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高考物理试题(Word版_含详细答案)
2013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与答案解析

合开关 S,电压表的示数为 U,不考虑虚线 MN 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
A.R2
U 两端的电压为 7
B.电容器的 a 极板带正电
C.滑动变阻器 R 的热功率为电阻 R2 的 5 倍
D.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kL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8 分)
8. (17 分) (1) (6 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 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 A 和 B,A 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 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 C 点,如图所示.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系列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第Ⅰ卷共 7 题,每题 6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 581”运行的行星“G1581 c”却很值得我们期
待.该行星的温度在 0 ℃到 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 6 倍、直径是地球的 1.5 倍、公转周期为 13 个地球日.“Gliese 581”
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0.31 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③ 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 7.7×10-3 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kg(g 取 9.8 m/s2,结果
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9. (15 分)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 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图所示,停⻋线 AB 与前方斑⻢线边界 CD 间的距离为 23 m.质量 8 t、⻋长 7 m 的卡⻋以 54 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前端刚驶过停 ⻋线 AB,该⻋前方的机动⻋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为⻩灯.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物理自画图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物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7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 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 .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 .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 ,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图所示,则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 9WB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0.05sin(100πt+π/2)A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A .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B .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C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D .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 ”却很值得我们期待。
该行星的温度在O o C 到40o C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
“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
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322倍 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36513倍 D .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5.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A .a<x<bB .b <x <cC .c<x<dD .d<x <e6.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A .甲、乙在t =0到t =l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 =0到t =7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0到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如图所示,边长为L 、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 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B= kt (常量k>0)。
【高考真题】2013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3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一、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分.1.(6分)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6分)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A.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W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A3.(6分)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A.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6分)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O℃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倍C.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5.(6分)图l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A.a<x<b B.b<x<c C.c<x<d D.d<x<e6.(6分)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6分)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A.R2两端的电压为B.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C.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D.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2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8分)8.(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而增大.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9.(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 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 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kg (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10.(15分)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图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m.质量8t、车长7m的卡车以54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11.(17分)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考点49 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Word版含解析

考点49 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一、选择题1.(2013·四川高考理科·T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在4秒内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A. 14 B. 12C. 34D. 78【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的是几何概型问题,首先明确两串彩灯开始亮是通电后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而满足要求的是两串彩灯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解析】选C.由于两串彩灯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在通电后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所以总的基本事件为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的面积,而要求的是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基本事件为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根据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可知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123164,故选C.2.(2013·安徽高考文科·T5)若某公司从五位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戌中录用三人,这五人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或乙被录用的概率为( )A.23B.25C. 35D.910【解题指南】 以甲、乙为选择对象分情况考虑,先组合再求概率。
【解析】选D.当甲、乙两人中仅有一人被录用时的概率2313536=22=1010C P C ?;当甲、乙两人都被录用时的概率132353=10C P C =,所以所求概率为12369+P =101010P P =+=。
3.(2013·新课标Ⅰ高考文科·T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B.13C.14D. 16【解析】选B.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有6种,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有2种,则概率3162==P . 4. (2013·陕西高考理科·T5)如图, 在矩形区域ABCD 的A , C 两点处各有一个通信基站, 假设其信号覆盖范围分别是扇形区域ADE 和扇形区域CBF (该矩形区域内无其他信号来源, 基站工作正常). 若在该矩形区域内随机地选一地点, 则该地点无.信号的概率是 ( )A . 14π-B. 12π-C . 22π-D. 4π【解题指南】几何概型面积型的概率为随机事件所占有的面积和基本事件所占有的面积的比值求出该几何概型的概率.【解析】选A.由题设可知,矩形ABCD 的面积为2,曲边形DEBF 的面积为22π-,故所求概率为.41222ππ-=-5.(2013·江西高考文科·T4)集合A={2,3},B={1,2,3},从A,B 中各取任意一个数,则这两数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 )A. 23 B. 12 C. 13 D.16【解题指南】属于古典概型,列举出所有的结果是关键.【解析】选C.所有的结果为(2,1),(2,2),(2,3),(3,1),(3,2),(3,3)共6种,满足所求事件的有2种,所以所求概率为13.6. (2013·湖南高考文科·T9).已知事件“在矩形ABCD 的边CD 上随机取一点P ,使△APB 的最大边是AB ”发生的概率为21,则ADAB=( )A.12B.14C.2 D.4【解题指南】本题的关键是找出使△APB 的最大边是AB 的临界条件,首先是确定AD<AB,然后作出矩形ABCD ,最后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作圆弧交CD 于F 、E ,当EF=21CD 时满足题意。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9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运算Word版解析

