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三四十年代的诗歌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周年原创诗歌六则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周年原创诗歌六则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周年原创诗歌六则
(一)
题天安门
仰之俯之,沧桑在野;
歌者徽者,风雨兼程。

(二)
观升旗仪式有感
紫气每东来,犹记开国之声,一言九鼎;民心皆北向,且看升旗之势,万马千军。

(三)
国有庆
治平之事本崎岖,今华诞喜临,宜鼓宜庆;天地其间存义理,欲宏图大展,曰争曰拼。

拟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廿四字融价值观,听朗朗好声音,共学思行
凝成铁脊;
亿万人铸中国梦,看滔滔正能量,与真善美
汇作洪流。

(五)
浪淘沙
贺改革开放四十年
把酒祝东风,四十匆匆。

改革开放显芳丛。

未忘十年浩劫日,心碎无穷。

国富忆小平,睿智从容。

恢复高考决策明。

齐心再圆中国梦,初心当同。

浣溪沙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检验真理实践前。

天翻地覆好河山。

初闻浅解诗中意,回首始见巨笔端。

欣欣向荣百花园。

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戴望舒的诗作多抒写寻梦者的执著与忧伤。 戴望舒在新诗史上的意义主要在于其诗既全面地借鉴和吸 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戴望舒注重“意象性”,他的诗常常通过意象的变幻组合 来隐喻暗示诗人的主观意念,把情绪客观化,从而极大地 丰富了诗歌的意蕴,使之具有一种朦胧美。 在诗歌韵律节奏的探索上,戴望舒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雨巷”时期,致力于音乐美。而后他摆脱了音乐的束缚, 大胆追求诗情内在的节奏,运用自然的现代口语,创作了 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使诗“在亲切的日常说话调子里 舒卷自如,锐敏、准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 洒和有功力的淳朴”。

十二月十九夜
Leabharlann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 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1936年

40年代现代诗歌五篇范文

40年代现代诗歌五篇范文

40年代现代诗歌五篇范文第一篇:40年代现代诗歌40年代现代诗歌冯至和穆旦等一、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 入北大预科,1927 本科毕业,去哈尔滨教中学,1930 留学德国,1935 回国,1938 到昆明,进西南联大任教授。

他的早期诗集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代表作《我是一条小河》《蛇》《迟迟》等。

鲁迅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41 写27首,集为《十四行集》,为中国最优秀的哲理诗。

• 《十四行集》是“沉思的诗”。

诗人从日常生活及普通事物中发现哲理,加以吟诵,把现代哲理诗推向高峰。

诗人在村童农妇、飞虫小草、树木小狗等被忽视的日常事物中融入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出达观的宇宙和人生观。

• 十四行诗歌形式早已进入中国,冯至加以改造,使其“可以在中国诗里活下去”,“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朱自清语)。

二、穆旦40年代初在昆明活跃着一群现代派诗人,穆旦(查良铮1918-1977)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成为中国新诗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后因出国而辍笔。

1976 又写出最优秀的抒情诗。

他也是最好的诗歌翻译家• 中国新诗派“综合” 是这一诗派的核心观念,指的是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综合。

• 其中“现实”既是时代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包括人的内心世界;“玄学”是指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象征则表现于暗示含蓄。

此一诗派惯常将意象与思想凝合,传统的主观抒情让位于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

• 穆旦诗用冷酷的笔调深入心灵做严峻的自我拷问,揭露出现代人“丰富的痛苦”,显得异常深刻。

《出发》是这方面的代表。

《诗八首》从恋爱中也看出“火灾”。

他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描写令人读之发颤!• 穆旦又是能够在最困苦的时刻看到了曙光的人,《赞美》通过对老农的劳作的描写欢呼:“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 穆旦诗难于理解,理解了则意味无穷。

曹禺及其话剧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我国著名戏剧大师,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戏剧教育家。

改革开放40年诗歌10篇

改革开放40年诗歌10篇

改革开放40年诗歌10篇【篇一】轻轻的,我翻开了一本名为“时间”的书。

一页页,一篇篇,他清晰的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

细细的,我翻看这本名为“时间”的书。

才发现,不论时间如何流转,总有一种情怀,他永远、永远、永远都不会变。

40年前,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凭着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年前,沈阳老一辈水务人,攻坚克难、大胆实践,历经艰辛,开发水源。

40年来,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40年来,水务人始终忘我拼搏、大干实干,保障城市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面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中国,走过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

