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拼音乐园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用“________”画出来。

2. 选出正确的字组词。

3.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4. 句子万花筒(《丝绸之路》)在外交场合,要使用外交辞令,本课就有一些外交辞令,如:“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你能从文中摘抄两句外交辞令吗?________________5. 课内阅读(《丝绸之路》)(1)理解词语的意思。

出使:________ 遐想:________(2)按课文内容填空。

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中国将________带向西亚和欧洲,如养蚕、缫丝,、________、________、凿井、________等;将西域的食品带到中国,如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芝麻、无花果等,还将________、犀牛、良马等动物也带回中国;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绘画、雕刻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________6. 拓展阅读古代丝绸之路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这里有令后世惊叹的东西方艺术珍宝,凝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的古文字,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发掘。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举世闻名的敦煌,神秘的楼兰古国,静静地矗立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

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

丝绸之路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恒的。

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它是一条无尽的历史长廊,一头系着汉唐盛世,一头连着西方文明;一头系着古长安,一头连着遥远的波斯湾。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填空题1. 我能写词语。

2. 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广阔壮大。

________②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________③高而险峻的山岭。

________3. 填上合适的词语。

古朴________________饱满栩栩________浩浩________ 五彩________ 崇山________4.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____首________(bǐ bì)________立________(chùzhù)________麻________(zī zhī)包________(fu fū)________装________(róng yóng)栩________如生________(xúxǔ)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飘忽飘荡①校园里________着欢乐的歌声。

②望着这座群雕,人们仿佛听到了________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欢呼欢腾③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________。

④“来了!来了”安息国土士兵________起来。

6. 课文内容我知道①文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________朝。

我国的__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②“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语言表达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②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扩句)③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大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9分)1. (6分)读拼音,写汉字。

yóu yúpínɡbǐzǐxìshànɡ b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赞叹——_______ 似乎——_______ 惊奇——_______反义词:清澈——_______ 活泼——_______ 一丝不苟——_______3. (4分)写出近义词激情—_______ 婉转—_______ 雄壮—_______4. (4分)照样子,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

狗(汪汪)牛_______ 公鸡_______ 杜鹃_______5. (2分)选择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A . jùfùpìlǔáo bù剧覆僻虏熬怖B . áo bùfùjùlǔpì熬怖覆剧虏僻C . áo bùjùlǔfùpì熬怖剧虏覆僻D . pìfùáo lǔjùbù僻覆熬虏剧怖6. (5分)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老百姓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宝船。

老百姓个个惊叹不已。

②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险精神。

郑和远航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二、判断题 (共1题;共8分)7. (8分)判断句子正误。

(1)“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赞不绝口”这几个词都是西方人初次看到中国丝稠的惊叹之情。

(2)“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默记地形、牧场、泉水等分布情况。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9分)1. (6分)读拼音,写词语。

lì zhèng míng yuètóng xuézìj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ià yǔbái yún s huǐ tián shū bě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多音字组词饮yǐn_______yìn_______卷juǎn_______juàn_______似sì_______shì_______转zhuǎn_______zhuàn_______3. (4分)填同音字nǎo:头_______ 烦_______ 大_______ 苦_______yú:_______快 _______树 _______是年_______古稀mò:寂 _______ 沙_______ _______名奇妙 _______ _______无闻4. (4分)词语巧搭配。

漂亮的_______ _______寒风快乐地_______ _______训斥欢乐的_______ _______严冬尽情地_______ _______游戏5. (2分)选出意思错误的句子()A . 这篇课文介绍了张骞开通丝稠之路的情况。

B . 这篇课文说明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了巨大作用。

C . 这篇课文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西域各国的帮助。

D . 这篇课文能使我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6. (5分)给下列词语排排队。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9分)1.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微笑 _______的端详 _______地争吵_______的目光_______的雕塑 _______的感触2.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吨_______ 漫_______ 斑_______ 恐_______ 毫_______纯_______ 慢_______ 班_______ 孔_______ 豪_______3. (4分)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

