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干姜,肉桂,蜀椒。
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
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
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
开水冲泡代茶饮。
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
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
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名方集锦】中医名医秘方精选汇集

【名⽅集锦】中医名医秘⽅精选汇集资料来源:⽹站⽹络编辑制作:《长庚书库》【名⽅集锦】中医名医秘⽅精选汇集深圳市陈东飚编辑编者按: 我收藏的这些药⽅多数是有⼈⽤过,确有特效的,可供参考。
但我还没有全部⽤过,如想试⽤请咨询专业医⽣,然后再使⽤。
这是奉献给你的最珍贵的礼物啊,好好收藏,必将受益⽆穷!但耍注意:“是药三分毒”,任何医⽅、药物都不可随便使⽤的,如想采⽤最好咨询⼀下当地医⽣,⼀定要在医⽣指导下实施。
⼀切后果⾃负!笔者不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民间秘⽅:⾼烧不退两服退烧名医秘⽅:⼩⼉久烧不退神效⽅郭⽼秘⽅:⽌咳屡⽤屡验疗效百分百名医验⽅:咳嗽痰多秘⽅杏苏⼆陈汤滋阴润肺⽌咳汤—专治⼲咳:沙参20克、百合、款冬花、鱼腥草各15克、麦冬、桑⽩⽪各12克、桔梗、前胡、百部、浙贝母各9克、⽣⽢草6克。
每⽇1剂,⽔煎加冰糖调味,分三次服。
专治⼲咳(⽆痰),⼀剂见效,2剂愈、屡⽤屡效。
凡⼲咳,不论内伤或外感所致,均系阴虚、肺燥,服此滋阴润肺汤,⾃然药到病除。
陈东飚⾃拟⽅名医秘⽅:⼩⼉久咳不⽌三剂即愈名医秘⽅:⼩⼉久喘不⽌圣⽅⼉童哮喘、⽀⽓管炎益肺化饮⽅民间秘⽅:扁桃体炎断根圣⽅名医秘⽅:声⾳沙哑神⽅名医秘⽅:重症救命神⽅⾦银花汤仲景神⽅:起死回⽣经典妙⽅祖传秘⽅:神经性⽕⽛痛蛀⽛神⽅祖传秘⽅:根治各类胃病天下奇⽅秘⽅:胃及⼗⼆指肠溃疡断根秘⽅名医秘⽅:胃脘痛速效神⽅治疗盲肠炎千年神⽅结肠炎惊世绝⽅名医秘⽅:糖尿病灵验效⽅三⽉根治糖尿病根治神⽅名医秘⽅:糖尿病国家级圣⽅糖尿病神⽅!秘⽅:糖尿病从此有救啦!名医秘⽅:糖尿病神⽅固本降糖丸秘⽅:重症肌⽆⼒圣⽅强肌健⼒饮名医秘⽅:陈年⼼脏病验⽅冠⼼、⼼绞痛圣⽅阴维⼼痛饮病毒性⼼肌炎惊世奇⽅秘⽅:祖传圣⽅肥胖病减肥百分百名医名⽅:告别痴呆不是梦名医秘⽅:脑萎缩神⽅芪川益智汤祖传秘⽅:前列腺炎神⽅就嗑南⽠⼦名名医秘⽅:前列腺癃闭特效圣⽅名医秘⽅:前列腺神⽅前列⼀号前列腺肥⼤秘⽅,⼀路通畅!名医圣⽅:慢前列腺炎神效⽅名医秘⽅:前列腺增⽣圣⽅古今秘⽅:尿道癃闭神⽅蝼蛄螇蟀名医秘⽅:蛋⽩尿神⽅尿浊汤男⼥补肾秘⽅⽴见奇效男性福⾳:不孕秘⽅益肾种⼦汤尿毒症偏⽅!请互相告知!名医秘⽅:慢性肾衰神⽅救肾汤华佗神⽅:急性黄疸性肝炎圣⽅鸡⾻草汤名医秘⽅:肝炎神⽅降酶汤名医秘⽅:肝脾肿⼤圣⽅名医秘⽅:脂肪肝圣⽅疏肝降脂汤⼄肝不⽤愁,马兰常吃得根治名医秘⽅:⽔肿过膝⽅⾻质增⽣、⾻刺天下绝⽅祖传秘⽅:⾻质增⽣神⽅芥末⽩醋糊千古秘⽅:⾻质增⽣祖传秘⽅名医秘⽅:腰椎病风湿特效圣⽅秘⽅:腰间盘突出,验⽅更突出!名医秘⽅:坐⾻神经痛坐⾻⼗四汤祖传秘⽅:⼩腿抽筋神⽅芍药⽢草汤千家妙⽅:⽩癜风神⽅如意⿊⽩散名医秘⽅:痔疮⼀周根治秘⽅:⼆⼗年痔漏⼀招清!⼥名医秘⽅:崩漏(宫⾎)圣⽅⾸次揭密乳腺炎秘⽅:灵验⽆⽐名医名⽅:乳腺增⽣秘⽅柴青乳癖散【祖辈神⽅】专治不孕百年验⽅:当归15克、丹⽪25克、延胡索10克、桃仁10克、黄芩10克、⽢草10克、丹参15克、红花15克、砂仁15克、⽜膝10克。
名医名方秘方(二十二)

名医名方秘方(二十二)董宿方小儿诸疾一、海桐皮散[组成]海桐皮、当归、牡丹皮、熟地黄、牛膝各30克、山茱萸、补骨脂各15克。
[用法]上锉碎,每服6克,水50毫升,葱白2寸,煎至25毫升。
[功效]祛风通络,滋补肝肾。
[主治]小儿脚挛、不能伸举。
[来源]《奇效良方》二、薏苡仁丸[组成]薏苡仁、当归、防风、牡丹皮、羌活、酸枣仁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每服1丸,用荆芥汤不拘时化下。
[功效]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小儿手拳不能展用。
[来源]《奇效良方》三、观音全蝎散[组成]全蝎21个、天麻、防风、羌活各1.5克、川白芷、炙甘草、扁豆、黄芪各9克、砂仁、赤茯苓各15克。
[用法]上同为末。
每用3克,以冬瓜仁煎汤,不拘时调服。
[功效]健脾和中,祛风化痰锁惊。
[主治]小儿外感风寒,内伤脾胃,致吐泻不止,遂成慢惊等证。
[来源]《奇效良方》四、吉州醒脾散[组成]人参、白术、木香、白茯苓、白附子、天麻、全蝎、僵蚕各等分。
[用法]上锉碎,每服6克,水50毫升,生姜3片,煎至25毫升。
[功效]健脾化痰,安神定惊。
[主治]小儿慢惊,神昏目慢,多睡有痰。
[来源]《奇效良方》五、天竺黄散[组成]天竺黄、川郁金、山栀子、白僵蚕、蝉壳、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一岁1.5克,熟水,薄荷汤皆可服,不拘时。
[功效]清热化痰镇惊。
[主治]治小儿惊风热。
[来源]《奇效良方》六、木通散[组成]羌活、山栀子各6克、大黄、木通、赤伏苓、甘草各3克。
