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技术规范1

合集下载

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技术规范1

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技术规范1

附件1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技术规范2010-06-15发布 2010-07-01实施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发布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技术要求 (6)4.1电力线载波概述 (6)4.2电力线载波通道构成 (6)4.2.1相地耦合 (6)4.2.2相相耦合 (7)4.3电力线载波系统要求 (7)4.3.1载波频率分配 (7)4.3.2电力线载波通道的衰减 (8)4.3.3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允许衰减 (11)4.3.4传输质量指标 (12)4.3.5干扰与串音 (13)4.4电力线载波机技术要求 (15)4.4.1电力线载波机分类 (15)4.4.2对设备设计、制造的一般要求 (15)4.4.3模拟电力线载波机技术要求 (16)4.4.4保护接口设备技术要求 (19)4.4.5数字电力线载波机技术要求 (21)4.5线路阻波器、结合设备及高频差接网络技术要求 (25)4.5.1工作环境 (25)4.5.2线路阻波器技术要求 (25)4.5.3结合设备技术要求 (27)4.5.4高频差接网络技术要求 (29)4.6耦合电容器技术要求 (30)4.6.1工作环境 (30)4.6.2基本要求 (30)4.6.3结构要求 (30)4.6.4电气性能技术要求 (31)4.7高频电缆技术要求 (31)4.7.1环境条件 (32)4.7.2规格型号 (32)4.7.3结构要求 (32)4.7.4电气性能技术要求 (32)4.7.5物理特性 (33)4.7.6用于继电保护载波通道时的要求 (33)前言为保障南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推进南方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选型技术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并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及南方电网实际情况,规定了南方电网电力载波通信在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方面需遵循的技术指标及功能特性,以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所属各单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第一版)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第一版)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3月目次目次 (I)图表 (III)前言 (IV)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主站与子站通信的接口要求 (2)3.1 物理接口 (3)3.2 链路层/网络层说明 (3)3.3 应用层说明 (4)4 主站与子站通信报文规范 (6)4.1 概述 (6)4.2 读取子站配置 (12)4.3 下装子站配置 (19)4.4 对时 (28)4.5 保护事件/自检信息/开关量变位信息/故障测距值上送 (29)4.6 读模拟量 (34)4.7 定值操作 (36)4.8 总召唤 (42)4.9 故障录波数据传输 (44)4.10 通用文件传输 (49)4.11 召唤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56)附录A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的定义 (60)A.1 控制域定义 (60)A.2 相关说明 (61)附录B 子站配置信息 (62)B.1 概述 (62)B.2 子站通用服务组序号的分配 (63)B.3 装置配置 (64)B.4 线路配置 (66)B.5 模拟量配置 (68)B.6 状态量配置 (69)B.7 定值区配置 (71)B.8 定值配置 (72)附录C 子站配置资料表 (76)C.1 输电线路的参数 (76)C.2 变电站装置信息 (76)C.3 采集开关量信息 (77)C.4 变电站的母线接排图 (78)C.5 装置的信息定义 (78)I图表图表 1 一般体系结构 (2)图表 2 APDU结构示意图 (4)图表 3 ASDU在103标准中的位置 (5)图表 4 通信流程示意图 (10)图表 5 主站-子站传输配置信息过程 (10)图表 6 主站-子站正常通信用报文 (11)图表7 读子站配置各组标题 (13)图表8 子站上送各组标题 (13)图表9 读子站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描述/值 (14)图表10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的全部条目 (15)图表11 读子站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15)图表12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16)图表13 通用分类功能的信息序号语义的补充定义 (20)图表14 下传子站配置各组标题 (20)图表15 子站确认各组标题 (21)图表16 下传带执行的写标题 (22)图表17 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标题 (22)图表18 向子站下装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描述 (23)图表19 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条目 (23)图表20 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24)图表21 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25)图表22 向子站下装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25)图表23 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26)图表24 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27)图表25 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27)图表26 广播对时 (28)图表27 7字节时标定义 (29)图表28 突发数据上送 (30)图表29 故障相别及类型FPT定义 (32)图表30 简要录波报告上送 (33)图表31 跳闸相别(JPT)定义 (33)图表32 主站读模拟量 (34)图表33 子站响应读模拟量 (35)图表34 主站召唤装置定值 (37)图表35 子站上传装置定值 (37)图表34 主站召唤装置定值 (38)图表35 子站上传装置定值 (38)图表36 修改定值:向子站下装定值 (39)图表37 修改定值: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条目 (40)图表38 修改定值: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41)图表39 修改定值: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42)图表40 主站启动总召唤 (42)图表41 子站上送双点信息状态 (43)图表42 总召唤结束 (44)II图表43 主站调文件列表及子站上传文件列表头信息 (44)图表44 子站上传文件列表 (45)图表45 主站调录波文件 (47)图表46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47)图表47 通用文件传输过程中的补充信息序号定义 (49)图表48 主站召唤一般文件列表 (50)图表49 子站上传文件列表 (50)图表50 主站召唤文件内容 (52)图表51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52)图表52 主站下装文件的基本信息 (54)图表53 子站确认下装文件的基本信息 (54)图表54 主站下装文件的具体内容 (55)图表55 子站确认下装文件的具体内容 (55)图表56 主站召唤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57)图表57 子站上送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57)图表58 历史信息数据块定义 (58)图表59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格式)的控制域 (60)图表60编号的监视功能类型(S格式)的控制域 (60)图表61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U格式)的控制域 (61)图表62 超时的定义 (61)图表63 未被确认的I格式APDU的最大数目k和最迟确认APDU的最大数目w (61)图表64 配置信息组标题特征字符串 (63)图表65 装置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64)图表66 装置配置表示例 (65)图表67 线路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66)图表68 线路配置表示例 (66)图表69 模拟量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68)图表70 模拟量配置表示例 (68)图表71 状态量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70)图表72 状态量配置表示例 (70)图表69 定值区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71)图表72 定值区配置表示例 (71)图表73 装置定值的“属性结构”定义 (72)图表74 定值配置表示例 (73)图表75 主站调录波文件 (79)图表76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79)图表77 主站调录波文件 (80)图表78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81)III前言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提供了统一的分析平台,有利于调度部门迅速掌握电网实际故障状况以及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及时分析电网事故、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快速恢复系统,同时有助于掌握继电保护设备状况,有效地分析继电保护动作行为,提高调度管理及运行管理水平。