_______: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_______:头脑迟钝,不灵活。

_______: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4. (4分)给下面字加部首组成字,再组词语胡 _______ _______ 音 _______ _______ 页 _______ _______ 角 _______ _______5. (2分)选出意思错误的句子()A . 这篇课文介绍了张骞开通丝稠之路的情况。

B . 这篇课文说明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了巨大作用。

C . 这篇课文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西域各国的帮助。

D . 这篇课文能使我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6. (5分)句子练习。

(1)用上“倾注”,写一句表现“母爱”的句子。

(2)小明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改为转述句)(3)一滴水_______很小很小,_______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填关联词语)二、判断题 (共1题;共8分)7. (8分)判断句子正误。

(1)“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赞不绝口”这几个词都是西方人初次看到中国丝稠的惊叹之情。

(2)“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默记地形、牧场、泉水等分布情况。

五年级下语文《丝绸之路》一课一练课后作业答案阅读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下语文《丝绸之路》一课一练课后作业答案阅读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下语文《丝绸之路》一课一练课后作业答案阅读同步练习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一课一练课后作业答案阅读同步练习题
*2丝绸之路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岭()()如生五彩()()
不计()()丰富()()美()美()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省________市玉祥门外,这里原是汉代古都________,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往西一直到________。

2、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中国将________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如养蚕、缫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灌溉等;将西域的食品带到中国,如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芝麻、无花果等,还将犀牛、________、良马等动物也带回中国;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绘画、雕刻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______________。

三、品味探究。

1、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课后习题(人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课后习题(人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课后习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课后习题(人教版)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精神( )满丰富多( ) 不( )其数( )( )如生绫( )绸缎 ( )绸之路 ( )山( )岭五彩( )( )形容人物神态的:形容数量多的:形容山势特点的:二、句子呼啦圈。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

用“ ”标出。

(2)照样子仿写。

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着那捡垃圾的瘦骨嶙峋的老奶奶,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广角。

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这条路,。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2.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1)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四、读下面的小学语文材料,完成练习。

在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丝绸之路是地球上唯一有效的东西方联系之路。

丝绸之路沿线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财富,理应得到全人类的保护。

将丝绸之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更好的保护。

你支持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丝绸之路》参考答案:一、精神饱满丰富多彩不计其数栩栩如生绫罗绸缎丝绸之路崇山峻岭五彩缤纷二、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仿佛看到奥运健儿夺取了桂冠看到她清贫的生活。

三、1.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2.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第一单元 2 丝绸之路(同步讲练测)_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word文档

第一单元 2 丝绸之路(同步讲练测)_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word文档

第2课丝绸之路开心回顾1. 【题文】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进了蒙.(ménɡměnɡ)古包,好.(hào hǎo)客的主人端进来手抓羊肉。

干.(ɡānɡàn)部向我们敬酒,鄂.(é è)温克姑娘.(niɑnɡnánɡ)们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hánɡ xínɡ)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shì sì)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答案】měnɡhàoɡàn è niɑnɡxínɡsì【解析】字音的考查。

【难度】容易【结束】2. 【题文】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 )(2)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 )(3)回旋,盘绕。

( )(4)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 )(5)从回忆里体会。

( )【答案】(1)一碧千里(2)无拘无束(3)迂回(4)拘束(5)回味【解析】考查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难度】一般【结束】课前导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二、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

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1.(1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古代丝绸之路
古老的丝绸之路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这里有令后世惊叹的东西方艺术珍宝,凝结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的古文字。

这些都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和发掘。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绵延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

举世闻名的敦煌、神秘的楼兰古国,静静地矗立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传达给人们的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

丝绸之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恒的。

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她是一条无尽的历史长廊,一头系着汉唐盛世,一头连着西方文明;
一头系着古长安,一头连着遥远的古罗马。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丝绸之路已有年的历史,它的起点是,终点是。

②“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将古代亚洲、、的文明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
明的交流。

