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

(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美)麦格雷戈:对人事管理的传统观点—X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新观点—Y理论;

(美)林德布罗姆: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渐进决策模式。

4、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技术的发展对行政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成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一时期行政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

A、应用学科…政策分析?的兴起。(以帮助政府解决如何改进政策制定质量和怎样提高政策执行效果等实际政策问题为宗旨)。

B、行政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

代表性人物:

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推动政策科学突破性发展;

(美)彼得:对官僚组织的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彼得原理”;

(美)里格斯:借用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

5、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挑战:

70年代,众多的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丧失对政府的信心,现实对行政学理论提出挑战。人们纷纷提出所谓的“新模式”以取代“旧的传统理论”(如:美青年学者:“新公共行政学”运动;英学者:提出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和社会需要的“社区服务模式”)。此时行政学更加注重政府行政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创新:

系统论、控制论等管理实践中广泛且成功的应用为西方行政学的进一步创新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新的管理学派相继诞生,且目标管理理论、权变学说在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为创新提供现实可能性。

主要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森:美新公共行政学者,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用新方法、新视角研究公共行政;

(美)管理学家菲德勒:将权变管理理论应用于领导科学领域并提出著名的权变领导模式;

(美)学者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理论。

6、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

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专业的地位虽已完全得到巩固,但仍缺乏一个公认的、明确的中心和体系。此时期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本学科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兴起;

政策科学的繁荣;并成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的主流之一;

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深远;

公众参与、政府间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文化和行政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为理论界所重视。

代表人物:

(美)政策分析家奎罗:系统阐述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布坎南:以经济学方法探讨政府行政问题;

(美)学者奥斯本/盖布勒等: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为政府改革开出了十种药方。

正确认识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发展阶段性

(1)发展的交叉性:

有些学者或代表人物具有跨时代性,其行政思想是承前启后的,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赫伯特·西蒙,在三四十年代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美国社会科学界的行为主义介绍和应用于行政学的研究;二战后他又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内容吸引和应用于行政决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魁首。

(2)发展的回复性:

行政思想的发展不是绝对的取代,一种行政思想向另一种行政思想的演变,决不意味着前一种行政思想的消失。如: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

所以,对于阶段划分及代表人物的认识,不能过于机械。

第一讲: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生平与著述:

美国人,1856年生,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著作与论文颇多: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1902-1910: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1924:去世

一、思想渊源与生产背景

1、思想渊源:

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

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与当时德国的‘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

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

政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

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

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予行政以权力。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

力就缺而不备。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

任务: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

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

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

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

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最盛的所谓“镀金”时期(19世纪7、80年代)。

19世纪70年代的新民主运动: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

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

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

威尔逊新学说:加强行政权力、明确责任、向选民负责;

竞选新泽西州州长时声称其上台后将担负行政事务责任,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

在《国会制政体》中批评国会制的无效与混乱,要求有一个更为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事情,不论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做买卖,都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权力和对行政权力严格负责,是构成好政府的要素”。

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二.主要行政思想

1.关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行政被看成是具体的细枝末节,具体办事,细节,容易处理;之前的麻烦多集中在政府结构上,很少或根本没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原因: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

美国建国之初:只有国务院、财政部以及战争部等有限的几个行政部门以及司法部长、邮政总长等,联邦机构成员小于1000人1866年联邦费用仅为4100万美元,1871年联邦政府职员仅5.4万人;1914年联邦费用达1.7亿美元,1914人员为48.3万。

(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务增多,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更复杂、更困难:“没有任何一种政府职责而今不是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它当初曾经很简单,政府曾经仅仅由少数人主宰,现在却由大批人主宰”因此必须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

总之,行政研究提上议事日程,是时代生活提出的要求,因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贯彻一部宪法变得愈来愈困难了”。因此,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迫切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以“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的事务减少一些不成体统的样子,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并使其各种职责都获得尽责的美称”。这就是威尔逊所谓“为什么当今的行政工作必须是如此认真而又系统地加以调整,使之适合于小心试验过的政策标准;为什么我们现在正产

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行政科学”的根本原因。

2.关于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目标有二个:

(1)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

即:明确政府的职能和任务范围,明确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强调“适当性”:凡公共事务该由政府管理,政府承担其他社会组织所不能承担的,即为“适当”;若政府承担一切,或该管而不管,即为“不适当”

(2)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任务。

即: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进行管理,才能提高效率,完成任务。这应该是行政学各部门的具体研究内容。

特别强调:行政学研究不能仅限于“纯粹技术细节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而应对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使行政学理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形成较高深的理论。

行政管理学的目的: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

3.关于行政的实质

威氏将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将之视为与政治、宪政不同的事物,并通过与政治、宪政等概念的比较而揭示出行政的本质,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一个初步框架。

(1)行政管理是什么:—行政管理是行动加的政府、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同样悠久的历史”。

(2)行政管理与政治的关系

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由政治加以确定:

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

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管理是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高于纯粹技术细节,受政治(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约束,与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中的永恒真理直接相关;

行政科学是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

(3)行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特殊手段与一般决策之间的关系行政在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

行政是对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本身:“公共行政是公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的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举例:征税、执行对罪犯的惩罚、邮政、征募军队等。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

宪政制度所要过问(关注)的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

宪政与行政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的“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也有其意志以选择执行的手段,并非纯粹的被动。

二者是一般决策(宪政)与特殊手段(行政)之间的关系。

4.指出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1)英美两国缺乏研究行政管理的历史:美英两国的政治史只关心立法工作、关心法律的制定和政治评论;注重研究抑制行政权力的艺术而忽视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

(2)对行政管理的研究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并且与这些国家的需要相适应;

(3)必须对欧洲的行政科学加以改造,使之(在思想、原则、目标上)美国化,能为

美国(一个复杂、形式多样化的国家)所用。

5.指出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主张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

因为不同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

应大胆借鉴别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不用担心或害怕会引进他国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原则(将这些东西过滤掉)。主张拿来主义但不应脱离实际的机构照搬:应以实践为准绳,以美国为核心。

6、关于人事行政的思想

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认为“为政在人”,十分关注美国当时的文官制度改革。

(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

威氏指出,之所以“提出在美国开展行政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最佳方法以建立下面这样一种文官班子,他们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信精神,工作起来既有见识又有分量,但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向公众进行咨询,与公民的思想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致使专断成为不可能的事”。

“我们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公开商议,以彻底排队武断和阶级成见,并用这种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足够的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它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但却依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

认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以使政府这架机器有效地运转:

“我们必须有一批更好的官员以充当政府的工具”

“必须为文职机关的竞争考试提供有充分准备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同样既接受各种自由形式的考试,也接受技术知识方面的考试,我们有必要用这种方法来建立民主制度。一支在技术上受过训练的文官队伍不久即将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

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所谓良好的工作态度即对于他们所为之服务的政府的政策,具有坚定而强烈的忠诚,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在各方面绝没有官僚作风的污点。

认识到行为领导的素质与影响力对下属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真正大公无私精神的政治家,其领导方式可以把自负而敷衍塞责的机关变成公正政府的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工具”;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

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要使政府官员所经常感兴趣的是用他的才智作最大的努力,用他的良心作最认真的服务,使之不仅仅是替他的上级效劳,同时要为群体尽力。如何做到:高薪:“通过给予政府官员大量生活费用补助来使这种服务引起他最普遍的兴趣”

职业发展:通过发展他的前景来使这种服务成为他最珍视的兴趣;

提高营养与培养性格:使公共服务成为他最崇高的兴趣。

7、关于行政监督的思想:

指出要以公共舆论监督行政管理指出公共舆论是一种监督政策实施的有益机制,是必不可少。

该方面的思想蕴含在他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分析中。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为了对制定基本政策这一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的批评是完全安全而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应该让行政学之研究去发现一些最佳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给予公众舆论以上述这种监督的权力,但却使之与一切其他的干扰活动分家”

“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众舆论有敏锐的反应”。

因此:行政研究应当为公共舆论发挥其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控制作用提供最佳途径。

8.其他思想

关于行政体制(政府间关系)的思想:

主张建立完善的公共行政机构;要给予地方政府机构以新的生命;

要组建地方分权制度;

关于行政伦理的思想:

明确提出行政官员应该以良好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严格说来,统治者只不过是被统治者的仆人而已”。

