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采暖课程设计任务书

采暖课程设计任务书

采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原始资料1. 建筑物的名称及所建地区:2. 设计项目:室内采暖3. 气象资料:(冬季)室外气象资料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按《规范》取值(w t ,w v )。

室内采暖计算温度:走廊、厕所、楼梯间,n t =16℃,其余房间n t =18℃.4. 室外热网热力资料:供水温度g t =95℃,回水温度h t =70℃;外网提供资用压力△P=1400Pa ;外网提供热水流量,可以保证需要。

引入口位置:在建筑物北侧中间部位,距外墙2.5米处,管底标高-1.5米。

5. 围护结构:外墙:多孔砖外墙-370,传热系数1.1W/㎡.℃。

外窗:单层塑钢窗,传热系数3.65W/㎡.℃。

内墙:加气混凝土板240,传热系数1.37W/㎡.℃。

外门:双层金属门板(中间填充15~18mm 厚矿棉板),传热系数2.57 W/㎡.℃。

屋面:平屋面(硬质岩棉板),传热系数0.87W/㎡.℃。

建筑物层高:住宅(进行一、二层采暖设计)层高为2.9 m ;办公楼(进行1、2层采暖设计)层高为3.2m ;地面(底层)按不保温地面划分地带。

其它详见图纸。

二、 设计内容:1. 计算内容:①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Q ,计算基本步骤;② 冷风渗透耗热量2Q ,按缝隙法进行;③ 冷风侵入耗热量3Q ;④ 将所计算的1Q 、2Q 、3Q 汇于一表,并确定出房间的供暖热负荷; ⑤ 各房间散热器片数选择计算及计算表;⑥ 管道水力计算及表格;⑦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统计表;⑧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表及草图。

2.设计内容:①绘制采暖系统管路轴测图:注明各管径、散热器片数、管道标高,主要设备及材料统计表,设计说明(系统形式、供、回水温度、压力、总热量及总流量等)、图例、坡度、坡向及比例。

②绘制采暖系统平面布置图:注明管径、散热器片数(注:结构图应轻、细画,管道应重、粗画)、比例、坡度、坡向。

三、将设计说明书、任务书、计算说明、计算表格、设计图纸装订成册。

换热站设计说明书

换热站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长春市星海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次设计要解决系统水利失调、浪费大量的热量,而使供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不仅要使它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要求,还秉着节约资金,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理念,来确定供热方案,其中不乏对前人经典设计思路的借鉴,并再系统压力不平衡处进行调节,以使整个系统水力平衡。

换热站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换热站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换热站,板式换热器,钠离子交换器目录摘要 (Ⅰ)第一章设计概况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原始资料 (1)1.2。

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1)1。

2。

2 设计参数资料 (1)第二章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2)2.1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2)2。

2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2)2.3换热站方案确定 (2)2。

4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2)2.5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3)2.6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3)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4)3.1换热器简介 (4)3。

1。

1换热器概述 (4)3。

1。

2换热器的分类 (4)3。

2换热器的选取 (5)3.2.1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5)3.2。

2换热器选型计算 (6)3.3水力计算 (7)3。

3。

1一次网系统水力计算 (7)3.3。

2二次网水系统力计算 (8)3。

3。

3补水系统水利计算 (10)3.4循环水泵的选择 (11)3。

4.1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11)3。

供暖工程设计任务书

供暖工程设计任务书

供暖工程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本工程旨在设计一个供暖系统,为指定区域内的建筑物提供高效可靠的供暖服务。

本任务书详细说明了工程设计的目标、技术要求、所需材料与设备以及工程时间进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工程目标1. 提供舒适、稳定的供暖温度:确保室内温度在20-22℃之间,随着室内外温差的变化,能够自动调节供暖水温。

2. 系统安全可靠:设计合理且操作简便的供暖系统,确保运行期间无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 节能环保:采用先进的供暖设备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技术要求1. 供暖方式:采用集中供暖方式,使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通过供热管网向各个建筑物进行供暖。

2. 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锅炉、循环泵、水箱等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 温控设备:采用先进的室内温控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自动调节供暖水温,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4. 管道布局:设计合理的供热管道布局,确保热水流通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损失。

