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讲座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汽车各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汽车设计流程,熟悉汽车设计规范和标准。

3. 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设计发展趋势,拓宽设计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汽车零部件和整体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模拟分析软件对汽车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完成汽车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安全等社会问题,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汽车设计。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汽车设计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对汽车设计有一定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汽车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汽车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汽车结构、各系统功能及工作原理,涉及力学、材料学、热力学等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汽车概述,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章 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

2. 汽车设计流程与方法:介绍汽车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规范与标准,以及现代汽车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汽车设计流程,第五章 汽车设计规范与标准,第六章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

3. 汽车设计实践:运用CAD软件进行汽车零部件和整体设计,结合模拟分析软件进行性能预测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七章 汽车CAD设计,第八章 汽车性能模拟分析。

4. 汽车设计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汽车设计项目,涵盖设计、分析、优化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材章节:第九章 汽车设计项目实践。

汽车设计主题活动策划书3篇

汽车设计主题活动策划书3篇

汽车设计主题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汽车设计主题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设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激发广大设计爱好者的创意灵感,提升汽车设计水平,特举办此次汽车设计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创意无限,设计未来”三、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展示汽车设计创意的平台,鼓励参与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促进汽车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3. 提高参与者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未来的汽车设计人才。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参与对象广大汽车设计爱好者、专业设计师、学生等。

七、活动内容1. 设计作品征集征集时间:[具体征集时间]征集要求:作品需围绕汽车设计主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作品形式可以是手绘稿、电脑效果图、模型等。

投稿方式:将作品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至指定,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作品名称等信息。

2. 作品评选评选时间:[具体评选时间]评选方式:邀请专业评委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评选,评选标准包括创意性、设计合理性、美观性、实用性等。

奖项设置: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和奖金。

3. 设计讲座与交流邀请知名汽车设计师举办设计讲座,分享设计经验和理念。

组织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创意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

4. 作品展示与颁奖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展示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举办颁奖仪式,为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八、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页,在学校、设计机构、汽车展厅等场所张贴和发放。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作品征集要求等。

3. 邀请相关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九、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X]元2. 评委费用:[X]元3. 奖金及证书费用:[X]元4. 作品展示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具体金额]十、活动组织与执行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执行工作。

汽车发展史讲座.

汽车发展史讲座.

2
4、东风 富康 爱丽舍 毕加索 赛纳 风神蓝鸟 阳光 东风 千里马 桑蒂雅 普莱特 5、长安 奥拓 嘉年华 羚羊 长安 蒙迪欧
2
6、昌河 北斗星 爱迪尔 7、东南 得利卡 富利卡 8、吉利 美人豹 优利欧 9、华晨 宝马 金杯海狮 10、长丰集团 猎豹 飞腾
菱帅
美日
中华
豪情
2
11、南汽 派力奥 西耶那 英格尔 依维柯 12、哈飞 中意 赛马 路宝 民意 锐意 赛豹 利 13、江铃 陆风 全顺 江铃 14、金杯通用 开拓者 豪放 全能先锋 S10皮卡 15、广州本田 雅阁 飞度(Fit) 奥德赛
(1)充气轮胎: 1911年美.菲利普斯将其父施特劳斯发明: 用橡胶织制成外胎,里面装有可以充气的 橡胶内胎。相继问世的有:子午线轮胎等。 (2)自动启动装置: 1912年,通用汽车公司.凯迪拉克 (3)四冲程发动机 1886年,奥托制造出第一台往复活塞式 煤气发动机
(4)自动变速箱 美.霍华德.辛普森—— (5)鼓式制动器 1902年,雷诺汽车公司 (6)全钢汽车车身 1924年,道奇汽车 (7)安全玻璃 1909年,风挡玻璃——英.沃德
2
三、当代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中国汽车制造业
1、一汽集团 红旗 奥迪 宝来 高尔夫 捷达 马自达6 解放 威驰 威姿 雅酷 夏利 夏利2000 华利 特锐 花冠 威乐
2
2、上汽集团 帕萨特 波罗 桑塔纳 别克 GL8 君威 赛欧 凯越 奇瑞 高尔 五菱 乐驰
2
3、北汽集团 Jeep 4700/4000 帕杰罗 SPORT Jeep 2500 切诺基 索纳塔 伊兰特 欧蓝德 福田 陆霸 战旗 北京吉普
汽车发展史讲座
主讲人:
一、汽车发展史——百年沧桑