三.简评

开行政学研究之先河,是行政学的鼻祖。

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与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对诸如人事行政、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伦理)等行政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

对行政学研究的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

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不失精辟,对当今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拿来主义与本地化,扬长避短等)。

第二讲: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一、生平与著述

弗兰克·古德诺(1859-1939)。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和法学家。

但在西方行政学史上,让古德诺闻名的,是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思想。

古德诺大学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法律,后任该校教授,对法学、政治学以及行政学均有研究自1888年在该校主讲行政法学课程,为时近20年,并在此逐渐建立起他的学术声誉,出版了《比较行政学》等书。此外,古德诺曾任美国政治学会的第一任主席。

1913-1914年曾在北京担任中国政府的政治顾问,1914年因撰写了《共和与君主论》,鼓吹帝制而卷入中国政治旋涡,并因此背负骂名。

1914-1928: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对该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长四倍。

1900年出版了体现了其主要行政学思想的名著《政治与行政》。在该书中,古德诺舍弃了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分的政治学传统,对威尔逊提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提出政治是民意的表现,也即政策的决定,行政是民意的执行,也是政策的执行。他这种创造性的主张对后来行政学的独立研究有着很大的贡献。

以《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古德诺通过对国家行政与政治、法律、政党的相互关系;行政与立法、司法的相互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行政功能与体制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行政学思想。该书奠定了他在行政学研究上的不朽地位,对后世的行政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思想内容

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古德诺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行政部门的具体事务上,而是分析了行政有效展开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问题。其行政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政治与行政》中。通过该书,古德诺总体上关注如何才能即实现民主治理(政府的民治性),又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民主与效率要兼顾,而其认为方法是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并指出了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几条具体途径。

〈一〉、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

古德诺以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而闻名。

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或基本的政府功能:

“政治”——国家意志的表达;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

古德诺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贡献,并不在于他提出的这个“政治—行政”两分法本身有什么新意。其贡献在于:他通过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

①第一次澄清了这种“二分”的提法而容易造成的一种误解。——这种误解认为:一种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之中。

②第一次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每个政府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了的政府功能。然而,实际政治的需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协调一致”。这种进一步的阐释为其后来所提出的一些具有独创性行政思想奠定基础。

古德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政治与行政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但这种区分只是是纯理论上的,而不可能是实践性的。实践中,这两种功能不能被截然分开并分别委以给不同机关;而且这两种功能之间必须取得某种协调。

〈二〉对政治与行政应如何协调的途径的探讨

古德诺表现出的真正兴趣,主要不是“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而是它们二者的协调。

他认为,政治与行政二者之间必须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这也就是他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所反复强调的主线。古德诺在指出政治与行政必须取得某种协调后,着重探讨了如何取得这种协调。

1、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

(1)政治必须取得对行政的某种程度的控制: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某种形式的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基础。

控制方法:A、通过法定制度达到的,如:英国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B、通过法外途径——如政党体制——实现的。例如,在那些“把分别主要承担这两种功能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的政府中,如美国,这种控制就是由政党来完成。

(2)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古德诺认识到,“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因为这种控制一旦超过某种限度,就不仅会妨碍有效的行政执行功能,而且还会损害建立这一控制的目的。

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政治对行政的这种必不可少的控制的恰当限度,以真正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如何保持这种恰当的控制限度呢?古德诺的答案并不复杂。他把行政功能从内部再作了划分,包括有执行功能、司法功能、准司法功能(如课税、具体规划、选举等)、统计功能和半科学化功能(如专利事务管理,地质勘查管理等)。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政府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不受政治影响。执行性官员(只需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他们随政党而进退,其余的行政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得到。”

古德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

为取得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政治必须对行政拥有某种“适度”的控制,即控制行政功能中之狭义的执行性机构——通过控制这种机构的高层高官即可(政治性任命官员)。

2、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

古德诺认为,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力的必要集中。美国是将“分权”理论精神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它不仅将国家作了横向的划分,使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分立,相互制约,而且还使中央与地方分权——联邦制与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

在古德诺看来,这种分权虽然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导致政治与行政的失调。他认为,中央与地方的这种分权,造成了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出现了问题。即:中央徒有国家意志表达的权力,但这种意志的执行则在相当程度上仰赖于地方,而地方如果不受中央的控制,在执行时则可能歪曲这种国家意志,使之屈从于地方利益的需要。

古德诺认为,地方不受控制,它就会脱离国家(或州)从而使整体走向分裂。

为避免分裂,中央政府便会通过加强立法(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中)来限制地方权力,保证统一。而地方则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而如此一来,一方面国家的意志无法贯彻,另一方面宪法所规定的地方自治权实际上也受到了侵犯和否定。在古德诺看来,这正是美国的情形。

为此,古德诺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便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他认为,传统上人们对集权的担忧和恐惧其实是受到了误导,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古德诺主张行政权的必要集权。古德诺的第三个基本观点:为取得行政的效率以及保证民主,行政集权都是必要的。

3、在美国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

如前所述,古德诺指出了协调的必要性,指出了走向协调的两条必由之路:即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和行政权的必要集中。

然而,美国宪法所提供的法定政府体制使这种“适度控制”和“必要集中”得不到赖以成长和发展的任何基础。美国宪法使得国家意志的主要体现者即立法机构不可能直接控制行政机构的领袖;使得联邦行政权力和地方行政割裂开来而失去统一性。

但美国的政府体制仍然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和协调,它们依靠的是什么呢?古德诺对美国政府机构的运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这种协调来自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这就是政党。

政党问题虽然在美国法定体制之内没有丝毫地位,但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与“必要的行政集权”全来自于政党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通过政党对立法机构成员和执行机构成员的挑选,通过政党对中央行政官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的挑选,而恢复了被法定体制所阻止的国家行政系统的大一统性质,建立起一种必要的行政集权。

总之,正是由于政党本身的统一性和党员对党的忠诚,美国政治体制的设计者给后人的巨大难题才得以顺利解决。这实际是古德诺对美国一百多年来奉为神圣不可动摇、作为政府体制读者论坛基础的分权制衡理论进行的深刻反思。

古德诺的第四个基本观点:美国的政党制度对于保证美国政府体制的顺利运转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

4、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古德诺认为,由于政党在美国政府体制中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使美国的政府体制作出某种调整以正式容纳政党这个现实,发挥它已有的协调功能,制定出政党的行为规范,减轻和消除政党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因素。

为达此目的,古德诺认为首先要变革美国行政分权的体制,从而使政党能对政府负起全责。由于美国政府体制上的原因,行政权是分散的。尽管政党负起挑选行政官员的责任,但是,各类行政长官的任期不一致,选举有错落,政党在一次选举胜利中所能获得的对政府的控制并不是全面的。这种行政权不能集中于一党的局面,便造成了责任不明确的弊病,进而必将会带来推诿、搪塞、涣散和无效率。为此,应该将所有的行政执行权集中到一个行政长官手中,从而使政党能通过一次选举胜利而担负起全部责任来。

这里,古德诺明确指出了建立行政集权体制是政党得以对政府负责,加强民主与效率协

调的的重要保证。

其次,由于美国政府体制高度分权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矛盾并非是能够为一个弱小的、涣散的政党所解决的,因此从这种实际要求中形成的政党都是较为强大的全国性政党。

然而,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党也有可能在某种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形成对民主和效率的破坏和威胁。因此,古德诺认为,有必要对政党的行为作出规范,将政党这个法外的东西吸收到法律以内,加以一定的管束,防止政党将自身变成目的。

例如,政党在控制行政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就像“政党分肥制”那样,既使得行政效率因为大量的“外行”涌入而丧失殆尽,又使得行政机构整个儿“政治化”,从而危及国家意志的自由表达。文官制度的实行,实际上是对政党行政的一种限定,它不但保证了行政效率,而且也保证了政治对行政控制的适度。在把政党由法外引进法内来的问题上,古德诺还竭力主张要明确政党在政府体制中的地位,把它置于民主化、法制化的管理之下,从而使它摆脱受少数人控制和操纵的局面。古德诺还主张政党应该实行财务公开原则,防止政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于密切化。

最后,古德诺还认为,美国的两党制度实际上常常使选民对政党四年的整个政策作出单一的评判,这样往往导致许多问题不能真正体现出人民的意志。为了适应分解政治问题,从而使政党对人民的意志更负责任的需要,政府体制应该采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就是“更加经常地使用公民投票的方法”。古德诺的第五个基本观点: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在于:将政党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之成为法内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使其更加负起责任。同时,美国应更多地采用公民投票之方法。

三、简评

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着重对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协调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思想和观点都较为深刻。

总体上看,古德诺的行政学研究与威尔逊的研究有相当一致的地方,他也是站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一边,主张行政权力的集中,批评了美国建国之初被奉为神圣的某些思想原则。

因此,与威尔逊一样,古德诺的研究也明显地带有某种批判精神,他把注意点放在影响行政变革的政府制度上,而没有真正地深入到行政管理内部的那些技术性细节上去。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所代表的利益造成的。

总体上,行政学研究在古德诺、威尔逊等行政学创立起这里,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个起步,它的深入、全面、系统的展开则是他们之后的下一代的课题。

附:应思考的问题

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含义?政治指什么?行政指什么?