5. 安全措施:设计合理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温度、压力等监测装置,以及紧急停机和排气阀等安全设备。

四、所需材料与设备1. 锅炉:选择具有高热效率和低排放的锅炉,确保供暖系统的运行稳定和节能环保。

2. 循环泵:根据需求选择循环泵,以保证供暖水的循环流动和供热效果。

3. 管道材料:选择耐高温、耐压的管道材料,确保供热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温控设备:选择精确可靠的温控装置,确保室内温度的准确控制。

5. 安全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表、安全阀等,保障供暖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工期安排本工程任务书规定的工程时间进度如下:1. 设计阶段:3天,完成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

2. 采购阶段:5天,完成所需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工作。

3. 施工阶段:30天,完成供暖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工作。

六、质量控制1. 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供热改造设计任务范文

供热改造设计任务范文

供热改造设计任务范文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市计划对老旧小区供热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下面是一份供热改造设计任务书范文,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市老旧小区供热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设备老化、能效低下、供热不稳定等。

为了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我市决定对部分老旧小区供热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二、项目目标1.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2.提升供热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居民生活热水供应;3.优化供热系统的管网结构,减少热损失;4.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项目内容1.对老旧小区供热锅炉、输送管道、换热站等设备进行检测评估,确定改造范围;2.设计优化供热系统的管网结构,减少热损失;3.更换老化设备,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4.安装监测设备,提升供热系统的稳定性;5.设计并实施应急预案,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性。

四、预期效果1.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2.提升供热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居民生活热水供应;3.减少供热系统的漏水漏气现象,降低维护成本;4.优化供热系统的管网结构,减少热损失;5.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实施方案1.在相关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对老旧小区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检测评估;2.制定详细的改造设计方案,包括设备更换、管网优化、监测设备安装等;3.在居民参与的基础上,实施供热系统改造,确保改造进度和质量;4.完成供热系统改造后,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5.对改造后的供热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六、项目保障1.确保项目资金充足,依法使用专项补助资金;2.配合相关部门,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3.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居民合作意识,确保改造工程成功实施;4.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施工单位按规定执行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5.设立专门部门,对改造工程进行全程跟踪督导,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北京某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京某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京某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原始资料1.1气象资料建筑气候分区:寒冷地区经纬度:东经116.47,北纬39.80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2℃ 最多向平均风速 4.6M/S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9℃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5℃室内温度 :20℃ 采暖天数 90天 年主导风向 西北风室外风速 :冬季2.8M/S 当地气压 10204Pa (冬)1.2热源资料及热负荷1.2.1小区采暖热负荷:kW 80001000/=⨯=A q Q h h1.2.2管网参数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度:120-80℃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80-60℃二次管网阻力:0.2MPa二次管网静水压力:0.3MPa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0.35MPa2.换热站系统设计方案2.1换热站作用热力站是热网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

它的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用户需求,采用不同 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进行调节、转换,以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热媒的参数进行集中计量和检测。

热力站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

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

后来开始收费,才有热力公司。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

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

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

2.2换热站类型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可分为热水供热热力站和蒸汽供热热力站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工业热力站和民用热力站,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

根据热力站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用户热力站、小区热力站、区域性热力站和供热首站。

根据制备热媒的用途,可分为采暖换热站,空调换热站和生活热水换热站或他们之间的相互与共同组合。

2.3换热站位置选择考虑因素应靠在热负荷中心,便于与一次网连接。

为了方便建设和扩建,站址要有足够的场地。

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Heating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 design ofthe Yellow River Building No. 5,Lanzhou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系统的规模从单幢采暖系统发展成为中大型区域集中供暖系统,出现了大量住宅,公共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在节能和坏境保护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发展速度很快。

本设计为兰州市市一栋办公楼的供热及换热站设计。

采暖部分为二十二层,高84米。

设计用城市热力管网提供的95℃热水为热源,定压水泵定压。

根据办公楼的结构、各房间用途及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比较,采用了竖向分三区,各区又分两个环路,采用双管顺流下供下回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各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房间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同时还考虑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使该建筑较好的满足了采暖要求。

