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件_第一章2015.8.30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的内容,具体包括教材的第一、二、三节。

第一节主要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第二节重点探讨儿童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第三节则关注儿童的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儿童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儿童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生活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2)儿童认知发展特点;(3)儿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4.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一章1.1 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1.2 儿童认知发展1.3 儿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2. 重点、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2)谈谈你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认识;(3)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说明儿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

2. 答案:(1)见教材;(2)见教材;(3)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对儿童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二、主观因素
❖ (一)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 原因
案例描述
❖ 早晨光杰入园时早饭还没有吃完就带到了教室 里面,吃完以后他就随手把塑料袋扔在了地上,我 马上提醒他让他捡起来,并且问他应该扔在哪里? 他很茫然的看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牵着他把 垃圾袋捡起来之后来到了垃圾桶面前,让他把垃圾 扔进去,他才扔进去了。并且向全班的幼儿讲,垃 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里。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学前儿童在 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 规律和特征 v 自然实验法
v 实验法 v 实验室实验法
❖ 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学 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
❖ 测量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的方法。
❖ (一)心理学 ❖ 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
的科学。
❖ 2、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 3、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复杂多样,通常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喜、怒、哀、惧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v 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v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v 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生理成熟
❖ 定义:生理成熟也称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 度或水平。

学前心理学课件

学前心理学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8三Βιβλιοθήκη 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发展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学前教育学; • 儿童解剖生理学 •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精选版课件ppt
9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 机制
• 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
• 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 化的教学。
精选版课件ppt
39
第二节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或 乳儿期 (0-1岁) • (一)初生到满月 • 1、适应新生活 • 2、依靠无条件反射 呼吸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 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总之,心理现象就其产生而言,是两种现象的有机结合。
精选版课件ppt
5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反映内容
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她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 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举例: 狼孩等。
2、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反映形式
精选版课件ppt
11
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 一、 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活动性原则 • 发展性原则 • 教育性原则 •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精选版课件ppt
12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 (一)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 1、定义 •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 2、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 3、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课件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课件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被动和主动之争
该模型可以追溯到洛克,他把儿童看成 一块白板,认为环境给儿童什么影响就会留 下什么烙印。机械模型进一步把儿童看成被 动的、完全由外力推动的机器。机械模型的 代表人物是华生。
被动和主动之争
该模型认为儿童是一个整体,不是对零 碎环境刺激被动反应的机器。他们认为儿童 能主动地选择刺激、组织刺激并创造和改变 某些环境,发展的推动力来自儿童的内部, 外部环境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仅仅对发 展起到加速和延缓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之争
如今心理学家们已不再偏激地认为发 展仅仅是其中一种因素的单独作用, 而更加关注两者 以何种方式共同决定 一个人的发展,以及在特定前提下两 者的相对重要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之争
20个月大的男孩看到某快餐的醒目标识 后,自己快步冲向餐厅门口,妈妈快步赶上 并拽住他问:“你干什么去?”,他用手放 在嘴巴上,表示要吃东西。这个男孩对于这 个标识的认识和她的母亲是一样的吗?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
精神分析 理论
认知理论 观点
行为主 义理论
□ 精神分析学派
○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 ○ 精神分析理论关注人内在的力量
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 • 本我——快乐原则 • 自我——现实原则 • 超我——道德原则
本我与自我的关系: 本我是马,自我是马 车夫。
自我像一下受气包, 处在“三个暴君”的 夹缝里:现实环境、 超我、本我,努力调 节三者之间的冲突, 因此自我永远是永远 的矛盾产物。
①生理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大脑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包括躯体的尺寸、身 体比例、外貌以 及各种躯体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的发展,随着脑科学 的发展,大脑的作用机 制逐渐被揭示;运动能力的发 展,在早期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发展与心理学基本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2. 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3.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4.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能力;3. 增进学生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认识,提高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2. 新课导入: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阐述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2. 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3.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4.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章内容,分析一个具体案例,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答案:学生需结合所学理论,分析案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领域的前沿动态。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儿童的实际表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互动环节;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深度和广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方法的调整、拓展阅读及实践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噪音、光 照等)和化学因素(如污染物等)都 可能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 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交往等也 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内容
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教 育内容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反
之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要点一
调查法的定义及作用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 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学前 教育中,调查法有助于收集大量、真 实的数据和信息,了解幼儿家庭背景 、教育经历、发展现状等,为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要点二
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 提纲、选择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整 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 中的具体应用
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研究对象进行深 入具体研究的方法。在学前教育中, 个案研究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个别幼儿 的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 教育措施提供支持。
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 个案问题、制定个案教育计划、实施 个案教育措施、评估个案教育效果。
针对具有特殊发展需求或面临特定问 题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深入了解其 发展特点和问题所在;结合个案研究 结果和相关专业知识,为幼儿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和发展目标;通过持 续的跟踪和评估,确保个案教育措施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逐渐敏锐,能够辨别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属性,同时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
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从最初的翻身、爬行到后来的走路、跑步,再到精细动作如握笔、搭积木等,不 断展现出新的运动技能。