古德诺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什么?

古德诺行政学思想中体现了何种价值目标?

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今天应如何认识看待古德诺这些行政学观点(协调、适度控制、中央集权)古德诺对行政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在哪?对后人的影响如何?

古德诺行政学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欧洲的政府体制与管理现状)

古德诺的观点多大程度上被后人在理论或实践中所采纳?

第三讲: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出生:1856-1915;

职业:普通工人、职业管理者、管理思想传播者;

代表性著作:1911《科学管理原理》

其他著作:《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制造业为什么不欢迎大学毕业生》、〈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

二、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传统的管理:经验管理+经验生产

工人为什么磨洋工?(如何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工人认识偏差:以为提高效率会减少就业;

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企业主不愿为高效率支付高工资;

工人传统问题:代代相传的经验工作方法

三、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作业管理方面

1、工作定额原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地确定工人的工作定额。

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工作日写实,是对工人在工作日内的工时消耗情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通过工作日写实,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工人工时利用情况,找出时间浪费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技术组织措施。测时,是以工序为对象,按操作步骤进行实地测量并研究工时消耗的方法,测时可以研究总结先进工人的操作经验,推广先进的操作方法,确定合理的工作结构,为制定工作定额提供参考。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有的疲劳,提高生产率。

所谓科学工作方法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标准操作方法和采用标准的工具、设备。也即找出标准,制定标准,然后按标准办事。

2、标准化原理

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生铁搬运实验:用铲的科学。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第一流的工人:能力与意愿

4、差别计件付酬制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

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如果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按比正常单价高出25%计酬。不仅超额部分,而且定额内的部分也按此单价计酬。如果工人完不成定额,则按比正常单价低20%计酬。

(二)组织管理方面

1.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原理

计划职能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时间和动作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

②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

③拟定计划、发布指令和命令。

④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里计划的实质就是管理,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就是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的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

2、职能工长制:

用八个职能工长取代原来的工长,分权管理;

管理的例外原则(最高管理层)

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等。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三)管理哲学方面

与其说科学管理是一些原理和原则组成的管理理论,不如说科学管理是一种改变当时人们对管理实践重新审视的管理哲学。他倡导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合作与共同提高效率。

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的那样:"科学管理是一种关于工人和工作系统的哲学,总的来说它可能是自联邦主义文献以后,美国对西方思想做出的最特殊的贡献。"

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影响

1、行政学家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政府的行政效率:

(1)美国全国办公室管理协会会长威廉·亨·莱芬韦尔:

第一个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运用于机关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发表许多有关办公室科学管理的论文及著作。

(2)莫里斯·卢埃林·库克:他是泰勒的亲密合作者,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者之一。成功地把科学管理运用于市政管理工作中。

(3)伦纳德·D·怀特美国著名行政学家,他更进一步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

2、美国政府

初期的抵制:对于科学管理进入联邦政府的问题,美国国会曾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调查,由于工会的抵制,最终结果是立法禁止进入。

后来也将科学管理运动提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的行政管理、精简政府、调整机构、促进了政府工作的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评价

1、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一系列最丰富科学成就;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

2.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

(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总体上,泰勒促使了人们对管理实践的重新审视与思考,为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泰勒制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在实际的生产组织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于采取了科学管理的作业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许多倍。

3.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第四讲: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1841-1925年;亨利·法约尔,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随后进入一家采矿冶金公司,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从采矿工程师、矿进经理,直到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巨大。代表性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练出了管理活动并给出了管理的定义

六种基本的企业活动:

①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②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④安全活动(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⑥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活动)。

“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2、分析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1)计划:

含义:“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计划的重要性:计划对管理工作具有首要的重要性;计划应具有的特点及对计划的要求:“统一、连续、灵活和精确”。计划工作对领导者的特定要求:精明、有经验;具有管理人的艺术、积极性、勇气、专业能力、处理事务的一般知识和领导者本身的稳定性。

(2)组织

含义:就是确立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就是要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重要性:组织是管理的第二要素;组织应完成16个管理任务;组织之管理幅度:主张在组织内维持一种比较狭窄的管理的幅度。组织中应设立参谋人员,即提出了直线和参谋机构的组织原则——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参谋机构来协助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

(3)指挥

含义:指挥即运用其领导艺术以推动组织业务、促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减少无效耗费的过程。指挥对于管理工作的意义:指挥是管理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使组织成员的活动得到保证。有效指挥的具体原则或方法:a.对职工有深入地了解;b.淘汰没有工作能力的人;c.对组织和职工之间的协定要很了解;d.作出榜样;e.对组织要进行定期检查,并使用概括的图表来促进这项工作;f.召集主要助手开会,以便统一指挥和集中精力;g.不要陷入琐碎的事务;h.力争使组织成员团结、主动、积极和忠诚。

(4)、协调

含义: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就是使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协调的重要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管理人员通过协调,让组织成员团结一致,使组织的所有活动和努力都得到统一和和谐。协调的方法:通过组织内部有效的信息沟通来进行协调。一是应定期召开会议,以便为就组织管理中的问题、进程、计划等方面交换意见提供机会和场所。二是在会议间隔期,使用联络人员(参谋人员)承担联络工作,以加强沟通协调。

(5)控制

含义:控制就是要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命令进行。也即对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重要性:控制的目的在于检验管理中其他四种要素的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没有控制,其他四种要素活动的效果既得不到验证,也得不到保证。有效控制的方法:一是及时采取行动;二是检查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条件;三是应注意控制的度,避免对各部门的领导和工作进行过多的干预,以免造成双重领导与越权指挥。

3、提出了十四条管理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2)权力与责任:二者互为因果(3)纪律:纪律对于企业取得成功是绝对必要的;(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都应该接收而且只应接收一个上司的命令;(5)统一领导: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仅有一个领导和一套计划;(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薪给制度应当公平,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要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适应改变集权与分权的程度;(9)跳板原则:在取得授权的情形下,不同部门的低层级管理人员越过上级权力与信息链直接进行

沟通与交流,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10)秩序:“凡事各有其位”(各有其位,各称其位);(11)公平:善意和公道.公道是执行已订立的协定,善意地对待员工,关注平等.(12)保持人员稳定:任何组织都有必要鼓励职工做长期的服务(13)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计划的动力(14)人员的团结: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4、倡导管理教育

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可以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得到。指出管理理论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之中。

把管理视为一门科学。提出在学校设置这门课程,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宣传、普及和传授管理知识。以提出一套比较全面的管理理论,并使之得到广泛运用。

三、分析与评价:

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

(1)系统性,理论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构架,并因而被引入课堂;(2)一般性:可应用于工商企业,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军事组织以及其他各种组织。(3)具体管理原则的实用性: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

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1)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2)有些概念关系还有些混乱:如管理与领导之关系,领导之于指挥、协调、沟通等。

3、如何看等法约尔的贡献:

(1)他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它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将法约尔尊奉为开山祖师),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2)要正确运用其提出的管理原则:是指导行动的灵活信条,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则。教条化的理解只能导出教条化的结局——管理失效;要使管理真正有效,还必须积累自己的经验,并适宜地掌握合理运用这些原则的尺度。

(3)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

计划的重要性;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的实践性;

第五讲: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1.1864-1920,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

2.求学:良好的家教渊源,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哥丁根大学,博士;

3.人生经历丰富:军人\教授\游历者|思考者;

4.学术研究与著述:研究领域与范围:社会\经济\政治;

代表性著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作为职业的学术\作为职业的政治;