[用法]上锉碎,每服6克,入紫苏叶少些,用水50毫升,煎至25毫升。
不拘时服。
[功效]泻肝风,降心火,利惊热。
[主治]小儿肝心有热、惊悸。
[来源]《奇效良方》七、参香丸[组成]乳香、木香、石菖蒲、人参、良善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酒糊丸,如麻子大。
一岁儿10丸,食远米饮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功效]健脾温中,理气止痛。
[主治]小儿心腹疼痛,及肠冷便青。
[来源]《奇效良方》八、蓬仙丸[组成]桂心、乳香、蓬莪术各15克。
名医名方第一

曹东义曹东义,男,1958年生,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弟子,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硕士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
主持省级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等著作12部。
1975年开始在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和小侯公社任乡村医生,期间多次参加学历教育,并读研究生和拜师学习,后从事肺系疾病研究多年。
桑杷二百五汤组成:桑叶12克,枇杷叶12克,百合15克,百部15克,五味子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川牛膝20克,炒麦芽30克。
功用:滋降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阴虚肺燥,肺失润降引起的久咳伤肺、干咳无痰者。
用法:每日1剂,加水适量,头煎20分钟,二煎30分钟,2次煎液混匀,分早晚服用。
方解:《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曹东义认为,肺配金秋之气,易被燥伤,故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通调水道”等功能,皆需阴津充沛,方能成行。
肺以肃降为主,宣发皮毛为辅,故祛邪宣肺皆系权宜之计,润肺固金方为治本之策。
“顺其性为补”,对久咳伤肺、干咳无痰者,他善用凉润之法治之,并自拟基本处方“桑杷二百五汤”在临床上加减运用,疗效颇佳。
桑叶、枇杷叶善入肺经,宣肺而不伤阴。
百合与百部相须为用,皆为补肺润肺之品,生津润燥,治肺气不足,阴津损伤之要药,古人有“百合固金汤”,固金即补肺,且百部杀虫、祛邪治久咳,与百合为润肺治本之药,二者合用,其效快捷,共为治本要药;沙参、麦冬善养肺胃之阴,古有沙参麦冬汤,以治胃肺气逆之证,有润降之功,与桑叶、枇杷叶加强润肺止咳作用为臣药;佐以五味子,取其性温以佐制君臣之寒凉,其味酸而佐制君臣之甘苦,且具有敛肺止咳作用;川牛膝起到引药下行之作用。
祖传偏方:《石室秘录》《辨证录》名医名方秘方

祖传偏方:《石室秘录》《辨证录》名医名方秘方疟疾一、福阳消疟丹[组成]人参15克、鳖甲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当归21克、白芍21克、柴胡3克、枳壳3克、槟榔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疟疾下痢。
[来源]《石室秘录》二、解寒汤[组成]人参15克、白术30克、附子0.9克、苍术9克!川芎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
2剂汗出而愈。
[功效]温中健脾。
[来源]《辨证录》腰痛一、轻腰汤[组成]白术30克、薏仁30克、茯苓15克、防己1.5克。
[用法]水煎服。
连服2剂,而腰轻矣。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人有两腰重如带三千文不能俯仰者,夫腰痛不同,此病因房劳力役,又感风湿而成。
[来源]《辨证录》二、上下兼养丹[组成]熟地21克、杜仲15克、麦冬15克、北五味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腰痛与头痛。
[来源]《石室秘录》阳痿一、起阳至神丹[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远志3克、巴戟天3克、肉苁蓉3克、肉桂6克、人参9克、枸杞子9克、茯神9克、杜仲3克、白术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肾填精起阳。
[主治]痿而不振。
乃过于琢削,日泻其肾中之水,亦曰消之。
[来源]《石室秘录》二、润涸汤[组成]熟地60克、白术30克、巴戟天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阴已痿弱,见色不举,若强勉入房,以耗竭其精,则大小便牵痛,数到厕而不得便,愈便则愈痛,愈痛则愈便,人以为肾火之燥也,谁知是肾水之燥也。
[来源]《辨证录》水肿一、消水神方[组成]牵牛9克、甘遂9克。
[用法]水煎服。
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
[功效]峻下逐水。
[主治]水肿之病,由士不能克水所致。
[来源]《石室秘录》二、泄水至神汤[组成]大麦须60克、茯苓30克、白术60克、小赤豆9克。