”作者把丝绸之路比作,你从中体会到了。

(2) 文中有不少成语,请摘抄下来。

(3) 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二、语言表达(10分)
2.(4分)照样子仿写句子。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 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望着那捡垃圾的瘦骨嶙峋的老奶奶,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 马路上许多飞快的汽车向前奔跑。

(2) 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3) 听了玄奘取经的故事,不由得心生敬佩。

三、填空题(30分)
4.(6分)按要求归类。

精神饱满丰富多彩不计其数栩栩如生
绫罗绸缎丝绸之路崇山峻岭五彩缤纷
形容人物神态的:
形容数量多的:
形容山势特点的:
5.(3分)读句子,选词填空。

屹立矗立挺立伫立
(1) 爸爸久久地()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2) 高高的白杨树()在公路两旁。

(3) 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6. (17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栩栩( )( ) 商旅( )( ) 不计( )( )
作( )( )礼 循( )( )去 崇山( )( )
五彩( )( ) 美( )美( ) 浩浩( )( )
(1) 形容贸易繁荣的词语是 ,写山岭的词语是 。

(2) 在这些词语中,我最喜欢 ,我还会用它写句子呢。

(3)
单靠“死”







写一写与“看”有关的词语,例如:循声望去。

13.
(4分)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矗立(chù cù) 绫罗绸缎(lín ɡ lín ) 凹眼(āo wā) 美轮美奂(huàn hàn ) 作缫丝(sāo shāo ) 匕首(bǐ bì) 戎装(róng jiè
) 芝麻(zhī zī) .
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
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
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
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
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
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
多鸟”的效果。

7.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
,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
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
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
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
“先


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
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
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
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
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
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果。

四、简答题(14分)
8.(6分)课文广角。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
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1)
“我们”是指和。

(2) 把丝绸之路称为“伟大的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还知道一些著名人物与丝绸之路有关。

如:出使西域的,投笔从戎的,西天取经的。

9. (4分)根据课文理解问题。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1)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10.(4分)理解句子意思。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 用“____”画出句子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2) 这句话与课文中的“”相呼应。

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2)略。

(3)略。

【解析】(1)阅读全文,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大意。

二、语言表达
2.【答案】(1)看到了勇敢的士兵们和敌人搏斗的场面,仿佛听到他们胜利的号角声。

(2)看到她清贫的生活。

【解析】放仿写时注意仿写的句子要与所给的句子结构相同,句式一致,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

3.【答案】(1)略。

(2)略。

(3)略。

【解析】(1)将“的”改成“地”,将“汽车”放到“飞快地”前面。

(2)去掉“使”。

(3)在“不由得”前加主语。

三、填空题
4
【答案】精神饱满栩栩如

生不计其数丰富多
彩五彩缤纷崇山峻岭
【解析】注意要先理解词语的意
思,然后再按要求分类。

5
【答案】(1)伫立

(2)挺立
(3)矗立
【解析】屹立:指人的面貌,精
神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

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指高的物体,一般形容建筑物。

挺立:同直立,直直的站,多指人,形容形象高大。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

6.
【答案】(1)商旅不绝 崇山峻岭
(2)略。

略。

(3)略。

略。

略。

【解析】如生 不绝 其数 揖还 声望 峻岭 缤纷 轮 奂 荡荡
(3)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面面相觑、怒目而视、目不转睛……
7. 【答案】
chù lín ɡ āo huàn sāo bǐ r óng zhī
【解析】注意“矗”“芝”“匕”的读
音。

四、简答题
8.8.【答案】(1)中国安息国
(2)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
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
从此,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
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
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
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
路”。

(3)张骞班超玄奘
【解析】(3)注意“骞、奘”字
的书写。

9.【答案】(1)我体会到了国与国
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2)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
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
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
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解析】抓住要点回答,注意理
解文中的重要词句一低昂要联系
上下文来回答。

1
0. 【答案】(1)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产生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解析】(1)“仿佛”是好像、似乎的意思,“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属于作者的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