5.韦伯关心的主要问题:西方文明的独特性,即其所特有的因素,并借助理想类型的研究将这些因素概括为几个核心的概念:理性\权威\合法化;资本主义世界命运,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的发展:试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如何拯救人(的尊严)?即韦伯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现代政治与人的自由的关系(理性化与自由):韦伯的结论:多元论,尝试式的探索,实验性,而非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

6.影响与声誉:对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个德国人之一;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被各科社会科学奉为”经典作家”;

二.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

(一)核心概念:

1.权力(power):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权力与服从(obedience)相对应;

2.权威(Authority):政当化的统治,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态,两个特征:(1)自愿服从;(2)存在着一套支持统治的正当性的信仰体系;

3.正当性(Validity):指人们愿意服从该权威(统治)并根据该统治系统的相应命令来行动的可能性,这种正当性可能出于不同的基础:传统\情感\某种价值信念\某种成文规定,等等;不同的正当性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

(二)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

1.超凡权威与神秘化组织(个人魅力型正当统治)

超凡魅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和追随;神秘化组织(chrismatic):这种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基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统治者个人的人格特征:超自然/超人的力量或品质,因而具有人格魅力,如宗教先知,智者,战争英雄,救世主,政治领袖,可归为四类:

(1)北欧神话中的熊皮武士,(2)萨满教的女巫;

(3)先知与救世主;(4)文人或知识分子;

两个特征:

反对经济上的考虑(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

2.传统权威与传统型组织

传统型权威:基于传统习惯或世袭得来;两种形式:世袭制与封建制;

特点:–A.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自然的亲缘关系,统治者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B.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即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紧密联系;–C.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宗教特性;

3.法定权威与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型)法定权威:

由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合理—合法化组织:即以理性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行使权威(统治)的组织;

在该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逻辑一致的各种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不依赖于与个人有关的身份或属性,是一种非人格的权威统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受组织规则的约束;(1)何为合理化(rationality,理性):

–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即组织是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2)何为合法化(legitimacy):–因为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时候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

韦伯称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官僚制”(bureaucracy),又译为“科层制”,

韦伯认为,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所谓理想,并非指”应当”或”合乎需要”,而是指组织的一种纯粹或标准模式,一种标准的组织形态;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

4.韦伯对三种类型组织的评价:

A.超凡魅力:非理性,过于感情色彩,过于神秘,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

B.传统权威型:服从传统,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效率最低,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

C.只有法定权威适合于现代管理组织,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谨慎的公正”:

a.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b.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c.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而是受到规则的约束;

(三)官僚制(科层组织)及其特征

1.官僚制的含义: 一种以法理型权威(统治)为基础,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设科(部)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

2.官僚制的特征:

(1)合理的专业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层层控制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按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制定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工作的一致性,明确性,不可随心所欲.(理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测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且记录在案,用毕归档.以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也利于明确任务\指令\权责,利于加强控制;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以法律\法规条例\正式文件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影响组织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严格区分公事与私事: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务关系,处理组织事务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而不考虑私情.

(6)专业培训:–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以使其具备或增加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的数量\质量,提高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A.依据工作性质要求和人员本身的资格条件任用人员;B.根据职位等级系统对人员的职位给予合理安排,使人适其位,充分发挥其功能;C.由自由契约而承担职务(市场原则);D.职位设计: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经验要求;E.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依级别,责任大小,年资,地位而定;F.绩效制:奖惩依工作优劣来定;G.晋升依工作绩效和资历非关系而定;H.职位不能转让或继承;I.职位非私有,不得滥用职权;J.管理人员在行使其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

3.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

优:技术效率A.严密性;B.合理性;C.稳定性;D.普适性;

劣:A.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效率低下;B.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C.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三.对韦伯官僚制的评价

1.韦伯理论具有巨大的社会政治意义:(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型的工业化大企业发展迅速,这种新型的组织需要有稳定,严格,精细,可靠的管理,韦伯认为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想管理形式;(2)他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的必要;抨击旧的传统以及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3)因此韦伯所解决的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组织的合理化;(4)由于其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故也被誉为德国的亚当斯密;

2.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研究,”组织理论之父”

(1)开启了组织(行为)理论研究的先河a.提出了一个对不同组织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尤其是三种组织形态的分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b.从权力(权威)的视角来研究组织类型,开创了组织研究的新方向;(2)构建起一整套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的规则/原则(其对官僚制特征的描述揭示出了现代行政组织的许多重要管理原则如专业分工,层级节制,考试录用,职责权限,工作报酬等)(3)强调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控制,促进了管理法治化,科学化,(4)讲求效率的行政观,符合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3.韦伯理论的局限性:

(1)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与现实中的组织有差距;

(2)偏重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机械的正式组织的功能,忽视了组织运作的过程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

(3)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的分析,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探讨;

(4)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忽视宏观协调;

(5)过分强调人员稳定,导致组织惰性;过分强调年资在升迁中的意义,导致论资排辈;

(6)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忽视了组织成员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发展;即:

a.纯理论的理想性/抽象性;

b.研究角度和方法上的局限性静态的而动态的;内部的而非内外互动的;

c.具体的原则方法缺乏弹性与适应性过份崇尚法规,规章和制度,而忽视其执行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僵化,缺乏适应性;

第六讲: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1.生平:美国人,1891年生,早期杰出的行政学家和人事行政学专家;

2.职业与工作经历:教授:芝加哥大学;政府官员:曾任美国文官委员会主席,亲自组织和参与了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3.代表性著作:1926年<行政学研究>,该书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体现了怀特为对行政学理论系统化的努力,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外还有:<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联邦主义者>,<外国公务员制度>;

二.怀特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对行政学行政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研究对象:即对”国家政府中的市政,联邦或联邦行政进行研究”;

(2)研究范围:行政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公务员才能的发展,工作的胜任,廉洁,负责,合作,财政,监督,领导资格,纪律,及各级政府的行政程序等;

(3)研究的目的:A.运用物质材料完成国家建议的任务;B.权限范围内最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C.以最敏捷/经济的方式圆满完成政务计划;D.政务的有效推行和管理;E.防止行政权的滥用;

2.提出了行政环境的思想

(1)对”行政环境”含义的界定:为“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总和”;

(2)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如何影响(作用于)行政活动,行政行为及效果;A.经济环境的影响—行政职能与任务范围:B.政治环境的影响—政府职能,.行政制度与组织;C.科技环境的影响—行政方法,行政技术,行政研究;D.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公民的要求,国际经贸环境;

3.系统地探讨了行政组织的有关问题(行政组织思想)

(1)关于行政组织体制方面的思想:归纳了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及特征:

A.自治型对官僚型自治型:民选制,任期制,政治责任制,官僚型:委任制,长期制,管理责任制

B.中央集权型对地方分权型地方分权型:地方政府对地方事务有决定权;

C.独立型对权力汇一型;独立制型:将每种服务机关视为一种独立单位,与其他服务机关之间保持极少或毫无直接联系;权力汇一型:将各种服务分集于各部门,各部门间密切联系与配合并有着统一的行政首长负责领导与协调;

(2)对行政责任与权力的分配问题的分析

A.指出:权力与责任的适当分配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

B.权力责任分配的含义:”每一个

行政官员必须特别赋予一种固定任务”,为此,必须配以行政权力(法律上和财政上的固定权力);C.实践中权责一致的困难和障碍所在:民选官员缺少上级监督;委员会制易致责任不清;职权分配不当;机关之间缺乏协调;机构设置过多;机构越权;等等;D.提出了权责适当配置的原则及具体措施:法定权力与立法依据;配以充足财源;将同一目标的事务(其权力与责任)归于同一部门;权责分配与任务相一致,与人员相一致;按区域,工作性质,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进行分配;

(3)对行政组织有效监控幅度的探讨

必须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监控,以防止其被滥用,因精力限制,监控幅度不应太大,以保证监控的有效性;“任何行政首长,其有效监督不能超出七个部或七个行政单位,否则将导致效率下降”;

(4)提出了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

能获得最优秀的人才;–组织成员应有一致的责任及适当的权力;–将行政官员区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明确各自的权责,任务,以职务划分为原则,确实指标;–设置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对组织的管理效率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

4.提出了行政协调的思想

(1)协调的含义:行政协调:是指行政主体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和配合关系,以达到共同目标的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2)如何协调:A.应精简机构;B.应设置行政协调机关;C.及时而精密的协调;D.以首长裁定为最后决定