考点19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运算一、选择题1.(2013·辽宁高考文科·T3)与(2013·辽宁高考理科·T3)相同 已知点(1,3),(4,1)A B -,则与向量A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 3443.(,).(,)55553443.(,).(,)5555A B C D ----【解题指南】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单位向量的定义求解.【解析】选A. 由点(1,3),(4,1)A B -得向量2(3,4),35AB AB =-==,则与向量A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3,4)34(,).555AB AB-==- 2. (2013·广东高考文科·T10)设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0a ,关于向量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 ①给定向量b ,总存在向量c ,使=+a b c ;②给定向量b 和c ,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λμ=+a b c ;③给定单位向量b 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c 和实数λ,使λμ=+a b c ; ④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b 和单位向量c ,使λμ=+a b c ;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b ,c 和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等知识,可逐一检验.【解析】选B.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易得①是真命题;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易得②是真命题;以a 的终点作长度为μ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λb 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③是假命题;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不共线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λμλμb c a ,而给定的λ和μ不一定满足此条件,所以④是假命题.3.(2013·湖北高考文科·T7)与(2013·湖北高考理科·T6)相同 已知点A (-1,1)、B (1,2)、C (-2,1)、D (3,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 A.223 B. 2153 C. -223 D.- 2153 【解题指南】考查了投影与数量积的关系。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Word版含解析

考点1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一、选择题1. (2013·新课标全国Ⅱ高考文科·T6)已知2sin 23α=,则2cos ()4πα+=( )A.16B.13C.12D.23【解题指南】利用“降幂公式”将2cos ()4πα+化简,建立与sin 2α的关系,可得结果.【解析】选A.因为21cos 2()1cos(2)1sin 242cos ()4222ππααπαα++++-+===,所以2211sin 213cos ()4226παα--+===,选A. 2.(2013·江西高考文科·T3)若sin 2α=cosa=( ) A.23- B.13- C. 13D. 23【解题指南】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即可. 【解析】选C.2cos 12sin 2αα=-=213-=13.3(2013·大纲版全国卷高考理科·T12)已知函数()=cos sin 2,f x x x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0y f x π=的图像关于中心对称 B.()2y f x x π==的图像关于对称C.()2f x 的最大值为D.()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解析】选C.x x x x x x x f 32sin 2sin 2sin cos 22sin cos )(-===,令x t sin =,11≤≤-t ,则322)(t t t g -=,262)(t t g -='.令062)(2=-='t t g ,解得33-=t 或33=t .比较两个极值点和两个端点0)1(=-g ,0)1(=g ,0)33(<-g ,934)33(=g ,)(x f 的最大值为934,故C 错误 4. (2013·重庆高考理科·T9)=- 40tan 50cos 4 ( )A.2C.1 【解题指南】先切化弦,然后通分化简求解即可.【解析】选C.40cos 40sin 40cos 50cos 440cos 40sin 50cos 440tan 50cos 4-=-=-40cos )3010sin(10cos 240cos 40sin 80sin 240cos 40sin 40cos 40sin 4+-=-=-=40cos 10sin 2110cos 23340cos 10sin 2310cos 2340cos 10cos 2110sin 2310cos 2⎪⎪⎭⎫ ⎝⎛-=-=--= .340cos 40cos 3==5. (2013·辽宁高考文科·T6)与(2013·辽宁高考理科·T6)相同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1sin cos sin cos ,2a B C c B Ab +=且,a b >则B ∠=( )25....6336A B C D ππππ 【解题指南】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借助式子的特点,利用和角公式与相关的诱导公式解决问题【解析】选A. 据正弦定理,设sin sin sin a b ck A B C===,则sin ,sin ,sin .a k Ab k Bc k C ===将它们代入1sin cos sin cos ,2a B C c B Ab +=整理得1sin cos cos sin ,2A C A C +=即1sin(),2A C +=又sin()sin()sin ,A C B B π+=-=所以1sin 2B =因为,a b >所以B ∠必为锐角,所以.6B π∠=二、填空题6.(2013·四川高考文科·T14)和(2013·四川高考理科·T13)相同 设sin 2sin αα=-,(,)2παπ∈,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____。
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四川卷及参考答案

