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魏征,巨鹿人也”阅读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卷(附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卷(附答案)一、文学常识1、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奏章的一种专用文体。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所写的一篇奏章(奏疏),他以直言进谏的精神而名垂青史。
2、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这一“镜”,是三镜中的以人为镜。
3、“载舟覆舟”,典出于《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二、选择题1.下面与例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则思.正身以黜恶B、欲流之远.者C、宏.兹九德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D)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大)B、简.能而任之(选拔)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深)D、虽董.之以严刑(正)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 C )A.面对、对着B.适合C.主持,掌管 D.抵御,阻挡.②善始者实.繁(D )A.实际,真实B.果实C.真诚,诚实 D.确实③克.终者盖寡( D)A.战胜,攻破B.完成,成功C. 克制,制约D. 能够④⑤⑥4.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
A、副词,大概/连词,表示原因,是由于;C、代词,指代天下、江山/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动词,用、行/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克终者盖.寡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者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终苟免而.不怀仁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居安思危,戒著以.俭 臣闻求木之.长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5.选出下列句中带点字用法与意义跟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B 介词,凭借,用;其他,连词,表目的,用来)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虽董之以.严刑 C.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6.选出下列句中带点字用法与意义跟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D —动词,行,用;其他:介词,凭借,用)A.振之以.威怒B. 何以.知之 C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戒奢以.俭7.选出下列句中带点字用法与意义跟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D 助词,的;其他:代词,代动作对象。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也许》注这首诗最初发表时,其中一节最后一句是“我吩咐山灵保护你睡”,后来改成“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
有人这样评价作者的修改:“改动之后,原有的情调失去大半,这首诗的灵魂──极度悲伤之时诗人思绪的迷乱恍惚消失了,由于思绪的迷乱而带来的抒情的气势也大大减弱。
”注: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也许》节选)请你用三个四字短语提炼这句评论的要点:□□□□□□□□□□□□参考答案:情调失去气势减弱灵魂消失略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李叔同的传奇人生张露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
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大师在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
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执教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1)文言文阅读二

文言文阅读二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
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文言文魏征巨鹿人也阅读答案-作文

文言文“魏征,巨鹿人也”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魏征,巨鹿人也。
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琏为侍中,累封郑国公。
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
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
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
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
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
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
后数日,薨。
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
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
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
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
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
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征雅有经国之才雅:一向。
文言文《旧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
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
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
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邃使召之。
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及王世充攻密于洛口,征说密长史郑颋曰:“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
未若深沟高垒,旷日持久,不过旬月,敌人粮尽,可不战而退,追而击之,取胜之道。
且东都食尽,世充计穷,意欲死战,可谓穷寇难与争锋,请慎无与战。
”颋不听,及密败,征随密来降,至京师,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
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
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征曰:“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
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征亦喜逢知已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贞观三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
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寻进爵郡公。
七年,代王珪为侍中,尚书省滞讼有不决者,诏征评理之。
征性非习法,但存大体,以情处断,无不悦服。
寻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十六年薨,时年六十四,谥曰文贞。
(选自《旧唐书·卷七十五》,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B.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C.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D.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横,此学说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
《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10~13 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潦倒,弃赀产不营,有弘愿,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可以用。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著名。
自问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喊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但是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数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 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② 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何如?”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医生,封钜鹿县男。
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良。
”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良,龙逢、比干也。
良臣,身荷美誉,君都显号,后代傅承,流祚无疆;忠良,已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
此其异也。
”帝曰:“善。
”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
七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不素习法,但存大概,办事以情,人人悦服。
进左光禄医生、郑国公。
多病,离职,帝不愿。
征恳请,数却愈牢。
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十七年,疾甚。
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
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
帝亲问疾,屏左右,语整天乃还。
(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10.以下对文中画波涛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A.始魏公起叛徒/ 振臂大喊 / 众数十万 / 威之所被半天下/ 但是一败 / 不振卒归唐者 / 固知天数有所归也 /B.始魏公起 / 叛徒振臂大喊 / 众数十万 / 威之所被半天下/ 但是一败不振 / 卒归唐者 / 固知天数有所归也 /C.始魏公起 / 叛徒振臂大喊 / 众数十万 / 威之所被半天下/ 但是一败 / 不振卒归唐者 / 固知天数有所归也 /D.始魏公起叛徒/ 振臂大喊 / 众数十万 / 威之所被半天下/ 但是一败不振 / 卒归唐者 / 固知天数有所归也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书檄,书柬和檄文,指军队和官府中的文书。
《暑期作业》第13天 浅易文言文阅读(2)-每日一题之2019快乐暑假高一语文人教版

第13天浅易文言文阅读(2)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9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4.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D2.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3.“亟”为急速、赶快的意思。
第八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网络学习段考试题三含解析

A项,宾语前置句,“胡”是疑问词,放在“为”的前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B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桑树之.与例句句式相同。
C项,省略句,“以”后省略“之",译为: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凭借它)经常吃到肉食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洗马,是太子属官.即东宫官,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言行,给予太子指导。
B。 公,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称呼。“秦孝公”和文中的“郑国公”都是这个意思。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要抓住各种特殊句式的构成特点,结合翻译来判断。古代汉语中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魏征,巨鹿人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征,巨鹿人也。
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琏为侍中,累封郑国公。
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
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
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
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
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
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
后数日,薨。
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
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
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
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
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
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雅有经国之才雅:一向。
B.寻以疾乞辞所职寻:不久。
C.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加:超过。
D.遂其所尚遂:于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以其无礼于晋
B.便为人所宝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11.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B.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C.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D.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与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
B.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
C.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
参考答案: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4分)
译文:
②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3分)
译文:
③自斯已后,各悉乃诚。
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3分)
译文: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