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材教学设计:刘文琮
粤教2003课标版《3.3.5作品集成》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数字故事制作之图形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三节. 主要讲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发布与评价。
如何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继文本信息、表格信息处理的内容的延伸和提高,同时也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引入。
高中信息技术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对本章的内容我安排是以“数字故事”为项目展开的作品创造。
【课时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述自己的故事制作数字故事作品任务为主线,将内容做了以下处理:课时安排5课时,分别为故事脚本设计及素材收集,数字故事作品合成,展示评价来完成任务。
这是第3节课(数字故事作品合成),重点在于让学生感悟优秀作品的精美,体验用技术来创造美。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幻灯片设计要点,版面结构;(2)能够恰当使用图片、图形;(3)能制作丰富的边框;(4)能灵活组合文字。
2、过程与方法(1)理解边框、图片、文字的处理方法;(2)理解素材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能力;(2)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图片、形状、文字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技巧合理地应用在作品制作中,实现作品的创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任务驱动法【教学资源准备】《学习档案》,必做练习素材图片包,课件。
第六七周教案(2)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按小精灵的数法数出100根小棒。
5.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小精灵提出问题:通过数数,谁知道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十”和“百”。
二、情境体验
主题图
图上到底有多少只羊?同学们自己数一数。
你们数出来是多少只?怎么数的?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
刚才有的同学是1只1只数的,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是20,接着数21、22……45.。停,你们觉得这样1只1只地数好吗?为什么?
你觉得怎么数更好呢?
我们就一起来10只10只地数,(10、20、…….90)再加一个十是多少?(100)
(2)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提出问题: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2)揭示课时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出示课题)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数数、数的组成巩固练习
课时
总19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巩固练习
编写教师
周岚莲
授课教师
周岚莲
教
学
目
标
进一步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
2019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课教学进度表教者:科目数学教学班级二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上课日期2019.02.25每周节数5总授课节数80考试次数2周次时间预定进度页数实际进度出入原因说明起讫起讫1 2.25 3.1 第一单元 1 62 3.4 3.8 第二单元7 123 3.11 3.15 第二单元13 204 3.18 3.22 第二单元21 275 3.25 3.29 第三单元28 366 4.1 4.5 第四单元37 417 4.8 4.12 第四单元42 468 4.15 4.19 第五单元47 529 4.22 4.26 第五单元53 5810 4.29 5.3 期中测评 1 5811 5.6 5.10 第六单元59 6612 5.13 5.17 第六单元67 7313 5.20 5.24 第七单元74 8214 5.27 5.31 第七单元83 9115 6.3 6.7 第七单元92 9916 6.10 6.14 第八单元100 10817 6.17 6.21 第九单元109 11218 6.24 6.28 第十单元113 11919 7.1 7.5 总复习 1 11920 7.8 7.12 考试总结总的教学目的教育教养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数字教材运用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数字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2)掌握数字教材的基本使用方法。
(3)学会利用数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提升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字教材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正确使用数字教材的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教材的基本使用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数字教材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数字教材、电子设备、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电子设备、预习教材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数字教材的定义、特点和优势。
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数字教材的经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数字教材的下载和安装。
2.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课程知识。
(三)合作探究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主题。
2. 小组成员共同利用数字教材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讨论,完成探究任务。
3. 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教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根据探究主题,进行拓展阅读,撰写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022年度指南录后序教案9篇(范文推荐)

2022年度指南录后序教案9篇(范文推荐)指南录后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1、掌握“数”“分”“间”“拜“直”“为”等实词词义2、理解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设想与教法学法设计]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练习法与讨论法。
用诵读法使学生整体理解,反复体悟作者的以死报国之志,用练习法使学生掌握重点词句,用讨论法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朗读,讲读第5、6、1、2、3段第一课时:讲读第4段,总体讨论与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学生背诵《过零丁洋》二、听读掌握“觇chan“萃cui”等字字音三、疏通字词,理解文意,读读议议第五六段1、概括两段大意2、这两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明确:1、诗集的写作情况,结集的目的,诗集的命名。
2、说明第一段(一)朗读第一段(二)参照注解,理解文意。
(三)课堂练习1、解释下列词句A、都督B、迫C、战、守、迁皆不及施D、萃聚集E、意F、缙绅G、莫知计所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莫:没有人,不定代词作主语H、众谓吾一行为可以纾祸“谓···为”“说···是”2、填空A此段交待了文天祥出使北营的背景和当时的心情与意图。