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验收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验收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验收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系统通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其中,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而电力通信设备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及安全,所以对电力通信设备的验收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中国南方电网的载波通信设备验收规范进行探讨,着重分析其意义及内容。

一、规范的意义1、保证电力通信设备的质量通信设备验收规范的目的是保证设备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从而确保设备的质量。

并且,对于电力通信设备而言,摆脱其质量问题将为运维人员带来便利,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故障的可能性。

2、提高运行效率有效的验收规范计划使得电力通信设备在投入使用后不会出现问题,并且功能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了维修及更换设备的时间和费用,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3、保障实现电力行业的监管和监督南方电网的载波通信设备验收规范不仅是电力行业规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设备安全和工作质量的考核和审核。

因此,对于南方电网而言,规范的建立可以增强电力行业的监管和监督功能,从而避免有关方面利用设备供电人员的漏洞进行利益交换和腐败行为。

二、规范内容南方电网载波通信设备验收规范涉及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具体阐述规范的内容。

1、选型选型阶段,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及场合,进行适合的选择。

并且,项目的头期规划须对电力通信设备的性能、功能、质量、接口、试用期等进行明确规划,服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满足电力通信设备的专业要求。

同时,应该定期开展设备评估工作,将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同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定期开展效益评估,优化升级设备的使用模式。

2、采购采购阶段,要根据选型数据进行产品实物检查,如外观、产品标识和关键元器件等。

另外,产品的攀爬验证、实验设备测试、现场硬件安装的设备选配都应进行严格审查。

此外,对于电力通信产品来说,应进行紧急维修备品储备,并制定相应的备件管理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单相电子式电能表技术规范20110811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单相电子式电能表技术规范20110811