[用法]水煎服。
1剂而腹必雷鸣,泻水如注,再剂而水尽消无遗,不心3剂也。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人有两足跗先肿,渐渐肿胀至腹,按胀上如泥之可抟,小便不利,大便反结,此由土气之郁非水肿也。
『名医名方』柏子养心汤补气养心

『名医名方』柏子养心汤补气养心
组成:生黄芪3克,麦冬3克,酸枣仁3克,人参3克,柏子仁3克,茯神2克,川芎2克,制远志2克,当归6克,五味子10粒,炙甘草1.5克,生姜3片。
简介:
【辨证】气虚不足。
【治法】补气养心,安神除烦。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子烦,左寸脉微弱者。
类别:其它
出处:《叶氏女科证治秘方》卷二。
方剂名称柏子养心汤
药物组成柏子仁4钱,茯神4钱,丹参4钱,枣仁2钱,枸杞3钱,熟地3钱,玉京2钱,泽兰5钱,夏枯草3钱。
加减虚烦口渴,无自汗及欲呕者,加栀子炭2钱,豆豉1钱。
处方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方剂主治经行无定期,色较正常,血量少,性情急躁,时或抑郁不舒,心悸,怔仲,多梦,食少胸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而弦数。
方剂功效养心益肾。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实习编辑:倪舜丽)。
妇科(名医名方)20111130(调剂方)

妇科验方目录1 不孕证 (1)1.1排卵汤 (1)1.2调经种玉汤 (3)1.3通管汤 (5)1.4少腹逐瘀加减方 (8)1.5调元通经汤 (11)2流产 (14)2.1益肾安胎汤 (14)2.2益元安胎汤 (15)2.3调补冲任方 (19)2.4固冲安麟汤 (21)3妊娠坐骨神经痛 (23)加味当归芍药汤 (23)4产后恶露 (25)4.1化瘀止漏汤 (25)4.2缩宫逐瘀汤 (29)5 产后小便不通 (31)黄芪桂车汤 (31)6痛经 (35)6.1痛经煎 (35)6.2逐瘀调经汤 (36)7月经不调 (39)7.1调经汤 (39)7.2养阴清热调经汤 (41)8崩漏 (43)8.1桃红二丹四物汤 (43)8.2芪断固参汤 (45)8.3八珍止血方 (48)8.4固冲益气摄血汤 (50)8.5养宫汤 (52)9带下病 (54)红藤六妙饮 (54)10子宫颈炎 (55)清宫解毒饮 (55)11外阴炎 (59)祛湿清热汤与清白散 (59)12附件炎 (62)加味桂枝茯苓丸 (62)13更年期综合征 (64)益肾汤 (64)14乳核肿痛 (68)消瘀散结汤 (68)15乳腺增生病 (71)15.1疏肝和营汤 (71)15.2乳癖灵 (73)16卵巢囊肿 (76)清卵巢囊肿汤 (76)1 不孕证1.1排卵汤组成:北柴胡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0g,益母草10g,泽兰10g,苏木10g,刘寄奴10g,牛膝10g,生蒲黄10g,酒女贞子10g,覆盆子10g,盐菟丝子10g,枸杞子10g。
功能:补肾调经,谐调阴阳。
主治:妇女不孕症。
用法:每日1剂。
方解:本方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敛阴调经;赤芍、鸡血藤、益母草和血调经;刘寄奴除新旧之瘀血;泽兰入厥阴经,能行血利水;牛膝为肝肾引经药,以泻恶血,引药下行,使瘀结消散,气血得以畅行;女贞子、覆盆子滋补肝肾、疗肾水亏虚;枸杞子滋肝补肾,填精补血;菟丝子温补三阴经以益精髓,其性柔润,故补而不燥,补而不峻,既益阴精,又助肾阳,使阳生阴长,有促进性腺机能的作用。
中医名医名方

中医名医名方1、柴胡解毒汤(主治肝炎)[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 2克,草河车6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按语]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有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机体免疫、利胆、保肝等作用;黄芩也有护肝、利胆的作用;茵陈蒿利胆、保肝作用显著;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则为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2、柴胡鳖甲汤(主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白药12克,红花9克,茜草9克,土元6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具体煎药方法可采用:头煎5分钟、二煎15分钟、三煎50分钟。
这样可避免因久煎破坏柴胡的疏肝调气作用,又可避免因煎药时间短暂而熬不出补益中药的有效成分之缺陷[主治]慢性肝炎晚期,出现蛋白倒置;乙型肝炎“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而证见肝脾肿大疼痛,夜间加重,腹胀,口咽发干,面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弦而细者[按语]病至肝炎晚期,正气衰惫,毒邪式微,疾病的关键已不是毒邪,而是正虚(这里是指阴虚)和病理产物--瘀血症块。
