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

合集下载

教师专业发展教案:课堂观察与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教案:课堂观察与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教案:课堂观察与反思1. 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与反思,提高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

课堂观察与反思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反馈和自我成长的方式,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深入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2. 课堂观察2.1 观察对象选择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

这可以包括自己或其他同事的课堂。

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对于提升专业发展非常重要。

2.2 观察内容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并且与学生需求相符; - 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流畅; - 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 - 学生参与程度如何; - 教师使用的教具和资源是否恰当有效; - 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是否存在。

2.3 观察方法课堂观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实地观察:亲自前往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 视频观察: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随时停顿回放,分析细节;-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3. 反思与评估3.1 反思工具在进行课堂观察后,教师需要运用一些反思工具来进行全面的评估。

常用的反思工具包括: - 教师日志:记录下每节课的实际情况、感受和发现; - 自我问卷调查: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 - 同事或专家意见反馈:跟同事或专家讨论并接受他们关于你教学的反馈意见。

3.2 分析与总结通过自我评估以及他人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

这可以包括: - 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列出改进计划; - 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 分享教学成功的经验。

4. 行动计划基于课堂观察和反思的分析与总结,教师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这可以包括: - 改进教学目标设定和课程设计; - 探索更多的差异化教学方法; - 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 不断更新教育技术和资源使用。

5. 结论通过课堂观察与反思,教师能够深入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新)

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新)

课题: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房山区教科所)课题设计论证(请按4部分分项填写)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堂观察,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或课堂教学评价。

所不同的是,课堂观察更多的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观察手段发现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的表现特征。

它不满足于听完成课作出简单的指导或量化给出等级,而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

其目的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其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一起探讨和解决制约课程效率和质量的问题,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过程。

课堂观察在国外早有研究。

50年代贝尔思(R.F.Bales)针对社会小组讨论中的人际交往进行观察研究,提出了“互动过程分析”的12类行为编码。

60年代弗兰德斯(N.A.Flanders)提出了师生言语互动分析系统(FIAC)。

影响较大的还有90年代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的《教师课堂研究指南》(Teacher’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

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种研究类型:⑴“过程——结果”20 年代萌芽,到60 年代逐渐成熟。

主要处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成就(结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是实证的、定量的。

⑵“课堂人种志”70 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

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收集资料,强调对行为意义的解释,是一种解释主义的定性研究。

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作如下分类: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课堂观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第二,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与非参与观察(Non-participant-observation);第三,按照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可将课堂观察分为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第四,按照观察情境的范围,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第五,按照收集资料的方式以及所收集资料本身的属性,可将课堂观察划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课堂观察, 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得到主动、全面、 持久的发展,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明确方向和积极意义。
第五部分:提高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思考。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结 合理论,通过自我观察、同伴观察、专家观察等方式,逐步提高课堂观察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部分:结束语。课堂观察,既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素质,又是教师专业发展 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必由之路。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应该提倡教师重视 课掌、观察课堂、了解课堂。
IV
Abstract
Teachers are the direct bearer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actors of education refoFin.
own reflection and the reflection must be achieved by classroom observation;21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 mainly exists in the classroom.Only through
development.Teachers’development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success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lassroom observmion.the teaching emciency iS lOW.which affects the

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作者:翟丽华赵伟涛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年第05期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

教师要在课堂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教学、了解学生和了解自己。

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并善于进行课堂观察,从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诊断和改进教学,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堂观察的内涵课堂观察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运行状况进行察看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的焦点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观察的程序分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

课前会议时,被观察者要说课,并提供学生座位表,表中需要标注5~8名学优生和5~8名学困生,以使观察者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布情况。

课中观察时观察者要如实做好记录。

课后会议包括被观察者自我反思、观察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间思考和对话、对被观察者给出结论和建议。

课堂观察的框架分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

二、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1.课堂观察是教学反思之源教师自我反思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反思的材料,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仅仅靠教师自身的回忆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100多个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深层次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改进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课堂观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观察及反思,可以从现象到本质、从表象到规律,抓住主要的实质问题,概括出教师上课的突出特点和主要问题。

以课堂观察为起点的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3.课堂观察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他人的课堂中,给了我们走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立场上观察课堂的机会。

掌握课堂观察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

掌握课堂观察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

掌握课堂观察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掌握课
堂观察技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正确的观察技术不
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还可以让教师更有效地提高
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掌握课堂观察技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对学生表现的观察。

