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一)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五)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工、务、干、预、录、擅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谗、构、短、12、表揭发的:劾、讦、揭、擿13。
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研究部分(独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龚胜字君宾,楚人也。
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
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天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
数月,上知胜非拨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
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
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C.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D.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茂才:即“秀才"。
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C.迁、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
左迁,指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任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五)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五)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识记“陈祐一、积累文言传记知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名贤士李国维、薛玄,虚心向他们求教治理政事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答案16.C17.B18.A19.C20.(1)当时州县官吏因为没有供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而只有陈祐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
(2)三是说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人才应慎重。
这些事情虽然未能完全施行,但当时人们都称赞他。
【解析】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D项,还:使……回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C项原句为:“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B项“战国初期”应为“春秋末期”。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八)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八)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课题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八〕课型新授课课时第十八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1、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根本写法学习目标2、积累“柴克宏〞语段的文言知识。
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重点难点1、识记“ 柴克宏〞语段的文言知识。
2、增加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方 法 阅读讨论法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积累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中〕【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
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
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
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
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孟子也把孝悌视为根本的道德标准。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三)班级:;小组:;姓名:;评价:;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所对详诣。
明日,,乃宗社无疆之休。
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加覆,虽当诛门指纵部分,意气闲舒,人赖以安。
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体。
以疾改太子宾客。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訾缺:过错与缺失。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正将答案13.C14.D15.C16.(1)第二天,皇帝对宰相说:“元膺一身正气,敢说真话,应该留在我身边,为什么外放他呢?”(2)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如今归田)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以前出仕)是错的。
(3)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以前的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我)为优秀人才。
【解析】试题分析:13.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
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C项,羁縻:捉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夜间登城巡视,守城人不许他登城。
他身边的人说:“这是中丞大人。
”守城人答道:“夜间辩认不清。
”守城人答道:“夜间辩认不清。
”元膺就回去了。
第二天,提拔守城人做了大将。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g免费搜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首先浏览选项,了解大概内容;然后回归文本,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最后将选项和文本的句子进行比较。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二)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人物传记内容。
