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

第1篇: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前言:听是语言输入当中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听力的培养也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这就说明了学生要想掌握好一种语言技能,一定要学会听。
小学英语中首先要求的就是能“听”与会“说”,但多数人感到英语学习当中最难的就是听力。
我国由于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英语教学中的交流不够重视,也就使得听说能力十分滞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一、交际教学法概述(一)内涵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社会语言家D.H.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为理论依据。
交际能力指的是我们用学过的语言有效的在各种场合中与不同的人交谈的能力。
交际能力与一个人对掌握语言结构的好坏没有关系,但是与这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关。
(二)交际教学法的特点1.交际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言的形式;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独立的决定自己想表达什么;3.在交际教学法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自然语言范例,而不是教材。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自然情境下可以有效的使用所学的语言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交际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它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重视的是英语语法条目和词汇的讲解,在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的听,不利于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交际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语言情境中去,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交际教学法将以往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说的能力也很好的融入到听力教学中,使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交际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的视角过程分为:①听前准备阶段;②播放听力材料阶段;③听后延伸阶段。
下面我们以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科书,第59页的听力课为例,来对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小学英语教育论文优秀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论文优秀范文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英语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英语教育论文篇一《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
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形式应以形成性为主。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类型;教学途径;评价体系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
随着小学英语课的逐步推广,关于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
本文依据教育部新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对当地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就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方面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对小学英语教学类型的认识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小学英语课怎么开”的讨论,很多问题归结于英语教学在我国是外语教学(TEFL)还是二语教学(TESL)的分歧[1]。
不弄清这两种教学类型的区别,将会给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师的培养等一系列工作带来混乱,使我们的英语教学走弯路。
英语作为二语教学是指在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例如,中国人在英语国家留学、工作、生活,为了融入当地社会而学习英语。
然而,我们的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他们的语言环境是汉语而不是英语,所以,英语是作为外语来学习的。
根据心理语言学的原理,儿童学母语可以自然习得,借鉴儿童学习母语的经验,二语也能习得。
而我国学生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缺少语言环境,这是事实。
由于外语教学和二语教学类型的不同,必然导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同。
但是,由于教学的内容都是英语,所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又是相通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搞清楚英语教学类型的区别,又要借鉴和吸收各种教法的长处,采取符合我国国情、适合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法。
小学英语论文(3篇)

小学英语论文(3篇)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基本的语法、单词、句型等知识,但要注意不要让作业过于枯燥乏味,可以适当加入游戏、竞赛等元素,增加趣味性。
2.布置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写英文日记、口头表达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3.布置合作性作业。
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布置创意性作业。
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编写英语故事、设计英文海报等,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潜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
第二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国际化的趋势,英语口语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
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英语口语。
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听、说、唱、跳等多种形式中研究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喜欢感性、直接的研究内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研究英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授“shopping”这个话题时,可以模拟商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英语口语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三、注意语音、语调的训练语音、语调是英语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
可以通过模仿、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四、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论文六篇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论文六篇学校英语词汇教学论文范文11.1图片演示图片演示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目前,《PEP学校英语》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出示新单词时都配有图片,这样图文并茂,同学心眼合一,认知更加简洁,更加难忘。
而且这些图片基本上是卡通的,符合学校生的认知心理。
例如学习panda,cat,kangaroo,goat等这类单词时出示相应图片,鲜亮的颜色,可爱的卡通图画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激发了学习爱好。
简笔画、挂图、插图,幻灯片等呈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关心同学直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内容。
1.2实物演示英语课和其它课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实物带进课堂,把生活中的诸多真实生活实例经过细心预备搬进课堂,使同学觉得这不是正襟危坐的课堂,为营造轻松开心的课堂氛围埋下了伏笔。
单词教学可由实物来呈现其意思,例如教学食物、衣物、书刊、小玩具、文具等单词时可用实物来结合教学。
比如学习《PEP英语》6B中seed,soil,sprout,plant时,笔者事先将种子、土、幼苗和植物带进了教室,在教授新词时,先通过实物演示教会同学单词,再通过亲自种植等一系列活动向同学演示植物的种植过程,这样教学不但避开了单调枯燥的单词教学,还教会了同学植物的种植方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归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是将分散、零星的一些单词按不同类别划为一组进行系统记忆的方法,特别适合六班级同学在总复习阶段学习单词时运用。
例如:表示水果的单词apple,banana,pear,pineapple,lemon,strawberry,peach,mango等;表示食物类的单词:dumpling,sandwich,hamburger,bread,rice,milk等;表示交通工具的单词:car,bus,plane,sled,ship,subway,bike等。
这种方法使用很普遍,学校阶段大部分所学单词都可以像这样按类别进行归纳,如:方向,文具,生活用品,家庭成员,天气,颜色,时间,运动,人体各部位等。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必备47篇)

摘要:教学作为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做精彩,我认为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