教师在掌握课堂观察技术时,需要对学生
的行为进行观察。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挑战和难点,从而合理地安排后续教学计划。

第二,对学生思维的观察。

课堂观察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观察学生思
维的过程。

通过对学生问题的关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思考的深度和
广度,发现学生的潜力和难点,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第三,教师的课堂表现观察。

掌握课堂观察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是观察
教师的表现。

教师需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正确
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所以,掌握课堂观察技术,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师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培训和教学活动时,需要认真思考集中注意力,
确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观察任务,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自己的课堂变
得更加吸引人和有效。

总之,掌握课堂观察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之一。

通过正确的观
察和利用观察结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
质量,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我们需要这样的教师来推动未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

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
归档整理
将观察记录和总结整理归档, 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03
课堂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提高教学水平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借鉴他人经验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教师可 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
通过观察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 巧,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词
数学应用意识
详细描述
在观察中学数学课堂时,关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案例三:观察高校专业课课堂
总结词
批判性思维
详细描述
在观察高校专业课课堂时,关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 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和小学英语课堂
总结词
教学资源利用
详细描述
观察小学英语课堂时,注意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多 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记忆知识点。
案例一:观察小学英语课堂
总结词:课堂氛围
详细描述:观察小学英语课堂时,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应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自在 和自信,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共同成长与发展
团队中的教师可以通过课 堂观察共同成长,相互支 持,提升整个团队的教学 水平。
04
课堂观察的实践应用
案例一:观察小学英语课堂
总结词:有效互动
详细描述:观察小学英语课堂时,重点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积极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并及时给予反馈。有效的互动能 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做好课堂观察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做好课堂观察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做好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摘要】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对传统听评课的一种超越与发展,具有十分明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就课堂观察的概念界定、注意事项及记录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课堂观察;概念界定;注意事项;记录方式一、引言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的专业品性: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在观察之后将被观察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

另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宝贵资源;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进而反思自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已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已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已的专业素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条很好的途径。

二、课堂观察的概念界定到底什么是课堂观察呢?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为主的研究团体,对课堂观察是这样定义的,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课堂观察点的选择与确定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

“课堂观察”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堂观察”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堂观察”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也是教师调整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课堂观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听课、评课”,具有针对性、情境性、合作性、选择性等特点,有助于解决目前教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课堂观察、专业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由此可见,有效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完全依靠教师自发进行教学反思容易受到自身瓶颈的限制,表现为惯性思维、拘泥于教学技巧、指标化工作指令的限制等,使得反思的内容和水平不够开阔。

为此,需要借用一些新的理念和工具方法,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更为全面深入,从而真正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课堂观察”即作为一种有效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重视。

一、走进“课堂观察”带着以上问题和思考,课题组认真学习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中“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同时对自行编制的《高一新生语文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进行了系统、细致地整理、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最大困难是阅读和写作。

于是,语文组以阅读课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教师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根据“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三个原则,确定了四个观察视角:课堂提问与教学目标,问题设计的梯度,教师的解答,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

