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完善
大学生自我人格完善与塑造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及其表现
1.多疑与抑郁 2.懦弱与自卑 3.虚荣与妒嫉 4.对立与偏执 5.懒散和拖拉 6.鲁莽与急躁
三、健全人格的塑造
1.现代化对健全人格的呼唤 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 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 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 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 现代性,这样的国追求名誉地位, 爱、自豪、自卑、 与他人竞争,争 自怜、自恋 取得到他人的好 感等 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 行为符合社会规 范,要求智慧与 能力的发展。
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 反射性评价(“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
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认知 生理自我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 等。 对自己身体、外貌、 英俊、漂亮、有 衣着、风度、家属、 吸引力、迷人、 自我悦纳。 所有物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名望、地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的认识 对自己的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60岁以上);
自我探索的练习
活动1:我的自画像 目的:认识自我(潜意识投射) 活动2:我的柠檬/核桃 目的:认识自我(潜意识投射) 活动3:我是一个独特的人 目的:扬长避短,走自己独特的人生发展道路 活动4:人生曲线 目的:增强对人生经历(人生价值)的理解 活动5:自我寻宝 目的:肯定自我
(左一为英格尔斯)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2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和认知,包括对 自己的身体、情感、思想、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的理解
在大学阶段,学生开始更加深入地探索自我, 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这对于他们的学习、
社交和职业选择都有重要影响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们开始独立处理生活 和学习上的问题,这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 的重要机会。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学会接受自己并积极面对挑战
学生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积 极面对挑战。他们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 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有 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得支持和帮 助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他 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 的运动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通过以上措施,大学生可以更 好地维护和促进自己的心理健 康,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
坚实的基础
THANKS !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影响
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助 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压 力和困难,有助于提 高自尊和自信。同时 ,也能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他人,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
3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社 会生活中塑造和发展的
独特个性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 格发展尤为关键,因为 这是他们形成稳定价值 观和生活态度的时期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 压力和困难。他们应该学会乐观地看待 问题,并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寻求帮助和支持
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应该学会 寻求帮助和支持。这可以包括与家人、 朋友、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
大学生自我意识,人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摘要

大学生自我意识,人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摘要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包括自我身份、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个性等方面。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总体组合,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大学生应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注重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做到真诚、谦虚、宽容、诚信。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通过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技能。
在大学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情绪波动,包括压力、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需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避免对情绪失控。
人际交往是指个人在社交环境中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动,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共享和合作。
大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交流、解决冲突、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在大学中受益匪浅。
大学生完善自我

大学生完善自我一、高校生如何完善自我?每个人都盼望有个比较完善的自我意识。
那么,如何将自身的认知机构调整到最正确状态,将自我意识更加完善呢?高校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要正确地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完善的地方。
每个人的容貌、体型、生理特点以及父母的职业、身世地位等家庭与社会背景是无法选择的,甚至是很难转变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展和前途,也不总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把握和决断。
因此,人首先要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不必为遇到了不好的际遇而垂头丧气;其次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二,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对高校生期望过高,对自己技能估量过高,往往使一些同学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步入高校。
当现实与幻想、抱负的天平发生倾斜时,一些同学的心理失去平衡。
这种由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高期望的损毁带来的不健康心理,延长了很多同学的适应期,有的甚至因此造成了某些心理障碍。
一个人应当有抱负,但千万不能抛弃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事实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事实证明,期望值是一个相对值,对自己和环境的期望要适合自己的技能及环境的客观状况。
过高地期盼自己,不切实际苛求环境,都会损害自己,造成绝望乃至无望,这就要求高校生需要确立合理的需要和抱负,把抱负和要求定在自己技能所及的范围。
一个人的技能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进展共同决断的。
每个人的技能都有肯定限度,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高校生应当对自己的技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但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第三,对他人不要苛求。
很多人把盼望寄予在他人身上,假设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觉大失所望。
事实上,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身的性格与特点,强人所难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方面的错误。
他人是无法根据你的个人意愿来行事处世的。
这就要求高校生在学习、生活、交友过程中正确把握自己,既不要强求自己,也不能苛求他人,更不能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行为的准那么。
第三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舒伯生涯彩虹图(P84) 自我成长、发展的动因 ——拱门模型理论
(二)自我意识的主体——主我 1、自我意识的心理过程(P2,P66)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情绪情感的 自我体验
意志行为的 自我调控
(1)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 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 身高体重)、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 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自我评价、自我概念是核心。
(2)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我效 能感、成败体验、自豪感与羞愧感、内疚等。自我认识主要 解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的问题。
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是最重要的。
(3)自我调控
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 我完善等。核心是“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 样的人?”
第三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第一节 自我意识
第二节 人格发展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一、人格的基本概念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二、气质
三、常见自我意识问题及对策 三、性格
四、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
四、常见人格问题及对策
五、人格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课程引入
每个同学在一张白纸上写 下尽可能多的关于自我描述的 句子:“我是…..”
期
岁
成人 18-25 前期 岁
自我统合←→角色混乱 (identity vs. confusion)
友爱亲密←→孤独疏离 (intimacy vs. isolation)
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
大学生自我意识1