5.提出了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

(1)关于人才的选拨问题A.指出人才选拨的重要性:认为此为当代人事管理的二大支柱之一(另为职位分类)B.人才选拨的方式–a.设置独立的考试机构–b.考试方法应科学化,多样化:笔试,口试,操作试验,工作试验,心理测验;

(2)关于职位分类—分级和工资制定的问题–重要性:职位分类对实行工资管理意义重大;–如何分类:–工资多少应根据所完成的工作加以确定;–同工同酬;–必须按按现代标准改进工资政策,确定生活费用,公平报酬;

(3)关于职务晋升的问题A.进行考核,实行功绩晋升制度;16 B.确保能干的人员得到提拔和重用;C.应扩大晋升选才的范围,内晋与外聘兼用:D.综合运用职务晋升的依据;–工作资格;–工作成绩;–职务晋升考试成绩;–(领导评价);

6.行政伦理思想

(1)行政伦理: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维持行政管理活动参与者之间,即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其他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等的合理,正当关系的原则与规范;

(2)关于官纪的本质及其重要性–官纪:的表现于行政人员的热望,忠诚,合作竭力负责及以服务为荣的精神,有高尚和衰微之分;–高尚官纪的重要性:--能激励人的积极性,保持官界纯净,培养良好素质,免除各种私利之事;

(3)导致官纪败坏的因素:A.缺乏奖励;B.惩罚无度;C.疏略社交生活;D.调资不及时;E.取消权利;F.损失创制权;

(4)端正官纪的途径:–直接地:奖励工作表现突出者,倡导合作与忠诚;–间接地:善于利用外界环境影响,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鼓励有关的社交活动.(5)良好官纪的标志:–行政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关心下属,重视让下属民主参与有关决策;

7.行政法规思想;

(1)要注意研究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政策--(通则化)--法制--(经行政经验通则化)--行政案例--(通则化)--宪法条文

(2)重点探讨了行政条例制定权的问题A.范围–据宪法,法律,立法来行使,必须有授予的

委任立法权;B.限度–环境情况极端复杂琐碎;–情况变化或执行中发现不妥之处导致需要制定新条例;–情况极端复杂且需要较强的专业性或非专家不能处理时;–紧急情况时;C.行政条例制定权的保障:–提出了实施行政条例制定权的七项主张;D.行政条例制定的重要性:–可使行政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具有权威性;–激励官员的负责精神与创造才能,使其胜任工作,忠实公正履行职责;–减轻立法机关的工作;

8.行政监督思想

(1)行政监督的必要性与作用A.必要性:存在着滥用权力,违法乱纪,侵犯公民权利,管理无力,不负责任的不良情形;B.具体作用:–a.确保协调一致,政府高效运作;–b.维护公民利益,防止侵害宪法规定的个人自由;–c.促进社会福利

(2)立法监督的主要职责–确保立法与行政政策的协调;–确保政府支出适当;–确保行政监督的实施目的真正在于提高效率;–使立法机关完全了解行政情形以便制定补救性立法;

(3)有效的立法监督方法A.会计及支出上的监督;B.款额与分配的监督;C.行政政策的监督;D.人员的监督;E.调查监督;F.诘问(质询)

(4)系统阐述了司法监督的有关问题A.必要性与目的:对行政过失进行补救,保障公民与公务员的权利B.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司法监督:–a.对公务员的司法监督;–b.对普通行政行为及特别行政行为的监督;–c.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

三.简评:<行政学研究>的贡献与意义

1.率先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行政科学的理论体系,

(1)是融合了前人的行政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各种政府管理的研究成果,(2)是西方行政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系统性的教科书,(3)将行政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行政管理内部,转向技术性细节,满足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要求,丰富了行政学研究的内容.(4)标志着行政学的正式诞生.

2.具体思想方法上的创新与超越

(1)提出了建立行政学的四个基本假定;(2)在行政与各方面(环境)的关系上,特意谈到了行政与平民组织的关系;(3)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央集权的限度问题;(4)开放性:认识到自身研究的探索性与暂时性.

第七讲:古立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1、出身:1892生于美国一传教士之家,幼时生活于日本,深受父母“致力于人类进步”之努力的影响。

2、教育与求学:神学,政治学,法学;

3、任职经历:A、大学教授:–1931-1942,哥伦比亚大学市政学与公共行政学教授;B、漫长的公共服务经历:在纽约和联邦多个政府部门工作过:–纽约市:纽约市政研究局局长;公务员培训学校校长,后来改名为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也有译为公共行政学院)的所长;公共行政学院董事会主席;纽约市宪章修订委员会委员;纽约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主席;纽约市第一任市府主管(城市行政官)……)–联邦:总统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战争部与财政部顾问;商业部人口调查咨询委员会委员;白宫行政事务助理;国家资源计划委员会战后项目协调员;国外救济与复兴行动办公室总部参谋;联合国救济与复兴署秘书处代理秘书长;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属下公务员人事咨询委员会主席;

4、主要关注的问题与成就(1)公共服务(行政)研究:纽约市政研究局的工作:–政府调查:–公共服务培训学校;(2)学术著述:1935-1937:与与厄威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其中自己撰写两篇:《组织理论评论》,《科学,价值观与公共行政》;其它相关文章:陆续发表在《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所》刊物及其它刊物上;(3)出色的公共服务工作:致力于将公共管理的思想、原则应用于公共服务实践;

二、古立克的主要行政思想

1、对政府在社会中角色的界定

(1)关于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政府是任性、坚强且自私的人们能够协作共生的手段”;当基于自身利益且由市场所支配的私人行为被证明是不适当的时候,政府活动的必要性就产生了。

(2)关于政府工作的目的:对过度的自由行为施加必要的控制;提供(公私)合作的社区服务;表现对弱者的公平的人类同情心(促进社会公平);

(3)关于政府的工作方式:不应单方面发挥作用,而应与私人部门合作,尤其是在制定计划上;政府制定的计划指标不能绝对化,要留有余地,有弹性;

(4)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防止政府膨胀: 政府机构的日益膨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市场失败会导致政府增长;–热心公益者、政府官僚、政治家也致力于推动预算增长;

应该限制国家(政府)的作用:–未来变化无常,政府同样不能确切地了解未来;–政府中的领导者可能缺乏智慧、经验、知识和高尚品质;–缺乏行政技能与方法;–综合行动要涉及到众多变量;–行政集权体制缺乏开发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有序方法; 但是政府的作用不应受到固定限制;

(5)重新划分和配置政府内部职能

主张应由政府(行政)系统来制定计划–公众处理不了复杂问题;–立法机关缺乏中心责任焦点,不能以一种有效而连贯的方式发挥作用; 理想政府系统的职责分工模式:–行政首长在参谋系统支持下负责制订计划;–立法机关负责接受或否决政策建议;–行政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已被采纳的政策计划;–公众通过参加政党和压力集团行使一般性的监督控制职能;即:行政负责政策规划和执行;立法负责政策采纳与否决;

(6)重新界定美国联邦系统的各项职责: 主张联邦政府大量新职权; 也主张责任适当分散;

2、关于行政部门在政府中的作用——一种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新理解

(1)拒绝政治/政策-行政二分法:

给出政治的二种含义:

一般地:通过统治者的控制来寻求私利和发展;

真正地:指统治者用来实施控制的行动;二者的区别不在于行动本身而在于动机不同。 认为行政必要要涉及到政治和政策过程:将一般意义的政治置于行政之外是行不通的;而将政治的一般方面控制在行政中,又将冒否认行政的真正政治功能的危险;

所以:古典二分法是失败的。

(2)根据与政治/政策的相关度不同区分政府系统中的四种角色类型:

A、政治家:–通过监控和调节专家、官僚和利益集团间的关系来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B、政治任命官:–中介人,在专家和公众之间作解释以增进相互了解;

C、行政官员:–理解和协调政策并且向具体的行政工作机构解释和说明政策指令,忠诚于当选官员的决策,不根据政策作最后决定;

D、技术专家:只考虑技术问题; 所有公共官员的行为是一张由“处理权限和行动构成的无缝之网”,从当选官员到技术专家,其处理权限是递增减的。

3、关于科学与行政的关系(行政的科学性问题)