学前心理学之一节绪论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之一节绪论PPT课件

•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都可以是整体研究或分析研 究。纵向研究可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貌,也 可以研究某一个方面心理的发展。横断研究也可 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专题的。
• 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并非截然对立,而是 相辅相成的。
•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题,较多集中于研究 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我们把这 种类型的研究称为差异研究。
• 二、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一)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 (二)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 (三)解释和测量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 差异
• (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影响
• (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具体方法
• 三、学前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 所谓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 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 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 龄待点。
• 横断研究应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应慎重确定研究对象的年龄及年龄组的划 分。要使研究对象达到足够的数量。并且 照顾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教育背景。
• 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 童年龄差距应越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心理 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
• 通过这一类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年龄儿 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 时间及发展的关键年龄等。
•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 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 系。
• 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查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 理结构,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相关研究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不能说明关系的性质。
• 例如,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于1919年留学回 国后,就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他对 他的儿子陈一鸣从出生到大约三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作 了日记式的记录,而且还作了摄影记录[见陈鹤琴著《儿 童心理之研究》(1925)]。在他的影响下,以后有很多人 从事和这类似的研究,如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 、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等。

学前心理学全册课件

学前心理学全册课件

学前心理学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绪论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学前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2. 第二章:儿童发展概述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3. 第三章: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4. 第四章:情绪与社会发展情绪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儿童情绪的特点和调节方式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过程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5. 第五章:言语发展言语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儿童言语的特点和阶段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6. 第六章: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个性的概念和特点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念和阶段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

2. 了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同发展理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 掌握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了解情绪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4. 理解言语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掌握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

5. 理解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及其解释。

2. 教学重点:儿童认知、情绪与社会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幼儿在公园玩耍的场景,引导学生们观察和思考儿童在学前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2. 绪论:介绍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回顾其发展历程,讲解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

3. 儿童发展概述:讲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不同发展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

4. 认知发展:讲解认知发展的概念和过程,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探讨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

