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案例分析及相关知识-范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的案例分享

采取的措施与效果
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 毒。
严格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和家属接触患儿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减少人员流动
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强化医疗器械和用品的消毒灭菌
对所有医疗器械和用品进行严格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
定期监测
对病房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执行相关操作。
建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
03
通过培训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完善的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02
案例一:呼吸科感染控制
案例概述
01
某大型医院呼吸科病房出现多例 感染病例,患者多为老年人,病 情严重。
02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家进 行调查,并开展针对性的感染控 制工作。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的案例 分享
• 引言 • 案例一:呼吸科感染控制 • 案例二:手术室感染预防 • 案例三: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 • 案例四: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 • 总结与建议
01
引言
培训背景
医院感染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院收治的病人数量和病情复杂性增加,医院感染问题 也日益突出。
本案例中采取的感染控制 措施有效降低了重症监护 室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 了患者生存率,为其他医 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 考。
06
总结与建议
培训成果回顾
培训覆盖面广
本次培训覆盖了全体医护人员, 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提高了医院整体对感染预防与控
医院感染的个案分析与思考

02 医院感染案例概述
案例选择与简介
案例选择
某大型综合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 事件,涉及患者数量较多,感染 病菌较为复杂。
案例简介
该医院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患者 感染,涉及多个科室和病区,给 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较大威胁。
案例感染情况
01
02
03
感染病菌种类
涉及多种常见和罕见病菌 ,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 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
污染。
05 思考与建议
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 全具有重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
重视。
医院管理层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的 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
保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 识,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降
低感染风险。
加强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针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开展医院 感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预防 意识和能力。
医院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 督,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
03 感染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较弱
患者由于年龄、疾病或其 他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 下降,容易感染病原体。
基础疾病严重
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等,增加了感染的风 险。
住院时间长
长时间处于医院这个封闭 的环境中,增加了与病原 体的接触机会。
定期对宣传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不断完善和改进宣传教育内容和方 式。
通过培训、讲座、宣传册等方式普及 医院感染知识,使相关人员了解感染 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对医院感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监
测和管理。
医院感染的个案分析与学习

06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
策文件
《医院感量和安全。
主要内容
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基 本要求、医院感染的预防 与控制、医院感染监测与 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意义
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 了法律依据和指导,有助 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 者安全。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防控措施与建议
04
改进医疗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手术、注射、插管等医疗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微生物侵入患者体内。
规范医疗废物处理
分类收集、存放、处理医疗废物,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推广一次性医疗用品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用品,降低感染风险。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提供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医院感染的个案分析与 学习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案例描述 • 感染原因分析 • 防控措施与建议 • 案例学习体会与反思 •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引言
01
背景介绍
01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接受治 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 间和院前、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案例描述
02
案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62岁 住院科室:心血管内科
感染发生过程
患者于2022年1月5 日出现发热、咳嗽等 症状,经检查确诊为 肺部感染。
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 ,但病情未得到有效 控制,感染持续恶化 。
感染源可能为医院内 交叉感染,具体途径 尚不明确。
感染后果
在医疗区域的入口、卫生间、治疗车等处设置手卫生设施,方便 医护人员随时清洁手部。
医院感染的疑难病例解析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指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 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或病因, 以确定最终的诊断。
在医院感染的疑难病例中,鉴别诊断 尤为重要,因为感染源可能多种多样 ,需要通过排除法逐一排除其他可能 性,以找到真正的感染源。
病例启示
01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 理和培训,提高手卫生 依从性。
02
对长期留置管道的患者 加强监测和管理,减少 感染风险。
03
优化手术室空气净化措 施,确保手术环境清洁 卫生。
04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 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是指支持最终诊断的证据和依据。在处理医院感染 的疑难病例时,需要收集患者的各种检查结果、实验室数据 、影像学资料等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 重要。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种检查结 果,以得出最终的诊断结论。
04
治疗与预防
治疗措施
监测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预防复发
对患者进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复发的指导,提高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风 险。
05
病例总结与讨论
病例总结
病例1
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诊断,发现感
染源为长期留置的胃管。
病例2
一名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出现严 重的细菌感染,调查发现感染源
病程:2个月
03
04
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医院感染事件案例分析