❖ 三者有矛盾:引起个体内心混乱,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认识你自己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完善
形成
发展
青春期10年
青春期后
萌芽
1- 3岁
3岁—青 春期前
• 社会自我发展
• 生理自我发展
• 1岁, 区分自己和动作 • 2岁,使用名字——“我”
•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认识你自己
(一)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生理自我
❖ 生理自我: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如:对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
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
❖ 社会自我: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如:自己在朋友、同学、家庭、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自己与
2. 通过与自己比较看清自己进步还是退步 3. 通过分析他人的评价和反馈认识自己 4. 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成果认识和评价自己
客观的归因:“自我服务偏见”
5. 通过自我反思(特别是自我批评)总结提高
认识你自己
活动:多角度自我描述
• 第一步,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 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20个我是谁)
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的、独立的评价自我;
❖ 整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
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 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能积极自我肯定、有积极
内省意识的人;
❖ 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理想自我与
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大学生人格发展(一)

大学生人格发展(一)引言概述:大学生人格发展是指大学时期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形成与完善过程。
在大学环境中,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培养自我意识与自我认识1. 探索兴趣爱好,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点2. 反思自我行为和言语,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3. 学会自省,发现和改进自身心理与情绪状态4.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圈子5. 长期发展并坚持自己的个人目标与价值观二、促进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1. 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与合作,培养合作意识2. 学会倾听与沟通,尊重他人观点并表达自己3. 建立良好社交圈子,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4. 学习处理冲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正向的人际关系,建立长久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三、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多角度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2. 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锻炼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对变化寻找最佳解决方案4. 鼓励尝试和失败,从失败中找到改进方法5. 激发创意思维,注重个人独特性和创新潜力的发展四、培养自主性和责任感1. 自我管理与时间规划,提高效率与自控能力2. 培养自主选择能力,积极参与决策和规划3. 培养团队领导能力,带领他人完成共同目标4. 培养负责任态度,履行个人和社会义务5. 学习接受和承担失败,不怕面对挫折与困难五、强化职业发展与人格成熟1. 定期评估自身职业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2. 提高个人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3. 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加职场经验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5. 不断自我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总结: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培养自我意识、促进社交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自主性和责任感,以及强化职业发展与人格成熟,大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人格发展目标不仅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呵护与引导,更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心理..