换热站的设计主要包括设备的布置,定位尺寸确定,换热器的计算选型,循环水泵和补水泵的计算选型以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关键词:集中供热,热负荷,水力计算,换热器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ting system scale from a single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developed into large region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 of public buildings. The central heating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i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evelopment speed is very fast.The design for the design of heating Lanzhou City office buildings and heat exchange station. The heating part is divided into twenty-two layers, 84 meters high.Design of city heating network with 95 ℃hot water as a heat source of constant pressure, constant pressure pump. Comparison of structure,according to the office of each room use and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feasibility, the vertical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the district is divided into two loops, the double pipe next time for the next program with hot-water heating system.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the calculation of heating the room heat load calculation,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oom radiators, the pipeline system, but also considering the safety, economical, energy-saving and other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building can meet the heating requirements.Design of heat exchange station including equipment layout, location size determination,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heat exchanger, th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pump water pump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Keywords: Calculation of central heating, heat load, hydraulic, heat exchanger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换热站任务书-指导书

换热站任务书-指导书

换热站设计任务书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2011年1月1日换热站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上城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3、小区采暖热负荷:Q=4000+学号×100 (kw)4、一次管网:一班130~80℃;二班120~80℃。

三班110~70℃。

5、二次管网:一班95~70℃;二班80~60℃。

三班70~50℃。

6、二次管网资用压力0.25Mpa。

7、二次管网静水压力0.3Mpa。

8、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方案方案力求:适用、安全、可靠、经济。

2、图纸要求(1)换热站设计说明(2)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1:50;换热站平面图1:50(3)A-A剖面图1:50;B-B剖面图1:50;C-C剖面图1:50 (4)换热站流程图(选画)(5)换热站系统图1:50(系统图和剖面图任选其一)图纸尺寸为标准二号图。

图纸标注:相应的管道尺寸、标高、坡度、定位尺寸、引用的图集号、设备编号等。

设计说明:如流量、水压、管材、阀门、防腐、图例、施工要求等。

3、设计计算书用统一的16开专用纸书写。

包括:设计题目、摘要、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设备选择、水力计算、绘制草图、参考文献、致谢等。

四、建议时间安排1.方案设计:1天。

2.换热站设计计算:1天。

3.施工图绘制:4天。

4.撰写说明书:1.5天。

五、参考文献:1.李善化,康慧.实用集中供热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4.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8.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换热站设计指导书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2008年1月1日换热站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换热站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

目录前言 (2)摘要 (3)第一章:工程概况 (4)第二章:设计参数 (4)第三章:供暖设计流程 (6)第四章:负荷计算 (6)第五章:采暖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 (10)第六章:散热器选型 (11)第七章:系统水力计算 (15)第八章:设备选型 (27)第九章:管道保温 (29)第十章:设计总结 (40)第十一章:致谢 (40)第十二章:主要参考文献 (41)前言从环境保护、能源的有效利用看.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展区域集中供热是方向。

城市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工程人员,应该在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热力学等等主要专业基础课上,在深入联系主体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系统的阐述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应用过程。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具有一般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对建筑物热、湿环境进行调节与控制;对建筑物的污染物进行控制本次住宅采暖设计的计算说明书,充分体现了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空气的热力温度的控制,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中文摘要摘要:针对建筑能耗逐年增加、能源状况日益紧张的现状,就热水采暖系统方面的节能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在热水采暖方面节约能源尚有很大潜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等信息表明我国建筑及其相关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局问题。

关键词:采暖系统;节能;热网Key words:hea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heating network Abstract:According to an 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 year by year and shirt supply situ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problems on energy saving in water heating system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It is believed there still exists a greatpotentiality in energy saving when water heating system is used.Continue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level fast to develop, the energy ques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are same, already became affects the China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the key aspect. Our country joins "the Kyoto Protocol" the treat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highly takes regard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vince housing, as well as Chinese first "Renewable Energy Law" appears ahead of time, and so on the information indicated our country residence construct and its the correlation energy question already became the overall situation question.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的某军分区住宅楼,共13层(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主楼是东西走向,建筑面积约为15747.01平方米,基地面积为799.50㎡,为二级项目,首层高为东面3.6米,西面3.2米,其余标准层均为2.9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某小区小高层住宅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熟练和掌握有关规定和设计标准的查阅及使用,了解供热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工程师的初步训练。

