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书(土石坝)

合集下载

作业4土石坝课程设计

作业4土石坝课程设计

作业4土石坝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土石坝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土石坝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坝高、坝长、坝体材料等。

3. 学生能了解土石坝建设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土石坝的初步设计。

2. 学生能够分析土石坝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学生通过学习土石坝设计,培养严谨、细致、创新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土石坝基本概念:介绍土石坝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

- 坝体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2. 土石坝设计原则及方法:讲解土石坝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关键参数,对应教材第三章。

- 坝高、坝长、坝型选择- 坝体材料力学性能分析3. 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土石坝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填筑、压实、排水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 填筑工艺及施工组织- 压实质量控制与检测4. 土石坝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探讨土石坝建设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应教材第五章。

- 环境影响分析- 生态保护与恢复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土石坝设计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书(土石坝)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书(土石坝)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土石坝)题目:年月日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专业方向):指导教师:樊新建侯慧敏王之君一、设计目的和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土石坝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和求实奋进的精神;初步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绘图及编写设计报告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特征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三、设计任务及要求根据提供的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在分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土石坝枢纽的设计工作,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有:1.确定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工建筑物的等级、洪水标准;2.土石坝的枢纽布置;确定溢洪道的堰顶高程和坝顶高程,拟定溢洪道溢流孔数,确定溢洪道在土石坝枢纽中的位置。

3.土石坝基本剖面的设计;确定坝顶高程;按使用要求及工程经验确定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坡比,心墙或斜墙的位置及基本尺寸(均质土石坝无此项),初步拟定大坝剖面尺寸。

选择最大横剖面进行渗流计算,确定单宽渗流量并绘制浸润线,同时进行渗透稳定性校核。

以渗流计算剖面和相应工况为基准,进行坝坡稳定校核。

4.溢洪道剖面及下游消能方式的设计;溢流面曲线设计,校核闸门全开时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时的泄流量,闸门类型选择,溢洪道剖面布置,溢洪道的消能防冲设计,溢洪道的结构布置(边墩和导墙的尺寸拟定)。

5.大坝的细部构造设计:坝顶、护坡、反滤层、过渡层、排水。

6.坝基处理。

四、进度安排五.课程设计的要求1. 设计一律在设计教室进行,无故不参加设计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者,或抄袭他人成果者,均以零分计(抄袭双方)。

2. 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提交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包括:(1)计算书一份要求详细列出所有计算过程,并附计算草图;要求列出计算成果,简要说明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或设计的不足和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水工建筑物设计原理》-土石坝设计

《水工建筑物设计原理》-土石坝设计

《水工建筑物设计原理》-土石坝设计水工建筑物设计原理 - 土石坝设计引言水工建筑物是指用来调节、储存、分派水资源的工程结构。

而土石坝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介绍土石坝设计的基本原理。

土石坝设计的目标土石坝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坝体的承载能力、滑坡和决口的稳定性、渗流控制以及排洪能力等因素。

设计原则土石坝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坝体结构合理布置:需要确保坝体布置合理,以便坝体能够充分承载水压力,并保持稳定性。

2. 坝址选择:坝址选择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河道特征等因素,以确保选择的坝址能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

3.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土石材料,保证坝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监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

5. 灌浆加固:对于土石坝的基础和坝体,可以采用灌浆加固的方法,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计步骤土石坝设计的主要步骤包括:1. 坝址勘察:对可能的坝址进行勘察,分析地质、水文和河道特征等因素。

2. 设计洪水计算:根据设计洪水条件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设计洪水位和泄洪能力。

3. 坝体稳定性计算:进行坝体稳定性计算,考虑坝体受力特点和材料的力学性质。

4. 渗流计算与渗流控制:进行渗流计算,设计渗流控制措施,保证坝体的稳定性。

5. 坝顶和坝基排水设计:设计坝顶和坝基的排水系统,以控制地下水位和渗流压力。

6. 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根据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纸,并制定施工方案。

结论土石坝设计的原理包括合理布置坝体结构、选择适当坝址、合理选择土石材料、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监测以及灌浆加固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坝址勘察、洪水计算、稳定性计算、渗流计算与控制、排水设计以及制定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等步骤。

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和步骤,可以设计出安全、稳定和耐久的土石坝工程。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