沈阳水务,走过改革开放40年,水务人奋力拼搏的干劲、脚踏实地的作风、真抓实干的勇气没有变。

改革开放40年,改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情怀。

我骄傲,我是忠诚的共产党人。

我自豪,我也是光荣的水务人。

【篇二】1978年的冬天,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拉开新时代的序幕。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踏出历史性的一步,共和国长子沈阳咽下所有的委屈,挺起他不屈的脊梁。

苦过、痛过、埋怨过,昨日的辉煌转瞬间已随沈水逝去,整合、下岗、再就业,转型的阵痛又怎能不锥心刺骨。

东方鲁尔的庞大身躯已日渐式微,如笼中猛兽,不重拳出击,何有日后雄踞深山。

曾经的工业巨擘,断骨生筋重塑自我,如关云长刮骨疗毒一般,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一色。

脚步虽慢,却踏实稳健,时有蹒跚,可深喑借势而行。

现如今,人民宜居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方便快捷的菜篮子工程。

幢幢高楼平地而起,再不是旧日模样,与时俱进,科学治市,管理发展新办法。

改革开放四十年诗歌14首

改革开放四十年诗歌14首

改革开放四十年诗歌14首改革开放四十年诗歌14首篇一改革开放硕果累累诚如那天上的繁星细数不清四十年的矢志图强换来祖国万象更新即便把长江、黄河奔腾的涛声变成欢腾的歌咏颂词千万,也歌不尽,赞不罄白云在蓝天飘荡伟大中华屹立在东方这里的空气盈溢着温馨这里的生活驰骋着激情这里的人民幸福、豪迈这里,党旗凝聚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太阳照耀翠微山峦中国人挺直顶天立地的腰杆再度腾飞,势不可挡盛世中华绽放新世纪曙光环宇响彻十四亿中国人澎湃呐喊中华复兴,祖国万岁!篇二盛世如歌春又临,人民得福意难禁。

蛟龙潜水游南海,神箭携星访太阴。

荡浊扬清苍玉碧,扶贫脱困苑花棽。

倾情伟业真豪迈,华夏长居强国林。

篇三鞭炮响云间,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庆丰年。

飘色麒麟红大地,鼓舞心甜。

开放四十年,快马加鞭,神州时刻换新颜,科技民生今日是,世界前沿。

篇四(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革命成功。

从此中国摆脱了封建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打掉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此开辟了新纪元。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十年艰难困苦艰苦卓绝探索前进。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曾遇到种种艰难险阻和挫折,并犯了“十年文革”的严重错误,中国革命和建设曾遭受严重破坏和巨大灾难,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徘徊不前。

(二)在这历史危难时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

从处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伟大战略思想。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帅先拉开中国农村农业改革大幕改革开放逐步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逐步成为中国的强国之路。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体特区建立,确定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长江、珠江、闽南经济开放区建立,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近现代文学 40年代的诗歌51页PPT

近现代文学 40年代的诗歌51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近现代文学 40年代的诗歌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

四十年代诗歌

四十年代诗歌

四十年代诗歌1937年7月6日,艾青《复活的土地》第一个抗战诗歌刊物《高射炮》(上海):发刊词:(郭沫若《前奏曲》)发表诗歌的主要刊物:《大公报文艺》、《文汇报新文艺》、《文艺复兴》、《华北文艺》、《东北文艺》概貌:现实主义诗人高歌凯进“泥土”诗群(臧克家)根据地的泥土诗人群(辛劳)浪漫主义诗人激情洋溢七月诗派张扬生命强力,召唤战争,鼓动战斗(田间《给战斗者》、牛汉《鄂尔多斯高原》)高张旗帜,投入战斗(胡风《为祖国而歌》、邹荻帆《风雪篇》)胸怀光明,礼赞战斗青春(艾青《向太阳》)现代主义诗人汇入洪流沉思生命,拷问灵魂西南联大诗人群冯至《十四行诗》诗性内涵:表现意义词语指称—意蕴生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梨花一枝春带雨丁香姑娘田横五百人安在意象—意象群—意境(相似—相关——连类——生发)古典诗歌意象具象:自然物、神话人物现代诗歌意象抽象:上帝、人民、沉思现代主义诗人的变奏诗歌的时代性与现代性辨析幽玄之思皈依土地现实情怀张弛玄想现实主义诗歌浑融厚朴泥土诗人群扬其波长篇叙事诗宏其远政治讽刺诗露其锋新诗的短暂春天与多种可能性不幸的人们(穆旦)我常常想念不幸的人们,如同暗室的囚徒窥伺着光明,自从命运和神祗失去了主宰,我们更痛地抚摸着我们的伤痕,在遥远的古代里有野蛮的战争,有春闺的怨女和自溺的诗人,是谁安排荒诞到让我们讽笑,笑过了千年,千年中更大的不幸。