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多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病例。
感染情况
与呼吸机管道清洁消毒不彻底和患者口咽部定植菌吸入有关。
感染源
通过呼吸机管道和患者口咽部定植菌吸入传播。
传播途径
加强呼吸机管道消毒和患者口腔护理,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处理措施
医院感染事件原因分析
03
如手术操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等导致细菌侵入。
增强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通过定期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络
强化监测数据分析和运用
完善感染报告制度
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与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要点三
加强消毒隔离设施建设
确保医院具备良好的消毒隔离条件,配备齐全的消毒灭菌设备和器材。
02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不强
如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足,防控措施不力等,导致细菌传播。
感染源
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是主要的感染源,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接触、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其中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院感染事件改进措施与建议
04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与培训
包括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监测与报告等。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确保医院设施、医疗器械、空气等符合卫生标准,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途径。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防护用品使用规范,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感染防控工作。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病例分析

对比分析
对不同科室、不同感染部 位、不同感染病原体的病 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 响因素和差异。
风险评估
评估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 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 感染提供依据。
病例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情况,了解院内感染的流 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 础疾病、诊疗过程等因素 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找出 高危人群和关键环节。
执行。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 业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管理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高危人群加强监测和管理, 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降低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 能力,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对部分医院进行了调查和分 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 扩大样本量和覆盖范围,提高研究的 代表性和准确性。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季节有关, 冬季和春季是医院感染高发季节
。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者、接受 侵袭性操作的患者等人群更容易发 生医院感染。
病原体多样性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 、真菌等,其中以细菌为主,常见 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等。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02
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患 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而外源性感染是指来自其他患者、医务人员 、环境等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及案例分析

医院感染诊断及案例分析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感染管理科于力医院感染诊断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诊断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有骨关节、生殖道的感染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
去年我院共报感染病例35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9例,占感染病例的54.3%;泌尿道感染7例,占感染病例的20%;切口感染4例,占感染病例的11.4%。
呼吸道感染占的比率比较多,其主要原因为患者长期住院、年老体弱、慢性病、免疫力低下、新生儿这些人群比较多,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比如冷空气、频繁探视…..)都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其主要原因来自尿道插管、个人卫生等。
下面就几个案例分析一下:案例一新生儿肺炎是不是医院感染?不一定。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由于新生儿肺炎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和出生后,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关键是看它的传染源。
若是由于母亲妊娠期间原发感染,经血行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肺炎,则不属于医院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体、支原体等;若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吸入污染的羊水及阴道分泌物,医用器械如手术器械、吸痰器、雾化器、供养面罩、气管插管等消毒不严,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或通过医务人员手传播等而引起新生儿肺炎,则属于医院感染。
案例二:产后发热是医院感染吗?产后体温超过38℃称产后发热。
引起产后病理性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产褥感染即生殖道感染,泌尿道、乳腺以及呼吸道感染也宜引起产褥期发热。
产褥感染有会阴裂伤或会阴切开伤口感染,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及栓塞性静脉炎,全身可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甚至出现寒战、头痛、神志不安等中毒症状。
医院感染案例分析

