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李时珍传》 文言文训练

合集下载

“战疫”文言文专题训练讲评(三、四)《鲁云谷传》《李时珍传》

“战疫”文言文专题训练讲评(三、四)《鲁云谷传》《李时珍传》
戴 胜 鸟
上元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 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 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 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 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鲁云谷传》
(明)张 岱
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 恨人唾洟秽地。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 尤喜以涧箫和人度曲。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 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 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今 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次日呼之不起,排闼(推门)而入, 则遗蜕④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植立, 惝恍久之。谓生死大事,迅速若此,真如梦幻,痛悼不已。 归坐山斋,忆其生平,遂为作传。
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 《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仔细认真的考 察)其间,瑕疵不少。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 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似兹之类,不可枚举。
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shān之,遗缺者补之。 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 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 出产、气味、主治。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日
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 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某一没有主名的神 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 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 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每至人日,皇帝赐 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

【语文】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语文】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橄榄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

此果虽熟,其群亦青,故俗呼青果。

其有XXX黄者别堪,病物也。

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

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别上别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

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

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故人名为谏果。

(2)用自个儿的话讲讲橄榄为啥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讲明啥?【答案】(1)故/人/名为谏果。

(2)橄榄即使熟了,颜群仍然是青群的,因此又叫青果。

(3)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解析】【分析】(1)依照句意划分朗读节奏。

这句话的大意是:因此,人们给它命名叫青果。

故可知其停顿为:故/人/名为谏果。

(2)在初步明白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橄榄叫做“青果”缘故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

这句话是:此果虽熟,其群亦青,故俗呼青果。

翻译成现代汉语算是:橄榄即使熟了,颜群仍然是青群的,因此又叫青果。

(3)结合此段的关键句和引用的内容分析,文中引用的是渔人张九用橄榄治愈鳜鱼被棘的事例,该事例讲明了橄榄的作用: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

故答案为:⑴故/人/名为谏果。

⑵橄榄即使熟了,颜群仍然是青群的,因此又叫青果。

⑶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似乎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依照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明白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⑵此题考查明白文章内容的能力。

【精品】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文言文练习·古代名医老师版

【精品】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文言文练习·古代名医老师版

【精品】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2020年,疫情当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高考绝不可能回避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特此辑录并改编有关“古代名医”的文言文、试题和译文,助力大家备战2020高考!(以下试题特别照顾到部编本地区的新题型,请仔细应对!)中华名医传记目录《三国志·华佗传》《旧唐书·孙思邈传》张岱《鲁云谷传》《明史·李时珍传》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

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

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

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来。

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

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

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

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李时珍传》文言文及翻译

《李时珍传》文言文及翻译

《李时珍传》文言文李时珍传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李时珍,字东壁,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

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壁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日附于和气汤。

王感悟立适。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

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一岁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篡述诸家,心弹厘定。

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

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

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尊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爱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弘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修,长史苏恭增。

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绍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

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有当析而混者,女萎,二物并为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杖,一物而分为两种,生姜、薯蔬,莱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不能辨其种类,三,日用之蔬,罔克的其质名,黑豆、赤救大小同条,芒消、硝石,水火混注,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寇氏《衍义》之舛谬:黄花即钩吻,旋花即山姜,陶氏《别灵》之差讹,欧浆、苦胆,草果重出,掌氏之不审。

二、翻译: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

医书《本草》所载药物,自神农所传止有三百六十五种,梁代陶弘景增加三百六十五种,共七百三十种,唐代苏恭增加一百一十四种,宋代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到掌禹锡、唐慎微等人,先后增补,合计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当时认为诸药齐备。

然其中品类既繁,名称杂乱,或一物分为二三种名称,或二物混为一种,时珍深以为不当。

他又多方采集,删繁补缺,历经三十年,查阅八百余家医书,三易其稿而成书,名为《本草纲目》。

该书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李时珍传》阅读练习

《李时珍传》阅读练习

《李时珍传》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

年十四,补诸生。

三试于乡,不售。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

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同“嫡子”)。

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

王感悟,立适子。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

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

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

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

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

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

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

似兹之类,不可枚举。

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

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

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

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

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

虽命医书,实赅物理。

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著成昭代之典。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

晚年,自号濒湖山人。

所著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本文选自《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B. 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C. 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D. 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补诸生,明清两代皇亲国戚王公重臣子弟免试入学为生员,民间极端俊异者,也可免试入学为生员。

战疫古文训练2(鲁云谷、李时珍传)

战疫古文训练2(鲁云谷、李时珍传)

“战疫”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四)第三篇鲁云谷传(明)张岱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

而尤喜以涧箫和人度曲。

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

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④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植立,惝恍久之。

谓生死大事,迅速若此,真如梦幻,痛悼不已。

归坐山斋,忆其生平,遂为作传。

张子曰: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

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头⑤取其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⑥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

谓余弟道之曰:“某以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

”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有删改)【注】①岐黄:指医学。

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

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

④遗蜕:死去。

⑤苍头:仆人。

⑥:室人:妻子。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B.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C.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D.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2.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悬壶”,即悬壶济世,人们对医生行医的尊称。

李时珍练习

李时珍练习
17《李时珍夜宿古寺》当堂训练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
一Hale Waihona Puke 书写生字。尘煮砖
二、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涎(xián yán)滑 胭(yīn yān)脂(长常)年累月
生嚼(jiáo jué) 长年累(lěi lèi)月 (察查)访民情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李时珍与弟子因错过客店夜宿古寺
第二段():师徒俩住破庙,啃食干粮,但为了修订
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
第三段():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月下记载,亲尝中药。
四、拓展练习(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轮廓大好月色晓行夜宿大好月色夜幕皎洁降临隐隐约约飞鸟归林
()慢慢()了,这正是()的时候,密林中不时传来各种鸟鸣,像是在互相问候,又像是在交换一天的见闻。在前方树丛中()可以看见房屋的(),()的月亮慢慢升上天空,把她的清辉遍洒在山林之间,仿佛为群山和丛林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巾。

高中历史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远方的礼物),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遥远的地方)……--李世民诗材料二: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材料三:至元十五年(1278年)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元史》卷10材料四: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

……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太宗如何对待国外使臣来访?唐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对国内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宋朝重视对外商贸活动的目的是什么?(3)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我国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

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

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

……《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

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史李时珍传》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好:喜欢
B. 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或者
C.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未几:不久
D. 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自: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3.文中反映了李时珍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答:
参考答案:1.( B )有的
2.(1)于是穷搜博采,删除繁杂,增补缺漏,经历约三十年,查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

(2)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天子十分赞赏这部书,下令刊行天下,从此士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

3.反映其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
【译文】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爱好读医学书,医书《本草》,从神农传下来的药物有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添的药物数量与神农的差不多,唐朝苏恭增加了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加了一百二十种,到掌禹锡、唐慎微这一辈人,先后增补合计一千五百八十种,当时认为很完备了; 但是品类分得繁多,名称又杂乱,有的一物分为二三,有的两物混为一品,李时珍对此感到很不满意。

于是穷搜博采,删除繁杂,增补缺漏,经历约三十年,查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稿本经多次修改才成书,书名叫《本草纲目》。

书中增加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订正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先标正名作为纲目,接下来附上各家注释为目,然后用集解详细记录该药物的产地、形状、色泽,又把气味主治某病的方剂附上。

书编好后,准备进献给朝廷,李时珍却突然去世。

不久,神宗皇帝下诏修国史,重赏征求各地书籍。

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天子十分赞赏这部书,下令刊行天下,从此士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

李时珍做过楚王府奉祠正官职,儿子李建中,做过四川蓬溪知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