关于汽车的创新活动方案

关于汽车的创新活动方案

关于汽车的创新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汽车创新大冒险:驶向未来的奇思妙想”二、活动目的。

激发汽车爱好者、行业人士以及普通民众对汽车创新的热情,挖掘汽车在功能、设计、环保、智能等多方面的创新潜力,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展示和合作的平台。

三、活动主体。

1. 汽车创新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汽车设计专业学生、汽车爱好者、汽车行业从业者等。

设计内容要求。

外观设计:可以是超级酷炫的未来概念车,像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那种。

比如车身线条像流动的光带,车门像翅膀一样展开(但得保证安全实用哦)。

内饰设计:要舒适又充满创意。

想象一下,座椅可以根据你的心情变换颜色和按摩模式,中控台像一个智能魔方,你可以自由组合各种功能模块。

功能创新:这可就好玩啦。

比如说汽车能像变形金刚一样,在城市里是小巧的两座车,上了高速就可以自动扩展成宽敞的四座车;或者汽车有个超级厉害的空气净化系统,开着车就像在森林里呼吸一样清新。

评审标准。

创新性(30%):设计理念是否独特新颖,有没有突破传统汽车的设计和功能局限。

实用性(20%):虽然创意很重要,但也要能实际应用,不能只是好看的花瓶。

美观性(20%):外观和内饰设计得够不够吸引人,有没有让人看一眼就爱上的魅力。

可行性(30%):考虑到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这个设计在未来几年内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X]元,获得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实习机会(如果是学生)或者与汽车制造商合作项目的优先参与权(如果是从业者),还有一个超酷的汽车模型奖杯。

二等奖2名:奖金[X]元,汽车相关的高端设计工具一套,荣誉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X]元,汽车保养套餐一份,获奖作品将在汽车杂志上刊登。

优秀奖若干:汽车周边精美礼品一份。

2. 汽车创新科技展。

展览内容。

展示最新的汽车科技成果,像超级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演示。

可以设置一个模拟城市道路的场景,让大家体验坐在自动驾驶汽车里的感觉,感受汽车自己稳稳地避开障碍物、准确地识别交通信号的神奇。

教学专题讲座(5篇)

教学专题讲座(5篇)

教学专题讲座(5篇)教学专题讲座(5篇)教学专题讲座范文第1篇“汽车设计”课程在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面对的实际应用要求和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前提下,针对当前“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学习深度等缺陷导致的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不抱负的问题,提出了将专题讲座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模式,并结合自身教学经受着重阐述了专题讲座教学法在“汽车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良好效果,以期盼对“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供应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汽车设计;专题讲座教学法;探究与实践1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汽车设计”是全国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以培育汽车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面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同学,介绍了汽车整车和主要总成包括传动系、转向系等)以及总成关键零部件设计的重要的基础学问技能和基本方式方法,涉及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型式选择,参数设计,设计方式,技术手段以及设计的程式规范等等,对于培育合格的汽车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进而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力量和创新力量,全面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不行小觑的作用,这就使得对于“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讨论显得非常重要。

2现阶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汽车设计”课程涉及的学问面广,课程内容体系庞杂,加之新时期课程教学时间受压缩等因素,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进度快、课堂内容支配紧急,课程叙述过多局限于理论,缺乏必要的设计实践、单项模块学问内容学习深度不足、实际学习效果浮于表面等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同学的学习难度,减弱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必需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重新进行深化思考,切实提出卓有成效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①3针对教学问题的专题讲座法的引出“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浩大、模块众多,而各模块又相对独立的,各个总成零部件的基础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同,具有互通性的特点。