同时,考虑到不同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我们采用“同一课题、同一教师、不同班级”的纵向比对分析方法,让教师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再次进行“课堂观察”活动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针对性,但是观察教师在听课时精神仍然高度紧张,少了以往“赏课”的“享受”,只顾埋头记录,对整堂课的感觉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年月 1988.8 1991.8 2001.8 2002.8 2002.8 2003.8 2001.8 2006.8 2006.8
编辑版ppt
9
三年课堂观察实践成果
• 提升了校本教研的质量
开展课堂观察60余次,其中,3次区级、2次市 级、2次省级、1次全国级课堂观察现场展示活动。
以课堂观察为工具, 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新课程学案,引起了全国
编辑版ppt
11
三年课堂观察实践成果
•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杭州市高二期末统测 杭州市高三 高考模拟统测
七县市 杭州地区 七县市 杭州地区
2005学年 2 2006学年 1 2007学年 1
4
2431 Nhomakorabea3
2
1
1
编辑版ppt
12
三、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价值
1.本体价值:改变传统听评课 2.联动价值:传统各种教研活动方式联动 3.文化价值:创造教师专业的合作的文化
(1)思考;(2)民主;(3) 如“特质”中的“整堂课设计是否有
创新;(4)关爱;(5)特质 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
学策略/指导/对话)”
编辑版ppt
5
以“学生学习”维度为例
(1)准备 (2)倾听 (3)互动 (4)自主 (5)达成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 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 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 查阅/回应)?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学生学习 准备/倾听/ 互动/自主/达成
课堂文化 思考/民主/ 创新/关爱/特质
编辑版ppt
4
课堂观察框架(部分):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维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学生 学习 (L)
教师 教学 (I)
(1)准备;(2)倾听;(3) 如“自主”中的“学生可自主支配的 互动;(4)自主;(5)达成 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
·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
验/多媒体),怎样利用?
·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
怎样利用?
·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
样?
编辑版ppt
7
二、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 (以生物组的探索历程为例)
开展课堂观察的学科应用研究,基 于教研组和教师的学年发展规划开 展常态化研究。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
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编辑版ppt
6
以“课程性质”维度为例
(1)目标 (2)内容 (3)实施 (4)评价 (5)资源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 体现了哪些规范?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 预设的?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 ·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 生成的目标的?
基于新课程的实施 课堂的变革是关键 教师的改变是根本 学生的发展是核心
基于传统听评课的改革 丧失了专业的品质 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缺少研究的支架
课堂 观察
编辑版ppt
3
◎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探索
观察 程序
观察 框架
课前会议 → 课中观察 → 课后会议
教师教学 环节/呈示/ 对话/指导/机智
课程性质 目标/内容/ 实施/评价/资源
15
②关注学生、教师行为的全面研究。
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 的思路,课堂观察实可简化为如下的 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 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 说了没有?哪些是学生该听、该做、 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 这成了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
课堂观察
与教师专业发展
编辑版ppt
1
发言内容
一、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二、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 (以生物组的探索历程为例) 三、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1.本体价值 2.联动价值 3.文化价值
编辑版ppt
2
一、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思考
基于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 (效率与效果 ) 教学研究(问题与课题) 专业发展(培训与评价) 职业动力(生命与工作)
编辑版ppt
14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①关注教师的实践反思
如果说以往的听课评课偏重于教师在 把握教材、组织提问、教学环节过渡、 衔接等技能、技巧的熟练度的话,现在 的课堂观察则更注重教师对于实践的追 问,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经由有计划、 有目的的学习获得成长,而不是依赖盲 目地尝试错误而改进。
编辑版ppt
自主合作开发量表;关注“学习目标”的 达成和“课堂文化”;基于合作体 和个人专业发展需求开展主题式观察。
改编、尝试开发量表,;关注“学生学习”的学 习行为和“课程性质”,合作从课后会议延伸到 课前会议。
借鉴量表;从传统的听评课起步,聚焦“教师教学”, 观察点之间关联度低,观察易量化的行为,合作度低。
的参与情况?”
(1)环节;(2)呈示;(3) 如“环节”中的“这些环节是围绕教 对话;(4)指导;(5)机智 学目标展开的吗?”
课程
性质 (C)
(1)目标;(2)内容;(3) 如“目标”中的“目标是根据什么 实施;(4)评价;(5)资源 (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
否适合该班学生?”
课堂
文化 (C)
编辑版ppt
8
余杭高级中学生物组成员
姓名 性别 曹晓卫 男 吴江林 男 彭小妹 女 屠飞燕 女 钟慧 女 路雅琴 女 郑超 男 喻融 女 姜平 女
学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硕士 硕士
职称 中高 中高 中二 中二 中二 中二 中一 中二 中二
出生年月 1966.1 1968.12 1979.2 1979.3 1979.12 1980.1 1980.5 1981.7 1982.9
编辑版ppt
13
>>>本体价值:改变传统听评课
• 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专业发 展,具有发展性;
• 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为了 改进教学,面向未来,具有建设性;
• 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方 地位平等,是教学研究,具有专业性;
• 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合作的共同探讨,观 察的收益是双向的,具有互惠性。
生物同行的广泛关注。 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新课程课学案和试卷体系,
实现了课后练习的完全校本化。 形成了一套课堂观察的教研课例(案例)
编辑版ppt
10
三年课堂观察实践成果
•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论文: 课堂观察改变了“论文”的方式:坐而论道
“写”论文变成了起而行之“做”论文。 在教科 研系统组织的论文评比中,39篇获奖,其中,省、 市一等奖六篇;18篇文章发表,其中核心期刊 14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