表现了他在国事危急时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B此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C哪一句表现出使前的形势时北兵···。
D文天祥出使前的心情怎样?予不得爱身第二段(一)朗读(二)练习1、解释下列词句A、构恶构:造成,恶:仇恨B、直C、驱D、隐忍E、将以有为也: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以”后省“此”2、翻译A、予分当引决,然而引忍以行B、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3、讨论A、这一段叙述了文天祥出使北营的经过B、他出使北营经历了几个阶段?···轻吾国/···不得归矣/···C、分当引决”却“将以有为”表现了什么?这一段中抒情的句子有?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第三段(一)、朗读(二)、练习1、解释下列词句A、具B、大举C、诡辩D、草行露宿E、无聊F、靡2、翻译中兴机会,庶几在此3、讨论A、给此段分层,分别概括大意。
北湖区鲁塘中学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_(上海科教版)(郴州市北湖区鲁塘中心学校)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家乡的名人 (1)活动1 设计电子小报 (1)第1课时规划小报 (2)第2课时小报版面设计 (3)活动2 制作电子小报 (4)第1课时报头的制作方法 (5)第2课时制作电子小报 (6)活动3 制作电子专刊 (6)第1课时共享与团队合作 (7)第2课时动手实践 (9)第二单元我眼中的大好河山 (11)活动1 获取照片 (11)第1课时熟悉软件整理素材库 (12)第2课时图片的获取与加工 (13)活动2 加工照片 (15)第1课时诊断照片与加工照片 (16)第2课时让照片更漂亮 (16)活动3 制作电子相册 (18)第1课时练习制作相册 (18)第2课时制作家庭电子相册 (19)第三单元优秀歌曲推荐 (21)活动1 规划多媒体作品 (21)第1课时确定主题和内容 (22)第2课时确定布局和素材呈现方式 (23)活动2 集成多媒体素材 (23)第1课时母版的应用 (24)第2课时动画与时间的应用 (25)活动3 让文稿动起来 (26)第1课时自定义动画 (27)第2课时幻灯片切换 (28)第3课时演示文稿的评价 (29)第一单元家乡的名人——文字的处理与交流【单元背景】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加工、处理信息,并制作电子作品,来表达、交流思想。
对学生而言,日常文字处理与交流的需求也有很多,可能需要完成的电子作品也有很多,如作文、实验或调查报告、电子小报或电子刊物。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初步学会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写作,或对已有的文字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和集成,制作简单的电子文稿作品。
在初中阶段,学生仍有必要深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与交流文字,增强加工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为此,学生将在本单元中深入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本教材以Word 文字处理软件为例)的使用,经历电子报刊作品的设计、制作全过程。
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本单元以“家乡的名人”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电子专刊,介绍自己喜爱的家乡的名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五年级语文集体备第六组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
“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
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
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
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
湘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11数字变变变word教案(11)

《数字变变变》教学设计潍坊锦绣学校刘丛丛采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1课教材分析:本课以数字的外形作为联想、发现和创意的依托,巧妙地、不牵强地在数字上稍加变化,使之成为各种有趣的数字画。
是一节突出以思维训练为重要学习内容的美术课。
激活大脑中储存的形象记忆是本课学习活动展开的关键。
教学目标: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抓住数字的外形特点展开联想,画一幅数字画。
教学难点:数字与物在外形上的相似度的把握和丰富的联想教学准备:教师:CAI课件、实物、范图、学生作业、。
学生:彩色笔、白纸。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趣导入、提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字王国玩一玩好不好?生:好师:那就让随着他们欢迎的乐曲走进他们的王国吧~~(视频播放数字歌)师:看,他们都出来了欢迎我们了。
(放幻灯片)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他们特意举办了一个舞会,并邀请我们去参加,你们想不想去啊生:想(激发他们的兴趣),师:舞会就要开始啦,让我们先看看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幻灯片播放6走了)咦,数字6这是要去哪啊?(放出兔子的图片)师:真奇怪,怎么数字6没了,出来了只兔子呢?6跟这只兔子有什么关系呢?生:因为兔子的外形很像数字6,师:哪像呀?生:……师:哦,原来啊,他们的舞会叫数字变变变,就是数字像什么就要变成什么。
(揭示课题)二、启发联想,开拓思路师:现在你是不是更期待这个舞会了,让我们再去看看其他数字的准备情况吧…)(课件出示游泳圈、葫芦、铅笔)师:是谁变成了游泳圈呢?生:0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外形像师:那数字0还可以变成什么?生:……师:这时葫芦说我也是数字0变的,你同意吗?为什么?生:不同意,葫芦是由两个0组成的,他应该是数字8师:你可真聪明,看来数字像什么就要把他变成什么。
师:那数字8还可以变成什么呢生:雪人,太阳镜……师:那铅笔是数字几变的呢生:1师:数字1还可以变成什么,生:竹竿……师:同学们实在是太棒了,老师还想来考考大家,看能不能认出下面这些物体是数字几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教材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变”。
刚才这一头有光线一直射出去,现在在另一头也有光线一直射出去,同样没有任何阻挡,于是就连成了这样一条线,那你能说一下,这条线的长度吗?现在这两个头还能不能找到?【板书:B号线】
师:这样在黑板上就出现了三种线:线段、A号线和B 号线。
现在请大家一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想一想,这三条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看来A号与B号线都与线段有所不同,那我们也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师:A号线有一个端点,另一个端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那这根线我们就称它为“射线”。
【板书:射线】
师:而B号线的两端,都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那这根线我们就称它为“直线”。
【板书:直线】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探究二:利用手中的工具,去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
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我们要把它们画下来,大家想想,画这三种线,你准备使用什么工具?(直尺)
反馈:
师:对,要画好线段、射线和直线,就是要抓住各自特点,那特点是什么?数字教材批注功能
数字教材插入资源功能
数字教材笔记流转功能
数字教材批注功能
(三)、通过游戏、练习加深对知识
点认知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练习来区分一下三个好兄弟
观察下面图形,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1)(2)(3)(4)(5)
(6)(7)
师:刚才我们用数字编号的方式来区分图形的,为了更
快、更好地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我们一般会用大写字母
利用电子书包
的统计功能和
snote APP
的记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