我是汽车设计师教案

我是汽车设计师教案

我是汽车设计师教案教案:汽车设计师教案概述:本节课旨在向学生介绍汽车设计师的职业,并探讨他们的主要职责、所需的技能和教育背景。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汽车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以及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汽车设计师、职责、技能、教育背景、汽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设计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2.探讨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所需的技能和教育背景;3.理解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4.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与汽车设计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3.班级讨论的组织方法;4.设计作业的评估标准。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汽车设计的图片和视频,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们喜欢哪款汽车的设计?为什么?请分享你的理由。

2.你觉得汽车设计对一款汽车的销售有多重要?为什么?Step 2: 了解汽车设计师(20分钟)向学生介绍汽车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包括以下方面:1.设计新型汽车的外观和内饰;2.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供独特的汽车设计方案;3.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制作汽车的3D模型;4.与工程师和制造商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Step 3: 技能和教育背景(20分钟)讨论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所需的技能和教育背景,包括以下方面:1.英语和数学的良好基础;2.美术和设计的技能与经验;3.熟练运用CAD软件;4.了解汽车工程和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5.学习汽车设计相关的专业课程。

Step 4: 汽车设计的重要性(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包括以下方面:1.汽车设计对于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量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2.汽车设计可以影响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和评价;3.创新的汽车设计可以推动汽车科技的发展,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Step 5: 设计作业(10分钟)分发设计作业,并解释评估标准。

汽车设计师教案

汽车设计师教案

汽车设计师教案教案标题:汽车设计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设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2. 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知名汽车品牌的汽车设计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汽车设计的理解和看法。

二、认识汽车设计师(10分钟)1. 介绍汽车设计师的职责和工作环境,包括设计新车型、改进现有车型和解决设计问题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如创意思维、美学触觉、工程知识等。

三、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解释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动力学、材料选择、人机工程学等。

2. 展示相关案例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原理与实践的关系。

四、汽车设计的流程(20分钟)1. 介绍汽车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制造等。

2. 分析每个流程的具体任务和关键点,让学生了解设计师在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五、培养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训练,如头脑风暴、画草图等。

2. 提供一些设计任务和挑战,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

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1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设计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七、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车设计师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汽车设计领域,展望未来的职业发展。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设计任务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设计任务中的设计成果和创意思维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理解程度。

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设计工作室或汽车展览,加深对汽车设计师工作的理解。

2. 邀请专业汽车设计师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动态。

汽车设计大师西拉夫诠释奥迪设计

汽车设计大师西拉夫诠释奥迪设计
同 行 竞 相 模 仿 的 一 体 式 进 气 格 栅 和
西 拉 夫 精 彩 绝 伦 的 讲 解 引 人 入 胜 , 括奥 迪 英杰 汇品牌 大使 张 曼玉 包 女 士 、 迪 英 杰 汇 进 取 先 锋 杜 鹃 女 士 奥 在 内 的 台 下 百 余 位 各 界 精 英 都 深 深
沉 醉 其 中 。 曼 玉 女 士 还 特 别 表 达 了 张
计 之 夜在 北京 的夜 色 下完 美落幕 , 未
来 一 段 时 间 , 迪 10C u eS和 奥 奥 0 op 迪 A7S otak将 留 在 奥 迪 品 味 车 pr c b 苑 展 出 ,他 们 所 带 来 的 设 计 之 美 , 永 远 值 得 人 们 去 感 悟 , 无 止 境 … … 口 永
辆 香 槟 色 奥 迪 A p r ak便 从 舞 7S ot c b
台 的 另 ~ 侧 优 雅 驶 出 , 现 在 世 人 面 展 前。 当奥 迪 A p r ak和 奥 迪 10 7S ot c b 0 C u e目 光 对 视 的 一 刻 , 场 所 有 人 op 在 都被 两 车相似 的线条 、 同样 的 优 雅 气
传承唯美 引领潮流

