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组织病理技术(完整版)ppt课件
病理学新技术 ppt课件

基因水平逐步深入,正如病理学前辈们所说:技
术是病理学之母。
ppt课件 2
• 病理学技术包括传统病理学技术和现代新技术。有人 体病理学技术和实验病理学技术,二者相互渗透,互 为促进,传统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是 病理学的基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病理学
工作。根据科研的发展,临床病理学的需要,又不断
3.纯化抗体; 4.抗体标记组织切片; 5.染色反应; 6.观察结果。
ppt课件 10
(二)常用标记物
1.酶 为最常用的标记物。作为标记的酶应具有以下条件:① 底物是特异性的,且易于显示;②酶反应产物稳定,不易 扩散;③容易获得纯酶分子且较稳定;④酶标记抗体后, 不影响两者的活性;⑤被检组织中不应存在内源性相同的 酶或其底物。常用的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 硷性磷酸酶(AKP)、葡萄糖氧化酶(GOD)等。 2.荧光素 指在高能量光波的激发下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常用 的有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 (TRITC)。 3.生物素 其与卵白素的亲和力明显高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力。 4.金属标记物 如铁蛋白和胶体金。多用于免疫电镜。
1.孚尔根反应法(Feulgen reaction)显示DNA呈现紫红色。 2.甲绿-派郎宁法(Methyl Green-Pyronin method)显示核酸( 甲绿染DNA呈现绿色,派郎宁染RNA呈现红色) 3.苏丹Ⅲ冰冻切片染色显示中性脂肪呈现橘红色。
4.普鲁士蓝反应显示组织中含铁血黄素。
5.过碘酸雪夫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reaction, PAS)显示糖 原和其它多糖物质为紫红色。
ppt课件 11
三.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 将荧光素(免疫荧光法)或酶直接标记在第 一抗体上,以检查相应的抗原。直接法 具有特异性强的优点,但敏感性差,耗 费抗体多。
2024版病理学ppt课件

病理学ppt课件目录CONTENCT •病理学概述•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01病理学概述病理学的定义与任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尸检、活检、细胞学检查等,对疾病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01020304形态学观察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实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PCR 、基因测序等技术,研究疾病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和调控。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技术,研究疾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
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通过建立动物疾病模型,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与基础医学的关系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与预防医学的关系与法医学的关系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基础医学学科提供疾病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通过病理诊断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医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指导。
病理学在法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尸检和活检等技术手段,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02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细胞体积增大,常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如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细胞肥大和高血压时心肌细胞肥大。
肥大细胞数量增多,通过细胞分裂实现,如再生和肿瘤性增生。
增生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如老年性脑萎缩和废用性肌肉萎缩。
萎缩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如上皮化生和间叶组织化生。
化生细胞适应的表现形式01 02 03 04 05缺氧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应,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ATP 生成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损伤。
物理因子包括机械力、高温、低温、电流、激光等,可直接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代谢。
最新[基础医学]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
![最新[基础医学]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96e827ba0d4a7303763a4c.png)
固定的意义
❖ 将组织浸入某些化学试剂,使细胞内的物质能 尽量保持其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 作用:(1)保持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2)保持细胞内特殊的成分 (3)便于区别不同组织成分 (4)有利于切片 (5)保存抗原及DNA、RNA
固定剂的不良影响
❖影响常规染色 ❖固定造成物质损失 ❖组织皱缩
固定的注意事项(一)
❖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固定剂 ❖ 固定液的量 ❖ 固定液的穿透性 ❖ 组织块的大小
固定的注意事项(二)
❖ 固定时间 ❖ 固定温度 ❖ 加热 ❖ 特殊固定
单纯固定液
❖ 甲醛(formaldehyde) ❖ 中性甲醛液 ❖ 丙酮 ❖ 酒精
混合固定液
❖ 乙醇-甲醛液(A-F液) ❖ Bouin液 ❖ Zenker液 ❖ Carnoy液 ❖ 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
