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图文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 第四章 应用和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基本假设:孜孜不断地追求,要其成员取得 孜孜不断地追求, 孜孜不断地追求 更多的成就。为此, 更多的成就。为此,组织提升了那些胜任原 来工作的人,以便他们干得比以前更为出色。 来工作的人,以便他们干得比以前更为出色。 这样, 这样,胜任新工作的人又有资格提升到更高 的职位, 的职位,直到他所做的工作超出他的能力范 而他的所为无法再使他提升为止。 围,而他的所为无法再使他提升为止。
二、对五种主要行政生态要素的分析
(一)经济要素与公共行政 一 经济要素与公共行政 1、“市场一企业”结构 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经 、 市场一企业” 济结构,在这种经济结构中, 济结构,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社会经济遵循价值规 律进行运作,根据“功利” 理性” 律进行运作,根据“功利”与“理性”的市场原则 进行交换,力图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进行交换,力图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互惠一重配”结构 所谓“互惠一重配”结 所谓“互惠一重配” 、 互惠一重配” 即是指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 构,即是指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里格斯所说 互惠” 泛指国家或地区之间互赠国产, 的“互惠”,泛指国家或地区之间互赠国产,地方 官吏向国王“进贡”以及民间以物易物、 官吏向国王“进贡”以及民间以物易物、互补不足 的交易形式。 的交易形式。
(一)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亦称融合型行 一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亦称融合型行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政模式) 政模式
(1)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2)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3)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4)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 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 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 (5)流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 流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 流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 (6)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 政治与行政不分, 政治与行政不分 权力来源于君主, 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 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 (7)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而且同一阶级成员的交 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 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 往也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往也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8)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 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 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 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第六章总结和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二节 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
§ 一、政策分析及其必要性 § 1、定义: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它
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来帮助决策者制定 政策。 § 运筹学想要帮助人们把事情办得更好;系统分析 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另外,它还要找出那些不仅 能办得更好,而且要少花钱的目标;政策分析试 图做到系统分析所寻求的一切,此外,它还要求 把事情办得公道。
备选方案提交给决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得到的合适信 息对方案进行排序 § 5对选出的备选方案制定一个程式。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第六章 总结和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 政策分析一般包括目标、备选方案、效果、 标准和模型这五个要素。
§ 目标:是决策者通过其决策试图完成或实现的东西。 § 备选方案:是可望用来实现目标的可供选择的办法或手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第六章 总结和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四、政策分析与政治因素
§ 1、政治可行性 § 第一,政治家、政府官员和政策分析人员因各自
的利益、追求不同,他们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 方式也会不同。 § 第二,政策分析希望事先考虑的问题,从政治的 角度看往往并不都是当务之急,不值得现在就考 虑, § 第三,一项政策往往同时受到多种政治因素的影 响。 § 第四,有些政策会碰到政治上的反对者。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第六章 总结和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 2、谁是真正的委托人 § 真正委托人应该是整个社会和全体民众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第六章 总结和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第三节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 一、企业家政府理论产生的背景 § 1、政府的本质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 2、传统的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与企业家政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DOC

欢迎阅读西方行政学说史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
(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A、B、Z*,1960C、40D1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着作与观点:(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着〈行政科学论文集〉;(美)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着名的帕金森定律;(美)麦格雷戈:对4、A、B、态系统。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
(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
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产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课件 第六章 总结和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我国应对政府失败应采取的措施 (1)转换观念。 转换观念。 转换观念 (2)引入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 (3)政府行为法制化。 政府行为法制化。 政府行为法制化 (4)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第二节 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
一、政策分析及其必要性 1、定义: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它 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 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 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来帮助决策者制定 政策。 政策。 运筹学想要帮助人们把事情办得更好; 运筹学想要帮助人们把事情办得更好;系统分析 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另外, 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另外,它还要找出那些不仅 能办得更好,而且要少花钱的目标; 能办得更好,而且要少花钱的目标;政策分析试 图做到系统分析所寻求的一切,此外, 图做到系统分析所寻求的一切,此外,它还要求 把事情办得公道。 把事情办得公道。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 念基础
1、思想来源 、 (1)民主公民权理论 民主公民权理论 (2)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 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 (3)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 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 (4)后现代公共行政。 后现代公共行政。 后现代公共行政
2、概念基础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 新公共服务” 新公共服务 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 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已 经经历了一场革命。目前, 经经历了一场革命。目前,与其说公共行政官员正集中 于控制官僚机构和提供服务, 于控制官僚机构和提供服务,倒不如说他们更加关注 掌舵”而不是“划桨” “掌舵”而不是“划桨”,即他们更加关注成为一个更 倾向于日益私有化的新政府的企业家。但是, 倾向于日益私有化的新政府的企业家。但是,在他们忙 于掌舵的时候,他们是否忘记了是谁拥有这艘船呢?在新 于掌舵的时候,他们是否忘记了是谁拥有这艘船呢 在新 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 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 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 放权的职责, 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 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 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戎是建立一些明显 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四章 应用和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PPT课件