孙 艺 萌
设 计 讲 座 , 观 众 带 入 “ 承 将 传
奥迪品牌设计负责人史蒂芬・ 西拉夫先生讲解奥迪历
而 奥 迪 A p r a k的 诞 7 S ot c b
唯美 引领潮 流, , 的奥迪 设计殿 史 上最经典的唯美车型 ——奥迫 1 ue 的设计 0 C pS 0o
其他奥迪车型一样 , 拥有一条从前车
灯 一直 延伸 至 车尾 的 ・ 风线 ’在他 暴 ,
迪品牌的最新车型 , 全部都闪耀着传
承 唯美 并引领 潮流 的光 芒6 : 、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讲座知识介绍
此次设计讲座主要讲解在汽车设计中CAE技术的应用,分三个主题来进行了介绍:
1、汽车振动噪声(NVH)分析。

2、汽车结构特性的分析和综合。

3、汽车结构的疲劳分析。

以上报告分别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性能集成部门高级工程师钱阳、王聪、柏争先讲解,由于技术保密方面的要求,故所讲的内容均为公共信息。

下面我将分别对上述三个专题报告做介绍。

汽车振动躁声(NVH)分析
一、汽车NVH的简介:
NVH即英文Noise、Vibration和Harshness的缩写,中文的意思为噪声、振动和舒适性,汽车NVH的研究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方
向,随着客户对于汽车更苛刻的要求,NVH分析已经成为汽车设计一个
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VH产生的根源及其:
2.1、车辆的振动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a.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的激励。

b.地面对车轮的激励。

2.2、振动噪声的体现:
一般我们将其分为两种情况:
a、结构噪声:主要发生在中、低频(0~500)范围内,其能量
通过结构来传播。

b、空气噪声:主要发生在高频(≥ 500)范围内,其能量通过
空气来传播。

三、 NVH分析方法:
目前NVH研究主要以激励源的振动频率来进行分类,根据频率范围NVH问题分为:
a.低频NVH分析:
其振动频率范围为0~150Hz,主要体现为结构的振动躁声。

分析主要应用下面的方法:
1、常规分析:
1.1、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解决低频NVH的最有用的方法。

白车身比装配车身具有更高的确定比装配车身更易于关联和验证,并且便于程序化的计算白车身和装配车身的挠
度模型与他们的网格成2跟次方关系,白车身的挠度被主要
的地板梁和其接头所控制,扭转模态由接头和截面确定。


部模型由肋和面曲率控制。

当装配车身模块的频率与其他零件模块一致的时候,将达到振动的峰值.因此,对于装配车身的那些主要零件
模块进行模态分析非常重要:
•-转向柱
•-座椅
•-油箱
•-仪表板
•-门
•-顶棚
•-边框
•-以及,所有质量大于1KG的零件
有限元分析时其模态值一般会比实际测量时低,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测量时会出现多个模态的重合,从
而得到一个高的值。

1.2、静态分析:
1.3、灵敏度分析:
该分析是模态分析的补充,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确定车身各个部件对车身模态贡献,为设计更改提供明确的方向,目前
国内在此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多。

2、频率响应分析:
2.1、频率响应分析的类型;
•-强迫响应分析(怠速/车轮/路面振动)
•-点活动性分析
•-主动轮/路面噪声分析
•-结构声学分析
2.2、频率响应分析的流程图
2.3、NVH分析的主要内容:
•-发系振动分析
•-操纵系统振动分析
•-底盘系统振动分析
Δ模态分析:离合器动作模态
Δ路面车轮摆动分析
Δ间接的车辆分析
Δ发动机安装系统确认
Δ排气管系统确认
Δ整个车辆模态噪声分析
Δ频率间隔图
•-车辆整体振动分析
•-车辆声学分析
b、高频NVH分析:
其振动频率范围为500Hz以上,主要体现为空气的振动躁声,在高频NVH分析时,解决噪音的首要就是解决车身上的孔,这与低频NVH分析时主要考虑车身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分析主要应用统计能量法(SEA)。

统计能量法的理论实质上是能量的平衡,即输入能量等于输出能量,并同时保证能量输出的平衡。

统计能量法的原理是一维线性方程,计算高频NVH分析时,其模型要求没有其他的分析方法那么严格,而且计算化的时间不长,是解决高频NVH分析的理想方法。

由于理论比较简单,为了保证分析的精度,主要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主观性占比较大的比重。

c、中频NVH分析:
其振动频率范围为150~500Hz范围内,是结构和空气噪声综合产生的结果,在此频率范围内模态值太多,情况过复杂,计算难度太高,目前主要利用基于响应函数的子结构法来模拟,精度不高,还难于工程应用,解决中频NVH问题主要利用试验方法。