切片的注意事项
❖ 组织的取材与固定 ❖ 组织的脱水、透明和浸蜡 ❖ 切片 ❖ 切片机和切片刀 ❖ 特殊要求切片的制作
冰冻切片法
❖ 应用广泛 ❖ 对临床手术病人的术中快速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 ❖ 科研应用
恒冷箱切片
❖ 温度的调节 ❖ 包埋机OCT或羧甲基纤维素 ❖ 切片 ❖ 吹干或固定
载玻片的处理方法
三、活检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2. 采取标本时切忌挤压,取材刀要锋利,操 作要正确,以免组织过度受挤压,而导致 细胞结构、形态严重变形而影响诊断,甚 至造成不必要的重新取材,给病人造成不 必要的痛苦,并且延长诊断时间。
三、活检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3. 手术切除的内脏器官或较大肿瘤,最好将 标本全部送检,并保持原病变的完整性, 如要切开,应根据不同器官病变按一定的 方法切开。
浸蜡
❖组织经透明后,在溶化的石蜡内浸 渍的过程称为浸蜡。
《组织病理技术》课件

采用适当的固定液和保存方法,优化 染色流程,使用防脱片胶,提高制片 质量。
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新技术
数字化病理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组织芯片技术。
VS
展望
数字化病理技术将使病理诊断更加便捷和 准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效 率和准确性;组织芯片技术可用于药物筛 选和疾病模型研究。
组织病理技术的伦理与法规问题
组织病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 ,人们开始对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进行研究。
20世纪初
石蜡切片技术的出现,使 得组织病理技术更加标准 化和规范化。
20世纪末至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组织病理技术不断发 展和完善,应用领域也更 加广泛。
02
组织病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组织样本的获取与处理
。
恶性程度评估
组织病理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 程度,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风 险,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预后判断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对肿瘤的病理特 征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情况,帮助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
移植组织鉴定
组织匹配
在器官移植中,组织病理技术用 于检测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匹 配程度,确保移植组织的兼容性
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组织病理 技术可以分为石蜡切片技术和冷 冻切片技术等。
组织病理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临床病理诊断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对病变 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为 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病理 诊断。
药物筛选
利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药 物对病变组织的影响,为 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毒理学研究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化 学物质对组织结构和细胞 形态的影响,评估其毒性 和安全性。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PPT课件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组织切片的制备 • 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与诊断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切片制作的意义和目的
诊断疾病
教学质量
通过对病理组织进行切片制作,可以 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协助医生 诊断疾病。
环境控制
制作切片的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灰尘、温度等因素对切片质量造 成影响。
02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样本的采集
手术切除
对于需要病理诊断的病例, 医生会进行手术切除病变 组织。
活检
通过穿刺或钳取的方式获 取少量病变组织用于病理 诊断。
尸检
对于死亡病例,通过尸检 获取病变组织。
样本的处理
清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图像识别和分类,辅助医生 快速诊断。
辅助诊断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 提供初步诊断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预测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模型,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预测疾病 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切片的染色
染色原理
染色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组织切 片着色,以突出或显现组织中的不同 结构。
常用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 组织切片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较 好地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
切片的封固
封固剂选择
根据不同的染色方法选择合适的封固剂,如中性树胶、香柏 油等。
封固步骤
在染色和脱水完成后,用封固剂将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以 防止切片在观察和保存过程中发生脱落或损坏。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课件