(1)政治/政策-行政两分法是早期行政学家们希望建立一门行政科学的依据:

政治/政策:价值界定(价值优先性):是为评估目的的合意性; 行政:价值中立,是事实界定,故可以科学地进行;

(2)古立克拒绝二分法,但主张把科学方法应用于行政问题:

A、科学方法:–实证测量,对现象进行理智考虑与分类,试验探索来检验假说;–目的在于:发现真理(一般性行政原则或永恒不变的行政规则),并将之应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行政问题;

科学方法意味着:“以能力取代无知,以专业人员取代非专业人员,以专家取代杂而不

电大2013年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电大2013年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B.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欧文 )。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C.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A.《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A.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D.泰勒 )。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D.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D.法约尔 )。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B.古立克 )。 1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14.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C.怀特)。 15.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D.《行政学导论》)。 16.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D.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8.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9.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张金鉴) 。 20.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第二章行政环境 1、公共行政环境的( D.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A.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 C.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毛者是( A.里格斯 ). 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 B.《公共行政生态学》 )。 6.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农业社会 ) 。 7.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工业社会 ) 。 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技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 10.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B.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主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 第三章政府职能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C.非盈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 D.29 )个。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章行政体制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D.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 A.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学习对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关键性基础作用。本课程系统、全面地讲授自1887年威尔逊提出建立行政学主张以来,西方行政学在初创、演进、深化、扩展等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理论,并对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演化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与阐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每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均得益于公共行政发展的实践经验,这些理论也在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指导着具体实践,所以该课程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对于我国公共行政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行政管理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该课程讲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中有代表性学者的理论,主要是威尔逊、古德诺、韦伯、泰勒、法约尔、怀特、古利克、厄威克、福莱特、巴纳德、西蒙、林德布罗姆、威尔达夫斯基、帕金森、麦格雷戈、沃尔多、黑迪、德罗尔、彼得、里格斯、弗雷德里克森、德鲁克、奎德、布坎南、法默尔、库珀、霍哲、奥斯本、登哈特和罗森布鲁姆的主要行政思想与观点,并给予客观的、历史的简要评述。 (二)重要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主要是: 1.威尔逊行政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古德诺对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及有关行政协调的理论;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5.古利克关于行政在政府中的角色及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6.厄威克对行政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7.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8.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9.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0.威尔达夫斯基的公共预算理论; 11.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 12.彼得原理的基本内容、重要启示及缺陷; 13.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 14.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15.费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 16.库珀的行政伦理思想; 17.企业家政府理论与新公共管理运动; 18.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核心观点。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

西方行政学说史 名词解释自己整理教学提纲

西方行政学说史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1政治(威尔逊) 是指在重大而且带着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 ◆2政治学: 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3行政学: 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4政党分赃制 政党分赃制是指,执政党把官职当做战利品分配给本党成员,从而形成的一种,任人唯党,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5第四权力机关 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等公共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不断增强,他们对于政府制定的执行公共政策的活动也具有重大影响,西方国家因此称其为第四权力机关 ◆6传统文官制度: 是指建立在政治行政一体学说基础上之上的,期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政党分赃的体制。在这一制度下,官员并非是一种专业的,稳定的职务,而是作为执政党的战利品任意分配给笨本党党徒,政府的行政人员也经常随着执政党的变动而大规模的更替。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7“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 传统管理是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昆斯伯里侯爵,这个词是借用职业拳击的用语,意指管理与工人双方根据比赛规则展开体力和智力竞赛。 ◆8工时研究, 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而不是对于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研究对一个工人完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做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 ◆9职能工长 是泰罗将来自一般管理层的权威分全,并将来自工长的权力集中,责权的心新的重点是规划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泰罗将以前有工长干的任务做了划分,将一部分划分给职能工长。泰罗指示,职能工长,要具备九种品质,教育,专门知识和技术知识,体力,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调解力,判断力和常识,良好的健康状况 ◆10工资刺激系统: 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泰罗的刺激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事先确定工作表现的标准,这使得泰罗认为奖励的实际方法——不管是计时还是计件——相对就不那么重要。 ◆11差别工资: 是将刺激建立在工作表现的事先确定的标准上,对每一个工人在个人基础上奖励,奖励当即兑现的具体支付制度。 ◆12泰罗的组织概念,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行政范式与价值取向变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 oc Sci) January.2003 ●哲学?政治学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行政范式与价值取向变迁 周义程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021) [关键词]行政范式;官僚制;民主制;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 [摘 要]西方公共行政在百余年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早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到中期 的民主制行政范式,再到近期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与之相对应,行政价值也从效率至上主义到以民主、公平为 主导,再到以经济、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03)01-0022-03 The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model and value of the w 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 OU Y i-cheng (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021,China) K ey w ords:administrative m odel;bureaucracy;dem ocracy;new public management;the value Abstract:During m 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development,the west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s underg one three important m odel changes:from the early bureaucratic m odel to the middle dem ocratic m odel,to the latest new public management.Along with these changes,the value has changed from efficiency to dem ocracy and justice,to 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西方公共行政学自诞生起,已走过一百多年历程。在这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早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到中期的民主制行政范式,再到近斯的新公共管理范式。西方公共行政学每一次大的范式转换都与行政价值变迁相生相伴。 一、早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及其价值取向 在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与威尔逊同时代的马克斯?韦伯以对官僚制的研究奠定了他在行政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这两位公共行政学经典作家的理论构筑了早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这一早期的公共行政学主流理论的基本定理是:第一,任何政府中都存在单一的占支配地位的权力中心。权力越分散,则越不负责任,反之,权力越受单一的权力中心支配,则越负责。这是对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宪政思想的否定。第二,任何政府都存在政治与行政两个领域。政治领域负责公共政策制定,行政领域负责公共政策执行。政治领域为行政领域设定任务,行政领域则存在于政治领域的适当范围之外。第三,“就行政的功能来说,所有现代政府具有极相似的结构。”[1](P36)通过这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行政中的理性得以维持。公务人员经过严格训练并有完善的等级序列。这些都为“良好”行政提供了结构条件。第四,以行政效率为核心价值理念。衡量效率的尺度就是花最少的钱和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产出。第五,行政人员经过严格训练和考核,实行“终身任期”,并有严格的在职资格,其开展工作以书面(文件)和法定的行事方式为基础。 与上述观点相对应,早期的官僚制行政的价值取向主要有:效率、理性(非人格化)、法制、集权等。 [收稿日期]2002-03-20 [作者简介]周义程(1978-),男,苏州大学人文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2000级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哲学、行政改革研究。

西方行政学说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 (征求意见稿) 教务处编印 二〇〇九年六月

西方行政学说史 A History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课程编号:3141036 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学分:3 学分 学时:48学时(讲课:48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系本科生 教材: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丁煌著,2008年修订版。 开课院系:行政管理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行政学说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行政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学生真正进入行政管理科学大门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掌握西方行政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内容以及行政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理论,分析和描述西方行政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藉此,在全面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基础上深入理解行政学知识与理论,从更广泛的纵横层面把握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原因,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 1、第一章:导论(2学时) (1)掌握西方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理解学习西方行政学说史的意义; (3)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2、第二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6学时) (1)掌握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实质内容; (2)掌握古德诺“政治-行政二分”的涵义以及政治与行政的协调途径; (3)熟悉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4)理解威尔逊行政学思想的学术地位 (5)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影响 (6)了解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第三章: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8学时) (1)掌握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熟悉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4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在线作业

14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就是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与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得各种因素得总与。 A、行政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环境 D、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2、 ()以生态学得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得行政学分支学科 A、行政管理学 B、行政生态学 C、行政环境学 D、行政现象学 满分:2 分 3、 ()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A、权威 B、权力 C、政治 D、行政 满分:2 分 4、 ()明确提出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进行研究。 A、威尔逊 B、斯坦因 C、汉密尔顿 D、古德诺 满分:2 分 5、韦伯认为,神秘化组织得组织形态与权威方式基于()得人格 A、单个成员 B、领导者 C、整体成员 D、组织 满分:2 分 6、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最早出现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满分:2 分 7、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里格斯提出行政模式得三种类型() A、现代社会得多元型行政模式 B、农业社会得融合型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得衍射型行政模式