5. 情绪与社会发展:讲解情绪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分析儿童情绪的特点和调节方式,介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 7 -
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 4.陈鹤琴著;陈秀云、柯小卫选编,《儿童 心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3 • 6.(加拿大)詹妮特· 怀尔德· 奥斯汀顿著; 孙中欣译:《儿童的心智》,辽海出版社 ,2000 • 7.哈佛儿童发展译丛:《婴儿世界》《儿童 怎样解决问题》《爱心儿童》
- 17--17 -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 (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 18--18 -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 19--19 -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见教材4-5页)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 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学前期儿童在发展的 每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 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 我国现行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 见教材第5页图1-1
- 20--20 -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教材6页)
第一章 绪论
- 11 -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学前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12--12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学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8 -- 8 -
课程基本要求
• 1.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 2.适当做笔记,全程参与课堂互动
- 9 -- 9 -
课程考核
• 平时成绩40%(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期末考试60%(教考分离,闭卷考试) • 课程分组:全班分成6组,每组7-8人,学 习委员下次课上交分组名单
- 10--10 -
- 48--48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见教材283页)
- 49 -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 -50 -
3.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对心 理的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 22--22 -
- 23--23 -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 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 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 象就不再明显。
- 24--24 -
• (3)危机期: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 夫(Do tenor)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 ,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 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 抗成人的要求等。3、7、11——12岁,发 展的“危险年龄”。
• 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 (1)加速期: • 6岁之前第一个加速期,整个身心发展 非常迅速;青年期为第二加速期 。
- 21--21 -
• (2)关键期: •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K.Z.Lorenz )提出。 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 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 感且发展迅速的时期。
- 39--39 -
主要观点: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 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 限度的制约。 • 例: • 狼孩 • RH溶血病 • 对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 40--40 -
思考:美国两个家族命运的启示
• 美国有两个均繁衍了八代的家族。 • 一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一位治学严谨 、成就卓著的哲学家。他不仅本人勤奋好学、德高望 重,而且以良好的德行,潜移默化,培养和影响后代 。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 教授,60多位医生,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1 位大使和1位副总统。 •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马克斯·菜克,是臭名昭著 的酒鬼和赌徒,无德无才。他的后裔耳濡目染:300 多个叫花子、流浪者,7个杀人犯,60多个诈骗、盗 窃犯,还有40多人伤残、死于酗酒。 • 《美国两个家族命运的启示》说明什么?
- 2 -- 2 -
课程基本特性
• 专业必修课程 • 学位课程 • 特殊地位
- 3 -- 3 -
课程教学目的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 生学习其他学前儿童教育学科奠定坚实的 心理学理论基础,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儿童 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学前儿童 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 学前儿童,对学前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 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 4 -- 4 -
课程内容简介
• 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 律和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 的全貌,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 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 现。
- 5 -- 5 -
课程框架
• • • • •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第三章 学前儿童生理与动作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
(2014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尹坤萍
-1-
一位心理学家描绘他心目中的儿童:
• • • • • • 在儿童的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着,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儿童清澈的眼眸中, 闪烁着科学家的敏锐、艺术家的热情和哲学家的 简洁。 • ……
- 6 -- 6 -
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 1.(瑞士)J.皮亚杰 、B.英海尔德著:《儿 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 • 2.(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有吸收 力的心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 3.(美)戴安• E• 帕普利、莎莉• W• 奥尔 兹著;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儿 童世界》翻译组译:《儿童世界》,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1
- 47--47 -
阶段性指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累 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了旧质要素而成 为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 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间断现 象。 • 连续性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 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 含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 新质。但在本阶段占优势地位的因素,体 现着本阶段的本质特征。 •
- 25--25 -
案例:
• 牛牛刚满3岁,妈妈发现牛牛不如从前那 么乖了,经常甩开妈妈的手,跟妈妈摇头 ,小嘴巴发出“不、不”……脾气急的妈 妈就要动用武力了,妈妈的手掌光顾宝宝 小屁股的机会多了起来,结果是妈妈叹气 ,牛牛哭泣。妈妈不明白,可爱的宝宝怎 么不听话了,怎么不讲道理了。
- 26--26 -
——华生(J.B.Watson) (教育万能论 )
- 35--35 -
(二)第二个时期——“各起多少作用”(二 因素论) 二因素论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 混合体,认为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 同决定的,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其代 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斯腾(L.W.S tern)和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 。
- 43--43 -
(三)相互作用论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不断相互作用 的结果。
- 44--44 -
• 三、连续与阶段之争 • (一)连续论 • 认为发展是一个平稳而连续的过程, 不断地进行量的积累。 • 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学派是连续 论的代表,他们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 定的,认为发展是儿童习得行为不断增加 的过程。其理论核心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 41--41 -
二、内因与外因之争 (一)内因说(机体模型) 儿童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促进儿童心理 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其内部矛盾的产生,是 其主动改造自然的结果。在儿童心理发展 过程中,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 用是微乎其微的。
- 42--42 -
(二)外因说(机械模型) 将儿童视为消极被动的个体,儿童 心理的发展要么是受外部环境所驱使 ,要么是被内部生物学因子所规定, 这中间,唯独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
- 30--30 -
一、遗传与环境之争 (一)第一个时期——“是谁起决定作用”( 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 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 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 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 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 31--31 -
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 决定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 决定一样。 “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传性1/2来 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 母…… ——(英国)高尔顿(F.Galton)
- 13--13 -
第一节 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学
- 14 -
• 万能养育机 • 功能无比强大,足以提供各种条 件满足婴儿身体上的各种需要,里面 有花草树木、鸟声,透明的圆顶屋, 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运转和天气的变 化,与真实世界相似,只是缺少其他 人类的存在。
- 15--15 -
一、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发展
• (三)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的规律和特征
- 27--27 -
四、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 2.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 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