感染防控效果评估
感染发病率统计
定期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有 效性。
目标性监测
针对重点部门和高危人群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 取相应防控措施。
感染暴发应急处理
建立完善的感染暴发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感染暴发时能够迅速响 应和处理。
05
医院感染管理挑战与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面临的挑战
医院感染病例介绍
病例一:手术部位感染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A,因急性阑尾炎入院, 接受阑尾切除手术。
感染过程
术后第三天,手术切口出现红 肿、疼痛,伴有脓性分泌物。
感染原因
手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导致细菌污染手术切口。
处理措施
及时更换敷料,加强切口护理 ,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病例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例三感染原因
免疫力低下
侵入性操作
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低,易受到病原菌 侵袭。
如导尿管、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 易带入病原菌引发感染。
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易 引发感染。
04
感染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估
手术室感染防控措施
手术室环境管理
保持手术室空气流通,定期进行 空气净化消毒,确保手术器械和
行手卫生规范。
环境清洁
保持ICU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对 空气、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
其他重点部门感染防控措施
血液透析室
确保透析机器和用品的无菌状态,对患者进行分 区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产房和新生儿病房
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管理,保持室内环境 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滥用抗菌药造成双重感染 经调查各级医院抗菌素使用率高达79%,个别医院高达 90%至99%。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约为59%。某些医院耐药 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上升至77.3%或82.2% 追查原因
治疗水平不高或利益驱动。
案例分析
对感染症病人缺乏警惕,误诊、漏诊使传染源输入 2003年我国部分省市发生SARS爆发,造成大量医务人员 及病人感染。 追查原因 医务人员警惕性不强,在诊断中未能有防范意识,而造 成疏忽性感染。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病人微生态失调的机会多(如
抗菌药物的应用)
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中怎么做??
• 提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 • 提高护士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业务技术 水平 • 明确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落实 护士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管理措施 •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具体预防
谢谢!!!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李四,因患冠心病,在某大医 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非常 成功,病人愈后也很好,不料手术 输血过程中感染上丙型肝炎病毒, 出院不久又因丙肝再度入院。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王五,因咳嗽、咳痰、发热而 入院,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 每天6g,连用4d无效。第4d换用林 可霉素、病毒唑治疗,患者突然出 现寒战、烦躁不安,继而出现意识 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逐渐 频繁,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假膜 性肠炎)。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1、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即指 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 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 得而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广义上指医 院内各类人群(工作人员等)所获得的 感染。
医院感染基本特点
• 地点在医院内 • 内源性感染为主 • 对象是医院内活动人群 • 病原菌多是耐药菌株
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1992年9月某医院贺氏痢疾杆菌爆发26人感染,10人死亡。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人死亡。
1998年某医院发生59例偶发性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1998年某市妇幼医院166人产后手术切口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 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害性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在5%~ 20%之间。我国约为10%。全国住院 病人约为5000万人,其中发生医院感 染约为500万例。医院死亡病人中, 约1/3~1/4直接死于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 ①交叉感染:由医院内患者、 病原携带者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 传播引起的感染。
无知无畏,缺乏医疗常识。
医院感染所造成的后果
1. 严重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引起医疗纠纷。 2. 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痛苦和损失。
3. 给医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 肇事者受到法律制裁。
5. 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强烈反响。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二、医院感染的来源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案例分析及相关知识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 范萍
前 言
在美国,医院感染导致每年有8.8万人死亡。造 成病人住院日延长,外科伤口感染延长8.2天,泌尿 系感染延长1-4天,医源性肺炎延长1-30天。 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大约46亿美元。 在我国住院死亡病人中,约22.22%的死因直接 或间接与医院感染有关,每例病人增加的医疗费用 约2400-14000元人民币,延长住院日15-18天。 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医疗界的一大课题。
