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快速增长B. 缓慢发展C. 稳定发展D. 周期性波动答案:A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哪个年龄段?A. 0-1岁B. 1-3岁C. 3-6岁D. 6-8岁答案:C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A. 身体自我B. 社会自我C. 心理自我D. 道德自我答案:C4.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什么?A. 生理机制B. 社会互动C. 环境因素D. 遗传因素答案:B5.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教师指导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哪个年龄段?A. 0-2岁B. 2-4岁C. 4-6岁D. 6-8岁答案:C7.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哪些?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道德阶段C. 自律道德阶段D. 所有上述阶段答案:D8. 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想象力B. 探索性行为C. 问题解决能力D. 所有上述方面答案:D9.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社会文化C. 同伴关系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10.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价主要依据哪些标准?A. 发展里程碑B. 个体差异C. 社会期望D. 所有上述标准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不稳定到稳定等。

2. 描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前语言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和简单句阶段。

3. 阐述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情感发展和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含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也就是说它包括了系统研究和个体研究两方面。

系统研究是指从人类心理的种系发展的角度或动物演化的过程来研究,也就是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又是如何从原始人的心理演化到现代人的心理,这种研究由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来进行。

个体心理的研究一般是指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至直衰老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如何从简单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学前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及一般的发展心理学来进行(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以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是指从0—6、7岁的学前儿童心理。

?二、如何理解研究对象在理解学前儿童心理研究对象时应搞清:1、学前儿童与动物不同2、学前儿童与成人的关系①学前儿童心理本质上与成人一样是人脑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具有能动性。

②不能把学前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完全等同,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其特点,低水平。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发生指心理什么时候出现。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一词有时与发育、成长交替使用,但含义不完全等同。

发育、成长更多指身体、生理方面的生长成熟,且更意味着量的增长。

发展——含义更为广泛,指个体身心整体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三)学前时期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发展。

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状态(注意、情绪、意志)。

人格特征(个性)(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四.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略讲)(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9章)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9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1.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探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3.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动机。

1.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2.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4.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

1.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3.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

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6.文化比较法。

1.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概括发展。

2.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3.心理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4.心理活动从零乱到形成体系。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差异性4.不平衡性(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2).表象活跃(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4.)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1.)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

无意性是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支配。

认识过程的无意性主要在幼儿的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张晓红表现出来。

(2.)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心理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

(3.)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已近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幼儿已经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的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1)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2)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

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1.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水平。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学科,旨在了解和促进儿童在学前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儿童的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了指导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依据。

2. 为什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学前期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健康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视觉和听觉能力日益完善,可以感知和分辨物体形状、颜色和声音。

- 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量。

-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设性思维。

4.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明显表露情感,喜怒哀乐等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

- 对他人的情感有基本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

- 开始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表现出亲近、依恋和合作的行为。

- 情绪容易波动,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情绪管理。

5.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开始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互动。

- 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发展一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建立起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32
时间取样观察: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 表现即持续时间的选择记录
事件取样观察:从被试的多种行为中,选择与研究目的 直接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记。
1.区角游戏活动中师幼语言互动的发展情况 观察的时距:10秒钟观察,10秒钟记录,等待20秒后再 观察下一个儿童(每个幼儿约用时间为40秒) 2.阳阳发生打扰其他幼儿活动发生的情况。 3.从上午9:50到11:00之间,从自己班级中抽取15名幼 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频率。
• 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 60年代初,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 文化大革命,“伪科学”。
•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 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 化研究。
15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p38
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 起。 3.关注实际教育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4.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
3
•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 十一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 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 •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 第十六章 学习评定
4
学前教育心理学
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 第三章 学习的概述
36
37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
•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人格特征、角色 • 一、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 1.含义 2.层次 3.种类 • 二、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 • 1.含义 2.人格特点 • 三、幼儿教师的角色 • 1.角色定位 2.职业角色 3.角色结构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8
第7组: 1.注意发生的三个指标。 2.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3.影响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 4.记忆的分类。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9
期中测试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1
一、测试方法 1.分组合作:每个班分8个小组, 每个小组
完成3-4个题目。 2.第一节课用来寻找答案,记忆问题内容;
第二节课为正式测试时间。 3.按第1组-第8组的顺序答题。 4.答案完全正确打5分,答案较正确打4分,
答案不正确看情况给0-3分,所得成绩计 入个人平时成绩。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4
第3组: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生论的四阶段? 2.试说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三者观
点的区别。
3.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 4.儿童学会使用工具的四个阶段。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的特征。 2.感觉、知觉的概念、联系。 3.试说视敏度、颜色视觉、视觉障碍。 4.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特点。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2
第1组: 1.怎样理解心理学及学前儿童的心理? 2.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研究学前儿童心
理?
3.学前心理学的5大研究方法的概念。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3
第2组: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大规律? 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6
第5组: 1.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2.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3.学前儿童注意发生的指标。 4.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
学前心理学 期中考试复习 简答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噪音、光 照等)和化学因素(如污染物等)都 可能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 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交往等也 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内容
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教 育内容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反
之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要点一
调查法的定义及作用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 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学前 教育中,调查法有助于收集大量、真 实的数据和信息,了解幼儿家庭背景 、教育经历、发展现状等,为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要点二
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 提纲、选择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整 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 中的具体应用
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研究对象进行深 入具体研究的方法。在学前教育中, 个案研究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个别幼儿 的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 教育措施提供支持。
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 个案问题、制定个案教育计划、实施 个案教育措施、评估个案教育效果。
针对具有特殊发展需求或面临特定问 题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深入了解其 发展特点和问题所在;结合个案研究 结果和相关专业知识,为幼儿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和发展目标;通过持 续的跟踪和评估,确保个案教育措施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逐渐敏锐,能够辨别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属性,同时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
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从最初的翻身、爬行到后来的走路、跑步,再到精细动作如握笔、搭积木等,不 断展现出新的运动技能。

学前心理学课件(2023版ppt)

学前心理学课件(2023版ppt)

01
02
03
04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研究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儿童个性发展:研究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儿童心理障碍:研究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和原因
儿童教育:研究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03
04
心理卫生的维护
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01
学校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02
社会环境: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03
自我调节: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04
谢谢
演讲人
学前心理学课件
1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主要关注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等。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观察法: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语言、表情等,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观察儿童的反应和行为,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儿童的心理发展数据,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访谈法:通过与儿童、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3.学前心理学的5大研究方法的概念。
第2组: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大规律? 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第3组: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生论的四阶段? 2.试说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三者观
点的区别。
3.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 4.儿童学会使用工具的四个阶段。
第4组: 1.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感觉、知觉的概念、联系。 3.试说视敏度、颜色视觉、视觉障碍。 4.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特点。
第5组: 1.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2.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3.学前儿童注意发生的指标。 4.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
第6组: 1.注意有哪四个品质? 2.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3.
第7组: 1.注意发生的三个指标。 2.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3.影响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 4.记忆的分类。
期中考试复 习 简答题
一、测试方法 1.分组合作:每个班分8个小组, 每个小组
完成3-4个题目。 2.第一节课用来寻找答案,记忆问题内容;
第二节课为正式测试时间。 3.按第1组-第8组的顺序答题。 4.答案完全正确打5分,答案较正确打4分,
答案不正确看情况给0-3分,所得成绩计 入个人平时成绩。
第1组: 1.怎样理解心理学及学前儿童的心理? 2.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研究学前儿童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