© 2006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2 自我体验:它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评
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 验。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羞耻感 、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
3 自我调节:是在自我评价指导和自我体验推动下
,个体对自己心理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调节、控 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集中体现自我意识 在改造主体和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弗洛伊德主张心灵由本我(id 深层)、自我(ego 中 层)、超我(superego 表层)三个层次构成。
①本我 id ,是人的本能,包括生活本能和死亡本能 。这是一种生物冲动,是人的原始力量的来源。它属 潜意识范围,按照快感原则,要求满足原始本能的需 要。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及其替代物(如 梦、癔症)。他认为:本我总是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 满足。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心理
曾瑜芬 二〇〇六年三月
Mental Health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自己与别人 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 次的心理活动系统,这个活动系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都 给予巨大的制约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行 为风格和行为差异。
Mental Health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整个人格发 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危机 的顺利解决有助于人格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人格的发 展。 1、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这一阶段是从出生后到一岁 。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候无助阶段,婴儿需 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此时的婴儿得到母亲有规律地照顾 ,对世界将会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孩子在孩童期充满 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反之孩子将会出现退缩和对世 界的不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的表现
1.自我贬损型 2.自我夸大型 3.自我冲突型 4.自我迷茫型
自卑
❖ 言语和行为迟滞 ❖ 对批评敏感 ❖ 渴望奉承或赞扬 ❖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 多有防御行为 ❖ 易有敌对行为 ❖ 矫饰优越倾向
自卑的原因
❖ 认知偏差,不能悦纳自己 ❖ 自我期望水平偏高,脱离
实际 ❖ 适应能力差,有挫折经历
仪表、年龄、家属、 有吸引力、迷人、 物质欲望的满足,
所有物等的认识
自我悦纳
维持家庭利益等
精神的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是否有能力、聪明、 追求信仰和理想,
气质、兴趣、能力、 优雅、敏感、迟钝、 注意行为符合社会
记忆、思维等特点的 感情丰富、细腻 规范,要求智慧与
认识
能力的发展
社会的我
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名 望、地位、角色、责 任、经济条件等方面 的认识
意识
环境意识(动物与人共有) 自我意识(只有人类独有)
主体的我
I
是积极地知 觉和思考的自我
客体的我
Me
是被注意、思 考或知觉的客体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包 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 析和自我评价。
❖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 自尊、自性、自卑、自我效能感。
❖ (二)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三)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成才目标和
行为方式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 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 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
❖ 应该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 一致的人。
❖ 应该是能积极肯定自我的、独立的并与外界 保持一致的人。
自大
❖ 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 易固执己见和偏执。
❖ 自尊心过强,极关心自我 形象,渴望表现自己,对 自尊的情感反应强烈。
❖ 对他人易责备求全,观察 问题易简单化
❖ 行动目标过高,对困难估 计不足。
自大的原因
❖优越感强,过于自信 ❖好胜心过强 ❖缺乏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老师
积极经历
父母亲 亲(、坚强、上进、自信、有理想、懂 事、好学、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争强好胜、渴望 成功与优秀、有一点自私、妒忌心强、自制力弱、 说些小谎的大学男生。
在父母眼中:我是一个懂事、有些害羞、不用父 母操心、上进的、不乱花钱、有些懒惰的大男孩;
在兄弟姐妹眼中(只有一个妹妹):我是妹妹 心中可以依靠与信赖的大哥,是一个诚实守信、爱 护妹妹的好哥哥;
❖ 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 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二)自我意识的冲突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的冲突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 4.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 5.自负与自卑的矛盾
斯芬克斯之谜
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想一想
❖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 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 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 ❖ 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和结构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1.定义 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及自己与 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生理 状态(身高、体重、容貌等)的认识、对自己心理 状态(兴趣、爱好、情绪、性格、气质等)的认识 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及他人关系(地位、作用) 的认识。
是否自尊、自爱、 追求名誉地位,与
自信、自豪、自卑、 他人竞争,争取得
自恋、自怜
到他人的好感等
3.现实自我、投射(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
❖ 现实自我 ❖ 投射自我 ❖ 理想自我
乔韩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
二、自我意识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 (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求学经历 (成长的助力)
社会经历 (同事、同学)
老师
消极经历
父亲 母亲(家庭生活)
求学经历
社会经历 (同伴、同学)
(成长的阻力、破坏力)
课堂活动:20个“我是谁”
指导语: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帮助大家了 解自己的心理测试。请你尽量写出20个“我 是谁”,要求尽量反映个人的特征,风格,例 如我是一个热情的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等 等。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如果写不 出来,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想到什么就 写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
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大方、乐于助人、受人 尊敬、好人缘、有些懒散、追求自由的人;
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默默无闻、成绩优秀、 自律、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恋人眼中:我是一个懂得爱、有责任感、守 时守信、有幽默感、坚强的好男人。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独特的自我认识 (二)自我体验丰富复杂 (三)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增强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
主动,自觉 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丰富而波动 敏感性 深刻性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自我设计与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独立而反叛 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2. 物质的我、精神的我、社会的我
❖ 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 ❖ 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 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的
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
结构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内容
物质的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 是否英俊、漂亮、 追求身体的外表、
认识你自己
请写出二十个对我的认识:
1.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