对于新课改的推广,我们面临角色的转变,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语感做好必要的学习和准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语感和纯正的英语发音,同时还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喜好在哪里,并根据这些来改变我们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总之,一个能够让小学生满意的英语教师一定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做学生喜欢做的事,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度,改变我们多年的哑巴英语和聋子听力的教学局面。
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一,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环境的建立。
然而,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想为学生创建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来自英语教师对英语实际的应用水平、口语能力、教学能力等,还有上课的时间等。
我们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下来非常有限,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使用了纯英语教学,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教学教具,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太过有限,所以就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积极,但是下课后也难免会生疏忘记。
学生在课下几乎没有能够说英语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环境的建立,学生没机会听,没机会说,没机会练习。
第二,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但是就学习观念而言,很多家长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设了英语学习,但在我们本地,很多学生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1)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探析【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语言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开始盛行。
它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本性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的语言教育理论和信念系统。
该思路强调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从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目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出发,提倡人们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有意义、真实的言语环境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更是需要如此。
【关键词】小学英语探析模式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学习自觉性较差,再加上汉语拼音的干扰,使得英语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满意,这不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英语教学,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下面就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笔者做了如下分析:一、立足完整性,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各部分本身没有意义,是整体给各部分带来了意义。
所以语言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而要将有意义的语言以全面的、完整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实现语言学习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音、形、义一体化的单词整体教学模式在进行单词教学时,我们习惯于利用各种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来刺激学生感官,使音、形、义相结合。
例如,在三年级起始阶段采用“听音知形”,即由单词的发音想到单词的拼写。
在引出bike这个单词后,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读音去猜测单词中所含有的字母。
进入四年级以后,我们逐渐采用“见形知音”,即通过字母教学和语音规则相结合的方式,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单词的拼读法训练。
2.以知识整合为出发点的整体对话交际模式早期的外语教学,十分强调将语言划分为各个小部分的“重复不断操练”,然后再将各部分还原为语言整体训练。
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如被分割就已不再是语言。
在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相信完整的语篇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将语言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甚至整个世界联系起来。
3.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模式小学英语的课程应以主题式单元为核心架构,在对学生的需求和程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的、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建立在此分析基础上,变“单一课时备课”为“单元整体备课”。
小学英语论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优秀9篇

小学英语论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优秀9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篇一[1]费巧莲。
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某某,05:72.[2]李征娅。
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某某,06:78-80.[3]李莉。
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某某,09:272-274.[4]李彦子。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某某,01:40.[5]何轶君。
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某某,01:110-111.[6]王东芳。
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某某,02:68.[7]韩笑。
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某某,02:244.[8]宋丽敏。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某某,01:120-121.[9]杨进。
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某某,01:20-23.[10]刘妲治。
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某某,02:267-268.[11]路亚涵。
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某某,01:228-229.[12]完玛草。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某某,04:179.[13]王秀国。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某某,02:166.[14]王思佳。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某某,01:101+112.[15]刘思瑶。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某某,03:56-57.[16]王凤英。
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某某,04:193.[17]沈丽萍。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一、互动式教学对英语课堂的帮助1.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儿童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反之,如果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它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甚至还会引发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正是能够在“互动的课堂”中实现的。
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互动的课堂还要求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参加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感知、实践、体验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听说能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把英语教科书上的语言转变为小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利用儿童阶段的潜在优势,促进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呢?本文提倡的互动教学正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为主导的课堂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际机会,调动他们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交际活动不仅能向学生渗透新的语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他们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当中去,进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因此,交际活动是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
