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参考

一、简答题(30分)

1、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对象的数量方面,具体说,是研究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以帮人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

2、在应用统计学研究实际问题时,需要兼备哪两方面的知识?

答:一方面要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具有实际问题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在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应用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3、统计学中总体、个体和样本的定义?

答:总体就是某一特定研究中所有单元的集合。通常由具有相同性质的许多单元构成,而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被称为个体。个体是我们借以收集数据的对象,可以由人、单位或物充当。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构成的集合

4、统计研究中抽样的必要性?

答:统计研究的目的是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但有时构成总体的个体数量很大,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每个个体的数量特征逐一调查,通常是以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代表总体进行研究。样本是总体的代表,从统计中抽取样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样本特征的分析去推断总体的特征。

5、品质型变量和数值型变量的定义?

答:品质型变量又称定性变量,是指反映事物品质特征的变量,其表现为类别,通常是用文字来表示的;数值型变量又称定量变量,是指反映事物特征的变量,通常使用自然或度量衡单位进行计量,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又可以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形式。

6、参数与统计量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统计研究中的关系?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值,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值,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样本比例等。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总体数据通常是不完全的,所以参数是一个未知的常数,但样本是经过抽样所确定下来的,所以统计量总是可以计算出来的,通过样本统计量来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与检验。

7、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三个步骤?

答:统计研究包括以下三个过程——第一、统计数据的收集:统计数据的收集是指对现象总体中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收集大量的以数字为主的信息资料,借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第二、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数据的整理是对零星、分散的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加工处理过程,使数据更加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第三、统计数据的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是统计

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各种统计方法描述现有数据的状况,推断未知总体的数量特征,以达到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目的。

8、统计数据来源的三种主要途径?

答: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的数学依据是大数定理,大数定律是随机现象的基本规律;第二、描述统计法:描述统计法,就是运用各种表格、图形和数字来概括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第三、推断统计法:推断统计法,就是在人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根据样本资料的特征,对总体的特征做出估计和预测的方法。

9、统计报表制度的定义?

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既政府统计部门向列入调查范围的全部统计调查机构单位发放统计报表,这些机构单位定期填好统计报表后,向发放报表的政府统计部门报送。

10、抽样调查的定义及特点?

答:抽样调查,也称样本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程序抽取一部分单位为样本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以此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数据收集方式。抽样调查具有以下特点: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用面广、准确性高。

11、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定义及它们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答: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典型单位来描述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所选择的典型单位应具有我们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属性或特征。抽样调查与其它两种调查的不同之处:抽样调查是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因此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因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调查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总体。

12、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哪六个步骤?

答: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明确调查目的;第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第三、确定调查内容;第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第五、选择调查方式与方法;第六、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3、统计数据的整理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统计数据的整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数据审核;第二、数据分组;第三、数据汇总;第四、编制频数分布表;第五、绘制统计图。

14、品质型数据整理的步骤?

对于品质型数据的整理,是按照品质型数据的类型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然后将每一个单位按其表现归入其中一组,还要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同时编制频数分布表,以便对数据及其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列出各类类别;第二步,计算各类别的频数、频率;第三步,编制频数分布表。

15、频数、频率与频数分布的概念?

答:频数,也称次数,是指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频率,也称比重,是指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占全部数据总数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频数分布,也称次数分布,是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的对应排列,将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16、组距式分组的步骤?

答:对于数据做组距式分组,应当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一)第一步:对数据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全距。全距即全部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二)第二步: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组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数据分布的特点。如果组数过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便会混淆数据的界限;如果组数过多,又可能造成数据的分布过于分散,同样不便于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因此组数的多少应适中。在实际分组时,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学者史特杰斯(H.A.Sturges)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K=1+3.322Lgn 式中:n为数据的个数,对结果用四舍五入法取整即为组数。

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的差,一般由全距与组数来决定。

组距=全距/组数。为了编表和计算方便,也是审美习惯使然,组距通常取整数,且多取5或10的倍数。

组限(class Limit)是一个组两边的数值,也是各组数据变化的范围。在确定组限时,不能将不同性质的数据划归到一个组内。

(三)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17、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的概念?

答:向上累计是从变量值小的一组向变量值大的一组累加频数;向下累计是从变量值大的一组向变量值小的一组累加频数。

18、统计表的构成内容以及设计原则?

答:统计表是用于展示统计数据的基本工具,主要由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部分组成。

(二)统计表的设计原则

第一、统计表的标题应简明、确切地概括所要反映的内容,一般需要标明数据所属的时间、地点及数据本身的含义。

第二、各行和各列的排列应当注意反映出数据资料的逻辑关系,一般应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即先列各项目,后列总体。

第三、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

第四、统计表一般是开口式,即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

第五、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必要的注释,注明指标的含义,包括项目及资料来源等。

19、集中趋势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测度值?

答:集中趋势是一组数据分布的中心倾向或一般水平,其测度值通常表现为平均值。常用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包括五种,具体表现为: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