D、过渡社会得棱柱型行政模式 满分:2 分 8、里格斯认为()要素就是影响一个国家公共行政得第一位要素 A、技术 B、社会 C、政治 D、经济 满分:2 分 9、 ()就是一套决定政府结构以及统治者得选择方式及其应承担职责等得规则 A、政治法典 B、政治准则 C、政治制度 D、政治神话 满分:2 分 10、政府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得适当分配为基础得 A、行政协调 B、行政效率 C、行政干预 D、行政控制 满分:2 分 11、古德诺认为,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得适度控制,还取决于行政权力得必要() A、分散 B、分权 C、集中 D、控制 满分:2 分 12、下列哪个方面就是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得主攻方向() A、改革司法机构 B、改革立法机构 C、发挥政党协调作用 D、改革政府体制 满分:2 分 13、下列哪项不属于里格斯认为得农业社会行政模式得特征() A、经济基础就是农业生产力 B、官僚得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C、专业化得行政机构已经设立,但功能很有限 D、土地得分配与管理就是政府得重要事务 满分:2 分 14、下列哪个人物得思想成为威尔逊公共行政学理论得思想渊源() A、威尔逊 B、斯坦因 C、汉密尔顿 D、罗森布鲁姆 满分:2 分

行政管理学(含公共政策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14章【圣才出品】

第11章行政沟通和行政协调 11.1 考点难点归纳 1.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要素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过程中上下级间、各部门间行政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分享。沟通是与行政过程紧紧相伴的行为,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共性的东西。行政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沟通的主体(信息源)、内容、渠道、对象和效果。 (1)沟通主体:行政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个人。 (2)沟通内容:行政信息。 (3)沟通渠道:质量与选择。行政沟通应以组织沟通渠道为主。 ①沟通渠道容量。指渠道能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渠道传递传播源发出信息的能力。 ②沟通渠道长度。指从传播源到对象间的距离,它是沟通所耗费的时间与速度的乘积。 (4)沟通对象:受众心理与状态分析。 (5)沟通效果:对行政过程的影响。 从微观角度分析,行政沟通效果有限。在行政过程中这种沟通效果的有限性表现为:当政府的某个政策出台后,个人与组织在表面上没有很大反响,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大偏差。从宏观角度看,行政沟通的效果直接受制于思想观念、行政体制与传播手段。 2.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 (1)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

(2)行政协调的作用包括:①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②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主要模式和方法 (1)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统筹全局。协调工作应始终遵循统筹全局原则,在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中确立整体观念和“一盘棋”思想。 ②坚持分层运作。在开展工作时,应注意处理和把握好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不同层次之间或同一层次之间各职能部门间的不同特点,要求协调者明确纵向与横向协调的关系,分清协调的对象和范围。 ③坚持动态协调。这一原则强调协调的权变性。 ④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要克服非平衡的恶性因素,适当引入一些非平衡的良性因素。 (2)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 ①内部协调模式。在行政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个体、行政要素或行政单元间,根据一定的渠道、方式进行相互接触与影响,以求达成共识和默契,协同推进实现工作目标的进程。 ②外部协调模式。指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间的协调。行政系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进行大量的外部协调活动,以取得组织外部各机关的支持与协作。 ③纵向协调模式。一般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与下一级间的协调活动。上级领导应对下级合理授权,下级也应经常与上级领导沟通,以此取得部署上、行动上的上下一致。 ④横向协调模式,即平行机关、部门或个人间的协调活动,横向协调由于没有纵向协调系统权威的前提,不存在层级节制的职权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工作量、难度和广度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政治: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活动和围绕重大决策以及相关问题的相互互动过程,其形式的国家政策和法律。 法律:国家用来规范全体公民行为的理性化规定,其形式是法律条文。 行政:国家政治决策和法律规定被实施的过程,其形式是行政行为。 威尔逊:公共行政之研究1887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00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1920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1947 1.《行政之研究》威尔逊 1.政治学研究围绕着政府体制、国家性质、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民权和王权(大众权力和王室特权)、政府实质及目的。忽略了“如何富有启发性地、公平地、迅速而又没有摩擦的实施法律”的问题,即“行政管理” 2.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和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政府能做什么?怎么做好?) 3.威尔逊比较了早期时代的政府行政和现阶段的政府行政。早期时代的政府靠命令行事,驱使着人民,全体人民处于管辖之下,缺乏民主,也就很少或没有在行政管理方面遇到问题。而现在,全民的意见正在稳步地扩展成为一种关于国家职责的新观念,政府的职能日益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在数量上也同样大大增加。 4.威尔逊通过对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制度史的分析判断指出了一般政府发展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绝对统治时期,是行政系统与绝对统治相适应的时期;第二时期,制定宪法废除绝对统治者并用人民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时期,这一时期一般对行政管理有所忽视;第三时期,拥有权力的人民在他们掌握权利的新宪法的保障下,着手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期。 5.威尔逊在美国发展行政科学的理想模式是通过某种方式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以便开展活动同公众的思想保持密切的联系。 6.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众舆论应该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行政学研究中的最佳方法,必然能够赋予公众评论监督控制的权利,并与一切干扰公众舆论的活动相分离。 7.美国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公开性的协商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同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紧密的联系。 8.在威尔逊规划的美国行政科学的蓝图中,威尔逊倾向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美国自身的行政制度,以便客观地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优劣之处;作为美国行政科学之基础的原则,应该是实质上包含民主政策的原则;而使其走向美国式类型的倾向,一种为了追求共同目标而建立政府与政府之间联系的趋势就是在被允许的限度内实行分权的广泛联盟来取代集权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平等和光荣的隶属基础之上。 9.【政治VS行政】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的那种喧闹和冲突相距甚远。他甚至不存在宪法研究的那种辩论基础。”

14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在线作业

14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A. 行政环境 B. 经济环境 C. 政治环境 D. 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2. ()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 A. 行政管理学 B. 行政生态学 C. 行政环境学 D. 行政现象学 满分:2 分 3. ()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A. 权威 B. 权力 C. 政治 D. 行政 满分:2 分 4. ()明确提出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 A. 威尔逊 B. 斯坦因 C. 汉密尔顿 D. 古德诺

满分:2 分 5. 韦伯认为,神秘化组织的组织形态和权威方式基于()的人格 A. 单个成员 B. 领导者 C. 整体成员 D. 组织 满分:2 分 6.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最早出现于()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7. 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里格斯提出行政模式的三种类型() A. 现代社会的多元型行政模式 B. 农业社会的融合型行政模式 C. 工业社会的衍射型行政模式 D. 过渡社会的棱柱型行政模式 满分:2 分 8. 里格斯认为()要素是影响一个国家公共行政的第一位要素 A. 技术 B. 社会 C. 政治 D. 经济 满分:2 分 9. ()是一套决定政府结构以及统治者的选择方式及其应承担职责等的规则 A. 政治法典

B. 政治准则 C. 政治制度 D. 政治神话 满分:2 分 10. 政府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的适当分配为基础的 A. 行政协调 B. 行政效率 C. 行政干预 D. 行政控制 满分:2 分 11. 古德诺认为,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还取决于行政权力的必要() A. 分散 B. 分权 C. 集中 D. 控制 满分:2 分 12. 下列哪个方面是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 A. 改革司法机构 B. 改革立法机构 C. 发挥政党协调作用 D. 改革政府体制 满分:2 分 13. 下列哪项不属于里格斯认为的农业社会行政模式的特征() A. 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B.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C. 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经设立,但功能很有限

(完整word版)西方行政学说史

行政学发展历程:西方行政学提出和创立时期(1887-1918):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城市化、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社会矛盾激化,原有行政管理方法不适应时代要求,对行政学发展产生了需求。代表人物: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们独立的行政学科,行政学创始人。古德诺--进一步发展了政治-行政二分法《政治与行政》。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的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联系在一起,《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学派的奠基人,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国家行政理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这一时期行政学家接受了“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认为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代表人物:韦伯—现代官僚制的奠基人,西方管理制研究基石的《论官僚制》。怀特—对行政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国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史西方世界放弃了传统经济学倡导的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干预。行政管理在官僚体制、行政权力、行政职权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有行政学说受到质疑和挑战。代表人物:对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并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学管理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的美国行为主义行政学家西蒙;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管理现代化,也为行政学注入活力。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专项应用研究,成为一门融多学科理论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以帮助政府解决如何改进政策分析这一应用学科的兴起,而且还体现在比较行政学的研究极大促进了行政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代表人物:借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育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即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的美国行政学家里格斯。 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涨的困境中。低速增长的并且结构性经济危机交替的经济情况,结束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政治问题是公众丧失对政府的信心。人们开始提出新的模式来取代旧的传统理论,美国-新公共行政学运动;英国-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和社会需要的社区服务模式。行政学研究更加重视政府行政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同时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论在实践中广泛并且成功的应用为行政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代表人物: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批判并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对公共行政的现实与未来做了深入研究的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 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1.对行政学科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2.企业家政府理论兴起3.政策科学的繁荣4.公共选择学派影响深远。代表人物:1.以经济学方法探讨政府行政问题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并为政府的改革开出十种药方的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尤其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进行批判而提出新公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案例