Q/CSG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单相电子式电能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发布Q / XXX XXX-2011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介质 (1)3.2固态介质 (1)3.3虚拟介质 (1)3.4累计电量 (1)3.5负荷开关 (1)3.6临界电压 (2)3.7停电 (2)4技术要求 (2)4.1规格要求 (2)4.2机械和结构要求 (2)4.2.1通用要求 (2)4.2.2表座 (3)4.2.3 表盖 (3)4.2.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3)4.2.5 端子盖 (3)4.2.6铭牌 (4)4.2.7 条形码要求 (4)4.2.8按键 (4)4.2.9采样元件 (4)4.2.10封印、封印螺丝及表壳螺丝 (4)4.2.11 显示器 (4)4.2.12线路板 (5)4.2.13元器件 (5)4.2.14表内配件 (5)4.3功能要求 (5)4.3.1电能计量 (5)4.3.2测量及监测 (6)4.3.3事件记录 (6)4.3.4时钟、电池 (6)4.3.5广播校时 (6)4.3.6费率、时段 (6)4.3.7 冻结功能 (6)4.3.8显示功能 (7)4.3.9报警功能 (9)4.3.10通信要求 (9)4.3.11信号输出 (10)4.3.12 安全防护 (10)4.3.13 通断电要求*(可选项) (10)4.3.14零线计量*(可选项) (11)4.3.15 保电功能*(可选项) (11)4.4基本技术指标 (11)IQ / XXX XXX-20114.4.1 误差要求 (11)4.4.2 功率消耗 (11)4.4.3 电压范围 (12)4.4.4 过电压能力 (12)4.4.5 电能表常数 (12)4.4.6误差一致性 (12)4.4.7误差变差要求 (12)4.4.8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12)4.5寿命要求 (12)4.6软件要求 (13)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3)5.1绝缘性能试验 (13)5.1.1 脉冲电压试验 (13)5.1.2 交流电压试验 (13)5.2准确度试验 (13)5.2.1 基本要求 (13)5.2.2 电能示值误差 (15)5.2.3 日计时误差 (15)5.3电气性能试验 (15)5.3.1 功率消耗 (15)5.3.2 电源电压试验 (15)5.3.3 短时过电流 (16)5.3.4 自热影响 (16)5.4误差一致性试验 (16)5.5误差变差试验 (17)5.6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17)5.7电流过载试验 (17)5.8电磁兼容性试验 (17)5.9气候影响试验 (17)5.10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17)5.11数据传输线抗干扰试验 (17)5.12功能检查 (18)5.13机械试验 (18)5.14外观、标志 (18)6 验收方法 (18)6.1全性能试验 (18)6.1.1 抽样方案 (18)6.1.2 不合格分类 (18)6.1.3 检验结果的判定 (18)6.2抽样验收试验 (18)6.3全检验收试验 (19)6.4验收结果的处理 (19)附录A 试验项目明细表 (20)附录B 建议循显和键显项配置 (21)附录C 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22)附录D 电能表功能配置推荐表 (24)附录E 电能表显示代码 (25)Q / XXX XXX-2011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组织编写了电能表系列标准。

载波机技术规范书

载波机技术规范书

载波机技术规范书45-B280 XX工程电力线载波机技巧规范书广西电网公司2005年月说明1、本规范书提出了电力线载波机的全然技巧规范,如工程对电力线载波机有超出本规范书的技巧要求,应别的提出。

2、本规范书红色部分,应依照工程的具体情形编制。

目次1 总则 (1)2 标准 (2)3 工程部分 (2)4 全然要求 (3)5 电力线载波设备技巧规范 (4)6 爱护通道要求 (7)7 技巧报务 (9)8 对技巧建议书和设备报价的要求 (13)1 总则1.1 本设备技巧规范书有用于XX变电所工程的电力线载波机的供货。

它列出了电力线载波机的功能设计、构造、机能、安装、检测和技巧办事等方面的要求。

1.2本设备技巧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巧要求,并未对一切技巧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则,卖方应包管供给相符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投标方据本设备技巧规范书供给的设备、备品备件、工程办事、培训等以及投标方认为必须配备的设备,应在技巧建议书提出。

1.4 卖方应以书面情势对本规范书的条目逐条做出具体应答,确认对本规范书要求的知足和差别,对误差部分应列出误差表作具体描述。

所有技巧应答除书面文件外,应供给电子文档光盘或软盘一份,软件平台为中文版Office2000。

如投标方未以书面情势对本规范书的条目提出贰言,则表示投标方供给的设备(或体系)完全知足本规范书要求。

1.5 本设备技巧规范书所应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履行的标准有误差时,按高标准履行。

