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杭州师范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详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圣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详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圣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教育学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暨南大学2017年研]【答案】教育现象【解析】教育学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2.______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的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华侨大学2017年研]【答案】语法翻译法【解析】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是: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④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⑤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3.教师和______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叫作教学过程。

[北京大学2016年研]【答案】学生【解析】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阐述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提到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指的是______的教学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研]【答案】循序渐进【解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中“陵节”意为“超越限度”;“孙”通“逊”,意为“顺”。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计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试题(真题)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计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试题(真题)

中国计量大学考试科目代码:801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报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40分)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祭孔,实质上是封建国家尊重教育的一种体现,是汉代以来独尊儒术并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必然结果。

()2.中介语不是直接地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地发展,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3.明代国子监取代国子学,成为国家唯一的高等学府。

()4.中国造纸术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纸书写的历史。

()5.传教士介绍中国历史和地理的著作,最早的一本是《马可·波罗游记》。

()6.中国京剧在18世纪就有了世界性的影响,20世纪艺术大师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也曾受到京剧的启发。

()7.希伯来是对犹太民族的古老称谓。

()8.“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城,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然后分南北两条线。

()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女词人朱淑真的笔下。

()10.18世纪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狄德罗。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的《游子吟》一诗。

2.《西厢记》的作者是()。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的辩证法思想。

4.我国现在的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5.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朝思想家()。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445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6.国内佛教四大名山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

7.19世纪把英国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翻译成中文的人是()。

8.HSK的全称是()。

9.宋代儒学家常被称为“程朱理学”,其中“朱”指的是()。

10.法国作家()的《人间喜剧》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本质。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考试科目代码:[445]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和“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部分第一章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常识一、先秦儒家二、先秦道家三、韩非子的法学思想四、魏晋玄学五、宋明理学六、清代实学七、维新变法运动八、新文化运动第二章中国宗教常识一、佛教二、道教三、伊斯兰教四、基督教第1 页/共7 页五、藏传佛教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常识一、四大发现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三、医学方面的成就四、农学的成就五、数学的成就六、建造方面的成就七、水利的成就八、机械发明的成就九、纺织的成就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第四章中国文学常识一、先秦两汉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隋唐时期四、宋元时期五、明清时期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六、近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第五章中国传统艺术常识一、书法二、绘画三、音乐四、建造第六章古代世界文化常识一、古代埃及文化二、古代希腊文化三、古代罗马文化四、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五、古代印度文化第七章世界宗教文化常识一、基督教与基督教文化二、阿拉伯文化三、犹太教与希伯来文化第八章外国文学常识一、古希腊罗马文化二、中世纪文学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四、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五、19世纪欧美文学六、20世纪欧美文学七、东方文学第九章西方艺术常识一、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三、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四、19世纪的欧洲艺术五、20世纪的欧洲现代艺术跨文化交际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第二部分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第三章文化的定义与特性第四章交际第五章语言交际第六章非语言交际第七章社会交往第八章人际关系第九章经营管理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第十章价值观第3 页/共7 页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第五部分提高跨文化意识第十一章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十二章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二)教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名称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定位与商议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第二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示状第三节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诲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诲学基础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第二节学习者的个体因素第三节语言学习环境(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光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60分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50分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0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选择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分析论述题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20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20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实用版】目录1.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概述2.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内容3.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重要性4.如何提高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正文一、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概述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国际教育基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是指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师,以满足世界各地对汉语学习的需求。

二、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内容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汉语教育理论:包括对外汉语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

2.汉语语言知识:包括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等方面的知识。

3.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4.跨文化交际:包括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际,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等。

三、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重要性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汉语的传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全球范围内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推广,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促进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推广,不仅可以传播汉语,同时也可以传播我国的文化,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

3.提升我国教育影响力:通过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我们可以培养更多的汉语教师,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四、如何提高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要提高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外汉语教育理论的研究: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提升教师的汉语语言知识: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汉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等方面。

3.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包括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杭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9--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9--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A.勇敢者B.顺服者C.虔诚者D.保卫者
19.EXPO是( )组织的英文简称。
A.世界博览会B.环保组织 C.欧盟D.上海合作组织
20.唐朝诗人( )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A.白居易B.杜甫C.王维D.孟浩然
21.哪句诗讲的是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 )
A 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
B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2.二十四节气中,( )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A.秋分B.夏至C.小暑D.大暑
23.下边哪一位画家被称为“画圣”?
A.顾恺之B.吴道子 C.闫立本 D.唐寅
24.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四书”是( )。
19.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20.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 )纸的使用,也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
21.二十四节气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古代( )流域人们的生活场景。
22.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两位,他们是韩愈和( )。
9.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 )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10.《诗经》运用了“赋、( )、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11.北魏时期,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是《》。
12.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唐朝文人( )所作。
13.诗歌《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 )。
14.《诗经》与《楚辞》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而被称为( ),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史的两大源头。
A.西班牙语B.英语C.葡萄牙语D.法语

新版杭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杭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到自己期望的学校,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信念终于熬过了这段难熬却充满期待和自我怀疑的岁月。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上岸,这样的想法,充斥在我的头脑中太多次,明知不可想这么多,但在休息时,思想放空的时候就会凭空冒出来,难以抵挡。

这对自己的心绪实在是太大的干扰,所以在此想跟大家讲,调整好心态,无论成功与否,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到最后,总不会有那种没有努力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总之就是,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在此,我终于可以将我这一年来的所有欣喜,汗水,期待,惶惑,不安全部写出来,一来是对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做一个回顾和告别,再有就是,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

无论是心态方面,考研选择方面,还是备考复习方面。

都希望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深入交流,否则这一年来的各种辛酸苦辣真是难吐难吞。

由于心情略微激动了些,所以开篇部分可能略显鸡汤,不过,认真负责的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将是满满的干货。

只是由于篇幅过长还望大家可以充满耐心的把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赠我的学习资料供各位下载使用。

杭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目为:【汉语基础】1.齐沪扬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齐沪扬、谢白羽主编《〈现代汉语〉学习指导》,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版。

2.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

【汉语国际教育】1.周小兵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版。

2.齐沪扬、陈昌来主编《应用语言学纲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

杭州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
参考书《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军平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年
《中国文化要略》(第 2 版 )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年《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 1 版)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年
考试内容
提供的信息与场景写出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等,要求言简意赅,体现专业性、技术性与实用性。

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议论文,要求文字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掌握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

试卷内容结构主观题包括汉语应用文、议论文写作,客观题包括百科知识选择题。

试卷难易结构
汉语应用文、议论文写作,百科知识选择题,难易程度四、六开。

试卷题型结构汉语应用文、议论文写作,百科知识选择题。

试卷分值结构应用文(50分)、议论文(60分)、选择题(4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根据主客观题评阅标准计分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
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写作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
四、案例分析写作,40分
写作题为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
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程裕桢.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孟昭毅,曾艳兵.外国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教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语言教学基础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其他与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教材及书籍。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分析与实践能力
2. 论文写作能力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修订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其他跨文化交际类教材及书籍。

(四)试卷题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