第二章行政职能案例 行政管理的职能: 政治职能 1、广州火车站有人拿刀砍人事件:3月6日上午8时18分许,有人在广州火车站持刀砍伤群众。正在现场的执勤民警立即果断处置,当场击毙一名嫌疑人,抓获一名嫌疑人,并将9名伤者送往医院救治。目前,该起事件还在进一步处置中。警方表示,对于一切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将予以严厉打击。国家执行的什么职能? 2、“亿安科技”,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普通股票,从1998年8月的5.6 元/股左右,最高上涨到2000年2月的126.31元/股,涨幅高达21.5倍,引起了市场的极大震动,被广大投资者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神话”。可是好景不长,在这之后股价开始一路下滑。鉴于股票出现的异常波动,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1月10日宣布正在查处涉嫌操纵“亿安科技”股价案,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当天股价全天封死在跌停板上,之后股价连连跌停,作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第一只百元股票和中国网络股的“先驱”,“亿安科技”创造的股市神话就这样破灭了。 3、北京公交地铁涨价,召开听证会,属于什么职能?打击腐败,但凡举报就要进行审查,政治职能 李克强2015年答记者问:3、谈简政放权 李克强在答记者时谈到,简政放权,两年完成五年目标,痛也要下刀。 李克强表示,本届政府两年内下很大力气完成了当初提出的5年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有点是取消,有的是下放。推进的上市制度改革,让一天有上万家企业登记,比上年增加50%,可见活力来自民间。而简政放权的减法,使经济放缓有被支撑的力量。 经济职能: 国有资产: 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65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67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社会职能 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电大2018年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B.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C.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A.《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案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A.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D.泰勒)。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D.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D.法约尔)。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B.古立克)。 1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14.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C.怀特)。 15.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D.《行政学导论》)。 16.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D.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8.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9.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张金鉴) 。 20.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第二章行政环境 1、公共行政环境的( D.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 C.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毛者是(A.里格斯). 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B.《公共行政生态学》)。 6.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农业社会) 。 7.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工业社会) 。 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技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 10.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B.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主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 第三章政府职能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非盈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29)个。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章行政体制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

《西方行政学说史》 我所读的是丁煌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西方行政学说史》,颇有所感,故将一些想法记下与大家分享。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 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这种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可能衍生出西方的政治抑或行政思想。在任何时候如果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权力的制衡。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观点,就是想首先请读者明晰为何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南辕北辙、变形走样的根本原因。也请诸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其中差异,切勿生硬套入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便是将这三分转变为“政治—行政”二分。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在重在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处理国家权力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种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那么在这种分割方法之下,政体的核心构建就是围绕行政权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传统行政历史的国家而言,仅仅靠传统的思维定式、管理方式来控制或减少政府管理的不科学性,来降低行政成本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本文分析了西方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行政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启示 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00多年来,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研究西方行政理论变革,对我国进一步搞好改革和提升管理水平亦有借鉴意义。 一、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阐释。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政党分肥制和日益扩大的行政机构运作效率低下问题。而此时企业组织由于运用科学管理,重视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壮大,自然成为行政组织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作为他所提倡的新型公共行政研究的一部分,威尔逊提出,应该用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威尔逊认为,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应该以私有经济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也是对工业革命前期社会的反映,韦伯认为官僚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2.新公共行政理论阐释。新公共行政理论来源于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存在问题的探讨。1968年在塞拉丘斯大学米诺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其目的是让公共行政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走到一起来讨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因此隐含了一种意味,即讨论他们的研究会与该领域成名学者的方法有何不同,后来他们提交的论文和评论被结集出版,命名为《走向新公共行政》。它高举社会公平的大旗,关注意义和价值,着重建立规范理论,以期促使未来的人类社会放射出一线曙光。新公共行政认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满足受益者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公共行政要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更要关注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公共行政要关注和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思潮,它于20世纪后期发端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新公共管理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学、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重塑政府等。20世纪后期全球化、信息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和政府面临的财政、管理与信任危机是新公共管理产生的社会动因。在90年代末期才形成一致的名称——新公共管理。 4.新公共服务理论阐释。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模型、组织人本主义理论和组织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和超越。新公共服务剖析了新公共管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从市场模型的应用、对顾客而不是公民的强调和对企业家式管理的赞颂三个方面对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所隐藏的是对公共精神的损害和对公民权利的否定。 二、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提纲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提纲 一、法约尔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简答)p58 1、劳动分工: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效率。 2、权力和责任:在法约尔看来,权利和责任是互为因果的,有权力就必定有责任。 3、纪律:法约尔认为纪律是组织与其所属成员之间通过协定而达成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的表示,它是以尊重而不是以恐惧为基础的。 4、统一指挥:法约尔明确指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者的命令。 5、统一领导:对于力求打到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一个组织中,个人利益或小集团的利益不能置于组织的利益之上,一个家庭的利用应先于其成员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应高于一个公民或一些公民的利益。 7、人员的报酬:把职工视为“经纪人”,人员的报酬是其服务的价格,应该合理,并尽量使组织的管理者和所属人员都满意。 8、集中:法约尔认为,集中也是一种必然规律的现象。 9、等级系列:即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底层管理人员的上下级领导系列,它显示出组织内权利执行的路线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10、秩序:即“各有其位,各就其位”。 11、公平:法约尔认为,公平是由善意和公道产生的,它为处理组织与其所属成员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原则。 12、人员的稳定:即有秩序地安排人员和补充人力资源。

13、首创精神:法约尔认为,一个能发挥下属人员首创精神的领导要比一个不能这样做的领导高明很多。 14、人员的团结:法约尔认为,全体组织成员的和谐与团结可以使一个组织产生巨大的力量。 二、韦伯官僚制的特征?(简答)p75 1、合理的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三、韦伯官僚制的优点和缺点?(简答)p78 (一)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严密性: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敢为责任制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合理性:由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 3、稳定性:非人格化秩序的去诶的那个,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普适性: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各种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的缺点:官僚制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与流派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与流派 一、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 1.代表人物包括威尔逊、古德诺和怀特等 2.现代公共行政学的创立 3.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构建 4.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官僚制度学派 1.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 2.为公共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三、科学管理学派 1.典型代表—泰勒 2.重要的理论基础 3.职能化和技术化 4.效率 四、行政管理学派 1.代表人物包括法约尔、古利克、厄威克 2.从管理实务出发去探求管理的原则 3.一套推而广之的管理理论和规则 4.组织内部较高层及的管理问题 5.组织研究领域 五、社会系统学派 1.创始人—巴纳德 2.对公共部门中的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3.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 六、理性决策理论 1.典型代表—西蒙 2.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对组织活动进行统一管理 3.管理行为的过程分析 4.决策—重要的管理职能 七、行政生态学派 1.代表人物—高斯、里格斯 2.为公共行政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借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社会环境 的关系 3.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比较行政学 八、新公共行政学派 1.代表人物包括沃尔多和弗雷德里克森等 2.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公共行政学界最活跃的一个学派 3.拓展了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 公平与民主——公共行政学的目标和基础 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联性 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 九、公共选择学派 1.代表人物包括布坎南、奥斯特罗姆夫妇等

2.西方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个重要学派 3.开辟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思路——引入经济学的理论与原则 十、新公共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包括奥斯本 2.将私人部门和企业管理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 3.提供了新的公共行动模式 4.引发了公共行政领域持续的改革运动 十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1.代表人物包括等哈特等 2.第三种选择——在传统公共行政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之上 3.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方向 十二、治理理论 1.代表人物包括罗西瑙、彼得斯等 2.20世纪90年代 3.对全球治理、国际政治、国内行政及社会管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