1. 2. 3. 4. 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只有0.005%。将1%浓质误认为 20%稀释200。 各环节没有检测戊二醛的浓度,使用该浓度达半年之久(院 感为手术室) 灭菌办法选择出现原则性错误。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分支杆菌对戊二醛的抵抗力极强。
案例分析
一些医院不重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北京某医院手术器械没有彻底清洗,造成手术后气性坏 疽,病人死亡。追溯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记录均达到标准要求, 在追查手术室骨科器械中的咬骨钳内存有大量有机物。 追查原因
追查原因
1. 2. 3. 4. 经查实注射液无菌检验,热原不合格。 未按标准工艺参数灭菌,药液未达到无菌。 企业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损人损己。 进入医院后医院没有做进货验收。
定性
恶质药品事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极坏。
案例分析
医院无日常监督、检测措施 1998年4月至5月某市妇儿医院爆发严重的医院传染事件。 在该院手术292例患者。166例术后伤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 56.84%。本次事件已作为我国感染的典型案例。 追查原应
1. 2. 3. 4. 医院没有按国家法律法规及《献血法》进行供血者检查。 认为采供血间隔时间短不按检验法要求检测。 输血科的资料控制及工作记录不规范、有章不循。 科室管理人员无责任意识。
案例分析
一些医院没有进货验收制度
不合格产品进入医院。2006年3月至4月一些医院使用华源药业生产 的克林毒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后。患者出现胸闷、腹泻、过 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症状。事件波及全国10多个省市,造成近百人不良 反应,并导致11人死亡。
案例分析
一些重点感染控制科室流程不合理 一些医院介入科、手术室、供应室、监护室等没有隔离 屏障。清洁区与污染区分不开,洁净物品与污染物混放等。 室内标识不清,工作人员、物品进出交叉进行。而造成未清 洁器械进行包装灭菌或未灭菌器械误认为灭菌器械。 追查原因 特殊重点科室没有合理流程布局。
案例分析
不安全注射或一次性医疗器材使用不规范 据WHO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亿注射。其中不安全注 射引起乙肝人数为800万人至1600万人,丙肝为230万人至470 万人,艾滋病为8万人至16万人,导致直接医疗费用为5.35亿 美元。 一些医院一次性医疗器械反复使用,而造成的医院感染 的发生。 追查原因
感染,或者在原感染部位已知病原
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
(包括菌株的新种、属、型)。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⑤ 新生儿在经产道时发生的感
染,或发生于分娩48h后的感染。
⑥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 得的感染。
一、医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染的概述
张三,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 治疗,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出院 前因用医院内的不洁食物,得了急 性肠胃炎。
做完外伤手术后的器械未清洗干净,灭菌失败,造成特 异性感染。
案例分析
一些医院不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如云南省某医院新生儿共同用一操作台,致使23名新生 儿感染,10名死于中毒性痢疾。一些医院做口腔护理没有口 护包,做会阴冲洗未做到一人一把冲洗钳,造成性病的传播。 追查原因
不严格执行第四版上的护理操作常规消毒度隔离制度。
检测艾滋病毒抗体条件。仍纵容非法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 要求的血液。至使19名输血者感染艾滋病,1名死亡。患者 索赔金额3000多万元。 追查原因
明知道不能检测艾滋病毒抗体条件,而非法采血。
案例分析
医院管理不到位,无规律制度或有章不循 2005年9月一患者到吉林省卫生厅告某医院在住院期间 输血感染艾滋病。经CDC检验,供血者中一人确定为艾滋病 毒感染者。在2003年3月至2004年7月,该供血者在某医院 供血15次,接受其血液的受血者共25人。18人确认为艾滋 病毒感染者,16人为艾滋病毒携带者。 追查原因
二、医院感染的来源
②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 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 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来源
2.内源性感染
● 患者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
免疫受损 ● 接受侵(介)入性诊治措施 ● 正常微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原籍微生物可因菌群失调或定 位转移而引起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来源
内源性感染 ● 寄居在口咽部的微生物引起 的肺部感染; ● 尿道口处细菌经导尿管上行 后引起的尿路感染; ● 与抗菌药物相关的假膜性肠 炎等菌群失调症等。
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2003年我国部分省市SARS爆发,大量医务人员及病人 感染。
2004年某妇幼保健医院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2005年9月某医院输血25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2005年12月某医院10例白内障手术后眼球绿脓杆菌感
染,9人单侧眼球摘除。
案例分析
医疗机构违法、违规 某市医院与非医疗机构违规合作。10名白内障患者接 受超声乳化手术,术后10名患者均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 中9人单侧眼球摘除,1人玻璃体切除。定性为恶性医疗损 害事件。 追查原因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
① 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 自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 期后所发生的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② 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 发生在入院48h后的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③ 病人发生与上次住院直接有 关的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述
④ 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 新的与原有感染无关的不同部位的
1. 2. 3. 4. 该院与非医疗机构合作违规行医。 主刀医生私自外出手术,不了解手术环境条件。 配合手术人员无行医执照,违法行为。 10台手术器械中9台未经过压力蒸汽灭菌。
这一重大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社 会影响极大。该医院及肇事人员均受到法律制裁。
案例分析
对法规、法律意识淡薄 黑龙江某医院在临床应急用血中,明知本单位不具备
流行性感冒 SARS 肺结核 军团病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3、血液-体液传播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客观上,患者进入医院,就存 在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汇集与扩 散的场所。 ●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普遍降 低,处于易感状态。随着现代医疗 技术的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新的 诊断和治疗手段又带来了许多新的 易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