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经典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论语》选读四年级上学期学而篇第一1.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3),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3)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检查、察看。
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小学四年级必背国学经典篇目

小学四年级必背国学经典篇目1 【必备古诗】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论语》精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4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 三衢道中(南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24版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课堂PPT课件

名家书法作品欣赏与评析
古代名家作品
介绍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古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品,分析
其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
当代名家作品
展示启功、沙孟海、欧阳中石等当 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探讨其创新 精神和时代特色。
作品评析方法
讲解如何欣赏和评析书法作品,包 括笔墨运用、结构布局、气韵生动 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解读
孔子说:“学习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 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这 段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朋友交流,并保持宽容的心态。
《孟子》节选及解读
节选原文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 者,人恒敬之。”
解读
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 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 他。”这句话强调了互相尊重、互相 关爱的重要性,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 则。
天文历法
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如商代甲骨文中的日食、月食记录,战国时 期的《甘石星经》,以及后来逐渐完善的农历等,这些都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 作用。
医学成就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问世,为中 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统美德。
诗词欣赏
欣赏了多首古诗词,如 《春晓》、《静夜思》 等,感受了诗词的韵律
美。
礼仪规范
学习了传统礼仪规范, 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等,提升了个人修养。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01
02
03
04
学习态度
自觉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学习,如诵读、 抄写、讲解等,提高学习效率。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五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五(一)经典国学再现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我是小助手致,竭尽。
严:端庄严肃丑,同类。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恭敬之心地侍候;在奉养的时候,要尽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做;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带着忧虑的心态尽心尽力地照料;父母去世时,要竭尽悲痛的心情去料理后事;祭奠祖先的时候,要竭尽严肃地去对待。
这五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算作是尽到了侍奉父母的责任。
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身居高位而不骄横傲慢,身居低位而不违法作乱,在同事之间,要和顺相处而不起纷争。
身居上位,如果骄横傲慢就会导致灭亡,身居低位违法作乱就会遭受刑罚,在同事间纷争不断就会引起互相残杀。
这三项恶事如果除去,让父母每日担心自己,就算每天都用猪牛羊肉去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啊。
”考考你的智慧1.选择加点字的合适意思。
A.送给,给予。
B.招引,使达到。
C.竭尽。
(1)大会开始,由主席首先致.辞。
()(2)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3)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致.病的。
()2.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有五致、三戒,都是什么呢?3.为什么说“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弘扬传统文化泰伯采药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两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
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红色的雀鸟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上,表示有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祥瑞的出现,又发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就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
泰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意,就和大弟仲雍商量应该如何顺从父亲的意愿。
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了周国,远远地来到南方荆蛮之地。
小学生国学经典年龄阶段推荐书目

小学生国学经典年龄阶段推荐书目
【一、二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㈡古典诗词
【三、四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㈡古典诗词
【五、六年级】
㈠国学经典
㈡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
《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
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
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一、《弟子规》
二、《三字经》
三、《百家姓》
四、《千字文》
五、《论语》10段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
《大学》节选
《中庸》节选
《庄子》节选
七、《孟子》6段
八、《陋室铭》刘禹锡(唐)
九、《劝学》荀子(战国)
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
十一、《伤仲永.笠翁对韵二冬》
十二、《岳阳楼记.笠翁对韵三江》
猜你喜欢:。
四年级国学经典

第一单元主题:我爱阅读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第二单元主题:生活中的启示1、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快乐。
2、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3、人生就是一个成功与失败不断交错的过程。
4、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5、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第三单元主题:父母之爱1、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2、母爱是融化一切的巨大火焰。
(罗曼罗兰)3、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蓊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着,像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轰轰烈烈。
4、如果说母爱是润物的细雨,那么父爱就是那醉人的春风。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出我,长我育我。
顾我付出,出入腹我。
第四单元主题:爱国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第五单元主题:遨游汉字王国1、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
2、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它的形象性、多媒体性、体系性与关系、道理的自足性,无有其匹。
3、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4、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5、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第六单元主题:走进西部1、西部如沙原中的隐泉一般神秘,西部如布达拉宫一般圣洁,西部如一颗灿烂绚丽的明珠——高处是鹰,自由翱翔;地处牛羊成群,潇洒驰骋;西北风吹过五百年苍绿,青海的天空铺开巨大的花毯。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必背内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第一学期国学经典必背篇目

四年级第一学期基础篇北陂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题画竹清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己亥杂诗清龚自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四年级第一学期提高篇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升华篇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四年级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二学期基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礼
1、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大意:自己注意修养的人,人们不会不讲道理地对待他。
2、偷食苟得,不知廉耻。
大意:偷吃别人的东西,不正当地获得好处,是不知廉耻的。
3、宽则得众。
大意: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4、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大意:所谓礼,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而尊重他人。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大意:孝是天经地义的。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大意: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错了就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大意: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8、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大意:亲近靠向人学习知识,所以能使首先有所增长。
9、巧伪不如拙诚。
大意:巧妙的虚伪不如笨拙的真诚。
10、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大意:人有礼才能安稳,没有礼就危险了。
11、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大意:孔融四岁能把梨让给哥哥吃,善待兄长的道理应该先懂得。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成灰时“眼泪”才能滴干。
13、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
大意:用德行报答德行,那么人们就会受到行善的鼓励。
14、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有德君子对人恭敬,对已自律,遇事谦让,以此来彰显礼的本质。
15、人能克已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大意:人能克制自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16、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
大意:用德行来回报仇怨,是爱惜自身的人。
17、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大意:一万个人齐心协力,那么就会打遍天下无敌手。
1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大意:有仇的人应该和好,不应该继续结仇,要看前顾后。
19、爱人者,不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大意:关心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2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大意:做官的事情做好的,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