投标方为本工程供给的设备应是按最新工艺制造的、全新的、相符国际、国内标准的,以确保体系的平安稳固运行。

1.6 本设备技巧规范书经生意两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巧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一致的司法效力。

1.7 本工程载波通信是一个体系工程,投标方应对全部体系的整体机能负责,而不是只对个别设备负责。

在体系调测和试运行时代,假如发明因为投标方设计或设备不合理或缺乏设备(含部件)而造成全部体系功能不克不及知足技巧规范书的要求,投标方应负全部义务。

中国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_第2卷DWDM

中国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_第2卷DWDM
第 2 卷: 密集光波分复用系统(DWDM)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光通信网络的密集光波分复用系统(简称 DWDM)部分规划、建设、验收、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光通信网络 DWDM 部分规划、建设、验 收、运行、维护、检修工作。 本规范主要是针对 32/40×10Gb/s 的单纤单向 WDM 系统,其它系统参照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对密集光波分复用系统涉及 SDH/MSTP 的相关功能参见《第 1 卷: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网络》 。

OPA OSC OSNR OTN OTU PA PLC PM PMD PIN RFA RMON ROADM ROPA RZ SDH SS-ULH T-MUX VOA WAN WDM
Optical Pre-amplifier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ptical Transponder Unit Pre-amplifier Planar-Lightwave-Circuit Path Monitoring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P type-intrinsic-N type Raman Fiber Amplifer
I
前 言
为保障南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推进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 光通信设备选型技术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根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并结合光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及南方电网实际情况,规 定了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在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方面需遵循的技术指标及 功能特性,以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所属各单位光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 维护等工作。 《中国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技术规范》分为 3 卷, 名称如下: 中国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光通信网络技术规范 第 1 卷: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 第 2 卷:光波分复用系统(WDM) 第 3 卷: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11109003-2013综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11109003-2013综述

南方电网市场〔2013〕3号附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采集器 (1)3.2集中器 (1)3.3手持设备 (1)3.4计量自动化主站 (1)3.5测量点 (2)4技术要求 (2)4.1环境条件 (2)4.2机械影响 (2)4.3工作电源 (2)4.4外观结构 (3)4.5绝缘性能要求 (3)4.6温升 (4)4.7数据传输信道 (4)4.8功能要求 (6)4.9电磁兼容性要求 (14)4.10可靠性指标 (15)5检验规则 (15)5.1检验分类 (15)5.2全性能试验 (16)5.3到货抽检 (16)5.4到货验收 (16)5.5结果处理 (16)5.6检验项目 (1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 XXXXX-XXXX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1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设施技术参数规范-通信线路及设备分册(试行)

1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设施技术参数规范-通信线路及设备分册(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设施技术参数规范-通信线路及设备分册(试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6月说明1.为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公司电网设备、设施技术参数管理,特制定《设备、设施技术参数规范》。

2.该技术参数目录采取树状结构,目录层次关系完全参照《设备、设施类别规范》。

3.该技术参数定义了设备所包含技术参数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精度、单位、是否必填、参数说明、参数值列表。

