 5503 财务费用不变 152 6604 勘探费用新增15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新增154 6711 营业外支出83 5601 营业外支出不变 155 6801 所得税费用84 5701 所得税更名 15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5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变注:上述新旧比照中旧方仅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为依据,未考虑科目说明提及的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充的会计科目。
2007会计准则和2013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2007会计准则和2013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2007年会计准则和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在不同时期颁布的两套会计准则,它们在应用范围、会计处理、报表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文将详细介绍两套会计准则的区别。
首先,对于适用范围的区别,2007年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而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仅适用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小型企业。
具体而言,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小型企业是指总资产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年度平均从业人员不超过200人,上一年度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
因此,2013年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仅适用于这些小型企业,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则继续适用2007年会计准则。
其次,在会计处理方面,两套会计准则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差异。
在计量原则方面,2007年会计准则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强调应以实质经济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和计量;而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简便性,取消了一些复杂的会计处理方法。
例如,在固定资产方面,2007年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并按折旧方法进行年度折旧核算;而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则允许小型企业按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并可以选择不计提折旧。
此外,在报表要求方面,两套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2007年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三个基础财务报表,并提供附注和对外财务报告;而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小型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基础财务报表,并无具体要求提供附注和对外财务报告。
这一差异旨在减少小型企业的报表编制负担,提高其财务报表的实用性。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值得注意。
例如,2007年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信息;而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以简化的方式进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
此外,在企业合并等方面,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小型企业合并的处理方法也进行了简化。
2007年新准则的会计科目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比较

2007年新准则的会计科目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比较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科目作了较大改变,新会计科目体系中除涉及金融和生物类特别科目外的其他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相关科目作一比较分析。
一、未作任何改变的科目这类科目主要有:①资产类:“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
②负债类:“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未未确认融资费用”等科目。
③所有者权益类:“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
④成本类:“生产成本”等科目。
⑤损益类:“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
二、科目名称改变但实质内容未改变这类科目主要有“库存现金”和“所得税费用”两个科目。
制度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但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包括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动用的银行存款,从这一点来看科目涵盖的内容是不一致的,因此将“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是合理的。
更改后的“所得税费用”科目与制度中的“所得税”科目核算内容相同,均为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只是名称改变而已。
三、科目名称改变且实质内容发生改变1.资产类。
“材料采购”科目,制度中“物资采购”科目用来核算企业购入的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商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而“材料采购”科目只用来核算工业企业购入的材料,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商品一律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2.损益类。
其他业务成本,本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成本,不核算其他业务发生和税费及销售费用,与“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有一定的区别。
营业税金及附加,本科目不仅核算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也核算其他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比较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是指中国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于2024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是指198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科目》(以下简称“旧科目”)。
本文将对新准则和旧科目进行比较。
一、审计对象比较新准则适用于符合定义的中小企业,而旧科目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大小企业。
新准则主要考虑了中小企业经营特点,简化了会计处理和报告要求。
旧科目则没有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的规定。
二、会计处理方式比较1.确认与计量方式新准则对确认与计量进行了规范,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并在特定情况下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
旧科目则对确认与计量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按照历史成本原则。
2.资产确认与计量新准则对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有明确规定,包括无形资产、待摊费用等,旧科目则没有具体规定。
3.收入确认方式新准则对收入确认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采用销售发生时确认收入的原则,并提供了一些特殊交易的处理方法。
旧科目对收入确认没有明确规定,按照实际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4.费用确认与计量新准则对费用确认与计量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员工薪酬,业务税金等,旧科目则没有明确规定。
三、会计报告要求比较1.报表要求新准则对会计报表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表。
旧科目没有明确规定报表要求。
2.报表格式新准则就会计报表的格式进行了规范,通过表格和注释的形式进行呈现。
旧科目则没有明确规定报表格式。
3.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新准则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了规定,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并对重大会计估计进行披露。
旧科目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规定。
4.报表披露新准则对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要求披露其他重要事项。
旧科目则没有明确规定报表披露的要求。
综上所述,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在审计对象、会计处理方式和会计报告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说到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两者的区别,真的是一场“大象和蚂蚁”的较量!你要是问我,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会计差异到底有多大,答案是,差得可真不是一点半点。
想象一下,一个大企业就像是个身披铠甲的大英雄,身上那些会计科目就像是它的武器和装备,种类繁多,功能强大,连小小的“辅助账”都能给它打得清清楚楚。
而小企业呢,嗯……就像是一只灵活的小猫,虽然身材不大,战斗力却也不差。
它的会计科目可简单多了,不会让你头晕眼花,倒是足够实用。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两者之间的会计科目对比,看看它们有啥“千差万别”,到底谁的账本更有“智慧”!你看啊,企业会计准则就像是那份官方的“大百科全书”,它规定的会计科目无论是“资产类”还是“负债类”,都是一项项罗列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你看到“长期待摊费用”,你就知道,这不是短期内能消耗完的东西。
又比如“其他流动资产”,这可是个大杂烩,什么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都能被纳进来。
不过呢,别看它们的名字都高大上,其实这些科目就像是装满知识的小盒子,你得一一打开,里头装的全是“深奥”的内容。
再看看小企业会计准则,那简直是个“小而美”的典范,科目少得可怜,不像大企业那样细分得有如“天书”,反倒更符合实际,直奔主题,简洁利索。
小企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科目来整天挑挑拣拣,所以也没有那么多让你“脑袋打结”的东西,按简明扼要来算账就好啦。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企业会计准则中有一个叫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科目。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公司觉得某个固定资产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坏了,或者无法继续使用)失去价值了,就要准备个账户来提前“减值”。
这听起来很复杂吧?不过在小企业的账本上,这个科目就没那么麻烦,基本上可以归到“资产损失”里,简单直观,弄个“摊销”就行了。
你瞧,这种区别可真让人一头雾水,但也正是因为小企业的科目设置少,所以账本才更适合“小打小闹”的企业。
再说说“收入”这一块,大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要求那是严丝合缝,几乎每一笔收入都有着严格的区分,究竟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其他业务收入?甚至连“合同收入”这种都能在其中找到个专门的科目,细得跟放大镜下的蚂蚁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对比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对比区别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对比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企业会计核算的两种重要规范。
2007会计准则和2013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2007会计准则和2013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原创版】目录1.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与适用范围2.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3.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具体科目上的差异4.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时间及对企业的影响正文一、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与适用范围2007 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于 2007 年颁布的一项会计制度,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即《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针对小型企业的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小型企业。
二、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1.计量模式不同:2007 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则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2.科目设置不同:2007 会计准则的科目设置较为全面,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则根据小型企业的特点,对部分科目进行了简化。
三、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具体科目上的差异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为例,在 2007 会计准则中,短期投资需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而在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短期投资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不需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四、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时间及对企业的影响2007 会计准则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对我国大中型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自 2013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为小型企业提供了更为简化和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2007 会计准则和 2013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计量模式、科目设置、具体科目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