它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观察、分 析和诊断,为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组织病理学的重要性
组织病理学是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能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和 预后,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它对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治愈率 和生存率。
组织病理学的发展历程
毒物检测
通过病理学技术检测生物 样本中的毒物残留,为司 法鉴定提供证据。
04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的 操作流程
取材与固定
取材
选择适当的组织块,确保其具有代表 性,并能够满足病理诊断的需求。
固定
将取下的组织块立即放入适当的固定 液中,以保持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防止组织自溶。
脱水与透明
脱水
去除组织中的多余水分,使组织变硬,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03
用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03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的 应用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诊断
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排列和结构,判断肿瘤的性质、类型 和分化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感染性疾病诊断
通过对感染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原体类型,如细菌 、病毒、寄生虫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封片
将染色后的切片封存在盖玻片下,防止染料脱落和组织变形。常用的封片剂有加拿大树胶或明胶-阿拉伯胶混合 物。
05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的 注意事项
取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取材大小
组织块的大小应适中,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制片效果 。
取材厚度
组织块厚度应适中,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脱水透明和 浸蜡包埋过程。
取材标记
组织病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观察 到复杂技术应用的过程。
皮肤组织病理学ppt课件

表皮病变
4.颗粒层增厚:因细胞增生或肥大所致。见 于扁平苔藓、神经性皮炎等。
8
表皮病变
5.棘层肥厚:常伴表皮突延长或增宽,一般 由细胞数增多所致。可见于银屑病、慢性 皮炎等。
9
表皮病变
6.疣状增生: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 肥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乳头瘤样增生同时存在、见于寻常 疣、疣状痣等。
10
表皮病变
18
表皮病变
14.Pautrier微脓肿:表皮内或外毛根鞘淋巴 样细胞聚集,见于原发性皮肤T淋巴瘤。
19
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
位于真皮下方, 与真皮无明显 界限。由脂肪 小叶及结缔组 织间隔构成。
20
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
结缔组织变性: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结构 和着色性的改变:纤维蛋白样变性、嗜碱 性变 、黏液变性、弹力纤维变性 炎症性皮肤病时,真皮内可有各种炎症细 胞浸润(浅层血管周围炎/浅层及深层血管 周围炎/结节性(肉芽肿)或弥漫性炎症/毛囊 及毛囊周围炎/血管炎/脂膜炎等) 渐进性坏死
27
7.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不规则向上增生, 表皮呈不规则波浪状。见于黑棘皮病、皮 脂腺痣等。
11
表皮病变
8.假上皮瘤样增生:棘层高度或显著不规则 肥厚,表皮突不规则延伸,可达汗腺水平。 见于寻常狼疮等。
12
表皮病变
9.细胞内水肿:棘层细胞内发生水肿,细胞 体积增大,胞质变淡。可呈气球样变性和 网状变性。见于病毒性疾病等。
13
表皮病变
10.细胞间水肿:细胞间液体增多、间隙增 宽、细胞间桥拉长,似海绵状,又称海绵 形成。见于皮炎湿疹等。
14
表皮病变
11.棘层松解:细胞间失去粘连,呈松解状 态,致细胞内裂隙或水疱。见于天疱疮等。
病理组织切片技术课件

取材
取材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取材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并注意避免组织自溶和 腐败。同时,要确保取材器械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污染和 交叉感染。
取材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病变情况,选择适当的取 材方法和取材量。对于小块病变组织,应尽量取全;对于大 块病变组织,应根据病变特点和部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 分取材。
固定
固定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其目的是使组织保持其生前的状态 ,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甲醛固定法、乙醇固定法和混合固 定法等。
固定液的浓度和固定时间对固定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固定液的浓度越高 、固定时间越长,固定效果越好。但固定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变硬,影响切片质 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和固定时间。
切片质量
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显 微镜观察的结果,因此制 备过程中需要保证切片的 平整、均匀和无气泡。
切片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石蜡切片
将样品包埋在石蜡中,然后进 行切片和染色,是最常用的切
片技术之一。
冰冻切片
将样品快速冷冻后进行切片, 主要用于快速病理诊断。
苏木素-伊红染色
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 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脱水