2、积累“孙傅”文言语段的重点词语。
重点难点1、积累“孙傅"文言语段的重点词语。
2、培养阅读能力方法阅读讨论法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 籍贯;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 学识;5. 性情;6。
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 最初任职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
年号+初,如:乾元初;②. 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
年号+中,如:天监中;④. 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三)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总3.表人物地位:贵卑官绅豪右著姓冠族良家子窭失怙穷困穷厄寒畯4.表示社会背景:年饥、年凶年歉年侵大治绥靖荡覆绥怀抚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部分(独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
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
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及冏诛,晞亦坐免。
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
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
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后讨吕朗,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
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
从母子求为将,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
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
”其杖法如此。
晞见朝政日乱,惧祸及己,而多所交结,每得珍物,即贻都下亲贵。
兖州去洛五百里,恐不鲜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
初,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
越司马潘滔等说曰:“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
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越以为然,乃迁晞青州刺史。
越疑晞与怀帝有谋,使游骑于成皋间,获晞使,果得诏令,遂大构疑隙。
永嘉五年,怀帝恶越专权,复密诏晞讨越。
越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
晞使骑收河南尹潘滔,滔夜遁,及执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斩之。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导学案(1)

《文言文阅读》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内容。
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条奏甚悉。
进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
帝也有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答案11.C项,“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中“幸”,根据前后文意“张俊、辛企宗劝说皇帝应经由鄂州和越州去长沙”可知译为为“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幸”后面连接的是“长沙”,地名,解释为“希望”,显然不能搭配,可以判断选项错误。
根据内容可知“张俊、辛企宗劝说皇帝应经由鄂州和越州去长沙”,应译为“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问俘者曰监军驸马兀移也”,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先看人名、地名等名词“俄”“世忠”“俘者”,“间道”指小路,动词“死斗”“却”“曰”,根据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久西夏人又出现在小路,世忠独自率领敢死的士兵殊死搏斗,敌人稍微退却,(韩世忠)看到一名骑士很是锐敏强悍,问俘虏那是谁,俘虏说:‘是监军驸马兀移’”。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八)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八)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课题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八〕课型新授课课时第八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1、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根本写法学习目标2、积累“贾耽〞语段的文言知识。
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重点难点1、识记“ 贾耽 〞语段的文言知识。
2、增加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方 法 阅读讨论法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积累文言传记常见词语: 古代职官〔中〕【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那么群聚而笑之。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长史〞指张裔。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
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
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此指宫廷侍卫。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一)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 课 题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一)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十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2、积累“姚镆 ”语段的文言知识。
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重点难点1、识记“ 姚镆 ”语段的文言知识。