1
应用和发展时期西方行政学说的特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 2、政策科学的兴起和应用 3、综合性和独立学科地位的巩固
2
第一节 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
一、政策科学及其本质特征 1、政策科学:(《政策研究百科全书》 )政策科
学或政策研究是融合了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经济 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全新的跨学科研究 领域,其“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进的对 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 和领域。政策研究的范围、内容、任务是:理解政 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 政策制定过程”。
24
第三节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
一、里格斯提出的三大行政模式分类 历史上存在着三种基本社会形态,即传统的农业社
动、孤注一掷,不是主张对待逆境采取轻率 的态度,而是要求决策者对待逆境必须要有 一个清醒的态度,打破那种认为可望推行诸 如渐进主义方案这种没有风险的对策就可以 定出逆境的幻想,从而正视现实,采取积极 的、自觉承担风险的、更为有效的政策方案。
12
第五,产出价值优先原则 在社会呈现承平、稳定的顺境时,应给形式
联系 有关元政策的制定 沟通的针对性
19
对德罗尔行政思想的简评
20
第二节 彼得的《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即“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 中,每个组织成员都会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 的那一级”。彼得认为,他所提出的这一原 理对于所有的组织都具有适用性。
21
基本假设:孜孜不断地追求,要其成员取得 更多的成就。为此,组织提升了那些胜任原 来工作的人,以便他们干得比以前更为出色。 这样,胜任新工作的人又有资格提升到更高 的职位,直到他所做的工作超出他的能力范 围,而他的所为无法再使他提升为止。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笔记(全)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笔记(全)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导论:行政学作为额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所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产生在美国,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力的扩大,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通知的形成,一系列社会问题)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泰勒)3、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残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一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城市化、工业化国家的迈进,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相继产生,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复杂的各宗矛盾使得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来指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
人物:因发表现代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学研究。
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创始人的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和发挥的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管理科学家泰勒以及被誉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奠基人并提出了一半管理理论的法国行政学家法约尔。
第一节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威尔逊行政学思想述要"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们,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
技术性职员的事情;公法的明细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行政学院就的方法论:历史比较法和比较方法人事行政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第二节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1900 《政治与行政》)主要思想内容述评"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与行政必须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政党起中介作用):保持一宗恰当限度;控制仅限于对狭义的执行那个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等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政党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1)监理行政集权体制是政党得以对政府负责、加强民族与效率协调的重要保证2)由于美国政府高度分权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矛盾并非是能够为一个弱小的、涣散的政党所解决的,因此需要性全国性的较大的政党,行为吸引到法律以内。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五章 挑战和创新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PPT课件

11
六、简评
贡献: 第一,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 第二,迈开了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 第三,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 第五,深化了公共行政教育的内容。 第四,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
12
第二节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一、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的理论渊源 1、领导特质论 2、情景论 二、权变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权变领导模式的基本点 领导是否有效,既不是仅由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所决
认为公共行政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 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 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
3
二、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 至上观点反思和批判
从理论方面来看 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且还
是对广大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 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 。 从行政实践方面来看 首先,公共行政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然面,传 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所强调的指挥统一、层级节制等原则虽然促 进了效率,但是它们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其次,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研究者以机械 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的绩效。 最后,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的缺 乏效率并且已经明显地造成了更多的问题。
6
用公式表示为:
7
3、民主行政模式:新公共行政学不仅期待 政府能够通过观念与行为转换解决社会存在 的尖锐矛盾,更期待着公共行政进入一个全 新的领域,即当代民主社会中,建立民主行 政之模型。民主行政要求公众需要是行政体 系运转的轴心,即公众的权利或利益应高于 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利益满足。
8
四、新公共行政学对理论虚构,而在现实 的政治与行政运行中,行政体系游离于政策制定之 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