因此,治疗的重点已由解毒为主变为以扶正和软坚活血为主,正如仲景所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种灵活地因证而异的“柴胡解毒系列方药”的运用,不仅对诊治肝病极有价值,而且对指导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有积极的意义。
3、变通大柴胡汤(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组成]柴胡18克,大黄9克,白芍9克,枳实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郁金9克,生姜12克。
[用法]日1-2剂,水煎分服。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
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位置:好大夫在线> 赵东奇大夫个人网站> 文章列表> 文章详情中医传承名医名方--(刘渡舟、关幼波、董建华、李寿山、赵炳南、何少山、陈渭良、邹学熹、丁锷、王云铭、祝谌予)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6535)1、柴胡解毒汤(主治肝炎)[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主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按语]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有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机体免疫、利胆、保肝等作用;黄芩也有护肝、利胆的作用;茵陈蒿利胆、保肝作用显著;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则为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2、柴胡鳖甲汤(主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成] 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白药12克,红花9克,茜草9克,土元6克。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具体煎药方法可采用:头煎5分钟、二煎15分钟、三煎50分钟。
这样可避免因久煎破坏柴胡的疏肝调气作用,又可避免因煎药时间短暂而熬不出补益中药的有效成分之缺陷[主治] 慢性肝炎晚期,出现蛋白倒置;乙型肝炎“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而证见肝脾肿大疼痛,夜间加重,腹胀,口咽发干,面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弦而细者[按语] 病至肝炎晚期,正气衰惫,毒邪式微,疾病的关键已不是毒邪,而是正虚(这里是指阴虚)和病理产物--瘀血症块。
因此,治疗的重点已由解毒为主变为以扶正和软坚活血为主,正如仲景所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种灵活地因证而异的“柴胡解毒系列方药”的运用,不仅对诊治肝病极有价值,而且对指导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有积极的意义。
3、变通大柴胡汤(主治胆囊炎、胆石症)[组成] 柴胡18克,大黄9克,白芍9克,枳实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郁金9克,生姜12克。
[用法] 日1-2剂,水煎分服。
[主治] 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
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按语] 现代研究表明,柴胡有解热、抗菌、抗炎、得胆、护肝、镇痛等作用;大黄亦有很强的解热、抗菌、抗炎、利胆等作用;白芍有很好的镇痛、抗炎等作用;郁金、黄芩均有利胆、挤菌作用,故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由于本方多苦寒之品,故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
临证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刘渡舟简介辽宁营口人,生于1917年。
1932年拜当地名医为师学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验俱丰,擅治肝病、肾病、心病。
“柴胡解毒汤系列”,治疗肝炎重症、澳抗阳性转阴,早期肝硬化等功效颇著在群众中享有盛誉。
骨质增生治方(关幼波)骨痹汤[组成] 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
加减:本方多年来用在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加减用来治疗胁痛、顽固性头痛以及痹证疼痛等病证。