3.有助于回归学生生活英语新课标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以“趣”激学的课堂探究摘要:英语是一门具有知识性、交际实践性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眼前着眼,更要为他们的将来乃至终生着想。
而兴趣有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趣导学,以趣激学,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英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Having made the children interested is a thing half done.(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也就是说,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
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渴望。
一、激趣——让学生在趣意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小学生天生爱说爱玩,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求知欲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抑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课时教师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幽默而风趣,语调要抑扬顿挫,并以手势、动作、表情等融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对教师来讲,充满激情的教学,丰富多彩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创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小学生的愉快情感,促进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说,乐于讲,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Christmas is coming”这一课时,教师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并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
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
我们在渗透教学Mother’s Day / Teacher’s Day / Women’s Day / Children’s Day …要适时,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再如教师在上Play Games 一课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通过游戏学英语,通过竞赛学英语,这些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利用课前五分钟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warming up、listen and act、sing English songs、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能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激趣——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中学习英语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模仿性强,但注意力易分散,自制力较差,针对这些特点:教师要把英语教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
以设计课堂游戏而闻名的美国人Clark Abt曾指出:“课堂游戏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毫不相干而表现得无精打彩或坐立不安,这时课堂游戏会让学生原来感到枯燥的东西有趣起来。
”因此,游戏的种类很多,教师一般可采取辨别游戏、猜测游戏、记忆游戏、画图游戏、传话游戏、抢答游戏等。
(1)、猜测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在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还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合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Fruit”时,我把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食物带进课堂,在教完水果后,把各种水果放进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一起玩“Touch and guess”的游戏。
让几个学生蒙住眼睛,然后摸一样水果,问“Guess what’s this?”猜后再问:“What colour is it? How many?”等句型,做完游戏,还要请猜得对的,说得好的同学来尝一尝水果。
这样,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同时又在猜猜玩玩中学会了新知识,巩固了前面学过的内容。
在教“Where is…?”句型时,事先把自己的眼镜藏起来,上课时扮盲人,故意撞到桌子上,边叫疼边说:“Where is my glasses? Can you help me? I can’t find my glasses?”等,尽可能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句子,并引出新课句型。
在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跃跃欲试,不但学会了新句型,学生还说出了许多教师没有说过的句子,可谓一举多得。
(2)、故事教学,激发兴趣。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喜爱故事的原始驱动力,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可以打破现实世界的藩篱,跨越时空界限,为学生的想象提供空间;另外,故事本身往往具有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表演,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并创设情景,运用实物、图片、身体语言、提示词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在讲述过程中制造悬念;使学生或兴奋、或悲伤、或紧张、从而丰富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编辑故事帮助教学时,注重故事中有激趣元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可以设置一些奇异的角色,设置一个有趣或惊奇的、出乎意
料的结果。
例如在学习家具时,我利用一些图片,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第一幅画:在一间黑黝黝的房子里,什么也看不见,一个小偷去偷东西。
It is a dark、dark、dark house. 认识dark、house的单词。
第二幅图:小偷打开门,里面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
在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中:The thief opens the door. It is a dark、dark、dark living-room.学生认识了door、living-room的单词。
教师向学生质疑猜测,小偷会偷到什么东西呢?
第三幅图:The thief opens the wardrobe. It is a dark、dark、dark wardrobe.学生学习wardrobe的单词,这时候学生既紧张又心急地想知道小偷会偷到什么东西呢?
第四幅图:The thief opens the box. It is a dark、dark、dark box. It has a rabbit.结果出人意料。
而学生在复述故事,利用故事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建立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联系,使新旧知识有效地融合,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课要学习的dark、house、door、living-room、wardrobe等单词。
(3)、用音乐和歌曲烘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将唱歌这种形式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去,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增强记忆力,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学习难度。
用歌曲来调节气氛,安抚学生的情绪,把难记的一些单词,句型配上简单的乐谱,教学生唱。
但是课文里的歌曲并不一定适合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自己动手去编。
编辑的歌曲的长短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歌词的重复和学生学习的内容,挑选旋律优美的歌曲,使学生朗朗上口,并用于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职业时,我把“Are You Sleeping?歌词”改为“What is My Job?”,歌词为:What is my job?
What is my job?
Can I guess?
Can I guess?
I can help people get well.
I can help people get well.
Who are you?
Who are you?
并且把下划线的句子改为:I can help you to learn.
I can help drive a bus.
I can help sick people .
学生在轻唱这首歌的曲调,既渲染了学习气氛,又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兴致勃勃地学习了句型。
三、激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交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小抄报或学习原地,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谚语、趣闻轶事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课本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读比赛、单词停歇竞赛、单词接龙比赛等。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相互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
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
没有兴趣就不能培养交际能力。
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