水利工程12-2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
参数
土石坝计算成果正常蓄水位(m):2821.4设计洪水位(P=1%)(m):2822.98校核洪水位(P=0.05%)(m):2824.15
正常蓄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m):9.4设计洪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m):10.98校核洪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m):
12.18
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W 10(m/s):
28.65
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夹角β(º):
20风区长度D(m):15000
大坝级别:
Ⅱ上游坝坡护面类型代码:
6大坝上游坝坡m:
2.73
上游坝坡护面类型代码
•取值如下:
1.光滑不透水护面(沥青混凝土):填“1”
2.混凝土或混凝土板护面:填“2”
3.草皮护面:填“3”
4.砌石护面:填"4"
5抛填两层块石(不透水地基)护面:填“5”
6.抛填两层块石(透水地基)护面:填“6”
上游护坡用400mm 厚干砌块石所以选“6”
坝迎水面水深H
1.正常蓄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
2821.4-2812=9.4m
2.设计洪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
2822.98-2812=10.98m
3.校核洪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
2824.15-2812=12.15m
堰前水位-堰顶高程
风浪要素平均波高hm的确定
水位(m)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平均波高h(m) 2.55 5.69 3.68安全加高(m)10.5。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第三章)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第三章)

三、设计的基本要求 2.设置防渗和排水设施,控制渗流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渗流,在饱和
区,土石料承受上浮力,减轻了有效重量;浸水 使c、φ值减小;渗流力对坝坡稳定不利;渗流逸 出时可能引起管涌、流土等渗流破坏。设置防渗 和排水可以控制渗流范围、减小逸出比降,增加 抗滑和抗渗稳定。防渗设施还有利于减小坝体和 坝基的漏水量。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水布垭位于湖北巴东清 江上,坝高233m,坝 顶长576m。主体建筑 物有:混凝土面板堆石 坝、河岸式溢洪道、右 岸地下式电站厂房和放 空洞等。
土石坝
小浪底水电站位于 河南洛阳;大坝为 斜心墙土石坝,坝 高154m。
小浪底土坝
密云水库
土石坝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水库库容 41.9亿m3 ,大坝为壤土斜墙土坝,总 长4559.5 m,最大坝高66m。密云水 库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清华大学 组织了本科生、研究生、年青教师共计近 百人,分成近二十个组参与水位、地质、 水工、机电、环境、泥沙、专业的设计、 施工,前后历时2年。
2 gH m
式中 k——综合摩阻系数,其值在(1.5~5.0)
×10-6之间,计算时一般取3.6×10-6;
D ——风区长度(m);
—H m—坝前风区水域平均水深(m);
— —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的夹角(°);
w——计算风速(m/s),正常运用情况,1、2
w 级坝,取 =(1. 5~2.0) w,m3ax 、4级坝取
中、低坝 b=5~10m。 坝顶宽度必须考虑心墙或斜墙顶部及反滤层布 置的需要。在寒冷地区,坝顶还需有足够的厚度, 以保护粘性土料防渗体免受冻害。
以上、以下坝坡2系m数上 。m下
)
,m上

土石坝课程设计指导书

土石坝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土石坝设计指导书2011年3月《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土石坝设计指导书一、目的通过这次设计,综合运用工程制图、工程地质、水力学、土力学等课程知识,进一步掌握〈〈水工建筑物〉〉课程中“土石坝”的总体布置、土料设计、剖面拟定、渗流及坝坡稳定计算等内容。

定、渗流及坝坡稳定计算等内容。

二、资料及工程任务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地形、地质资料,水文、水利计算资料、筑坝材料资料等。

地形地质资料提供电子版,其它资料见附录。

地形地质资料提供电子版,其它资料见附录。

三、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1、考虑泄洪和输水要求进行总体枢纽布置,其建筑物包括土石坝、溢洪道、输水洞等。

水洞等。

2、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土石坝坝型。

、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土石坝坝型。

3、根据提供的料场资料,确定防渗料及坝壳堆石料填筑标准。

防渗粘土料按压实度98%控制,堆石料按孔隙率20%~28%控制。

控制。

4、利用已给的水库特征水位,考虑风浪及安全加高因素,按正常运行和非常运行情况中的最大值确定坝顶或防浪墙顶高程。

地震作用引起的沉降和涌浪综合考虑可取2.0m 。

5、按使用要求及工程经验确定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坡比,初步拟定大坝剖面尺寸。