若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30克、姜黄10克;气虚者加生黄芪15-30克;疼痛剧烈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
腰椎骨质增生,加川续断3 0克,桑寄生30克。
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
因方中白芍用量较大,脾弱者服药后会出现便溏甚至脾泻,此时可加入白术或苍术10-15克以健脾祛湿。
[用法] 水煎用,每日服一剂,每剂分二次服用。
[主治] 骨质增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按语]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中医亦称之为“骨痹”。
颈椎骨质增生症见:颈项强痛,转侧不便,牵及单侧或双侧肩及上肢疼痛、麻木,并可引起头晕、心悸、恶心,甚至颈项强痛不能平卧等。
腰椎骨质增生主要症状是,腰痛、活动不便,牵及一侧或双侧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
足跟骨质增生主要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足跟疼痛,不能落地行走,清晨起床下地时疼痛加剧,足跟下如踏有硬物感。
“骨痹”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青年患者偶可见到。
病因是人到中年后,肝肾开始虚衰,气血有所不足,人的活动量减少,气血有所不周,加之外受寒邪湿多,客于骨髓,发而为痹。
劳伤筋骨者,肝肾自伤,因此,越是青壮年时期运动量大的人和干重体力劳动的人,进入中老年后如不坚持活动,越容易患此病。
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方(关幼波)养血平肝汤[组成] 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生石膏10克,首乌藤3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杭菊花10克,木瓜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加减:血脉壅滞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克,通血脉消瘀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0克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克,配合杭菊、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加川断10克、枸杞子10克、牛膝10克补肾气;阴虚明显见五心烦热,口干者,加北沙参30克、石斛10克,以滋养阴液。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主治] 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
[按语] 关老擅治肝病,对内科疑难病证也有独到认识,为当代临床大家。
本方养血平肝、散风止痛,标本兼施,颇为平和,为治顽固性头痛之良方。
肝炎恢复期治方(关幼波)滋补肝肾丸[组成] 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10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
或作蜜膏,每服一匙(10克),日服三次。
[主治] 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者。
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衰弱者。
[按语] 乙癸同源,肝肾相关。
肝木得肾水之涵养则荣,失之则萎。
病理上,子病及母、肝病累肾,则肝肾同病,阴血耗伤。
所以,肝病日久,不能一味治肝,还应补肾;肝肾同治,水旺木荣,方有利于肝病的恢复,防止迁延性、慢性肝炎的发生。
“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谓也。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关幼波)青碧散[组成] 青黛10克(包),明矾3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15克,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泽兰12克,六一散15克(包)加减:若见有肝热,头晕目眩(血压常波动或一直偏高者),属于实证者加苦丁茶、生槐米;血压显著各高并伴有头痛者,加生石膏;若属大肠湿热,大便粘滞不畅者,加川军、瓜蒌、白头翁、秦皮、焦四仙;若见明显乏力,动则气短汗出,面肢浮肿,证属脾虚气弱者,加葛根、党参、苍术、玉米须、泽泻;若见失眠,腰膝酸软,劳累后肝区疼痛加重,证属阴虚血亏者,加何首乌、黄精、枸杞子等。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共研细末,装一号胶囊,每次饭后服一粒,每日2-3次。
[主治]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