诞生以后我们就学习着忏悔,我们也曾哭泣过为了自己的侵凌,这样多的是彼此的过失,仿佛人类就是愚蠢加上愚蠢——是谁的分派?一年又一年,我们共同的天国忍受着割分,所有的智慧不能够收束起,最好的心愿已在倾圮下无声。

像一只逃奔的小鸟,我们的生活孤单着,永远在恐惧下进行,如果这里集腋起一点温暖,一定的,我们会在那里得到憎恨,然而在漫长的梦魇惊破的地方,一切的不幸汇合,像汹涌的海浪,我们的大陆将被残酷来冲洗,洗去人间多年山峦的图案——是那里凝固着我们的血泪和阴影。

而海,这解救我们的猖狂的母亲,永远地溶解,永远地向我们呼啸,呼啸着山峦间隔离的儿女们,无论在黄昏的路上,或从碎裂的心里,我都听见了她的不可抗拒的声音,低沉的,摇动在睡眠和睡眠之间,当我想念着所有不幸的人们。

第十二讲 四十年代的诗歌

第十二讲  四十年代的诗歌

注重个人的体验感觉与抽象哲理的统一, “感性与知性融合” ; 表现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存与意识
中国新诗派的杰出代表:穆旦
四十年代代表诗作:《探险者》、《穆 旦诗集》(1939~1945)、《旗》,将西方 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 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校园诗人群的杰出代表:冯至
融合东西方哲学,在诗歌的优美形式中凸 现思想的力度
《十四行集》 第一位将西方十四行诗体的形式与汉语 表达完美结合、运用自如的诗人。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 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 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二十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乞丐
在北方 乞丐徘徊在黄河的两岸 徘徊在铁道的两旁 在北方 乞丐用最使人厌烦的声音 呐喊着痛苦 说他们来自灾区 来自战地 饥饿是可怕的 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 年幼的学会憎恨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要求施舍一个铜子 向任何人 甚至那掏不出一个铜子的兵士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 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 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而寂寥的“雨巷”, 那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抒 情主人公,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就是在 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把“雨巷”
理解为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把“丁 香姑娘”理解为理想,联系《雨巷》 创作的时间,对诗的这种理解应该说 是有依据的。
特点:
①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 社会主题。 ②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③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①在诗作中为苦闷、彷徨中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与“新 月派”、现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都不同的 人生态度。
②描写了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 开拓了新的天地。
创作主张
(1)“捉住现实”:即诗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表达反帝反封建思想的 作品; (2)“大众歌调”:即提倡诗歌大众化,要求 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化、民族化,使诗普及到 群众中去。
主要内容:
①写农民的苦难与反抗斗争。(蒲风:《茫茫
夜》、《六月流火》; 王亚平:《农村的夏 天》、《十二月的风》; ②写反帝抗日 。(穆木天:《守堤者》、《流 亡者之歌》等)
《雨巷》的艺术特色:

1、运用象征主义的方法,创造象征性的意象。诗中那
撑着油纸伞的抒情主人公,那寂寥悠长雨巷,那象梦一 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 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着象征意味的抒情意象。

2、借鉴古典诗歌传统,创造朦胧的意境美。《雨巷》 明显地体现了诗人受古典诗词艺术陶治的痕迹,李商隐 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 自愁”的诗句 。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 。 3、和谐悠扬的音乐美。 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 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全诗共七节,首节和末节重 复言唱,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 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
A、审美原则:朦胧美 B、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 C、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
“汉园三诗人”的诗作:

“汉园三诗人”是因《汉园集》而得名。《汉
园集》是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3位青年诗 人的诗作合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 广田的《行云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如 果说“新月派”与现代派诗人主要是从西方汲
艾青
一、艾青的创作道路 艾青(1910—1996年)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人。在新诗发展的第二 个十年的后期,即以 《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3)引起了诗坛 的注目,被称为“吹芦 笛的诗人”。
1、主要诗集

忧郁的北方组诗(1937年前):
《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 《我爱这土地》《北方》

卞 曾 用“ 小 处敏 感 , 大 处 茫 然” 来 概括 当 时的 自 己 ,意 即 :“ 茫 然” 于 时 代风 云 ,“ 敏 感” 于诗歌艺术。 卞 曾 被人 们 称为 “ 最 醉 心 于 新诗 技 巧与 形 式底 试验”的艺术家。