尺寸。

6、选择最大横剖面进行渗流计算,确定单宽渗流量并绘制浸润线,同时进行渗透稳定性校核。

这部分可只进行正常蓄水位稳定渗流计算。

透稳定性校核。

这部分可只进行正常蓄水位稳定渗流计算。

7、以渗流计算剖面和相应工况为基准,进行下游坝坡稳定校核。

计算采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抗剪强度指标按表4-8选用。

注意为计算简便,堆石料强度指标不需按非线性强度包线修正;下游可按无水情况考虑。

便,堆石料强度指标不需按非线性强度包线修正;下游可按无水情况考虑。

8、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坝顶、护坡、反滤过渡层。

、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坝顶、护坡、反滤过渡层。

9、坝基防渗处理,帷幕灌浆深度及灌浆孔距、排距确定。

、坝基防渗处理,帷幕灌浆深度及灌浆孔距、排距确定。

土石坝课程设计最终稿

土石坝课程设计最终稿

土石坝课程设计最终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土石坝的定义、结构及功能,掌握土石坝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土石坝的设计原则,了解影响土石坝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 学生了解我国土石坝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了解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石坝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2. 学生具备一定的土石坝设计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土石坝设计图绘制。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土石坝模型的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提高对水利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通过学习土石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土石坝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土石坝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土石坝基本概念:土石坝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功能,重点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利工程概述,第三节 土石坝简介2. 土石坝设计原则:讲解土石坝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稳定性、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利工程设计,第四节 土石坝设计原则3. 影响土石坝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影响土石坝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坝体材料、坝基处理、水文地质条件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土石坝稳定性分析,第一节 影响因素4. 土石坝施工技术:介绍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土石坝施工,第一节 施工方法与工艺5. 土石坝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土石坝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石坝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组成部分;2. 使学生了解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3. 帮助学生了解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石坝工程案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土石坝结构图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土石坝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水利事业;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土石坝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强化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土石坝的基本概念- 土石坝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土石坝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 土石坝的结构与组成- 坝体、坝基、坝壳、排水系统等基本结构- 各组成部分的材料及性能要求3. 土石坝设计原理- 坝型选择、坝体稳定性分析- 坝体材料的选择与配合设计4. 土石坝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工艺-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5. 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 分析典型土石坝工程案例,了解工程实际应用- 评价土石坝工程的优缺点,探讨改进措施6. 土石坝结构图绘制- 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土石坝结构图- 学会标注、注释及图纸规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土石坝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第二周:土石坝结构与组成、材料性能要求第三周:土石坝设计原理、坝型选择第四周:土石坝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第五周: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评价第六周:土石坝结构图绘制、图纸规范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土石坝工程”章节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石坝)
题目:年月日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专业(专业方向):指导教师:樊新建侯慧敏王之君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土石坝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和求实奋进的精神;初步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绘图及编写设计报告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特征水位
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在分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土石坝枢纽的设计工作,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有:1.确定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工建筑物的等级、洪水标准;
2.土石坝的枢纽布置;
确定溢洪道的堰顶高程和坝顶高程,拟定溢洪道溢流孔数,确定溢洪道在土石坝枢纽中的位置。

3.土石坝基本剖面的设计;
确定坝顶高程;按使用要求及工程经验确定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坡比,心墙或斜墙的位置及基本尺寸(均质土石坝无此项),初步拟定大坝剖面尺寸。

选择最大横剖面进行渗流计算,确定单宽渗流量并绘制浸润线,同时进行渗透稳定性校核。

以渗流计算剖面和相应工况为基准,进行坝坡稳定校核。

4.溢洪道剖面及下游消能方式的设计;
溢流面曲线设计,校核闸门全开时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时的泄流量,闸门类型选择,溢洪道剖面布置,溢洪道的消能防冲设计,溢洪道的结构布置(边墩和导墙的尺寸拟定)。

5.大坝的细部构造设计:坝顶、护坡、反滤层、过渡层、排水。

6.坝基处理。

四、进度安排
五.课程设计的要求
1. 设计一律在设计教室进行,无故不参加设计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者,或抄袭他人成果者,均以零分计(抄袭双方)。

2. 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提交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包括:
(1)计算书一份
要求详细列出所有计算过程,并附计算草图;要求列出计算成果,简要说明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或设计的不足和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要求内容说理清楚,语句通顺,字迹工整。

(2)设计图纸至少2张(2号图纸)
图纸上主要内容应包括:土石坝枢纽平面布置图;要求标出坝段桩号及溢洪道的布置;溢洪道剖面图和土石坝剖面图,堰面曲线及坐标列表,止水详图;大坝下游面立视图;要求在剖面图上标出详细坝体构造布置情况、坝基处理情况。

六、主要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 252-2000.
2.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3.水工设计手册, 地质、水文及结构计算分册,水利水电出版社 1989..
4.祁庆和.水工建筑物(第三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5.吴媚玲.水工设计参考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0)
6.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7.溢洪道设计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L 5166-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