2、增加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方 法 阅读讨论法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积累文言传记常见词语: 官职变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学 生笔 记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进爵”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部分(独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姚镆,字英之,慈溪人。
弘治六年进士。
除礼部主事,进员外郎。
擢广西提学佥事。
立宣成书院,延《五经》师以教士子。
桂人祀山魈卓旺。
镆毁像,俗遂变。
迁福建副使,未几改督学政。
正德九年擢贵州按察使。
十五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上边务六事,皆议行。
嘉靖元年,吉囊入泾阳。
镆遣游击彭楧出西路,释指挥卜云于狱,使副之。
夜半邀击,斩其二将,乃遁。
玺书褒谕。
寻召为工部右侍郎,出督漕运,改兵部左侍郎。
四年,迁右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
田州土官岑猛谋不轨。
镆调永顺、保靖兵,使沈希仪与张经、李璋、张佑、程鉴各统兵八万,分道讨。
而镆与总兵官硃麒等攻破定罗、丹梁。
用希仪计,结猛妇翁岑璋使为内应,大破之,斩猛子邦彦。
璋诱杀猛,献其首。
诏进镆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任一子官,诸将进秩有差。
镆请改设流官,陈善后七事,制可。
乃命参议汪必东、佥事申惠与参将张经以兵万人镇其地。
必东、惠移疾他驻。
猛党卢苏、王受等诈言猛不死,借交阯兵二十万且至,夷民信之。
苏等薄城,经突围走,城遂陷。
王受亦攻入思恩府。
巡按御史石金劾镆失策罔上,并论前总督盛应期。
帝以镆有功,许便宜抚剿。
苏、受数求赦,镆不许,将大讨之。
会廷议起王守仁督两广军,令镆与同事。
镆引疾乞罢,许驰驿归。
初,广东提学道魏校毁诸寺观田数千亩,尽入霍韬、方献夫诸家。
镆至广,追还之官。
韬、献夫恨甚,与张璁、桂萼合排镆。
谓大同当征而反抚,田州当抚而反征,皆费宏谋国不臧,酿成南北患。
时宏虽去,犹借镆以排之也。
镆既得请,方候代,千夫长韦贵、徐伍攻复思恩。
镆上其状。
诏先赏贵等,而以抚剿事宜俟守仁处置。
既而镆奏辩石金前疏诋金阻挠养寇金亦再疏诋镆帝先入璁等言落镆职闲住。
其后,苏、受复叛,帝渐思镆。
十三年,三边阙总制。
大学士费宏、李时同召对。
宏荐镆,时亦助之。
遂命以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
未赴,宏卒。
镆辞。
帝不悦,仍落职闲住。
镆既罢,荐者至二十疏,不用。
家居数年卒。
(节选自《明史•姚镆传》,有删改)15.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而镆奏辩石金/前疏诋金阻挠养寇金/亦再疏诋镆/帝先入璁等/言落镆职闲住B.既而镆奏辩/石金前疏诋金阻挠养寇/金亦再疏诋镆/帝先入璁等言/落镆职闲住C.既而镆奏辩石金/前疏诋金阻挠养寇金/亦再疏诋镆/帝先入璁等/言落镆职闲住D.既而镆奏辩石金前疏/诋金阻挠养寇/金亦再疏诋镆/帝先入璁等言/落镆职闲住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中,皇帝在殿廷上,对乡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或由皇帝委派的大臣主管,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皆可统称进士。
B.在我国古代官职任职授官中,“除”是任命,受职的意思;“辟”是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宜。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巡抚在明初时是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仅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17.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镆本人学识出众,又善于教育学子。
考中了进士被提拔任官后,又在成立宣成书院后,聘请经师给读书人讲授《五经》。
B.嘉靖元年吉囊入侵泾阳,姚镆用人得当。
他特意从牢狱之中放出指挥使卜云,让他辅佐彭楧,二人奇袭敌兵,击退入侵者。
C.姚镆任职建功,被提拔,且惠及儿子。
除掉图谋不轨的岑猛后,朝廷下诏提拔姚镆为右都御史,加封为太子少保,而且允许给他的一个儿子任以官职。
D.姚镆后来因种种原因屡被闲置。
先是石金再次诋毁姚镆,张璁排挤姚镆,皇帝将他闲置起来;后来又因姚镆请辞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被罢官不用。
1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猛党卢苏、王受等诈言猛不死,借交阯兵二十万且至,夷民信之。
(2)谓大同当征而反抚,田州当抚而反征,皆费宏谋国不臧,酿成南北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部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疏通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自己出题,小组成员互做、批阅。
答案15.D16.A17.C18.(1)岑猛党羽卢苏、王受等谎称岑猛没有死,借了二十万的交趾兵力即将到来,夷人相信了这件事。
(2)说大同应当征讨反而安抚,田州应当安抚反而征讨,都是费宏没有把国家利益谋划好,才酿成南北的祸患。
【解析】15.既而镆奏辩石金前疏,诋金阻挠养寇,金亦再疏诋镆,帝先入璁等言,落镆职闲住。
16.不是乡试而是会试。
17.提拔姚镆为左都御史。
18.重点词语(1)“党”“诈言”“且”(2)“谓”“臧”“患”。
【参考译文】姚镆,字英之,慈溪人。
弘治六年进士。
任礼部主事,进升员外郎。
提升为广西提学佥事。
建立宣成书院,聘请《五经》老师教育学子。
桂人祭祀山魈卓旺,姚镆拆毁他的塑像,风俗于是改变。
迁任福建副使,不久改为督管学政。
正德九年,提升为贵州按察使。
十五年,拜授右副都御史,巡察安抚延绥。
上疏论边防六件事,都讨论施行了。
嘉靖元年,吉囊进犯泾阳。
姚镆派游击彭楧从西路出兵,把指挥卜云从狱中释放出来,让他辅助彭楧。
半夜拦击,斩杀敌人两个将领,敌人于是逃走了。
下诏书褒奖。
不久召为工部右侍郎,出京督管漕运,改任兵部左侍郎。
四年,升任右都御史,管理两广军务兼巡抚。
田州土官岑猛图谋不轨。
姚镆调集永顺、保靖兵力,命沈希仪与张经、李璋、张佑、程鉴各统领士兵八万,分路征讨。
而姚镆与总兵官朱麒等攻破定罗、丹梁。
采用沈希仪的计策,交结岑猛的岳父岑璋让他作内应,大败岑猛,斩杀岑猛的儿子岑邦彦。
岑璋诱杀了岑猛,进献他的首级。
下诏进升姚镆左都御史,加封太子少保,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作官,众将进升级别不等。
姚镆请求改设流官,陈述善后的七件事,皇帝回复说可以。
于是命令参议汪必东、佥事申惠与参将张经率兵一万镇守当地。
汪必东、申惠上书称病而改驻他地。
岑猛党羽卢苏、王受等谎称岑猛没有死,借了交趾二十万兵力即将到来,夷人相信了这件事。
卢苏等攻城,张经突围逃亡,城地于是沦陷。
王受也攻进思恩府。
巡按御史石金弹劾姚镆失策欺君,一并论列前总督盛应期的过失。
皇帝以姚镆有功,允许他可不经请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抚剿。
卢苏、王受多次请求宽赦,姚镆不答应,要大举讨伐他们。
正逢朝廷建议起用王守仁督率两广军队,命姚镆与他共同率领。
姚镆称病请求免职,同意他乘驿车回乡。
当初,广东提学道魏校削减各佛寺道观田地几千亩,全都归入霍韬、方献夫等家。
姚镆到了广东,追回田地给官府。
霍韬、方献夫非常恨他,与张璁、桂萼合力排挤姚镆。
说大同应当征讨反而安抚,田州应当安抚反而征讨,都是费宏把国家利益谋划好,酿成南北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