李广田

1906——1968,山东邹平人。 诗集主要有《地之子》、《窗》等,其诗风 是浑厚朴实。
1938年春 陇海道上
四、九叶诗派与穆旦
一、九叶诗人 九叶诗人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 这个诗人团体的成员有九位,他们是:辛笛、陈敬 容、唐祈、郑敏、穆旦、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 唐湜。这九个诗人,大多从30年代就开始了诗歌创 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被视为异端,长期受到文 学史研究者的漠视。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了这九位诗人的选集《九叶集》,此后,人们便称 他们为“九叶诗人”,或九叶诗派。 穆旦等九位诗 人出版诗合集《九叶集》而得名,手法上他们沿着 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轨道,在西方现代主义、中国 传统诗歌、民族情绪多重作用下,成为当时中国诗 坛崛起的新军。也称“新现代派”。
1、田间诗歌特点
澎湃激昂的格调,闻一多称之为“擂 鼓的诗人”。 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象的大规模进 入,使政治抒情诗更加成熟。 形式上受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影响, 诗句短促,有力。

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节选)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③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④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
《老马》: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

装车(实写)
扬鞭出发(虚实结合)


老马(农民) :倔强、坚忍、悲愤、无望 主人(统治者):贪婪、残忍、凶狠、无情 作者 :同情、不平、愤怒、诅咒
二、现代诗派与戴望舒
1.产生过程

现代诗派得名于《现代》杂志。1932年5月,施蛰 存受现代书局的委托,创办了纯文艺刊物《现代》, 致力广泛介绍文学的世界新潮并偏重于现代主义创 作理论的倡导,同时大量发表诗作。

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时,
称其诗为“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
萌芽”,是“别一世界”(即无产阶级新世界)的诗。
特点:①从工人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提炼诗的语言和形象,节 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露出清新之美。
②恢复了政治抒情诗中情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且这一“自
我”在中国新诗“自我”抒情形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从戴开始,中国的象 征派诗终于结束了简 单模仿外国的稚幼阶 段,不仅找到了民族 传统的“根”,而且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 发展道路。
三、七月诗派与艾青



七月派是在胡风理论的引导和组织下形成的青 年诗人群体,因1937年9月11日在上海创刊的 《七月》杂志而得名。这一派别的阵地,除 《七月》外,还有《希望》、《诗恳地》、 《诗创作》、《泥土》、《呼吸》等。 这一个诗派的活动贯穿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历时12年。 这一诗派的重要诗人有:胡风、艾青、田间、 鲁黎、绿原、冀汸、阿陇、曾卓、牛汉等。
4、提倡诗歌的散文美

艾青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主张奔放 与约束之间的协调,即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 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 繁杂里取得单纯。 他的诗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 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 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忧郁的诗绪



艾青的诗神是忧郁的。 在他的诗里,一再回旋着的调子:“中国的苦 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你悲哀而 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啊”(《旷野》) 等。 这忧郁里,浸透着诗人对祖国、人民极其深沉 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被 称为“艾青式的忧郁”。






《雨巷》系其初期的代表作。该诗 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标志着诗人从 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向现代派 诗的过渡。 以《雨巷》为代表,戴望舒早期的 诗歌多用传统意象,注重诗的结构 的匀称和音乐性,呈现出呼应新月 诗风的特点。 《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 抒发了诗人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 绪。诗作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梅雨 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缠绵的爱情、梦和对美的追求,如《预言》。

抗战前,何已开始转变美学追求,到了40年代, 其诗作则以歌唱群众、青春、自我的变化为特 色。其中,《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 是多么广阔》等代表作品,显示出热情明朗、 乐观向上的昂扬基调。
卞之琳

1910年生,江苏海门人。1933 年出版诗集《三秋草》,1935 年出版《鱼目集》,1936年与 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 集》。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 层社会生活,如《酸梅汤》、 《叫卖》、《几个人》,并探 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如《断章》、 《鱼化石》,也写过爱情如 《无题》。
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和何其芳为这一诗派的代 表人物,其中戴望舒源自主情派代表,卞之琳是主智 派代表。

2.诗歌主张

其一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 代的情绪”;

其二是“现代的词藻”,指的是能表达“现
代人”情绪的词语;

其三是“现代的诗形”,指的是现代口语式 自由体诗。
3.基本特征
①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现代诗派 以诗歌作为痛苦灵魂解脱、净化的途径,表达 的是“浊世的哀音”。 ②从诗的体式上看:
2、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1932年9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 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 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 风等。 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创 作主张,并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 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 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 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 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取艺术养料,则《汉园集》诗人堪称是西方文
学与中国文学结合后的“新生代”。
何其芳

何其芳 (1912- 1977),四川万县 人,1929年开始发 表作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