脱水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去 除组织中的水分,为后续的浸蜡和包埋做准备。常用的脱 水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和人工脱水法等。
脱水液的选择和使用对脱水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 脱水液的浓度越高、脱水时间越长,脱水效果越好。但脱 水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变脆,影响切片质量。因此,应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脱水液和脱水时间。
H&E染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代码
中间代码优化
目标代码优化
编译的优化工作阶段
• 优化的分类: 根据优化涉及的程序范围,分为:
– 局部优化:在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的基 本块上进行优化
– 循环优化:对循环中的代码进行优化 – 全局优化:在整个程序范围内进行的优化
• 中间代码优化常用技术
1. 删除多余运算(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步骤:
1).金属包埋框(模具)置入温箱内烘热待用 2).将石蜡放入恒温烤箱内熔化 3).取出烘热了的包埋框,迅速将烤箱内的溶
蜡倒入框内,再用加热的镊子取组织块,将其 置入框底,用镊子轻轻压平。
五、石蜡切片
将包买好的蜡块固定在切片机头上。
切片厚度一般不超过5微米; 将切下的薄片用毛笔和镊子摊于40度左右的热
笨和二甲苯都可使组织透明,常用二甲 苯。
透明步骤:低
高梯度透明。
3、浸蜡
经过透明的组织块,进一步移入熔化的 石蜡内浸渍,其目的是以石蜡置换组织 块中的二甲苯,使较软的组织块变成有 一定硬度的组织蜡块,一边切成薄片。
浸蜡步骤:
熔化的软蜡 中等硬度石蜡
熔化的硬蜡。
4、包埋
组织包埋的方法有多种,如石蜡包埋法、火棉 胶包埋法等;常用的为石蜡包埋法。Fra bibliotek13ml;
用时每100ml加0、5g亚铁化钾
方法;将骨片置于甲醛缓冲液、减缓液
内1、5H ;用法70%酒精洗三次
脱水、透明、浸蜡、染色
第11章 代码优化
学习目标: 掌握:基本块的划分、基本块的DAG优化 理解:什么是局部优化、循环优化、全局优化 了解:循环优化技术
11.1 优化技术简介 11.2 局部优化 11.3 循环优化简介
水容器中,含石蜡的切片即行展开。
用载玻片插入其下,将组织片轻轻捞起,最后 将切片置于60度的温箱烤30-60min,使切片牢 贴与载玻片上,同时将蜡熔化。
为了防止脱片,捞片前可用蛋白甘油涂片后再 捞。
第二节、染色程序与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大体分三个步骤: 一、染色前切片脱蜡水洗 1.梯度二甲苯脱蜡; 2.梯度酒精脱二甲苯; 3.自来水洗 4.蒸馏水洗 二、染色
• 如果子表达式E在前面计算过,且之后E中的变 量值都未改变,那么E的重复出现称为公共子 表达式,可避免重复计算
例
(1) T1 :=4*I (2) T2 :=addr(A)-4 (3) T3 :=T2[T1] (4) T4 :=4*I (5) (5) ……
(1)和(4)中都有4*I的运算, (1) 到(4)之间无对I的赋值,显然 两次计算的值是相等的, (4) 的运算是多余的
1.苏木精染5-15min 2.自来水洗3-5min 3.1%盐酸酒精1-5秒 4.自来水洗1-5min 5.弱碱性溶液30-60秒 6.自来水洗5-10min 7.蒸馏水洗1-2次 8.伊红溶液染5-10min 9.蒸馏水洗1-2次
三、脱水、透明、封固 1.梯度酒精脱水 2.梯度二甲苯脱去酒精 3.中性树胶封固。
11.1 优化技术简介
• 什么是优化: 所谓优化是对代码进行等价变换,使得变换后 的代码的效率更高(节省运行时间、存储空间 或两者兼而有之)
• 优化可在编译的不同阶段进行,最主要的优化 有 – 中间代码优化(不依赖具体计算机) – 目标代码优化(依赖于具体计算机)
源代码 编译前端 中间代码 代码生成
骨和含钙组织脱钙法
一、硝酸脱钙法 1、固定 组织大小 固定液 2、1%硝酸和70%酒精 3、每天换液两次,24—36H 4、流水冲洗 12—24H
二、甲醛缓冲液、减缓液脱钙法
1、甲醛缓冲液
40%甲醛90ml 磷酸氢二钠3、6克
加蒸馏水至300ml;
2、减缓液
缓冲液275ml 90%甲酸13ml 37%Hcl
三、取材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将所有 的病理组织都做成切片进行观察,所以, 为达到正确观察或诊断的目的,必须采 集适量的病例组织,这不仅要求标本材 料要尽可能新鲜,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 和质量,根据需要确定取材的部位和块 数。
切取组织时,应用锋利的刀、剪,刀刃 宜薄,足够长。一般标本切取的组织块 厚以0.2~0.3cm为宜,对于冰冻切片,取 材组织块略厚度可达0.3~0.4cm,也可根 据情况略作调整。若过厚则固定不好, 组织结构不佳,过薄则切片张数有限, 有漏掉病变部位的可能性。一般来讲, 常规组织病理染色,组织块大小以 1.5cm×1.5cm×0.2~0.3cm为宜
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组织块,以 1cm×1cm×0.2cm为好;用于电镜观察 的组织块要小,以1mm×1mm×1mm为 宜。
动物标本在取材前要尽量避免动物过度 疲劳,迅速将动物杀死。实验室中多采 用麻醉法,动物麻醉后即可根据实验的 目的要求进行取材。
四、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固定好的标本需流水冲洗12-24h。
90% 2-4h
95% 2-4h
99.9%2-4h
99.9%2-4h 脱水应彻底干净,组织脱水是否彻底,
与酒精浓度,特别是最后两次无水酒精 浓度直接相关。
2、透明
组织经酒精脱水后,还必须经过一个浸 蜡的媒剂透明过程。因为酒精不能溶解 石蜡,所以在浸蜡前需要既能结合酒精 又能与石蜡相溶的媒剂,以便石蜡渗入 到组织中去。
组织病理技术(完整版)
第一节 、组织处理的一般程序
迄今为止,在众多医学科学实验技术中, 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以及亚细胞结构 的形态学变化仍然是最直观和最可靠的 观察指标。也是最基本的医学技术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组织病理学技术的一般常 识和常用染色方法做简要地介绍。
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在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制做高质量的组 织切片是关键性的一步,切片质量的好 坏直接影响着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而一张好的切片与标本的采集 和处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1.脱水:组织固定好后,在透明、浸蜡 前应先将组织中的固定剂以流水冲洗数 小时,由于水不能与二甲苯及石蜡相结 合,所以需先脱去组织中的水分。
常用脱水剂:酒精、丙酮、正丁醇等, 但酒精既能脱水又可与透明剂二甲苯互 溶,使组织硬化。故常用酒精。
.脱水步骤和时间
70% 1-2h
80% 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