6通信线路及设备6.1通信光缆6.1.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OPGW)6.1.1.1OPGW光缆本体6.1.1.2光缆金具6.1.1.3接头盒6.1.2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6.1.2.1ADSS光缆本体6.1.2.2 光缆金具6.1.2.3 接头盒6.1.2.4 通信杆塔6.1.3 光纤复合相线光缆(OPPC ) 6.1.3.1 OPPC 光缆本体6.1.3.2光缆金具6.1.3.3接头盒6.1.4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6.1.4.1OPLC光缆本体6.1.4.2 接头盒6.1.5 捆绑式光缆(ADL) 6.1.5.1 ADL 光缆本体6.1.5.2 接头盒6.1.6 管道光缆 6.1.6.1 管道光缆本体6.1.6.2接头盒6.1.7海底光缆6.1.7.1海底光缆本体6.1.7.2接头盒6.1.8普通架空光缆6.1.8.1普通架空光缆本体6.1.8.2光缆金具6.1.8.3接头盒6.1.8.4通信杆塔6.2通信电缆6.2.1同轴电缆6.2.2高频电缆6.2.4音频电缆6.2.5网络线缆6.2.6光纤尾纤6.3传输设备6.3.1光传输设备6.3.1.1同步数字光设备(SDH)6.3.1.1.1 设备子框 6.3.1.1.2 设备模块6.3.1.2 准同步数字光设备(PDH)6.3.1.2.1 设备子框 6.3.1.2.2 设备模块6.3.1.3 光传送网设备(OTN)6.3.1.3.2 设备模块6.3.1.4 波分复用设备(WDM)6.3.1.4.2设备模块6.3.1.5分组传送网设备(PTN)6.3.1.5.2设备模块6.3.1.6 异步传输模式设备(ATM )6.3.1.6.1 设备子框 6.3.1.6.2 设备模块6.3.2 载波设备 6.3.2.1 高压载波设备6.3.2.2 中压载波设备6.3.2.2.2 耦合设备6.4 无线设备6.4.1 同步数字(SDH)微波设备6.4.1.1 设备子框 6.4.1.2 设备模块 6.4.1.3 天线6.4.2 准同步数字(PDH)微波设备6.4.2.2 设备模块 6.4.2.3 天线6.4.2.4 馈线6.4.3 WIMAX 设备 6.4.3.1 WIMAX 核心设备6.4.3.1.1 设备子框 6.4.3.1.2 设备模块6.4.3.2WIMAX基站设备6.4.3.2.1 天线 6.4.3.2.2 馈线6.4.3.2.3 基带处理单元(BBU ) 6.4.3.2.4 射频拉远模块(RRU )6.4.4 集群设备 6.4.4.1 集群核心设备6.4.4.1.1 设备子框 6.4.4.1.2 设备模块 6.4.4.1.3 终端设备6.4.4.2 集群基站设备同“WIMAX 设备”天线6.4.4.2.2 馈线同“WIMAX 设备”馈线6.4.4.2.3 基带处理单元(BBU ) 6.4.4.2.4 射频拉远模块(RRU ) 6.4.4.2.5 终端设备6.4.5 MCWILL 设备 6.4.5.1 MCWILL 核心设备6.4.5.1.1设备子框6.4.5.1.2设备模块6.4.5.1.3终端设备6.4.5.2MCWILL基站设备6.4.5.2.1天线同“WIMAX设备”天线6.4.5.2.2馈线同“WIMAX设备”馈线6.4.5.2.3 基带处理单元(BBU ) 6.4.5.2.4 射频拉远模块(RRU )6.4.5.2.5 终端设备6.4.6 TD-LTE 设备6.4.6.1 TD-LTE 核心设备6.4.6.1.1设备子框6.4.6.1.2设备模块6.4.6.2TD-LTE基站设备6.4.6.2.1天线同“WIMAX设备”天线6.4.6.2.2馈线同“WIMAX设备”馈线6.4.6.2.3 基带处理单元(BBU ) 6.4.6.2.4 射频拉远模块(RRU )6.4.7 卫星设备 6.4.7.1 卫星固定站设备6.4.7.2卫星车载站设备6.4.7.3卫星便携站设备6.4.7.4卫星电话设备6.5 接入设备6.5.1 脉冲编码调制设备(PCM)6.5.1.2 设备模块6.5.2 数字用户线路接入设备(xDSL)6.5.3 综合业务接入设备6.5.3.1设备子框6.5.3.2设备模块6.5.4无源光纤网络设备(PON)6.5.4.1光线路终端设备(OLT)6.5.4.2光网络单元设备(ONU)6.5.4.3光配线网络设备(ODN)6.6语音交换设备6.6.1统一通信设备6.6.1.1呼叫控制器6.6.1.2统一通信应用服务器6.6.1.3网关设备6.6.2程控交换设备6.6.2.1程控交换机6.6.2.1.1设备子框6.6.2.1.2设备模块6.6.2.2 远端模块6.6.2.2.1 设备子框 6.6.2.2.2 设备模块6.6.3 语音交换辅助设备 6.6.3.1 录音设备6.6.3.2计费设备6.7数据设备6.7.1数据网设备6.7.1.1交换机6.7.1.1.1设备子框6.7.1.1.2设备模块6.7.1.2路由器6.7.1.2.1 设备子框 6.7.1.2.2 设备模块6.7.1.3 集线器6.7.1.4工业以太网交换机6.7.2数据网络安全设备6.7.2.1入侵检测设备6.7.2.2防火墙6.7.2.3安全审计设备6.7.2.4隔离装置6.7.2.5安全网关6.7.2.6网络准入设备6.7.2.7漏洞扫描设备6.7.2.8流量监测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技术规范2010-06-15发布 2010-07-01实施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发布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技术要求 (6)4.1电力线载波概述 (6)4.2电力线载波通道构成 (6)4.2.1相地耦合 (6)4.2.2相相耦合 (7)4.3电力线载波系统要求 (7)4.3.1载波频率分配 (7)4.3.2电力线载波通道的衰减 (8)4.3.3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允许衰减 (11)4.3.4传输质量指标 (12)4.3.5干扰与串音 (13)4.4电力线载波机技术要求 (15)4.4.1电力线载波机分类 (15)4.4.2对设备设计、制造的一般要求 (15)4.4.3模拟电力线载波机技术要求 (16)4.4.4保护接口设备技术要求 (19)4.4.5数字电力线载波机技术要求 (21)4.5线路阻波器、结合设备及高频差接网络技术要求 (25)4.5.1工作环境 (25)4.5.2线路阻波器技术要求 (25)4.5.3结合设备技术要求 (27)4.5.4高频差接网络技术要求 (29)4.6耦合电容器技术要求 (30)4.6.1工作环境 (30)4.6.2基本要求 (30)4.6.3结构要求 (30)4.6.4电气性能技术要求 (31)4.7高频电缆技术要求 (31)4.7.1环境条件 (32)4.7.2规格型号 (32)4.7.3结构要求 (32)4.7.4电气性能技术要求 (32)4.7.5物理特性 (33)4.7.6用于继电保护载波通道时的要求 (33)前言为保障南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推进南方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选型技术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并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及南方电网实际情况,规定了南方电网电力载波通信在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方面需遵循的技术指标及功能特性,以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所属各单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俊权、陈新南、洪丹轲、陈登墀、陈健、刘瑞怡、袁汉云、李再歧、田勇、姜海、金海、周欣、菊海峰、许筑军、欧阳晓林、扬安华。