临床以肝炎恢复期由于过度强调营养所致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食欲亢进,仍极度疲乏,不耐劳作,大便不调(次数多、不成形、不畅通),舌质暗,苔白,脉沉滑为特征。
[按语]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系肝炎后脂肪代谢紊乱、中性脂肪在肝细胸内堆积而成。
检查:肝脏可增大。
血清胆固醇多数偏高,谷内转氨酶和麝浊均呈轻度或中度增高。
关老在中医所谓:“肥人多湿”,“体胖多痰”的启发下,结合患者苔白腻,舌质暗,脉弦滑等痰湿阻络之征,认为本病证属湿热凝痰、痰阻血络,从“痰湿”论治。
立论新颖,用药准确,故收效满意。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方(关幼波)1、健脾舒肝丸。
[组成] 党参12克,山药12克,炒苡米12克,陈皮12克,草蔻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或倍其量,其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
[主治] 肝病后,胸胁胀满,纳食不香,身倦乏力者。
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消化机能未完全恢复者。
[按语] 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旺盛,首乘脾土,所以《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关老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逐步体会到,肝炎病邪,最易伤脾,以致肝郁脾虚之证,故立调和肝脾之法,创制本方。
验之临床,多获效验。
关幼波简介 1913年生于北京,16岁随父学医,29岁独立行医,迄今50余年。
现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
对内科杂病、儿、妇、皮肤、五等科疾患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
对于危难重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
对肝病的论治见解独特,疗效卓著,堪称大家。
高血压病治方(董建华)黄精四草汤[组成] 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豨莶草15克。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主治] 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高血压病)。
[按语] 本方药少功著,验之临床多获良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黄精、夏枯草、益母草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益母草、车前草又有良好的利尿作用,故又可通过利尿而降压。
董建华简介生于1918年,上海青浦人。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学术委员和科委委员,并任人大常务会科教文卫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等职。
董氏早年拜上海中医严二陵先生为师,得其真传,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治内、妇杂病,尤精于外感热病和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创通降学说。
老年喘咳方(董建华)加味麦味地黄汤[组成] 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肉桂3-6克[用法] 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两服[主治] 老年性喘咳(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许多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
[按语] 肾主纳气,故久病喘咳,根源在于肾虚。
本方以麦味地黄汤补肾阴;以肉桂微微生火,冀水中求火;紫石英纳气定喘。
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故于肾气亏虚之喘咳有良效。
胃病治方(李寿山)1、补中消痞汤(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组成] 黄芪15克,党参15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白术15克。
加减: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元胡、香橼皮;胸脘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者加当归、枸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