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

武汉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B.每一朵紫色的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D.他长得太像他父亲了。

2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长歌当(dāng)哭博闻强识(zhì)殒(yǔn)身不恤忸(niǒu)尼

B.脍(kuài)炙人扪(mén)心自问深恶(wù)痛绝余勇可贾(gǔ)

C.杀一儆(jǐng)百锲(qiè)而不舍娇(jiāo)揉造作挈(qiè)妇将雏

D.诲(huì)人不倦剑拔驽(nú)张久而弥笃(dǔ)前倨(jū)后恭

3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小说集《世说新语》,出自《方正》篇,课文中,元方懂得“信”的重要;辩驳有理有据;并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D.《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4 . 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典文学中的糟粕,我们必须加以扬弃。

B.从上古到先秦两汉,特别是先秦的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

C.这事做老人的不好说什么,还是你自己钧裁吧。

D.在这次“希望工程”活动中,初一学生率先垂范,向山区捐款一千元。

5 .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诚惶诚恐:妈妈诚惶诚恐地为我递上一杯水,生怕影响了我复习。

B.正襟危坐:听证会上,代表们个个正襟危坐,非常严肃。

C.鹤立鸡群:小明在我们班是最矮的一个,在早操队列里显得鹤立鸡群。

D.颔首低眉:老师弯下腰,颔首低眉地问我:“你怎么蹲在地上?不舒服吗?”

6 . 下列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B.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热烈”形容环境气氛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C.王老师让我们在初中阶段轻松学习,不要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思想包袱”是借喻的说法,指心理负担,很形象生动。)

D.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公理”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非常有情趣。)

7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强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B.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刻。

C.张晓明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D.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8 . 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托辞(cí)解剖(pōu )不逊(xùn)诘责(jié)

B.畸(qī)形绯红(fēi)陌(mò)生订正(dìng)

C.匿名(nì)喝(hē)彩发髻(jì)教诲(huì)

D.驿站(yì)悔(huǐ) 改过秤(chèn)瞥(piě)见

9 .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难道、什么、哪里、多少”这四个词都是疑问代词。

B.“变化规律”、“ 辛勤耕耘”、“ 不断发生”、“ 气氛热烈”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这句话的标点是正确的。

D.“敏捷、诅咒、心情、除非”这四个词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连词。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实我并不喜欢花

①院子里平添了三株梅,无意中,竟见枝上还余有两三朵小花。微风中,单薄的花瓣轻颤,令我怜爱。是的,真是不容易,在这温柔但并不持久的春的舞台上,它还能继续展露它最后那片淡淡的忧伤。瞬间,我有了一丝微微的感动!

②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花,即使喜欢的,也是零星枝头的那种。小艳疏香更娇软!所以我喜白梅,洁净,清新,小朵两三,玲珑枝头,且每一朵都如同澄澈的水滴,令我在雨天也会无端地产生落梅的怀想。所以我喜欢荷,清雅,高洁。一枝一朵,擎天而举,不蔓不枝,独立池中。不争妍,不刻意,不管好与坏,只在属于自己的一段生命里,做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③次日中午,在学校门口,我坐在车内,外面的天空飘着小雨。我静静地听着车外雨点儿落在车顶上碎碎的声音,像筛子筛落豆子,很是美好。“好美的花呀,粉色的,红色的……”突然,传来一个嫩嫩的声音,隔着车窗,像来自遥远的地方,却如此生动逼人!

④我猛然想起,这几日学校附近的海棠正开得旺呢,白的、粉的、红的,每天都这么烈烈地盛放着。虽然我每天都要经过这些花树,但都不曾好好留意她们,在我的眼里,她们都不及梅花,哦,不,准确地说,应该是白梅!即使是梅花,也有开得极其泛滥、极其奢靡、极其张扬的,比如红梅。曾经有一度,我甚至分不清梅花与桃花的区别,都一样红艳,都一样奔放,都一样蓬蓬勃勃,都一样恣肆张扬,哪里可寻得一丝傲气、一味冰洁?也许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骚客附会了梅花太多的意向,使得我对梅花有一种特别的看法:苍劲的形姿,乱枝横斜,点点花蕊如浓墨点染,团玉娇羞,傲立于冰雪,或血红或净白,遗世而独立。包括香气也要“为有暗香来”,这种若隐若现的神秘与高洁,已经根植在我心中。

⑤可如今,公园里梅花多了,各类品种也越来越多,从凌寒的早春一直开到万花争艳,俨然丢失了我心中“犹有花枝俏”的孤独,丢失了心中那种“她在丛中笑”的清傲。真的,还不如校门口那一树海棠来得真实。

⑥孩子稚嫩的声音飘远了,像花儿娇嫩的花瓣,在微雨中飘落。我心中突然萌生一种念头,好好看看那一树海棠吧。下了车,撑起伞,来到花树边,一树的花儿在微雨中迎风微笑,那么快乐。那雨滴落在花片的掌心,颤颤地滚动着,像琼玉凝脂,使得本就娇柔的花瓣更加妩媚了。强风一吹,薄薄的花瓣带着雨露随风离枝,像鸟儿褪换的细羽,飘飘忽忽,在空中和风儿旋转了一会儿,才悠悠然然地落到了碧绿的草坪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猛然念起易安的《如梦令》,此刻,在这一片浓绿的草地上,平铺着一层薄薄的粉色花瓣,如是应词应景!

⑦原来,即使一直被我小觑的海棠,也有着她独特的美好!这一刻,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与羞愧!而且这样的感觉,是那样浓郁。是为这一地安静、祥和的落花吗?抑或是为刚才那孩子一声生动的欢叫?绝不单单如此。离开花树,走在路上,心中念起《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删改)

10 . 文章主要是写海棠,为何作者从梅写起?

11 .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2 . 从文中看,作者为何对自己原本喜欢的梅不再喜爱了?

13 . 请用原文的话描述第⑥段加点的“绿肥红瘦”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14 . 第⑦段中作者说:“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与羞愧!”作者因何“感动”,又为何“羞愧”?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角落里的阳光

①1980年7月1日,我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一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一样骄傲神气。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

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阳光。

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15 . 第②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16 . 请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17 . 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作者为什么在第⑥段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

18 . 最后一段,“我”凭借什么来判定他会成功?

三、句子默写

19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③受“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小华假期里苦读了中国诗词。回校后与同学畅谈中华诗词之神韵,同学们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话“________,_______”来为她的惊人进步点赞。

④古人常在诗中表达思乡累亲的感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乡之情;岑参则在《逢入京使》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四、课内阅读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 . 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

(3)下车引之:____________

(4)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

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2 .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五、诗歌鉴赏

23 . 古诗词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名著阅读

24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北京城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25 .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4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6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此前,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说,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传统文化”热掀起的原因。

(2)重庆成功中学九年级(1)班拟于6月12日在“传承楼”阶梯教室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班长,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为本次班会拟一条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②为了扩大本次班会的社会影响力,学校拟邀请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作为本次班会的特邀嘉宾。请你以九年级(1)班班长的身份,给高洪波先生发一封邀请函。

八、作文

26 . 按要求作文。

请以“被夸奖的感觉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出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

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27 . 作文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