本规范自2010年7月1日起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载波通信技术规范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电力线载波通信规划、建设、验收、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电力线载波通信规划、建设、验收、运行、维护、检修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430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系统设计导则》GB/T 7255《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DL/T 1124《数字电力线载波机》GB/T 7330《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GB/T 7329《电力线载波结合设备》GB/T4705-92《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GB/T14864-93《实芯聚乙烯绝缘射频电缆》GB/T 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T16927《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11604-89《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GB/T 15542《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DL/T 795《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3术语和定义3.1载波机相关术语和定义3.1.1载波频率范围 carrier-frequency range供电力线载波系统使用的全部频带。

[GB/T 7255-1998,定义2.2.1]3.1.2基本载波频带 basic carrier-frequency band在载波频率范围内划分的基本单元,即分配给一条电力线载波发送或接收通路的频带。

[GB/T 7255-1998,定义2.2.2]3.1.3标称载波频带 nominal carrier-frequency band一个具体的电力线载波机的发送或接收工作频带。

[GB/T 7255-1998,定义2.2.3] 3.1.4音频有效传输频带 effective voic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nd一个具体的4kHz音频带宽中的可用音频频带。

不同的制造厂可能有些差异,一般为0.3kHz~3.4kHz。

3.1.5载波侧标称阻抗 nominal impedance on line side载波机高频输入输出电路技术特性要求的阻抗。

3.1.6用户侧标称阻抗 nominal impedance on user side用户输入输出电路技术特性要求的阻抗。

3.1.7标称载波输出功率 nominal carrier-frequency output power在满足乱真发射要求及载波输出端终接阻值等于标称阻抗值的电阻负载情况下,载波机输出的峰值包络功率(PEP)的设计值。

[GB/T 7255-1998,定义2.4.1]3.1.8平均载波输出功率 mean carrier—frequency output power在与最低调制频率的周期相比足够长的时间内载波机的平均输出功率。

在这段时间里,载波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设计值。

[GB/T 7255-1998,定义2.4.2]3.1.9误码率 bit error rate在一给定的时间内,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接收到的总比特数的比值。