二、设计资料
⒈建筑主要平、立、剖面图,墙体、屋面构造、门窗型式及尺寸。

⒉水质资料:城市自来水硬度为4.0mmol/l
⒊热源热网情况:设计按城市热网热媒参数为(130/ 90 ℃),室内为热水供暖设计,热媒参数为(95/70 ℃),供热半径(700 m),静水压线(34 m)供热面积(70000 m2)
⒋气象资料:
①供暖室外计算温度;-9℃
②最低日平均温度:-17.1℃
③日平均温度小于+5℃期间内的平均温度(供暖期内日平均温度):-1.6℃
④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供暖期):129 天
⑤冬季室外风速:2.8m/s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
㈠设计条件及分析
1 熟悉所提供的土建资料和气象资料,确定设计的主要技术原则。

2 进行现场调查。

3 住宅应按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进行设计。

㈡供暖设计
Ⅰ、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⒈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⒉最小传热阻的校核计算;
⒊确定各房间的室内计算温度;
⒋列表计算各房间的热负荷;(参见《供热工程》)
⒌建筑物总负荷及面积热指标计算。

Ⅱ、系统方案的确定
⒈热媒及参数的确定;
⒉确定热引入口的位置;
⒊系统形式的确定;
⒋户内热计量表及位置的确定和选型;
⒌散热设备选型;
⒍其它设备确定和选型。

Ⅲ、系统水力计算
⒈热负荷分配及散热器布置;
⒉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及系统总阻力损失;
⒊管道保温、防腐选择。

Ⅳ、散热器计算
⒈散热器面积计算及片数或长度确定;
⒉列出组数、片数统计表。

㈢换热站设计
Ⅰ、换热器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⒈热力站热负荷的确定;
⒉换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Ⅱ、水处理设备选择
⒈水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的确定;
⒉确定水处理方法(软化、),并选择设备型号和台数等;
Ⅲ、给水设备和及其主要管道管径的选择计算
⒈决定给水系统,并拟定系统草案;
⒉选择各种水泵(补给水泵、循环水泵)、水箱;
⒊选择定压方式和定压设备;
⒋主要管道管径的选择计算、其它设备的确定和选择(分水器、集水器)。

⒌热力站主要附件的选择。

Ⅳ、热力站工艺布置
⒈热力站主要设备工艺布置;
⒉热力站主要水管道布置。

四、绘制室内供热及热力站工艺施工图
㈠要求
⒈图纸内容准确齐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⒉图幅、图线和字体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⒊设计要求至少完成7张1号图纸,(至少手绘图纸1张)。

㈡图纸内容:
Ⅰ、首图:供热与热力站设计与施工说明,运行调节与使用说明,图例,主要材料及设备附件明细表。

Ⅱ、绘制室内供暖施工图
⒈室内各层供暖系统平面图;
⒉供暖系统图;
Ⅲ、绘制换热站工艺施工图
换热站热力系统图;
五、编制说明书
㈠内容
⒈目录、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⒉设计内容、依据、过程及结果;
⒊系统方案确定及说明;
⒋主要参考资料;
⒌200字的英文摘要;
㈡要求
⒈条理清楚,简明扼要;
⒉必要的插图和计算表格;
⒊至少手绘图纸1张。

七、进度安排
⒈外文资料翻译5000汉字左右:1.5周
⒉室内热负荷计算及方案确定:1周
⒊水力计算:2周
⒋散热器计算:1周
⒌换热站的计算:2周
⒍绘制图纸:4周
7.编写说明书及答辩前准备: 1.5周
八、参考资料
⒈《供热工程》(第三版) 贺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⒉《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⒋《流体输配管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⒌《供热、锅炉房及其环保技术措施》陆秉林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⒍《民用建筑采暖通风技术措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⒏《暖通空调设计资料便览》王志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⒐《新建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规程》
⒑《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暖通部分
⒒《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⒓《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0242-2002)
⒔散热器、换热设备、热量表等设备产品样本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