四、NVH分析软件
1、前处理软件:
HYPERMESH、PATRAN、LMS、IDEAS、SOFY
2、求解软件:
FEM/BEM、MSC/NASTRAN、SYSNOISE&COMET/ACOUSTICS
IN HOUSE SOFTWARE
3、后处理软件:
HYPERMESH、IDEAS、MATLAB、LMS/B
4、SEA软件:
SEAM、AUTOSEA、SEADS
汽车结构特性的分析与综合
一、CAE分析技术在汽车设计开发流程中的变迁。

CAE分析技术的是基于有限元及其它力学理论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初该技术应用于航空领域,主要解决复杂结构的力学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广,逐渐成为验证设计的最佳方法。

在汽车设计领域其应用同样是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期的CAE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技术攻关,当设计出现问题后,利用CAE分析技术去发现该问题产生的根源,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在这段时间内,该技术的应用的范围相对狭隘了许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理论的完善,人们对CAE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一大批专一的CAE 分析软件,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在设计流程中越早采用其效果越好。

现在在汽车设计流程中CAE分析技术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该技术不断的自我完善,其分析的范围将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得到认可。

二、CAE分析技术与试验的关系。

CAE分析技术与试验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AE分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试验手段的验证,试验的方法同样需要CAE分析的指导。

二者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就试验而言,其结果比较直观、说服力较强。

但是试验同样存在着局限性,首先试验方法的正确性,许多试验其实同样不能完全模拟汽车的实际情况。

其次试验往往只是对局部问题的解决,试验结果人为因素太多。

最后试验比较耗时和耗财。

CAE分析技术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没有样件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情况的模拟,得到结构的性能。

而且其分析的问题具有多样性。

目前国外汽车公司CAE与试验在设计中各占50%的工作。

4-----需要试验次数为1
三、 CAE 分析技术的应用:
1、 CAE 技术应用区域
下面为CAE 在汽车设计中应用区域示意图:
2、 CAE 的结构分析范围:
---刚度分析、模态分析。

---应力分析、疲劳分析。

---低速下结构的耐碰分析。

---安全性分析。

3、 车身结构分析:
---断面、接头的刚度分析及优化。

---焊点研究。

---车身刚度分析,计算弯曲、扭转刚度。

---模态分析,计算扭转、弯曲模态。

---安全性分析,诸如正碰、侧碰、翻滚下的车身结构的安全
性。

四、 优化分析:
优化分析是CAE 分析中比较好的一种应用工具,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优化分析的方法很多,在此主要介绍拓扑优化。

拓扑优化实际上就是外型优化,是优化分析中最佳的优化方法。

下面将以一个分析过程来进行简单介绍。

安全性 结构 发动机系统 驱动 操稳 振动、噪
声 疲劳
优化
优化分析应用范围:
1、各种开启件内板的优化。

2、车身断面的优化。

3、车身上安装件的优化。

4、底盘零部件的优化。

汽车底盘和车身结构疲劳分析的实用技术
一、疲劳分析理论:
1、疲劳分析的理论方法:
a、应力-寿命逼近法。

b、应变-寿命逼近法。

c、断裂力学。

2、疲劳分析的流程:
3、疲劳分析的本质:
疲劳分析是一种统计现象,目前难以计算出零件的绝对疲劳强度,一般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或者采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进行判断。

疲劳主要是由于循环载荷的作用下零件表现出的抵抗破坏的能力,疲劳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的。

疲劳分析目前主要应用应变-寿命逼近法,疲劳分析跟材料有比较紧密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在考虑材料的塑性性能的一种分析方法,而一般的静态分析材料是弹性的。

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表面粗糙度、应力集中系数紧密相关。

二、分析载荷的获得方法:
国外目前计算载荷主要通过两方面获得,一为试验,二为利用ADMAS计算获得。

后者现在基本上占到主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