[DL/T 1124-2009, 术语和定义3.6]3.1.10自动增益控制 auto gain control(AGC)当载波通道的衰耗变化时,电力载波机收信支路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能够根据衰耗变化的情况自动进行增益调整,使其输出信号的电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1.11信噪比 signal noise ratio是指载波机接收支路接收信号的有用电平与噪声电平的差值。

3.1.12标称传输时间(T0) nominal transmission time标称传输时间是从一端载波机的远方保护接口的命令输入端信号状态改变时刻起,到另一端载波机的远方保护接口的命令输出端信号状态相应改变时刻止所经历的时间。

在不考虑高频通道部分的传输时间,也就是系统在背靠背试验时测得的传输时间称作标称传输时间。

标称传输时间是在无噪声的传输条件下测得的。

3.1.13实际传输时间(Tac) actual transmission time系统接上有噪声的高频通道后实际测得的传输时间称作实际传输时间。

实际传输时间总是大于标称传输时间。

3.1.14展宽时间 prolongation time接收端收信命令脉冲宽度与发信端发信命令脉冲宽度的差值。

3.2阻波器相关术语和定义3.2.1主线圈 main coil承载高压输电线工频电流的电感线圈。

[GB/T 7330-2008,定义3.2 ]3.2.2额定电感 rated inductance主线圈在100kHz的真实电感。

[GB/T 7330-2008,定义3.2.4]3.2.3固有电容 self-capacitance与真实电感一起使主线圈在自谐振频率点谐振的电容。

[GB/T 7330-2008,定义3.2.5] 3.2.4自谐振频率 self-resonant frequency主线圈的真实电感与固有电容一起产生的谐振频率。

[GB/T 7330-2008,定义3.2.6] 3.2.5主线圈的电阻 resistance of main coil主线圈在直流状态下的电阻。

[GB/T 7330-2008,定义3.2.7]3.2.6额定工频 rated power frequency阻波器所连接的高压电力系统的工频f p N。

[GB/T 7330-2008,定义3.2.9]3.2.7调谐装置 tuning device与主线圈并联,由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组成的部件。

这些元件由阻波器的载频性能要求确定,不一定同时具备。

[GB/T 7330-2008,定义3.3]3.2.8载波频率特性 carri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电力系统的元件如变压器、母线、线路等相当于在阻波器以外接在线路和大地之间的一个阻抗。

该阻抗与阻波器的阻抗相串联,形成载波通道的分路。

该分路所引起的信号功率的损耗取决于两部分阻抗的向量和。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两阻抗中的电抗分量可能会相互抵消,从而使得总分路阻抗降低到不合要求的数值。

为了消除这种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消除由电力系统开关操作引起的分流损耗的变化,阻波器的阻抗应含有电阻分量。

阻波器的性能可以只按其电阻分量评价。

[GB/T 7330-2008,定义3.5]3.2.9阻塞阻抗 blocking impedance在规定的载波频带内整台阻波器的复阻抗Z b。

[GB/T 7330-2008,定义3.5.1]3.2.10阻塞电阻 blocking resistance阻塞阻抗的电阻分量R b。

[GB/T 7330-2008,定义3.5.2]3.2.11中心频率 centre frequency阻塞频带边界频率的几何平均值f c。

[GB/T 7330-2008,定义3.5.7]3.2.12额定持续电流 continuous rated current在规定工频下连续流过主线圈而不会使温升超过限值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I N。

[GB/T 7330-2008,定义3.6]3.2.13额定短时电流 rated short-time current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主线圈而不会引起热损坏或机械损坏的短路电流稳态分量有效值I kn,短时电流第一个半波的非对称峰值I km应取为稳态分量I kN有效值的 2.25倍。

[GB/T 7330-2008,定义3.7]3.2.14紧急过载电流 emergency overload current在一定时间内主线圈能够承受而不引起永久性损坏且不至于显著缩短使用寿命的电流。

[GB/T 7330-2008,定义3.8]3.3结合设备相关术语和定义3.3.1结合设备 coupling device与耦合电容器一起在电力线和高频电缆之间传输载波信号的设备。

结合设备包括以下基本元件:a)接地刀闸:将结合设备的初级端子直接有效地接地,以适应维修和其他需要,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