2013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四川卷)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 .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 .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 ,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图所示,则 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W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 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2)A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A .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B .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C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D .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l -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
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
“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
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倍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36513倍 D .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5.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
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A .a <x <bB .b <x <cC .c <x <dD .d <x <e 6.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2012高考试题—物理(四川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及答案解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作越大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15.今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中圆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2.8*107m。
它与另一颗同质量的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4.2*107m)相比A.向心力较小B.动能较大B. C.发射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 D.角速度较小16.如图所示,在铁芯P上绕着两个线圈a和b,则A.线圈a输入正弦交变电流,线圈b可输入恒定电流B.线圈a输入恒定电流,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一定为零C.线圈b输出的交变电流不对线圈a的磁场造成影响D.线圈a的磁场变化时,线圈b中一定有电场17.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A.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比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B.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比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18.、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
用、两束光A.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B.先后照射某金属,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光不能进入空气,则光也不能进入空气D.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光的反射角比光的反射角大19.在平面内有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 ,振幅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物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7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 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 .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 .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 ,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图所示,则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 9WB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0.05sin(l00πt+π/2)A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A .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 B .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C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D .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
该行星的温度在0o C 到40o C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
“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
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倍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36513倍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5.图l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A.a<x<bB.b <x <cC.c<x<dD.d<x <e6.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 =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 kt(常量k>0)。
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
,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R0/2 。
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A.R2两端的电压为U/7B.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C.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D.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
答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无效。
第Ⅱ卷共4题。
8.(17分)(1)(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
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2)(11分)如图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__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示的纸带。
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
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2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E 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 -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___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9.(15分)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
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
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
如右图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m。
质量8t、车长7m的卡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
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
为确保行人安全,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10.(17分)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 =370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
劲度系数K=5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0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垂直于斜面。
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 =0. lkg和mB =0. 2kg,B 所带电荷量q=+4 xl0-6C。
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B电量不变。
取g= lOm/s2,sin370 =0.6,cos370 =0.8。
(1)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2)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 6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Ep=0.06J。
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11.(19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纸面)内有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
在x≤O 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
在第二象限紧贴y轴固定放置长为l、表面粗糙的不带电绝缘平板,平板平行于x轴且与x轴相距h。
在第一象限内的某区域存在方向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
一质量为m、不带电的小球Q从平板下侧A点沿x轴正向抛出;另一质量也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P从A点紧贴平板沿x轴正向运动,变为匀速运动后从y轴上的D点进入电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经1/4圆周离开电磁场区域,沿y轴负方向运动,然后从x轴上的K点进入第四象限。
小球P、Q相遇在第四象限的某一点,且竖直方向速度相同。
设运动过程中小球P电量不变,小球P和Q始终在纸面内运动且均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并判断P球所带电荷的正负;(2)小球Q的抛出速度vo的取值范围;(3)B1是B2的多少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1. C2.A3.D4.B5.D6.BD7.AC8.(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
(2)①匀速直线②0.1115 0.1105③0.0159.解:(1)据题意由得:①汽车刹车时,阻力产生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②代入数据得制动距离x=30 m ③(2)据题意汽车不受影响的行驶距离应该是x1=30m ④故黄灯的持续时间为t 则⑤代入数据得时间为t=2 s ⑥10.解:(1)据题意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对A有①对B有②代入数据得f0=0.4 N ③(2)据题意 A到N点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有④对B有⑤其中⑥⑦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得⑧由几何关系得⑨A由M到N 由得 A运动到N的速度v ⑩拉力F在N点的瞬时功率Fv ⑪由以上各式代入数据 P=0.528 W ⑫11.解:据题意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带电小球P在电磁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①即②由于小球P变为匀速的从第二象限进入第一象限③ 由平衡条件有由左手定则可知 P球带正电。
(2)据题意 Q球与P球恰好在K点相遇 v0有最大值v0m Q球做平抛运动有④⑤P球在电磁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⑥解得⑦即v0 的取值范围为(2)(2)⑧(3) 由于PQ相遇时竖直方向速度相同即Q球竖直方向下落R时竖直方向分速度为v1由得⑨可解得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